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经验] 终于完成了,终极音量控制

[复制链接] 查看: 46954|回复: 158

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82136
帖子
16
精华
0
经验
14 点
金钱
14 ¥
注册时间
2010-3-17
发表于 2010-3-2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IC的音量控制有噪声不爽

103

主题

5

好友

30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53
帖子
3096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2527 ¥
注册时间
2005-5-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做了一个关于通道分离度测试,贴些不是非常专业的测试数据但是参考价值还是有的,呵呵

对这个模块做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做通道分离度测试(单板就有两个单端通道),测试数据转换为24位ADC,24位数据IO
模块一个通道输入信号,一个通道输入短路,两个通道经过信号牛转换成XLR同时送到ADC的输入端
选择频点的时候,注意避开ADC固有的容易受环境干扰的某些频率例如50/100/200等这些市电的整数倍谐波

80Hz
80.jpg
130Hz
130.jpg
251Hz
251.jpg
500Hz
500.jpg
1200Hz
1200.jpg
6300Hz
6300.jpg
10500Hz
10500.jpg
20500Hz
20500.jpg

可以看到,到越高的频率,通道分离度就呈下降趋势(但看看两个通道之间基波的差值的话)
低频段有接近120dB以上的通道分离度(选择dBV作为纵坐标单位)
高于6500Hz之后性能呈明显下降趋势,10K时约有105dB而20K时则只有98dB左右

作为对比,看看平衡输入平衡输出时的性能如何



80
80B.jpg
130
130B.jpg
251
251B.jpg
500
500B.jpg
1200
1200B.jpg
6300
6300B.jpg
10500
10500B.jpg
20500
20500B.jpg


比较明显地可以看出,在20K处平衡模式仍然有105dB左右的通道分离度,而常用频点1K2处更是有超过120dB(对比之下,单端模式即使是1K2下亦只有115dB左右)
对于通道分离度来说,平衡传输模式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


补充贴出今天测试的ALPS大蓝壳27型电位器的“通道分离度”测试结果

80Hz
ALPS 80.jpg
1200Hz
ALPS1200.jpg
6300Hz
ALPS6300.jpg
10500Hz
ALPS10500.jpg
20500Hz
ALPS20500.jpg

可以看到,ALPS的测试结果与前面的模块单端模式测试结果较为相近但稍微差一点点(仅仅3~5个dB左右,而系统不稳定因素亦有1~2dB,呵呵)

0

主题

0

好友

10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0336
帖子
112
精华
0
经验
105 点
金钱
105 ¥
注册时间
2008-12-22
发表于 2010-3-2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不错。

11

主题

0

好友

82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4682
帖子
1410
精华
1
经验
823 点
金钱
723 ¥
注册时间
2009-3-2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0-3-2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
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681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9344
帖子
7511
精华
0
经验
6814 点
金钱
6749 ¥
注册时间
2007-2-27
发表于 2010-3-2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3

主题

5

好友

30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53
帖子
3096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2527 ¥
注册时间
2005-5-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帮LZ补贴一下

============================

#42楼得出的平衡模式测试指标虽然很好,但距离理想值(个人觉得这套DD在20K处至少有-120dB的分离度,呵呵)还是有距离的。 于是乎对ADC本身的通道分离度做个测试, ...
simon_zsw 发表于 2010-3-20 11:59



谢谢simon_zsw哈

后面再测试一下ALPS 27大蓝壳的分离度,看看咋样,嘿嘿

243

主题

28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发高烧

Rank: 8Rank: 8

UID
85790
帖子
15435
精华
0
经验
12937 点
金钱
12224 ¥
注册时间
2009-3-6
发表于 2010-3-2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又见单片机高手

60

主题

0

好友

177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学无止境~烧无止境

Rank: 6Rank: 6

UID
5852
帖子
2142
精华
2
经验
1774 点
金钱
1323 ¥
注册时间
2005-10-9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10-3-2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又见单片机高手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10-3-20 12:03

单片机???跑题了哦.这个程序对很多人来说小菜一碟,反而模块电路的设计才是难点吧?看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呵呵
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681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9344
帖子
7511
精华
0
经验
6814 点
金钱
6749 ¥
注册时间
2007-2-27
发表于 2010-3-2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3

主题

5

好友

30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53
帖子
3096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2527 ¥
注册时间
2005-5-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测那缓冲输出的时候也纳闷底噪不YY,后来转到24bit把ADC用尽后,结果就好看了点,不过LZ的东西很好了,没必要再从数据上钻牛角了快出完成品啊

http://pic.hifidiy.net/forumid_2/1003060119a614a02d68c06 ...
simon_zsw 发表于 2010-3-20 12:26



后来发现的RMAA的不好之处是在于FFT点数不够用,还有FFT图里面的纵坐标跟软件内部的算法值不一致,或者这只是免费版的限制而已,正式注册版应该好一些

2

主题

0

好友

167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火星叔叔

Rank: 6Rank: 6

UID
88875
帖子
2223
精华
1
经验
1670 点
金钱
1630 ¥
注册时间
2009-3-17
发表于 2010-3-20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牛哦

0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42157
帖子
179
精华
0
经验
166 点
金钱
176 ¥
注册时间
2009-10-24
发表于 2010-3-20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只是知道音量控制。佩服lz的手工!

