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0

好友

27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5711
帖子
152
精华
1
经验
2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08-2-17
发表于 2009-4-2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carradio耳放是一个设计相对严谨的运放耳扩,使用两个9v电池获得便携的性能,原机使用了NE5532 8倍放大 加 大电流运放 LM4556 做缓冲输出,可以驱动低阻耳机。

原作者在发布Carradio耳放后半年时间,推出了一个改善线路,主要是讲原设计的330k/47K的反馈网络修过为47K/10k,降低了增益和源阻,以获得更高的信噪比。

由于手头并没有值得信赖的dale 金属膜电阻,且原机线路的噪声已经十分之低,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所以希望理论评估一下这个改善到底能降低多少,从网上找了不少计算运放的公式和模板,也下载了ti的噪声计算工具,结果是这个改变将降低一半的噪声,理论计算将从80uV 降低40uV RMS,这个改善对我不具备吸引力,所以还是希望保留原来的设计。

手头有一个BB的运放王 OPA2132,具备极高的转换速率,极低的噪声 10nv根号hz, 极低的失真, 换上后原感觉应该比原机的5532噪声会大一点,5532的电压噪声是5nV根号hz,5532实测是90uv左右,但换上OPA2132后噪声实测反而下降,仅70多uV,比5532低20%。这个开始以为是元件离散性,后来才明白自己忽略了一个参数。。以后再说

过了几天,国半的新一代运放王 LM4562到了,这个运放王的指标刷新了音频应用的所有记录,全球最低失真的运放,最高开环增益的运放,具备比OPA2132更低的失真和噪声,电压噪声密度仅2.7nV,比OPA2132的 电压噪声密度小4倍!datasheet 的对比见下图:








原本满心希望用了LM4562后可以获得比OPA2132更低的噪声,但换上之后一测,噪声电压居然到了250uV之多,比5532和OPA2132高了3~4倍,也就是10个dB左右,赶紧带上耳机听,非常明显的白噪声,于是做了以下试验验证是否是线路出了问题

- 换上LM358臭肉运放,噪声明显也比LM4562低。。
- 示波器看波形,10Hz~100KHz全程没有失真和自激甚至没有过冲,中规中矩
- 测试电流,符合spec范围
- 盖上盖子,插上负载,噪声没有减少
- 元件绝对是原装的,问题在哪里呢?

赶紧短信给什锦菜求救,什锦菜回复对运放研究不多。。

自己赶紧网上找资料,一片溢美之声,都说4562噪声小,音质好
终于峰回路转,找到了一片关于运放AD797和LM4558的噪声对比, LM4558是10多nv的电压噪声密度, AD797只有1个nv不到,然后在不同的源阻下两者噪声水平完全相反,低源阻下 AD797完胜,高源阻下 4558的噪声水平远优于上百倍高价的AD797,原因是 AD797的电流噪声密度几百倍高于 4558,这个电流噪声密度一般是pA级别或者fA级别,也就是10的负12或者15次方,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是对于数十k的源阻来说,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运放等效电压输入噪声的影响。。

于是想到用仿真软件来仿真噪声水平,先后下载了NI的仿真软件和Ti的仿真软件,但是可惜LM4562的仿真库是针对spice的,不能在Ni和Ti的仿真软件下使用,只能在orcad的仿真软件下使用,所以一天没有进展,期间什锦菜给我了些资料,关于运放的电流和电压密度噪声的计算和原理,日本人写的,非常好,明白了1K源阻下要选择低噪声运放如 AD797之类的,几k几十k的可以用双极op,几十几百k的用fet,以扬长避短。。。

但,还是不安心,通过一个晚上的努力,终于搞定了 LM4562的mod,将其转化为tina的lib, 这个LM4562和LME49860是一个仿真库的。

早上仿真了下不同源阻,不同op下的噪声




carradio原机线路 330K/47K,使用LM4562的噪声






carradio原机线路 330K/47K,使用LM4562的噪声




以上对比很明显看出, 在原机线路下, LM4562的噪声比opa2132大三倍, 和实际测量结果非常接近。

然后改变仿真条件,用10k/1K的反馈网络 (10倍放大)来模拟噪声情况

OPA2132在 1K源阻下的噪声,比40K源阻下大大下降




国半运放王 LM4562 在 1K源阻下的噪声,比40K源阻下大大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更大,已经把OPA2132远远甩在后面了,这个时候国半运放王的低噪声终于狰狞再现在我们的面前








