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 我的1865

[复制链接] 查看: 18398|回复: 3

47

主题

14

好友

579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6790
帖子
5677
精华
0
经验
5797 点
金钱
5636 ¥
注册时间
2016-7-8
发表于 2018-1-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上两个全图,顺便帮我看看芯片是不是正品,二楼解说
TOP.JPG
BOTTOM.JPG
AD1865.JPG

47

主题

14

好友

579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6790
帖子
5677
精华
0
经验
5797 点
金钱
5636 ¥
注册时间
2016-7-8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onrad 于 2018-1-8 21:37 编辑

上次制作的1704听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在声底上有点偏冷且无法通过LPF调整,怀疑是芯片周围退耦电容使用不当造成,所以制作了这款1865以进行对比。选择1865的原因正是因为其外围电路简单没有太多电容,而且还是双核自带I/V转换运放,从应用设计角度上不得不说1865是一款完美的芯片,以至于我破例使用直插封装完成了这次设计。电源方面每个芯片使用单独一对LT1761和LT1964供电。此次不再将钽电容直接连在芯片引脚上,芯片退耦采用常规的铝电解加0.1u电容。如图所示,注意那两个白色的1206体积的贴片电容就是村田的NPO介质0.1uf电容。NPO介质不象常规瓷质电容一样有压电效应,我们知道NPO介质的电容很难做到较大容量,一般都是几千pf,可见这种0.1uf的NPO电容是高技术产品,整盘卖也差不多每颗要3块钱。
LDO.JPG
数据输入由本坛的发烧求败大侠介绍的隔离芯片IL715做数字电隔离,相对于上次1704使用光耦隔离,这款隔离芯片大大简化了设计。加上解码芯片采用直插和LDO采用贴片使整板尺寸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因为1865本身不带反向控制输出,好在其是双核,要实现全平衡输出只能改变输入数据。这里使用一个非门芯片直接对数据取反然后输入到另一个核,正确的取负值即取补码应该在取反后还要加一,但这对于串行的数据工作量非常大。直接使用非门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十分有效。信号输出采用芯片内的运放做I/V转换,请注意图中,我并没有使用芯片内的3K反馈电阻,而是外接了1.2K的MMA0204电阻,这里我想请本坛的运放高手们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INPUT.JPG
LPF部分还是沿用了上次1704的架构,采用JFET差分贝赛尔有源滤波器。这里RC网络的电阻全部是经过筛选的,标称电阻为2K实测阻值为1995欧姆,板上所有电阻也全部采用MMA0204电阻。自从用上MMA0204电阻再也不为电阻的选择犯难了
贝赛尔(Bessel)滤波器是具有最大平坦的群延迟(线性相位响应)的线性过滤器。贝赛尔滤波器常用在音频天桥系统中。模拟贝赛尔滤波器描绘为几乎横跨整个通频带的恒定的群延迟,因而在通频带上保持了被过滤的信号波形。滤波器的名字来自于Friedrich贝赛尔,一位德国数学家(1784–1846),他发展了滤波器的数学理论基础。
贝塞尔(Bessel)滤波器具有最平坦的幅度和相位响应。带通(通常为用户关注区域)的相位响应近乎呈线性。Bessel滤波器可用于减少所有IIR滤波器固有的非线性相位失真。
贝塞尔(Bessel)线性相位滤波器正是由于具有向其截止频率以下的所有频率提供等量延时的特性,才被用于音频设备中,在音频设备中,必须在不损害频带内多信号的相位关系前提下,消除带外噪声。另外,贝塞尔滤波器的阶跃响应很快,并且没有过冲或振铃,这使它在作为音频DAC输出端的平滑滤波器,或音频ADC输入端的抗混叠滤波器方面,是一种出色的选择。贝塞尔滤波器还可用于分析D类放大器的输出,以及消除其它应用中的开关噪声,来提高失真测量和示波器波形测量的精确度。
LPF.JPG
RC网络的电容使用聚苯乙烯电容,因为PHILIPS锡膜电容不全是聚苯乙烯电容,也有聚脂的,所以这次采用这种银膜的聚苯乙烯电容。鉴于上次1704调整LPF的经验,这次直接将频点锁定在30.5KHz附近,并且准备了多个孔位安插中间电容,以使用两个电容并联达到所需的容值。待最终确定后再焊上,避免反复拆焊。
PS.JPG
LPF的电源部分采用简单的JFET电流源加稳压二极管构成,经由功率三极管BD139输出给LPF,BD139是这个板上唯一的两个三极管。
POWER.JPG
经过反复试听,你们知道我发现的声音最正常的退耦铝电解是哪个吗,不是什么发烧音频专用电解,而是图中的nichicon VZ高频低阻抗电解。我提过的muse BP声场有点大,ELNA ROA有点过于强调细节,只有nichicon VZ高中低都比较规矩。看样子1704有点麻烦了,换电容可不是件轻松的事,何况还跟固态电容钽电容混在一起,有空把芯片吹下来再重新设计吧。
VZ.JPG

47

主题

14

好友

579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6790
帖子
5677
精华
0
经验
5797 点
金钱
5636 ¥
注册时间
2016-7-8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这么多,有新的发现再在三楼补充

补充内容 (2018-2-14 13:11):
经过一段时间折腾,最终使用NP0介质多层瓷片电容做I/V转换的补偿电容,配合松下金字签名版退耦最为合适
详见: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 ... &extra=page%3D3

12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脑放进行时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6
帖子
18146
精华
2
经验
17478 点
金钱
15213 ¥
注册时间
2005-4-20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8-1-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IL7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