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717
- 在线时间
- 1347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0-13
-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0
 
- UID
- 61271
- 帖子
- 5423
- 精华
- 0
- 经验
- 3717 点
- 金钱
- 5209 ¥
- 注册时间
- 2008-11-1
|
发表于 2025-10-4 05:25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u 于 2025-10-4 08:53 编辑
docmd 发表于 2025-10-1 13:57
绵软单薄,大多是功放输入阻抗低造成的,前级输出阻抗大,功放输入阻抗低,就会造成单薄无力感,只要将功 ...
細軟單薄也好,聲音厚實也好,只是兩種不同缺陷的音色。即使弄出厚實的聲音,聽久後一樣會不耐煩的。
音色與音質一定要能區分。首先是從特性上區分,然後要能從成因上區分。
所謂高解晰度,不是指高音凸出,而是任何頻段都能聽清楚,也不是低音烘隆隆,就表示低音好。人耳是否能捕捉某頻率,不見得那一段的能量需要特別強,只要其他頻段不該出聲時乖乖閉嘴,能量不強也聽得一清二楚。這也是為何響度控制,音調控制,EQ, DSP 效果有限的原因。這些裝備能改善音色,卻無法提升音質。
改善音質不能靠指標,也不能靠基本電子學來完成,因為還有一個更大的電子物理不能忽視。
大家都認可,訊號通過 1uF 的電容時,陶瓷的,電解,金屬膜,麥拉膜,都有不一樣的聲音。這是因為介面不同的原因。但訊號不會只通過電容而不需通過其他元件,好比半導體或導體之類,照樣聲音會不同,所以一旦接受電容對聲音的影響,其他元件的影響自然應該引起重視,雖然基本電子學未必提及。這就看每人對科學的融會貫通,而非死記死背了。
這點融會貫通後,才有踏上音質改善的可能。否則光試試新電路,或盲目堆料,或拼命改善失真,方向正確的機會很小。
沃爾曼電路也好,恆流電路也好,雙差動,單差動,不用差動,甚至鑽石電路。大功率,高指標,高頻寬,若無法跨越改善音質的障礙,出來的聲音,都是那個樣子的。更別提分立元件或 IC 了。您有見過某電路音質超優,把其他電路踩在腳底下的嗎?若有, DIY 早就蜂擁而至了。
調音也是如此。不是說電容可以隨便用,或超大變壓器或超大電容無用。而是必需用的恰當。要先瞭解如何彼此配合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