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DIY制作] 想做一个三分频音箱求指点

[复制链接] 查看: 3374|回复: 56

36

主题

1

好友

47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3179
帖子
448
精华
0
经验
476 点
金钱
394 ¥
注册时间
2008-5-15
发表于 2025-7-30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yxjqzpr 发表于 2025-7-30 14:16
感谢提供资料  ,我现在用VituixCAD2   比LspCAD准多了,模拟曲线几乎和实测曲线相同。 英文版的免费

VituixCAD2 软件能分享一一个?tt858@163.com

12

主题

0

好友

14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05263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24-7-11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ttcq 发表于 2025-7-30 23:03
VituixCAD2 软件能分享一一个?

有网站可以直接下载https://kimmosaunisto.net/    b1160cef-b992-4afc-a514-50a79e176194.png

2

主题

14

好友

27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25
精华
0
经验
2770 点
金钱
272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7-3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7-31 14:21 编辑

低音衰减斜率是设计出来的,可不用看这部分的频响曲线;
分频点在500、600Hz的话,能看到250赫兹的真实频响曲线即可;测量时间窗放在4毫秒,测量距离0.7米,麦克风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米(1米内无反射物),这样普通房间内就可以测量出无反射影响的频响曲线了。

另外,看一下中音的阻抗曲线,如果谐振频率离分频点小于2频程的话,分频器设计时要用LCR把阻抗峰抹平以降低失真、减少刺耳声音。

58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在论坛只要你脸皮够厚,尴尬的永远是别人。

Rank: 8Rank: 8

UID
280908
帖子
10772
精华
0
经验
10834 点
金钱
10667 ¥
注册时间
2011-1-9
发表于 2025-7-3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听楼上的胡说八道害人害己,刺耳的声音来自6k-12K,阻抗峰怎么都不可能谐振到6K-12K     刺耳的声音来自两只喇叭叠加以后的相位失真。

12

主题

0

好友

14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05263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24-7-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YAAF 发表于 2025-7-31 18:22
别听楼上的胡说八道害人害己,刺耳的声音来自6k-12K,阻抗峰怎么都不可能谐振到6K-12K     刺耳的声音来 ...

都是讨论音箱,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最好不要吵架

点评

你高效就好 我是看不惯外行人胡说八道误导大家  发表于 2025-8-1 12:34

12

主题

0

好友

14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05263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24-7-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5-7-31 14:01
低音衰减斜率是设计出来的,可不用看这部分的频响曲线;
分频点在500、600Hz的话,能看到250赫兹的真实频 ...

谢谢指点,REW的测的时候一般用自动时间窗,要求是最近反射物距离是麦克风距离的三倍,但这样也限制了在家里使用。如果想测的远一点, 就需要手动加窗,这方面的学习资料比较少,学习起来有点难 ,我还得学习琢磨一下,争取把箱子做好!

2

主题

14

好友

27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25
精华
0
经验
2770 点
金钱
272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8-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yxjqzpr 发表于 2025-8-1 12:27
谢谢指点,REW的测的时候一般用自动时间窗,要求是最近反射物距离是麦克风距离的三倍,但这样也限制了在 ...

Snap1.jpg

12

主题

0

好友

14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05263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24-7-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 D3的计算公式     算出D3,✖2 那就是最近反射声到达的时间,也就是软件关门的时间

12

主题

0

好友

14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05263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24-7-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5-7-31 14:01
低音衰减斜率是设计出来的,可不用看这部分的频响曲线;
分频点在500、600Hz的话,能看到250赫兹的真实频 ...

分频点大概都算好了 ,DM7600 谐振频率300,官方建议500以上,我打算分600     高音QB3 谐振频率700,中高的分频点 分到5000左右

244

主题

1

好友

26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64
帖子
3887
精华
0
经验
2612 点
金钱
1747 ¥
注册时间
2004-10-6
发表于 2025-8-8 15:1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yxjqzpr 发表于 2025-8-8 12:17
分频点大概都算好了 ,DM7600 谐振频率300,官方建议500以上,我打算分600     高音QB3 谐振频率700,中 ...

打算的分频点只有部分参考意义,实际要根据测量的高低音频响曲线来确定。

2

主题

14

好友

27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25
精华
0
经验
2770 点
金钱
272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8-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8-9 17:42 编辑
yxjqzpr 发表于 2025-8-8 12:14
有没有 D3的计算公式     算出D3,✖2 那就是最近反射声到达的时间,也就是软件关门的时间


d3是全反射距离(喇叭---反射物---麦克),d3-d1是最短反射距离(方括号项就是d3距离)。



12

主题

0

好友

14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05263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24-7-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1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5-8-9 17:35
d3是全反射距离(喇叭---反射物---麦克),d3-d1是最短反射距离(方括号项就是d3距离)。

d3是全反射距离(喇叭---反射物---麦克)  那么d3-d1的这条最短反射距离, 声音是走的哪条路线?

98

主题

6

好友

408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737
帖子
4087
精华
0
经验
4084 点
金钱
3909 ¥
注册时间
2007-11-1
发表于 2025-8-1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堆这个那个,关键是要做出好东西,做不出好东西全是瞎掰!!!!

2

主题

14

好友

27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25
精华
0
经验
2770 点
金钱
272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8-1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8-12 13:54 编辑
yxjqzpr 发表于 2025-8-10 11:45
d3是全反射距离(喇叭---反射物---麦克)  那么d3-d1的这条最短反射距离, 声音是走的哪条路线?


最近距离的反射声音最先到达麦克,反射声最短路径是d3,d3要比d1晚到 d3-d1 距离,声速/(d3-d1)是频率,频率的倒数是周期(T),此周期就是最近距离的反射声到达麦克风前一刻的时间,时间窗T=(d3-d1)/声速。

33

主题

6

好友

114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36404
帖子
1096
精华
0
经验
1149 点
金钱
1059 ¥
注册时间
2011-11-15
发表于 2025-8-1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pkwangjian 发表于 2025-8-10 11:54
一大堆这个那个,关键是要做出好东西,做不出好东西全是瞎掰!!!!

老哥,你的录音确实比众多人的好听,但是你也读过一定书的人,科学还是要讲的吧。虽然许多的音响书籍关于音箱制作的方法或理论是不实用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此就不讲科学。

12

主题

0

好友

14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05263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24-7-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ls0001 发表于 2025-8-13 22:16
老哥,你的录音确实比众多人的好听,但是你也读过一定书的人,科学还是要讲的吧。虽然许多的音响书籍关于 ...

目前来说,901给我的给公式,都是正确的

100

主题

3

好友

237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真想冬眠…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86
帖子
2599
精华
0
经验
2375 点
金钱
2015 ¥
注册时间
2006-1-17
发表于 2025-8-1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还没开始选喇叭,建议是中音能包今200--3k或者低一点到2.5k。这样人声的低音到女高音的谐波都能包含在内了。可以避开分频点的衔接不好的问题,什么相位差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8-31 10:07 , Processed in 0.13354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