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资料] 转贴 一些名箱及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41034|回复: 28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发表于 2008-1-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拿(Dynaudio)
       成立自1977年的丹麦,最初规模还不像今天的大,虽有自己制作的分频器,然而单元还是依赖OEM(代工生产)。Wilfried Ehrenholz是丹拿的共同创办者及持有人,他一开始便意识到要生产出好的扬声器产品,最终必定要自己制作单元。他说过:“作为一个OEM客户,你只能长期依靠供应商去发展,经常等了又等才能买到单元,而产品技术与市场始终会因时间性而脱节。”凭着Ehrenholz的敏锐市场触觉,丹拿自成其R&D(研究及开发)队伍,并于不出三年之内推出拥有自己单元的扬声器。后来更将单元卖给其它厂家,成为OEM的供应商。从此,丹拿的名字便更是响当当,成为发烧友追捧的对像。
以杰出单元驰名于世
  Ehrenholz坚信单元就是扬声器成败的关键,因此,丹拿的单元以低失真率、高动态和强大的功率负载能力作为设计目标。当然,高质素的产品牵涉较高的成本,但Ehrenholz认为消费者希望买到经济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音响产品,多于因便宜而去买表现不太合意的产品,是以打着丹拿品牌的产品是绝对不会为价格而在质量上妥协的。
丹拿的名誉主要来自其扬声器单元,而扬声器成品亦是令公司生意稳步上扬的另一关键,后者采用的驱动单元,全都是因应不同型号、不同声箱规格而度身订造的,是以有别于出售的OEM单元。今天,丹拿已生产超过二十多款不同型号的扬声器,价格由1000至40000马克一对,照顾到不同要求的人士,而目前其生意已超过55%是来自高档次民用扬声器产品。
  丹拿的厂房主要位于丹麦,包括其生产线和R&D部门。至于销售、市场推广及开发部则位于德国总部。单元制作部门与箱体制作厂完全独立,使生产过程更专注。丹拿最著名的就是单元,是以当然地在单元制作上会显得分外严格,他们将重点放置于品质控制上,每只单元都经过详细的观察才能出厂,从原料到完成所有工序的成品,丹拿都非常细心地监管,务求能令制成的单元可发挥最佳的效果。即使是选料过程,丹拿亦一丝不苟,他们坚信要制作出好的扬声器只有一种方法——就是集中在每一项目甚至乎小节上;即使是扬声器分频器背面的陈设,亦会影响到的音色的优劣,所以,他们执着地认为要做到可能做到的最好,而放弃妥协性的折衷。

多元产品 一网打尽
  早期丹拿扬器的产品之一是Compound3,直至现在此系列仍然存在,不过已经历数代的改良。Compound3是两只低音单元以一内一外装嵌式设计,采反相工作方式来抵消箱声,由于内单元是没有接线的,是以得借助外单元的动作来产生如活塞般的反作用,把箱内的压缩空气来鼓动无接线单元,借此保持有线低音的内箱空间容积不变。不过,此种设计无形中使音箱效率减低,要动用强大电流及高阻尼系数的功放器才能使它有较佳表现。丹拿亦深明此理,及后的Compound3便改用了Neodymuim磁铁,使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虽然浓艳度减低了,然而却易于推动,声音表现更现代化。
  后来,丹拿推出了Facette,其取向已显著地有所改变。“Facette”是钻石切割面的意思,它有极线性的阻抗特性,从100赫起到二万赫都没有任何变动,听感上较Compound自然,声音亦较细腻,分析能力更强。Facette用钻石型声箱设计来减低箱声,加上三只单元,具有承受瞬间1000W的能耐,在当年来说,绝对是教人震惊。
