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这个分频器是什么道理的?

[复制链接] 查看: 7855|回复: 53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ngg 于 2009-5-17 12:36 发表


晕,你真的不闻窗外事呀

现在很多职业培训班的

初级电工好像几个星期课吧


谢谢你的好建议,
继续求教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5-1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频响曲线来讲,最直观的反映应该是提升某一频段(低频段)的曲线,我感觉应用在补偿障板效应的情况比较多,当然有时候也是为了补偿单元本身的曲线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kerblue 于 2009-5-17 13:22 发表
对频响曲线来讲,最直观的反映应该是提升某一频段(低频段)的曲线,我感觉应用在补偿障板效应的情况比较多,当然有时候也是为了补偿单元本身的曲线

谢谢版主,不知道有没有定量的办法?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5-1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定量不知道,一般来说装个LSPcad模拟一下就有体会了

12

主题

0

好友

57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边个话我傻,我请佢看版主。

Rank: 5Rank: 5

UID
91230
帖子
844
精华
0
经验
579 点
金钱
530 ¥
注册时间
2009-3-25
发表于 2009-5-1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也想和楼主一样,我也不要学习,也不要从基本开始,我就只要知道怎么定量。。。。
楼主真是太了解我了。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5-1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形通常并非刻意设计的,而是依据原始电路模型、根据频响调试的要求‘拼凑’出来、最后加以定型的;

高人的最大优势在于不拘泥,不是将简单事情弄复杂了,而是刚好相反,擅长复杂事情简化处理;

他们的方法简单到叫我们直想拍自己脑袋-----我怎么就想不到!

这样说,并非基础不重要!

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基本特性,熟悉高通、低通、带通、带阻、串并联谐振电路基本原理和作用,才能理性‘生巧’,而不是瞎碰乱撞-----这样说,大家不会泄气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6 收起 理由
lakerblue + 6 同意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5-1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你圈出来的电路形式,从两端看,呈现出‘限制Q值’的电感特性-----高频不容易通过;

对用于低通:适度缓慢提升低频;

用于高通:与 C1031 组成带通滤波器,提升某段频响,同时,C1031及以前电路,总体仍旧是呈现容性阻抗特性;

具体计算:通过阻抗和导纳变换,数学和几何学的方法都能定量计算,但是因为音箱发声过程牵涉电-力-声两次变换,相关变量不确定性相当大(相似例子:用一只手指使一根木棍保持竖直平衡很容易,但要是要求你在木棍顶端增加一根,还保持竖直平衡,你想想难度有多大),精确计算不必要------这就是采用拼凑---测试---再拼凑----再测试......,直到结果大体符合要求方法的重要原因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老兄,这样做,不知道会不会劣化相位特性啊,毕竟有的信号经过电感,有的信号经过电阻,我实在想不明白,难道仅仅使频响变得更平吗?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5-1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hj 于 2009-5-17 15:48 发表
谢谢楼上老兄,这样做,不知道会不会劣化相位特性啊,毕竟有的信号经过电感,有的信号经过电阻,我实在想不明白,难道仅仅使频响变得更平吗?

=============================
刚回答一位朋友:如同时间空间、电-力-声......可以互相转换,相位和幅度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是世间一切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础;

比方说吧:你和朋友合骑一部双人自行车,未必你俩的瞬时出力时时相同,但是,总的合力效果就如同一个人骑车----(毕竟,车子是向前行进的),客观上只要保持速度,就可以说你俩等效的‘瞬时出力效果完全相同’,对不对?

没有仔细‘通顺’,有些拗口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5-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hj 于 2009-5-17 15:48 发表
谢谢楼上老兄,这样做,不知道会不会劣化相位特性啊,毕竟有的信号经过电感,有的信号经过电阻,我实在想不明白,难道仅仅使频响变得更平吗?

=================================
但是说实话,我不认为事实上存在万众一心认定的绝对的平直标准;

天下对同一件事情一定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正是因此,我们的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对吧?

我们只能是想尽办法,找到和追求适合自己一时之间内心主观期待、认定的‘频响平直’;

10

主题

0

好友

54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900
帖子
477
精华
0
经验
548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6-4-25
发表于 2009-5-1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hj 于 2009-5-17 15:48 发表
谢谢楼上老兄,这样做,不知道会不会劣化相位特性啊,毕竟有的信号经过电感,有的信号经过电阻,我实在想不明白,难道仅仅使频响变得更平吗?

