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基础] 漏感、分布电容与相位的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 10994|回复: 23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11-1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手里没有好的仪器测漏感,对于漏感在输出牛中的影响有多大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现在尝试计算一下,本人的数学本来就不好,这么多年了大多已经还给老师,还望坛内大侠帮助。
先上一个实例,实例牛是一个300B单端牛,用胜利万用电表电感20MH档量是4MH,200MH量是8.8MH,现在就来验证一下漏感。
这个图是20K的正弦波。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太简陋,让大家见笑了。
图中A/B=0.037,相移为0.037X360=13.32°。
b.JPG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分析分布电容,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搞简单一点,先不管漏感,分布电容我假设它为2000PF。下图的电阻为输出管内阻与负载并联的阻值,300B的管内阻约800欧姆,负载为3.5K,R=651欧姆。电容在20KHz时的容抗为3980欧姆。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是不是可以以电压为参考量做一个矢量图来分析相移?
b.JPG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1-1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在300B内阻这里串入信号源。分析信号源和负载电阻两端的相移,此时可以用矢量分析。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J版。
R=800欧姆,Zc=3980欧姆,算出Rk=4059.
所以a=11.33°
c.JPG
d.jpg

22

主题

0

好友

15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11
帖子
267
精华
0
经验
153 点
金钱
130 ¥
注册时间
2007-3-31
发表于 2008-11-1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咪版的帖一定要顶!加学习!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1-1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忘记咪咪 的帖子

还有个漏感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Julien 的帖子

漏感明天算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上漏感和负载的等效电路
b.JPG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1-1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阶LCR谐振网络了,这样的典型网络比较好分析了。等M版明天继续

348

主题

21

好友

767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6651
帖子
10162
精华
17
经验
7674 点
金钱
7063 ¥
注册时间
2005-12-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11-16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感表测量漏感非常不准:

1、不是矢量测量,把直流电阻都含进去了,应该改电桥。

2、硅钢片的U值随电压(磁场强度)变化很大,应该按照波形测量点的电压测量。

348

主题

21

好友

767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6651
帖子
10162
精华
17
经验
7674 点
金钱
7063 ¥
注册时间
2005-12-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11-16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忘记咪咪 于 2008-11-15 21:18 发表
算上漏感和负载的等效电路


这个理论不算复杂,但实际计算很困难,最好做一个程序,把数据填进去。

348

主题

21

好友

767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6651
帖子
10162
精华
17
经验
7674 点
金钱
7063 ¥
注册时间
2005-12-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11-16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感、发布电容与其测量到不如做一套电路搞一个输出特征测量

未命名a.jpg

固定输出电压1,按照不同的频率测量输出情况。

固定输出电压2,按照不同的频率测量输出情况。




最后得到牛的输出立体图。

这样的意义在于:牛都是按照最大输出情况设计的,而小信号是铁芯的非线性破坏设计条件,尤其类似Z11高硅钢片。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发表于 2008-11-16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v-rgb 于 2008-11-16 02:46 发表


这个理论不算复杂,但实际计算很困难,最好做一个程序,把数据填进去。


计算并不困难。丢给计算机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等效电路模型。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发表于 2008-11-1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忘记咪咪 于 2008-11-15 19:16 发表
先来分析分布电容,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搞简单一点,先不管漏感,分布电容我假设它为2000PF。下图的电阻为输出管内阻与负载并联的阻值,300B的管内阻约800欧姆,负载为3.5K,R=651欧姆。电容在20KHz时的容抗为3980 ...

没有完全理解测量的原理。这两个波形是在哪里取的?

149

主题

2

好友

23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顺峰旋韵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4154
帖子
2045
精华
0
经验
2302 点
金钱
1985 ¥
注册时间
2006-11-2
发表于 2008-11-16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压器的漏感应该是线圈所产生的磁力线不能都通过次级线圈,因此产生漏磁的电感称为漏感。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假设了,还是来一个实例。下图是被测300B的输出牛,我把初级B、P和次级0、8分别短接,测出初级次级之间的极间电容,为3.5NF。然后短接次级0、8端,测得漏感为4MH(20MH档)、8.2MH(200MH档)。前面的波形是300B在线20KHz时测的相移,就这些不准确的数据。
DSC03517.JPG
DSC03518.JPG
DSC03516.JPG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v-rgb 于 2008-11-16 02:40 发表
电感表测量漏感非常不准:

1、不是矢量测量,把直流电阻都含进去了,应该改电桥。

2、硅钢片的U值随电压(磁场强度)变化很大,应该按照波形测量点的电压测量。

没有办法,受条件限制,不过最近会更新一些仪器,就这样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已经不堪重负了。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线包是4夹3结构,我把初级对次级之间的电容均分为6份,根据匝比关系,折算到P点对地的分布电容为1.1355NF,由于我的线包结构初级对铁心的分布电容很小,我把它忽略,还有两个分布电容,一个就是初级匝间折算到P点对地的分布电容,以前算过大约几十PF,第二个就是次级匝间折算到P点的分布电容,这个很小,十几PF,这样我就当分布电容为1.2NF。

3

主题

0

好友

42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385
帖子
3290
精华
21
经验
4204 点
金钱
3407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把负载看成一个纯阻性时,等效电路如下。这样就复杂些,电容与负载并联然后与内阻串联。对于这种电路计算衰减时是按Ri与R并联计算的,不知道计算相移可不可以,暂且按并联计算,得到a为5.5°。如果不按并联计算a为6.87°。
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