后来生产的丹拿扬声器中,则主要有Audience、Contour、Confidence、Crafft等系列,而当中的Crafft的设计意念,更是来自专业产品的。Crafft带有监听扬声器的音响特性,外形细小,以桃木作箱身,它音色准确,没有脂粉味,表现干净利落。
  Confidence系列两个成员分别是Confidence3号及5号,前者是书架型扬声器,后者则是座地式,取名为Confidence,大概是充满信心的表现!Confidence的单元除了用上最为发烧友所爱戴的“ESOTAR”外,每只单元均以纯铝金属发声线圈构成,Confidence5号的低音单元铝线圈更大至100毫米直径之谱。内部接线用上高级的OCOS线,使阻抗率更为降低,电容器全采用高质Polypropylene,三文治式封入板,“插王”WBT接通线端,原厂钉脚(5号)及原厂脚架(3号),一一都实践了Ehrenholz所说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项小节之上。Confidence的表现绝对是爽朗明快,结象力决断而动态充沛的扬声器,是热爱丹拿声发烧友的心中宠儿。
  为了迎合普及市场的需要,丹拿亦生产一些无论在价钱与用途都较为“亲民”的系列,当中包括近代的Contour。Contour整个系列型号较Confiderce、Compound完整,毕竟它始终是个站在消费者立场而设计的系列。当中分别有小型书架两路式设计的Contour1.1及1.3MKII,亦有座地式二路三单元的Contonur1.8MKII及2.8,更有再大一点的Contour3.0及3.3等。丹拿的Audience更是一款适用于音乐和家庭影院的经济型扬声器系列,Audience系列所追求的,同是丹拿式的率直及不修饰的音响特质,有着排山倒海的动态,适合讲求刺激性的家庭影院拥趸。
   除了上述的众多型号外,丹拿亦有其镇山之宝,旗舰扬声器——Consequence。不用多说,超级发烧友对它绝不会陌生,Consequence无论由内至外,一一尽显High End风范。它采用五路式设计,分别用低频、中频、高频及超高频等五只单元组成,每只单元均以巨型铜制框架承托着,以保证单元能发挥最佳表现。每只Consequence重达82公斤,灵敏度却不因它的重量级制作而降低,达83dB(2.83V/1m)的惊人水平。Consequence的出现技惊四座,不但在国际音响坛上备受喝采,亦奠定了丹拿在Hi End界上的崇高地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丹拿
2002年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大展上,丹拿推出了2款全新的“信心”系列扬声器:C2、C4。其出类拔萃的外观,高贵而潇洒,前障版突出于箱体前,具有优雅的曲线造型。这并不是仅仅为了美观,更主要的还是声学设计上的考虑。丹拿绝不会以牺牲器材的素质来追求时尚,最重要的还是声音要优秀。新“信心”系列中的每一个部件和细节,都有其明确的性能指标,并肯将其有效地与美学标准结合起来。因此,新的“信心”系列,其优雅的外观设计与其出类拔萃的音乐还原力一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新“信心”系列对房间的声学条件依赖性更少,无论是小房间或空旷的大厅,都能发挥出其引人入胜的音质,令人惊异的为你提供更多的音乐细节,并刻画出逼真的音乐厅演播效果。
