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5
- 在线时间
- 117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6-7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3
 
- UID
- 14733
- 帖子
- 626
- 精华
- 3
- 经验
- 825 点
- 金钱
- 706 ¥
- 注册时间
- 2006-11-16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点杂谈:
已经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自己制作各种电子作品的机箱外壳,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使得我在制作某个作品的初期,就会去考虑整个系统的搭配与融合,再化整为零,逐个突破完成。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同时也在努力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其实单做某一个电路模块很简单,就像单线程的单片机,只需要串行的往下走,而当上升到操作系统,需要多任务处理的时候,每个任务之间的调度及融合问题就突显出来,这恰恰就是设计的难点所在。
电子DIY也是一样,要想把很多个模块组合在一起,往往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电压分布,电平的匹配,控制优先级,电子与结构的兼容等等,但如果我们制作的前期没有整体规划把握,一开始就从某一个小模块开工,那么等所有的模块做好了,要进行组合匹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前期的很多工作都是错的,需要从头再
来。
自己DIY实际上也和产品研发设计一样,制作初期就需要进行规划,可行性分析等,之后再对每个模块进行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
说了一堆话,有些乱,希望不会挨砖头;开始正题....
功能介绍:
本功放具有DTS,AC-3解码、karaOke混响、电子音量控制等功能;具有5通道功率放大器,分别对应于家庭影院的FR,FL,SR,SL,C 5个声道。
设计概括:
整个系统采用分体式设计,前级负责解码,控制;后级负责功放大;整个系统几乎全手工制作。
前级可分为DTS解码、karaOKe、音量控制、MCU控制板、人机交互、电源供电等6个模块;后级包括电源、缓冲倒相、功率放大等三个模块。
系统采用前后级分体式设计,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手工制作的工艺比较低,适合于结构比较简单的制作,如果制作成合并一体式,则难度比较大,不好控制;
其次,前级为弱信号处理,发热小,后级为功率放大,发热量大,采用分体式设计,即可以前级采用全屏蔽机箱减少干扰,后级采用外露散热器并开大量散热孔,利于散热。
所以分体式的结构设计,在易于手工制作的同时,又能很好的提高整机的电气特性,何乐而不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