增加一个全家福,可以清楚看到对比状况



到此,问题已经完全搞清,怪不得LM4562的datasheet和application note的 例子都是精密波形发生,磁头放大,动圈唱头放大等低源阻应用,也就是说国半的运放王仅适合于低信号源内阻的放大,比如专业的600欧放大转化等。。因为设计为了保证起低电压噪声,所以输入的bias很大,导致电流噪声较大,数据表中国半的电流噪声密度是1.6PA 根号Hz级别,比OPA的电流噪声密度几个fA差了数百倍,这样导致源阻升高的时候,OPA2132的噪声增加的不显著,而LM4562却大大提高,在本案中简直成了噪声王。所以设计还是要仔细看datasheet,很多时候不是datasheet错了,而是你没有注意到datasheet中的一些细节,同理,5532和OPA2132的比较也是如此,考虑到电流噪声密度,在普通应用中,选择FET输入的往往比较合适,通用性也强,也不容易引起振荡。


----
All t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威望 +2 HD币 +50 贡献值 +2 收起 理由
wzy728 + 20 + 2 + 50 + 2
aeon + 10

查看全部评分

56

主题

12

好友

6091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小熊猫

Rank: 8Rank: 8

UID
59487
帖子
7499
精华
0
经验
6091 点
金钱
5748 ¥
注册时间
2008-10-20
发表于 2009-4-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opa2132是jfet输入的,所以ib比较小,
LM358,5532等等都是bjt输入的,众所周知的是BJT是电流驱动而FET是电压驱动。
当然也有CA3140这些用BIMOSFET驱动,但是这个是精密电路或仪头驱动的,
LZ如果是按OP+BUFFER测试的话,结果不怎么可信,因为还要加上BUFFER上的问题。
如果单是OP测试呢,基本还有点说服力,这里楼主并没有在文中仔细说明。

此外就是不管LZ是不是马甲,能发这种帖子实在难得,表扬一下~~

当然,我的对降低偏流的意见有两个,
1换FET输入,2调整电流网络。
当然和楼主的做法应该80%接近

7

主题

0

好友

97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9504
帖子
1585
精华
0
经验
974 点
金钱
970 ¥
注册时间
2008-7-31
发表于 2009-4-2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134

主题

0

好友

256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091
帖子
3754
精华
0
经验
2560 点
金钱
1972 ¥
注册时间
2006-3-13
发表于 2009-4-2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头上有颗4562。。不过从来不搞超过5倍放大的电路。更不用说10倍了。。没有什么仪器测试,只靠耳朵和万用表,感觉它比5532之类的优秀很多。哈。价格都贵好多

0

主题

0

好友

27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5711
帖子
152
精华
1
经验
2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08-2-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发烧友 于 2009-4-20 11:16 发表
我手头上有颗4562。。不过从来不搞超过5倍放大的电路。更不用说10倍了。。没有什么仪器测试,只靠耳朵和万用表,感觉它比5532之类的优秀很多。哈。价格都贵好多



和倍不倍没有关系,这里的我们不谈感觉,因为感觉不可靠。。

0

主题

0

好友

27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5711
帖子
152
精华
1
经验
2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08-2-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卡西利亚斯 于 2009-4-20 10:53 发表
opa2132是jfet输入的,所以ib比较小,
LM358,5532等等都是bjt输入的,众所周知的是BJT是电流驱动而FET是电压驱动。
当然也有CA3140这些用BIMOSFET驱动,但是这个是精密电路或仪头驱动的,
LZ如果是按OP+BUF ...



发帖和马甲有啥关系呢,不解。。。
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36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69738
帖子
411
精华
0
经验
368 点
金钱
368 ¥
注册时间
2008-12-19
发表于 2009-4-2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好专业。。 学电路的?