  2002年,丹拿公司迎来了它们的二十五周岁生日。作为二十五周年的纪念牌,丹拿推出了一款空前的书架箱——25周年纪念版。这款书架箱令人想起丹拿早年生产的一款监听箱,当年的监听箱也是作为丹拿技术的集中体现,而25周年纪念版,更是丹拿公司25年来扬声器技术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但体现了丹拿独有的扬声器技术,同时也将丹拿总裁Wilfried Ehrenholz年一贯强调的丹拿对追求极低的失真度、平直的线性响应,过人的功率承载能力、惊人的动态范围、迅猛的瞬态响应集于一身。尽管这款书架箱价值不菲,但却供不应求。
  随着家庭影院热,丹拿公司较早推出的Audience听众系列的A122、A52加中置箱A122c、低音炮Sub10A,是家庭影院扬声器的配套产品。而为着与较高级的新“信心”系列配套,近斯丹拿推出与其外观及颜色相一致的Contour家庭影院或多声道系列产品,包括主扬声器S5.4、S3.4、S1.4(书架箱)以及中置扬声器SC和环绕扬声器SR。在此系列中,先进的DDC技术(丹拿指向性控制)当然成为这个全新的系列的设计基础。
  致力于设计最先进的high-end扬声器一直就是丹拿的传统。即使是在高要求的高级汽车音响行业,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录音室里,丹拿的扬声器技术也是倍受推崇并被广泛采用——这是丹拿赢得高标准的QS9000质量认证以及产品自身品质表现的结果。
丹那单元的奥秘


Dynaudio单元给人的二个主要印象,一个是好,一个是贵。没何错,和几个国外制造音箱的厂商谈过以后,他们都有这种遗憾,因为丹拿单元买在太贵,只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Vfa、Seas等产品。对行销开发有一套的Mark Levison,多年来一直是Dynaudio单兀的爱用者,当Mark被问到设计好音箱的秘诀,他的答案居然是:“使用Dynaudo的单元”。
Dynaudio喇叭单元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毫不妥协地追求最忠实的还原,最高的线性与最低的失真。Z的声音中性,没何染色,质感好,瞬态反应快。其高超的品质源自德国人传统的一丝不苟,也反映出德国人择善固执的脾气,只要Dynaudo愿意,他们完全能够修改设计去迎合大部分发烧友的口,但这么多年来,他们丝毫不为市场所动。
高价有理在丹拿的木箱工厂里,十几位老师傅一人要身兼多职,如果有人生病了怎么办?没办法,只好停工了。如果我是经营青,肯定会想办法发给其它工厂承包,或者略降品质来追求产量,丹拿就不会如此。正因为何所坚持,成本降不下来,老板Wilfried Ehrenholz就说,丹拿平均25分钟才能完成一个单元,而其名牌f3分钟就能制作一个。并不是丹拿的员工比较笨,而是他们每个阶段都要求仔细的检验,从零件筛选到单元完成要经过八十几道工序,最后的结果是品质整齐画一,无论什么时候出厂,哪一个型号,全都有一致的高标准。
丹拿的单元有多贵呢?Seas的顶级高音EOll(T25CFO02)每对在国内卖13OO元;Scan有名的高音D29O5/9300每对卖8O0元,最顶级高音D2905/9900每对也不过29O0元。而丹拿的EsotarT-330高音,零售每对要价人民币7000元,而且是不二价,因为现在你想买也买不到了。第二代的Esotar高音,如果按定价折算,一只要卖到三万人民币,比很多落地音箱还要贵一些哩。看起来有点抢钱的嫌疑,其实丹拿也不鼓励私人或厂家购买,因为他们只提供自家喇叭使用,还供不应求呢。到了工厂以后才知道,历经二年开发出来的第二代Esotar高音,丹拿特别买了一部计算机车床来制造它的磁钢,一根根金属圆棒经过切割、钻孔、打磨等复杂程序,往往一天生产不了多少个。再看看那些工作多年的熟练技工,他们在放大镜下精巧的粘合\焊接音圈,这些人的工资可都不便宜。
