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877
- 在线时间
- 757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3
-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12
 
- UID
- 176
- 帖子
- 3410
- 精华
- 12
- 经验
- 3877 点
- 金钱
- 2517 ¥
- 注册时间
- 2004-3-26
|

楼主 |
发表于 2009-6-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图示仪的摸改。
如果想给图示仪更换运放,那么换的运放要求是:
U5 U8要求是单电源运放,
U5、U8是对DAC输出的电压放大驱动功率管输出,DAC的输出电压是从0~12V,
因为现在是单40V供电,运放的VEE脚接的是0V地,也即运放输入端会接到Vee脚这个电位仍能工作线性状态。
判断运放能否单电源工作就是看其Vicm这个参数,这个参数有两个值,看其负的那个值,要求其值要等于Vee的电压。
这两个运放大概工作在4倍增益状态。其失调并不重要。
另外的运放就是接成直流缓冲的跟随器U4和U6(早期版本U4 U6直接用一个LM358双运放代替,后来版本分成两个,U4是LM358,U6是OP07)
U4是对集电极电流进行缓冲,U6是对基极电流进行缓冲,所以对这两个运放的首要要求是其输入偏置电流尽量小
因为集电极电流都是几十uA以上,所以对U4的输入偏置电流要求不用很高,偏置电流小于0.5uA也可以了。
而基极电流最小可能是几十nA,因此对U6的偏置电流就高很多,最好用精密运放或者FET输入运放。这里用OP07,其偏置电流是1na级别,可以满足积极电流测量需要。
另外对失调电压要求不高,因为有软件帮忙校正。
因为U4 U6是对基极、集电极的电压进行缓冲,而测量中,基极、集电极的电压范围即为BCE3个通道的输出电压范围,BCE3个通道是运放驱动达林顿,其最小输出电压大概是1.2V,最大输出电压约Vcc-3V左右,这个电压范围也就是U4 U6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也即要求U4 U6的Vicom 负的值要小于等于Vee+1.2V,正的Vicm值为Vcc-4V
同样U4 U6是跟随器,要求其单位增益稳定,输出电压范围也要满足上面说的输入电压范围一样。
关于B C E3个通道的功率管更换的须知
B通道因为其输出至少串联了一个337欧的电阻,所以其输出电流不会大,因此用0.5A 5W的即可
C E通道因为流过被测管集电极电流,因为最大测量电流为3A左右,所以要求他们的电流>3A,
因为运放输出电流大概10mA左右,那么C E通道功率管的hfe要大于300才能输出3A的电流,所以需要用达林顿管。
功耗计算,因为测量时,一般都设置E通道输出2.5V或者35V,这样E通道消耗的功率大概为(40-35)*3=15W即可。
而C通道则需要承担最大的功耗,如果被测管CE两端短路,此时等于4.7欧电阻接在C通道输出和E通道输出之间,因为有限流保护,最大电流假设为3.5A,那么C通道的功耗会达到(40-2.5-3.5*4.7)*3.5=74W,因此C通道需要选择>75W的达林顿管。现在C通道选择的是125W的TIP142 147。
如果用户用自己定义的条件测量,例如测量3端稳压IC的特性,此时E通道就不是最大15W了,E通道也有可能和C通道一样承受最大74W的功耗,但考虑到一般测稳压IC最大电流在1A左右,测量时功耗也不会太大,所以E通道我一般选择62W的BD651 652或者其他接近的达林顿管即可。
保护电路部分
带壳的保护电路改进成下面图
利用PMOS管的体电阻进行过流检测,带正反馈,所以其动作会很迅速,一旦过流,面板的LED就会发亮,指示过流发生。
当过流解除掉后,保护电路又能自动恢复。并且刚开机时,由于电容充电,也会触发保护电路动作,但待电容充电文笔,就能自动恢复。
这个保护电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当过热或者温度上升时,Rds也上升,因此触发灵敏度也会提高。就有效保护了测量板。
保护电路的PMOS管一般用MTP2955,一般其保护电流大概是2.5~3.5A左右,改变保护电流的方法是修改R67和R81这两个参数
如果保护电流太大,例如4.5A才动作,想减少电流,可以加大R67
如果保护太过灵敏,可以加入R81降低灵敏度。
如果测量时想临时加大测量电流,可以一直按着面板的那个按钮,这样保护电路就被旁路掉,就能测量更大的电流了,但这样也同时失去了过流保护,使用时要慎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