15

主题

0

好友

101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606
帖子
2280
精华
0
经验
1016 点
金钱
1060 ¥
注册时间
2008-12-19
发表于 2009-4-2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发烧友 于 2009-4-20 11:16 发表
我手头上有颗4562。。不过从来不搞超过5倍放大的电路。更不用说10倍了。。没有什么仪器测试,只靠耳朵和万用表,感觉它比5532之类的优秀很多。哈。价格都贵好多


人家说是技术和参数,你却跑来说听感,真是牛头不对马嘴..........PS

12

主题

0

好友

20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6189
帖子
219
精华
0
经验
201 点
金钱
199 ¥
注册时间
2009-3-7
发表于 2009-4-2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一下

0

主题

0

好友

10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45760
帖子
21
精华
0
经验
10 点
金钱
10 ¥
注册时间
2008-6-18
发表于 2009-4-2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竟不认识楼主,google下。

56

主题

12

好友

6091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小熊猫

Rank: 8Rank: 8

UID
59487
帖子
7499
精华
0
经验
6091 点
金钱
5748 ¥
注册时间
2008-10-20
发表于 2009-4-2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技术的不谈是否认识,不过leowood的确好像在那里见过,正因为见过,才问一句是不是马甲~~~~~~

万一是发帖机器人怎么办~~~~~~~

0

主题

0

好友

5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3274
帖子
73
精华
0
经验
56 点
金钱
56 ¥
注册时间
2008-5-16
发表于 2009-4-20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顶下。。lz写的很好。。谢谢了。。

1

主题

0

好友

237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420
帖子
2548
精华
0
经验
2374 点
金钱
2364 ¥
注册时间
2008-3-25
发表于 2009-4-2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学习。

149

主题

1

好友

504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9032
帖子
8124
精华
0
经验
5040 点
金钱
3627 ¥
注册时间
2006-4-30
发表于 2009-4-20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卡西利亚斯 的分析,平常我也是这么折腾的

75

主题

4

好友

186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20
帖子
1897
精华
0
经验
1868 点
金钱
820 ¥
注册时间
2005-2-22
发表于 2009-4-2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leowood,广播论坛的老大?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0

好友

27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POWERMAN WORK STACTION

UID
14849
帖子
218
精华
0
经验
274 点
金钱
222 ¥
注册时间
2006-11-18
发表于 2009-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DAC后面的 I/V转换用的OP,算不算低信号源内阻呢?也就是说4562适不适合做I/V转换用的OP呢??
(, 下载次数: 14)

18

主题

21

好友

930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77
精华
0
经验
9300 点
金钱
9053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09-4-2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噪声问题,我向坛友推荐一本书:LON-NOISE ELECTRONIC DESIGN      C.D.Motchenbacher  F.C.Fitchen   JOHN WILEY & SONS,INC  1973   *《低噪声电子设计》[美]C.D.莫特钦 巴切尔、F.C.非特钦

0

主题

0

好友

27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5711
帖子
152
精华
1
经验
2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08-2-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3K 于 2009-4-20 14:49 发表
请教楼主,DAC后面的 I/V转换用的OP,算不算低信号源内阻呢?也就是说4562适不适合做I/V转换用的OP呢??
779983



典型的低源阻, 4562的增益线性很好,非常适合I/V 转换

79

主题

1

好友

276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0056
帖子
3689
精华
0
经验
2767 点
金钱
2656 ¥
注册时间
2008-8-6
发表于 2009-4-2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仿真软件做的再好也只是仿真的,不可能完全和真实的一样,只能看表面现象和数值,在实物线路里存在电阻的材质,走线的路径,电源的纹波,温度的变化,电磁的干扰,空气的湿润度,甚至和大气压都有关,这都是仿真软件测不到的,不能完全把仿真软件的数值当成真理,具体还要看实际情况.

0

主题

0

好友

27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5711
帖子
152
精华
1
经验
2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08-2-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idayong6 于 2009-4-20 15:36 发表
仿真软件做的再好也只是仿真的,不可能完全和真实的一样,只能看表面现象和数值,在实物线路里存在电阻的材质,走线的路径,电源的纹波,温度的变化,电磁的干扰,空气的湿润度,甚至和大气压都有关,这都是仿真软件测不到 ...



说明不懂仿真, 那些psrr, cmrr 都已经输入了库, 电源纹波, 温度变化, 电阻公差都是可以仿真模拟的,所以不要想当然认为仿真没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