丹麦ZF对工厂环保有严格规定,丹拿工厂内到处都有抽气装置,刚上完胶的悬边与振膜被放到几部封小车内,另一端有通风日连接排气管,工厂内闻不到一点挥发性溶剂的味道,这也得花上不少成本。木箱工厂内同样天花板上到处都是管路,丹麦ZF只允许少数工业城市生产木制品,在Vane/li镇附近的工厂干净得超乎想象,看不到一点尘土飞扬。原来所有大型机器都以透明罩包覆,本属与杂质都被抽送到一间大房,净化处理后再排出屋外,这当然也得花不少钱。过去日本料理师傅教人做菜,总是说要把心意融入料理之中,我不太明白其中道理,看了丹拿工厂之后才知道,如何把心意融人产品中,所以我说贵得有理。
丹拿的骄傲还有一个原因,可以说明丹拿音箱卖得贵的道理:因为他们极少改款。丹拿的行销经理Robert Hagemann说,Dynaudio自己生产单元,所以对各款单元的特性与长处都非常了解,在设计喇叭之切自然会将各个环节考虑得非常周洋。在这种情况 下,即使后来推出J特性更优秀的单元,也不太可能随便换上去然后宣称改款。而巨,既然是使用自己生产的单元,就不会有单元停产、缺货的问题,那么干嘛将好端端的产品改款呢?实际上,丹拿有很多技术深藏不露,特别是控制失真和提高单元承受功率方面,外界只能对其各项惊人指标感到不可思议,想模仿者往往落得四不像。一个最好的例子是丹拿讲究线性,它的低音是短冲程设计,而模仿者为增加低频量感,不顾失真指标,却改成了长冲程,当然特性已截然不同。
有致命吸引力的高音单元丹拿的高音单元几乎一致公认好声,除了 Esotar T-330D之外, D260也广为人知,它们以宽阔的动态范围和特别清晰透明的声音闻名于世。丹拿一直坚持用丝膜软球顶,认为这种材料音染最小。对软球顶高音单元的振膜材料而言,最关键的是表面的阻尼物(Coating),而非基底材料本身,而那一层Coating是每家公司的技术秘密,丹拿高音单元的基底材料是一般的化纤,阻尼物刚涂上去时是白色,干燥后变成透明状。另外,丹拿高音单元的振膜形状是非线性的,传统线性振膜边缘与振膜球顶处的振动相位在极高频处会有 180度的相位差,改良后的丹拿高音单元因此极高频延伸极佳。高音单元的前面板为4mm厚的铸铝面板,这是为了良好的散热与杜绝谐振的可能。为了避兔面板的反射,铸铝面板特别做成了磨砂面,将强烈的全反射变为柔和的漫反射,适当量的反射声的,适当重w反的年会令声音变得润泽,有水分。新的Esotar高音更把前面板做了一体化的设计,由于采用磁波的关系,其热传导效率是空气的六倍,音圈产生的高热容易传给铸铝前面板,因此前面板都比较大以利散热。音圈不发热,所以丹拿的高音单元可以承受 lOins/10OOW的功率不会烧毁。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拿是较早使用磁液,也是将磁波作用发挥至极限的厂家之一,他们称之为 Magnaflex cooling and dampsystem(磁流体冷却和阻尼系统),虽然磁液冷却会对瞬态反应有影响,但丹拿认为利大于弊,仍坚持使用。磁液是是液体又导磁,可在磁隙中自由形成某种形状,包围在音圈两侧而又被磁场牢牢吸住,固定在狭窄的磁隙内像润滑剂一样随音圈运动。磁波好像一种灵敏的吸振装置,可以降低高音单元谐振频率处谐振峰的高度,频响特性趋于平坦,阻抗也较平亘。对丹拿一向主张的一阶6dB/OCt分合设计这很重要,因为一阶分频有许多中低频信号没何滤掉,而这些中低频信号恰恰就在谐振频率处。磁液可以已着减少高台单元的谐波失真,还会产生中心定位效应,使音圈无论何时都在磁隙中心。再大的动态也不会碰到磁芯。相对的,磁液会使瞬念夹真变差,还会降低灵敏度,但丹拿认为静态性能没有动念性能贯要,动念性能才真正影响音乐的表现力,因此所何的高喜单元都采用了磁液灌注。
