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分立后级] 新手设计的电流输出电路,请指正

[复制链接] 查看: 11150|回复: 38

7

主题

0

好友

34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3708
帖子
345
精华
0
经验
346 点
金钱
334 ¥
注册时间
2010-2-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仿真,有点失望.
重新看看哪里不对.

7

主题

0

好友

34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3708
帖子
345
精华
0
经验
346 点
金钱
334 ¥
注册时间
2010-2-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怪我发帖没说清楚.
设各管Vbe为0.7v,要使该电路正常工作,47欧电阻上压降为0.7v.则恒流管的电流约15ma.达林顿内部驱动电流最小为17.5ma.据上分析,取样0.1欧电阻上最小电流32.5ma.此时,功率管处于微导通状态,再加一点静态电流,取样电流设为60ma左右较为合适.

4

主题

0

好友

9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5130
帖子
106
精华
0
经验
95 点
金钱
95 ¥
注册时间
2007-7-26
发表于 2010-5-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提供个资料

MJ11015.pdf

143.41 KB, 下载次数: 135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C1=C2=3300u~10000uf, 优选值是4700u,
0.1ohm的电流为143mA时,此电路工作还可以。
1000u.jpg
3300u.jpg
10000u.jpg
100u.jpg
傅立叶分析.jpg

在4700u时,100KHz方波响应很漂亮,3300u、6800u和10000u时有轻度振铃

在4700u时,100KHz方波响应很漂亮,3300u、6800u和10000u时有轻度振铃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5-24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的问题不理解,想烂脑壳都是没用的,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的仿真输入信号为28.28V(有效值),打算在8Ω负载上获得100W的输出功率。
C1、C2用1000μF,Q1、Q2静态电流66mA。加入信号后电路能“正常工作”约2毫秒多一点!在2毫秒内能“正常工作”是因为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一开始电路能“正常工作”。当2毫秒以后,由于电容上的电压下降导致Q5、Q6的电流下降,Q1、Q2得不到足够的驱动电流,开始出现限幅失真。
4.png

C1、C2用1000μF,Q1、Q2静态电流66mA。电路“稳定”后工作时的情形。
5.png

C1、C2用10000μF,Q1、Q2静态电流66mA。加入信号后,电路也只能“正常工作”20多毫秒。
2.png

C1、C2用10000μF,Q1、Q2静态电流66mA。电路“稳定”后工作时的情形。
3.png

C1、C2用1000μF,Q1、Q2静态电流2.51A。电路在甲类工作状态下“稳定”而又“正常”的工作着。
1.png

上面的仿真似乎楼主的线路可以用于甲类放大器,可实际上由于“恒流管”Q5、Q6的静态功耗也有数百mW,这二只管子发热后Vbe温漂也不小,同样会导致Q1、Q2静态电流的严重漂移,所以不另加改进即使用于甲类放大器也是没有意义的。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C1=C2=4700u,
仿真发现,3800u~5600u方波很好,高于或低于此范围都有振铃,
取中间值4700u。
5A.jpg
3800u.jpg
4700u.jpg
5600u.jpg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负50v供电,最大输出电流6A,最大输出电压48v,输出噪声很低,线性很好,幅频和相频也很优秀,傅立叶分析仿真还不错。

注:输出级静态电流143mA,C1=C2=4700u。
output 6A.jpg
output 48v.jpg
output noise.jpg

线性仿真

线性仿真

幅频和相频

幅频和相频

快速傅立叶变换仿真

快速傅立叶变换仿真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25# xlf0602


C1=C2=4700u(输出级静态电流143mA)就会产生戏剧性的改观。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R10与R11的取值影响C1和C2的取值。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态电流为1.2A时的傅立叶分析和100KHz方波。
1.2A.jpg
100khz方波.jpg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VR1和VR2反复交替调电流和中点,因为VR2也影响静态电流,
用VR1设定电流,VR2调中点,会要反复多次才能够获得自己的目标电流和输出直流偏移小于1mv。
schematic circuit.jpg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5-2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C1=C2=4700u(输出级静态电流143mA)就会产生戏剧性的改观。
ch639827608 发表于 2010-5-24 13:39

我的Multisim 11.0仿真结果是C1、C2取值越大,电路在乙类状态下有信号输入后“正常工作”的时间越长,但绝对不会在乙类下长时间正常工作。
下面是C1=C2=4700μF,Q1、Q2静态电流为145mA时的仿真:
6.png
可以从示波器中看出,在输入信号的十几毫秒后,电路开始出现限幅失真。绿色横线表示Q5的Vbe大小,有信号输入后逐渐降低。

下面是C1=C2=4700μF,Q1、Q2静态电流为2.51A时的仿真:
7.png
只有在甲类工作状态下,电路才可以长时间稳定的工作。绿色横线也说明Q5的Vbe在有信号输入时也很稳定。


仅从原理上说,楼主的偏置电路与音乐传真的偏置电路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但是音乐传真的偏置电路成熟可靠得多。由于音乐传真电路中巧妙的将输入级的差分电路同时又用作偏置电流的误差检测,所以偏流的控制精度也远比楼主的电路高。注意,这款音乐传真是甲类放大器。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70mA下的仿真。
70mA document.jpg
70mA document.jpg

7

主题

0

好友

34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3708
帖子
345
精华
0
经验
346 点
金钱
334 ¥
注册时间
2010-2-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二位大侠,终于弄明白了.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T=1s,可以看出,在AB类下是无法长时间正常工作。
t=1s document.jpg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0-5-2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R11和R12阻值后,仿真得到100s内没有幅度压缩。
增加R10和R11阻值.jpg

1

主题

11

好友

179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9947
帖子
1639
精华
1
经验
1796 点
金钱
1646 ¥
注册时间
2007-3-11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10-5-2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已经说过,“恒流管”(31楼图中的Q7、Q8)的基极串联电阻更有效,比如1K的,基极串联的电阻与BE极之间的电解电容组成积分电路,可以保持更长时间内静态电流稳定。


不过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么让这个电路工作在甲类状态,要么进一步修改电路。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5-2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R11和R12阻值后,仿真得到100s内没有幅度压缩。
ch639827608 发表于 2010-5-24 19:54

但是在这100S内,恒流管对输出管的静态偏置电流也失去了控制作用,所以这么做行不通。
另外,对于乙类放大器,我不认为现在有什么简单有效的偏流伺服电路。如果有,利用热反馈来稳定偏流的做法就会成为历史。

7

主题

0

好友

34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3708
帖子
345
精华
0
经验
346 点
金钱
334 ¥
注册时间
2010-2-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益非浅.
不浪费手上的管子,也心满意足了,就让它工作在甲类吧.
再次表示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