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机的设计是+-36V供电,按照这个供电电压来算,普通的电路应该能输出40W以上的不失真功率,但是这个电路的特点就决定了,在接近电源电压的的摆幅输出的时候,因为没有环路反馈来修正,会产生很大的失真,所以我们要求低一点先设定一个条件来讨论这样就比较好讨论了。
    按照B5原版的PDF文件,调整输出管的静态电流104MA,输入信号为472MV-VP的时候,8欧姆负载上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大约是16V,这样可以得到大约32W的输出,也能满足一般家庭的需要了。通过仿真发现,这时候的失真确实是大了点,20KHZ信号的失真,竟然达到了1.418%,看来得想办法在不对电路的架构做大福福改变,把仿真的失真先降低到0.5%左右作为目标。
    请看截图:
原版失真情况.png

集思广益吧,看看怎么才能把失真降下来呢?这是仿真文件,提供下载研究:
B5功放原版.rar (269.25 KB, 下载次数: 919)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搞错,2楼的图,负反馈电阻R11-R12的数值在原版中是12K,2楼的图用到了15K,很明显是失真更大了,换成R11=R12=12K,失真降到了1.289%,但是这死不是给了我们某些启示?

原版失真情况12K.png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减小电阻R11=R12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R11=R12实际上是第二级的负载电阻,如果这两个电阻太小,可能会使第二级的电流供应不足。这样就对比一下,把两个稳压管D1=D2=ZPD12换成ZPD18试试,这样第一级和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电流都提高了(仿真没考虑功耗,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管子的允许功耗,尤其是第二级管子,可能应为功耗大了,要重新选择管子)。
    可惜的是,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但是我还是依然认为增加第一级和第二级的静态电流,可能会带来隐性好处。

这是使用12V稳压管的情况:
12V稳压管.png

这是使用18V稳压管的情况:
18V稳压管.png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找个方向看看,我们知道没有环路负反馈的电路,输出特性基本就靠管子的线性来保证的,而且相对于同样输出幅度的要求,如果采用稍高的供电电压,让管子工作在相对一个小范围工作,失真就会比较小,那我们把电源电压从原来的+-36V,提高到+-40V看一下,结果让人振奋,失真在大幅度减小,已经降低到了1%以下了。但是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功放的效率下降了不少,唉。。。。这也是有病乱投医,没办法的办法了。
电源电压40V.png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两级已经做了一些改动了,再来看看输出级的管子,查一下参数,TIP122-TIP127的工作电流比较大,因为相对来说,TIP122-TIP127的输出是射级输出,相对于集电极输出来说,失真应该是比较小的,那么让着两个管子也参与一些给负载的电流输出,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改善呢?不过就是改变一下输出级周边几个电阻值的事情么,说干就干,反正仿真也不会烧管子,不用花钱。

随便带动了一下结果是良性的,请看截图:
推动管参与输出1.png

15

主题

2

好友

48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953
帖子
410
精华
0
经验
484 点
金钱
396 ¥
注册时间
2004-10-27
发表于 2018-1-22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阻尼怎么办?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增大一些静态电流,会不会减小失真呢?同样的电路参数,与6楼一样,只是把输出管的静态电流调整到了209MA,几乎是105MA的2倍,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唉,怎么失真还变大了呢?虽然增加的幅度不太大,看来之前有人提到的希望增加输出管的静态电流,来大幅度的减小失真,这个方法应该不可行。

请看截图:
静态电流209MA.png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再极限点,干脆糖TIP122-TIP127更多的来参与输出吧,因为仿真没考虑到管子的热补偿是不是合理,实际制作可能会烧鸡也不一定,只当看个变化趋势吧。再次调整推动级和输出级的电阻参数,怎么感觉现在的推动管成了主力输出了呢?

看截图,终于让仿真的失真到了0.5%这个界限了:
推动管主力输出么.png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上一个图,推动管的静态电流138MA,输出管的静态电流17.7MA,怎么越看越像是后面的输出管实际上起到了一个“电流倾注”的作用呢?但是同时也发现,如果是输出管的静态电流太小的话,在弱信号的时候,失真比较大。

看截图:
推动管138MA-输出管17MA.png

7

主题

3

好友

56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3062
帖子
558
精华
0
经验
563 点
金钱
538 ¥
注册时间
2015-5-23
发表于 2018-1-2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觉两级电压放大,没有入交流负反馈。在C2、C3对地回路中串入负反馈电阻,应该能再把失真改善。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的阻尼系数不大,或者说是输出电阻比较大,没有环路负反馈的电路阻尼系数都不会高了。或许这个电路的设计初衷,就是不惜要太高的阻尼呢,所以我才有兴趣多研究一下。
    实际上,从6楼的截图就能看出来,随着TIP122和TIP127参与直接输出的比例在加大,不仅失真小了,而且内阻也降低了,阻尼系数也太高了,但是这时好事还是坏事,就不一样了,我只是说了一个变化的趋势,到底怎么权衡,还得在实际制作中慢慢的调整体会。

1

主题

0

好友

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840033
帖子
9
精华
0
经验
6 点
金钱
4 ¥
注册时间
2017-11-5
发表于 2018-1-22 14:4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大静态电流係改善交叉失真,唔係谐波失真

6

主题

1

好友

50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22380
帖子
571
精华
0
经验
506 点
金钱
490 ¥
注册时间
2016-11-7
发表于 2018-1-22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高人,准备跟风玩玩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xdming 发表于 2018-1-22 14:19
我发觉两级电压放大,没有入交流负反馈。在C2、C3对地回路中串入负反馈电阻,应该能再把失真改善。

嗯,您说的很对,本来两级电压放大,一般的情况下开环增益很大,然后闭环减小增益到合适的范围就可以。这应该是两个思路,一个是无环,一个是有环。这就要看怎么取舍了,还有就是个人的兴趣取向,您说的方法也不错,临时凑了几个电阻值,还没有经过详细的推论,仿真的觉果确实对于减小失真的贡献很大,已经降到了0.5%以下了。

请看截图:
原版 环路负反馈.png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0

好友

118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00745
帖子
2130
精华
0
经验
1182 点
金钱
1133 ¥
注册时间
2009-4-30
发表于 2018-1-22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12

主题

2

好友

497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09
帖子
4637
精华
0
经验
4976 点
金钱
4324 ¥
注册时间
2004-7-28
发表于 2018-1-22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仿真失真算法还是无限放大深度反馈理论,所以不可全信。原始图算合理的

143

主题

0

好友

14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506
帖子
1525
精华
0
经验
1446 点
金钱
783 ¥
注册时间
2006-10-17
发表于 2018-1-2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777.jpg
360截图20180122212005754.jpg
给楼主一个电路参考一下,这个电路的失真还是可以接受的

60

主题

1

好友

21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993295

Rank: 4

UID
380663
帖子
903
精华
0
经验
219 点
金钱
149 ¥
注册时间
2011-8-15
发表于 2018-1-2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R6好偏 两大管好贵 其他经济得狠了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swsw4321 发表于 2018-1-22 19:26
仿真失真算法还是无限放大深度反馈理论,所以不可全信。原始图算合理的

原始图的设计,也不是最优化的,仿真虽然不能看结果,但是几个电阻原件取值变化,引起了指标的变化,这是事实。其实您也知道,仿真的结果不能全信,但是因为调整原件而引起的指标变化的趋势,还是正确的。

312

主题

2

好友

497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09
帖子
4637
精华
0
经验
4976 点
金钱
4324 ¥
注册时间
2004-7-28
发表于 2018-1-22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18#电路从末级反馈,反馈电阻取值太大,100K改2.7K  , 2.7K改100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