103

主题

5

好友

30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53
帖子
3096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2527 ¥
注册时间
2005-5-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几幅图片:

业余情况下做测试,一般不大可能会花一部宝马3的钱去购置仪器的;虽然没有权威的仪器可以在自己家里用,但是凭借现在很普遍的高分辨率ADC/DAC技术,我们可以用虚拟仪器来做平常的分析和测试,例如常用的RMAA。 或者花钱买RMAA的正式版或者其他付费软件

怎样知道自己的测试系统够不够“准确”呢?
首先必须要经过理论的考验:
如果你的ADC/DAC都是16位精度的或者电脑IO卡是16位精度,那么你的系统分析最小分辨率只有1/65535,动态范围是96dB左右(最好情况下)
如果你的ADC/DAC都是设计加工优秀的24位系统且IO也是24位,那么你可以获得理论最大144dB的测试动态范围(但实际上目前最好的单CHIP形式ADC也只能提供120dB这个级别的动态范围)

下面对自己的系统做个简单的检验:
1.关闭DAC输出时的FFT
ORG.jpg

2.向DAC注入-2dB频率为6K的信号 (0dB时ADC过载)

6k-2.jpg
3.向DAC注入-100dB@6K信号
6K-100.jpg

4.向DAC注入-110dB@6K信号

6K-110.jpg
5.向DAC注入-120dB@6K信号
6K-120.jpg

6.向DAC注入-120dB@10K信号(检验那个6K是不是真的-120dB^_^)
10K-120.jpg

证明这个系统在-120dB这样低的电平处还是可以提供相对可信的输出的^_^

141

主题

2

好友

3649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694
帖子
3627
精华
6
经验
3649 点
金钱
2757 ¥
注册时间
2005-6-22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0-3-2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LZ赶紧测一下ALPS的,

103

主题

5

好友

30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53
帖子
3096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2527 ¥
注册时间
2005-5-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LZ赶紧测一下ALPS的,
晴风雨 发表于 2010-3-20 21:32


测试了,但是受论坛的24小时附件上传容量限制,没能上图,呵呵
用10KA的ALPS测试出来结果跟这个模块的单端测试成绩很很相近但还稍微差一点点

编辑增加ALPS TYPE 27型10KA蓝壳电位器单端测试
ALPS 80.jpg ALPS1200.jpg ALPS6300.jpg
ALPS10500.jpg ALPS20500.jpg

0

主题

0

好友

5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5020
帖子
159
精华
0
经验
53 点
金钱
53 ¥
注册时间
2010-2-21
发表于 2010-3-21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是鬼斧神工 支持一下

0

主题

0

好友

14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69748
帖子
267
精华
0
经验
146 点
金钱
196 ¥
注册时间
2010-1-30
发表于 2010-3-21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789

0

主题

0

好友

4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83058
帖子
4
精华
0
经验
4 点
金钱
4 ¥
注册时间
2010-3-19
发表于 2010-3-21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答复
嗯,呵呵,那器件的成本就大概知道是多少了。
开发的成本就只有开发的人知道了。。。
日本那XX的,在r2r前,是有一个前级的(前级电源电压还挺高的),这样R2R之后电流会比没有大很多,
这样前级是 ...
lter15 发表于 2010-3-20 00:16


看来这位兄台很实在,只关心器件成本啊?呵呵,说远点,如果一个厂家的产品到最后给人予器件价格来衡量,那就“大件事”了。技术层面上说,一个电路板块,决定其性能和能体现其技术含量的除了器件选型,原理设计外,很重要一点是布线水平。这也是为啥很多兄弟喜欢直刻名器的原因。

105

主题

0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4129
帖子
2276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407 ¥
注册时间
2009-9-22
发表于 2010-3-21 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这个。只有学习啦

9

主题

0

好友

70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66935
帖子
762
精华
0
经验
702 点
金钱
694 ¥
注册时间
2010-1-21
发表于 2010-3-21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牛,顶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