双磁铁结构所有丹拿喇叭单元全部采用双中心内磁对称磁路设计,因为丹拿’区持采用大直径音圈,所以以内磁型磁路来减少体积。在磁体中间有Iw个环形的改铁硼磁体紧紧地夹着smm厚的导磁材,台圈就悬置在两磁体的中间即导磁行所处的位置,肯圈的上下是两个一模一样的钛铁硼磁体,所以是个绝对称的磁场。有了绝对对称的磁场,丹拿单元因此可承受很大的动念,但因电磁因数不高,所以那份低音单j已的灵敏度会下降。高音单元的线性冲程很短,受困无论何时都在磁随之内,这样磁体的利用率低,成本高,但可保证不会行电磁力造成的尖真。IH款Esotar系列高音 的磁体颇b大,采用了双磁体防磁结构,而巨没有场心村,振膜的后向反射声不会碰到场心柱产主法振。另外何个独特的胸腔形后腔,后腔内加入厂长羊毛吸合纤维,可以将振膜后向能量吸收大部分,令单元的声音特别清晰无染。后腔的X一个作用是降低谐报频率,控制单元的机械品质因数。新款Esotar高房设计完全不同,读者可以从别协图特写看出来,振膜底部是一个圆形喇叭状开日,下面为突起的尖级有关作用原理有机会再向读者 报告。这种设计使磁体大为缩小一而磁素却大为提高,它在ZOkHZ以上还看小到任何波峰,响应极其平坦,丹拿悦用Z来对应 DVD-AlldiO或SACD等新的数码片源作常理想。
高低产单元所用的音圈全用纯铝线绕制,优点是可以承受极大的电流而不会失真,重量很轻。动作快散热效能也高。这些铝线的横切面看起来是六角形,丹章称jJHexacoil,它们排列时可作常紧密,达到93%左右的占空系数。为使冲圈的耐高温性能增加,磁路的利用率灵敏度提高,丹拿以很薄的铝片来制造者圈筒,并在上面开很多小孔来加强散热效果。
低音单元学问大在中低音中元部份,丹拿锥盘单元所用的材料人都是MSP( Magnesium Slllcate P()lymer ),是一分频器提供了良好条件,得到更宽广的声场和更大的最佳聆听面积。密技处处一般单元的音圈与音圈简是以胶水粘合,丹拿却有不同的作法。首先将一种特殊热固性胶粘剂涂在音圈骨架上,再送进烤箱以216度加热,此时热胶粘剂会融化再固化,此过程会将二者紧紧粘和在一起,这可大大提高扬声器的稳定性,大动态时决不用担心喇叭会烧掉。低音单元悬边材料是SBR丁苯橡胶)。丹拿认为悬边必须具备高稳定性和长寿命,所以选用了高级的低温了苯橡胶,宦质量均匀,耐热耐磨耐老化性能均优于天然橡胶,零下和零上SOoC都不会降低弹性,而其寿命则在25年以上。丹拿认为悬边不应太宽,虽然可取得较大的冲程距离,但也会导致中频段较深的陷落谷,所以丹拿的悬边较窄。此外丹拿低音单元的机械品质因数都较低,谐振时能量损耗较高,丹拿往往又加大顺性系统的损耗,因此低音听起来干净清晰快速,能量却不是特别丰富。
低音单元所用的铸铝的盆架像是一个篮子,将单元牢牢地抱住。丹拿称此企架形状是依照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允许低音气流有最大限度的流动。一般单元会把振膜的多余能量,一部分能量传给前障板,导致前障板谐振,对声音会有影响。如果前障板的面积很小,能量有一部分储存在磁体中,导致单元谐振,对声音影响更大。而丹拿采用的钛铁硼磁体中间空隙相当大,填充很多种沥青物质,可以将多余能量吸收绝大部分,使声音听起来特别清晰透明。总归来说,低失真、大动态、尽量少的储存能量、平滑的高频滚降。最小的相位变化,这些是丹拿单元的设计特点。我们不必过于吹嘘丹拿单元的好处,或许你问一下有名的喇叭设计师,他会告诉你更多。
丹拿 DM2/8音箱
DM2/8是一款采用 1 只 E245 28mm(1英寸) 高音与 1 只 E247 200mm(8英寸)低音的两路监听扬声器。
