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10-2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做1.8K单端变压器,适应KT88并管,这个是第三次对频响曲线修改,下图分别是各种状态下的频响和相移(浸过漆后的),都是在线测试的,5K内阻测试是在KT88屏极与B+之间接了一个6.8K的电阻。请J版帮忙看看,这个曲线是否还要改。
三极管高频频响第三次.JPG
三极管高频相移第三次.JPG
标准接法高频频响第三次.JPG
标准接法高频相移第三次.JPG
5K内阻高频频响第三次.JPG
5K内阻高频相移第三次.JPG

0

主题

2

好友

5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2543
帖子
607
精华
0
经验
582 点
金钱
572 ¥
注册时间
2008-5-7
发表于 2009-10-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咪版又出关了,好啊

4

主题

0

好友

176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936
帖子
1783
精华
1
经验
1762 点
金钱
1727 ¥
注册时间
2007-12-28
发表于 2009-10-2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又看到咪版

30

主题

5

好友

193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9815
帖子
1602
精华
0
经验
1930 点
金钱
1441 ¥
注册时间
2006-5-31
发表于 2009-10-21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第三图看该牛级间绝缘用厚了?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4# HO159
组间绝缘厚度在0.1至0.2之间不等,层间0.05或无,您暂时还不能理解我采用的措施。

0

主题

2

好友

5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2543
帖子
607
精华
0
经验
582 点
金钱
572 ¥
注册时间
2008-5-7
发表于 2009-10-21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咪版什么时候有“MM2改进版”的绕法公布啊?

30

主题

5

好友

193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9815
帖子
1602
精华
0
经验
1930 点
金钱
1441 ¥
注册时间
2006-5-31
发表于 2009-10-2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5# 忘记咪咪
你是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再修改一制作一再测试........不过我是设计一(测试·修改·测试)一制作一再测试.
(测试·修改·测试)这部份用软件完成包括该牛的频响和相移曲线.

30

主题

5

好友

193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9815
帖子
1602
精华
0
经验
1930 点
金钱
1441 ¥
注册时间
2006-5-31
发表于 2009-10-2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咪兄:看你的曲线是你设计时采用了过高的屏内阻来计算造成·KT88//KT88牛曲线EI105铁芯
未命名.gif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用户设计三极管可能按照手册,三极管曲线再改动一下会更好一些。标准接法可以了,负反馈也加得上。

另外希望打算做纯2线路的人,考虑一下咪咪的牛,我是认可的。

1

主题

0

好友

69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C小小罗

Rank: 5Rank: 5

UID
92718
帖子
813
精华
0
经验
696 点
金钱
698 ¥
注册时间
2009-3-31
发表于 2009-10-2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咪咪的牛在那有卖?呵呵……

1

主题

0

好友

7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4248
帖子
84
精华
0
经验
75 点
金钱
75 ¥
注册时间
2007-7-3
发表于 2009-10-2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消息MM吧

0

主题

0

好友

117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363
帖子
1290
精华
0
经验
1178 点
金钱
1148 ¥
注册时间
2008-5-5
发表于 2009-10-2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用户设计三极管可能按照手册,三极管曲线再改动一下会更好一些。标准接法可以了,负反馈也加得上。

另外希望打算做纯2线路的人,考虑一下咪咪的牛,我是认可的。
Julien 发表于 2009-10-21 18:45



早说啊

0

主题

0

好友

117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363
帖子
1290
精华
0
经验
1178 点
金钱
1148 ¥
注册时间
2008-5-5
发表于 2009-10-2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消息MM吧
yuanbaojun 发表于 2009-10-21 20:37

晕,白在材料网逛了
幸好在你编辑前收藏了地址。

1

主题

0

好友

7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4248
帖子
84
精华
0
经验
75 点
金钱
75 ¥
注册时间
2007-7-3
发表于 2009-10-2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13# 文白水.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J版,三极管要做好对整体性能影响太大了,主要是环路电阻太小了,才2K多,还得采用5夹4的结构,现在初级超过2500匝,效率实测是82%,窗口占用率也很高,如果要兼顾好三极管接法的高频就不得不牺牲标准接法的低频。我再考虑几天。

5

主题

0

好友

84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0536
帖子
1153
精华
0
经验
846 点
金钱
831 ¥
注册时间
2008-4-16
发表于 2009-10-2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咪咪兄对输出牛的钻研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祝愿咪咪的牛,更上一层楼!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10-2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15# 忘记咪咪

三极管接法不必改动太大,稍稍变化个3-5%就可以了,已经可以满足大功率情况了。

0

主题

2

好友

5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2543
帖子
607
精华
0
经验
582 点
金钱
572 ¥
注册时间
2008-5-7
发表于 2009-10-2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空论坛,我们在低空还在慢慢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