相位变差了的时候,你可以吧单元反接呀,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ngg 于 2009-5-17 17:14 发表

相位变差了的时候,你可以吧单元反接呀,

反接应该要有前提的吧,如果只是90度,反接有什么超常用捏?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感觉这种非常规分频器,在美化频响的同时,会使相位特性劣化,因为同一频率的信号有的经过电感,有的经过电阻(尽管在多数频率下可能经过电阻的信号量较小)。
不知实践中是不是这样的哇。

10

主题

0

好友

54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900
帖子
477
精华
0
经验
548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6-4-25
发表于 2009-5-1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hj 于 2009-5-17 19:51 发表

反接应该要有前提的吧,如果只是90度,反接有什么超常用捏?



唉,你呀,你自己不去试下呢,谁和你说是只有90度的呀,别当其他人都是白痴呀

可以告诉你,这样的分频,算是挺正规厂家的用法的了,那种书上常见的不过是

例题而已,如果我不是不做商业设计很多年了,我也不会和你说那么详细了

换言之你看看有几个商业大厂的分频器是按公式做的,

公式做出来的只是最佳分频网络而已,是纯阻负载的

工业设计很少去考虑这个分频器的截止频率曲线是否完美

而是看这个分频器的特征曲线是否合适这个单体和箱体结合后的频率特征,

因此脱离箱体设计的分频器是种不完善的设计,尽管也能响

所以尽信书不如不看书

10

主题

0

好友

54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900
帖子
477
精华
0
经验
548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6-4-25
发表于 2009-5-1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hj 于 2009-5-17 20:00 发表
我还是感觉这种非常规分频器,在美化频响的同时,会使相位特性劣化,因为同一频率的信号有的经过电感,有的经过电阻(尽管在多数频率下可能经过电阻的信号量较小)。
不知实践中是不是这样的哇。

调整电阻值得大小就可以控制相位偏转的角度,但同时频率特征也会同时改变

所以如何在相位和频率特征之间取得平衡才是一个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ngg 于 2009-5-17 20:18 发表



唉,你呀,你自己不去试下呢,谁和你说是只有90度的呀,别当其他人都是白痴呀

可以告诉你,这样的分频,算是挺正规厂家的用法的了,那种书上常见的不过是

例题而已,如果我不是不做商业设计很多年了 ...


看看你老大似的口气,我实在感觉很没意思,别人请教问题,没有具体建议也就算了,还非要用这种口气教训别人。请仔细看看我的问题和回复。再说,有料说料。

10

主题

0

好友

54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900
帖子
477
精华
0
经验
548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6-4-25
发表于 2009-5-1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hj 于 2009-5-17 21:11 发表


看看你老大似的口气,我实在感觉很没意思,别人请教问题,没有具体建议也就算了,还非要用这种口气教训别人。请仔细看看我的问题和回复。再说,有料说料。

早说了,我叫你买本无线电入门看看咯,还有些人叫你动手做来看看,你都不愿意,还在不停地质疑别人的见解

算了我甘拜下风,不敢给建议了,我不是做音响的材料, 您继续和人争论去吧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ngg 于 2009-5-17 21:37 发表

早说了,我叫你买本无线电入门看看咯,还有些人叫你动手做来看看,你都不愿意,还在不停地质疑别人的见解

算了我甘拜下风,不敢给建议了,我不是做音响的材料, 您继续和人争论去吧


你给我什么独到的见解了啊,我还质疑。
唯一真正的建议是反接端子,其他都是教诲我自学成才、
关于自学成才的事情,是需要的,但问问题呢,最怕你这种让人自学成才的教诲了

有料说料

探讨问题,何来争论之说?我除了和老兄你争论了下,没有其他争论。

20

主题

1

好友

72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893
帖子
776
精华
0
经验
729 点
金钱
618 ¥
注册时间
2007-3-27
发表于 2009-5-1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ngg 于 2009-5-17 20:18 发表



唉,你呀,你自己不去试下呢,谁和你说是只有90度的呀,别当其他人都是白痴呀

可以告诉你,这样的分频,算是挺正规厂家的用法的了,那种书上常见的不过是

例题而已,如果我不是不做商业设计很多年了 ...

Wengg兄实际上说的很实在,现在坛子里许多大侠都已参与商业设计了,所以只给盐不给水,发言都是点到为止。
Wengg兄对xhj的提问回答的已很详细了,不过一句“别当其他人都是白痴呀”可能令人感到不快。
而Wengg兄的这句“是看这个分频器的特征曲线是否合适这个单体和箱体结合后的频率特征,因此脱离箱体设计的分频器是种不完善的设计,尽管也能响。”则绝对是至理名言,记得O版也有过类似的忠告,值得我等铭记。

33

主题

0

好友

14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008
帖子
1650
精华
0
经验
1428 点
金钱
1355 ¥
注册时间
2006-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求教。等以后再自学成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