DM2/8的低音单元采用了丹拿最新开发的单元构造,将直径75mm的巨型轻质重铝线音圈,套在质量轻巧、硬度极大并具有优异的热阻和长冲程特性的Kapton圈上,再与一体化的MSP(镁聚合物)音盆精密地连结,整个活动组件安装在一个坚固的模压钢架上,以6枚螺丝牢固地装嵌于声箱面板。Kapton音圈环的优点是不仅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音盆控制力,而且可减低音盆的能量损失、可抵受高温和提供更长冲程的音盆动作。DM2/8的高音单元则为28mm(1英寸)的丝膜软球顶,表面涂有特殊涂料,音圈用纯铝线绕制而成,并采用了磁液冷却方式。

技术规格:

高音单元:28mm(1英寸)
低音单元:200mm(8英寸)
灵敏度(2.83V/1m):88dB
IEC持续承受功率:>150W
平均阻抗:4欧
频率响应(+-/3dB):50Hz-20KHz
分频频率:2300Hz
重量:12.8Kg
尺寸(W/H/L):235×400×305mm
原汁原味、动人心扉的佳作——评Dynaudio(丹拿)DM2/8书架音箱
林娴


Dynaudio(丹拿)一直是笔者心中最为中意的音响品牌,从听众系列至焦点系列,无一不在心中留下深刻且鲜明的印记,但这并非笔者偏爱,而是客观事实证明了丹拿令人赞赏与倾慕的价值内涵。丹拿最初仅为一单元OEM客户,随后凭借着Ebrenholz敏锐的市场触觉及领导的R&D队伍的专业与执着,以低失真率、高动态和强大的功率负载能力作为设计目标进而致力于高档单元的生产制造,并受到了发烧友和消费者们的认同和肯定,从此丹拿的单元便扬名世界。丹拿转型自行研发生产扬声器后,依然坚定单元就是扬声器成败关键的信念,其扬声器以杰出优质的单元、先进的技术、精美的箱体设计而闻名世界,并在音乐欣赏、家庭影院、专业录音室和汽车音响市场等各个音响领域里都据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其镇山之宝的旗舰扬声器——Consequence,更是成功地将丹拿推至了HI-END界的崇高宝座。
丹拿作为世界上最大及最著名的HI-END音频产品生产厂家之一,新品的推出一直很受关注,今年年初推出了最新开发的DM监听系列书架式音箱,包括有DM2/8和DM2/10两款。这是凭借着丹拿多年以来的音箱制造经验以及移植自旗舰产品的技术精心打造而成。今次很难得的能邀请到DM2/8光临本编辑部,并与多位发烧友一同欣赏其精彩演绎,这对作为丹拿忠实“拥趸”的笔者来说是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的。

从外形上看,DM2/8与之前丹拿的25周年纪念版有些相似,只是DM2/8更显朴实,采用了红褐色PVC木纹皮作外饰,箱体面板的螺丝也由六角换成了十字;背部为由上至下是后置倒相孔和接线柱的简洁设计。丹拿的声誉主要是来自扬声器单元,其自行研发生产的扬声器所采用的驱动单元,都是对应不同的型号、不同声箱规格而度身订造的。当我们将音箱进一步拆卸后,可发现两只单元都是最新研发的新品。DM2/8配置了200mm(8英寸)大口径低音单元,负责中低频的重播。将高音、低音单元小心地从箱体内抽出,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只单元的编号由原来的”D”字头,换成了“E”字头,低音单元为“E2 45”,高音单元为“E2 45”,可想而知DM2/8是与丹拿以往产品的单元是有所不同的。
丹拿在单元的制作上十分严格,以品质控制为重心,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经过非常细心的监管和检测,由此可见DM2/8的制作定然是一丝不苟的。DM2/8的低音单元采用了丹拿最新开发的单元构造,将直径75mm的巨型轻质重铝线音圈,套在质量轻巧、硬度极大并具有优异的热阻和长冲程特性的Kapton圈上,再与一体化的MSP(镁聚合物)音盆精密地连结,整个活动组件安装在一个坚固的模压钢架上,以6枚螺丝牢固地装嵌在声箱面板上。Kapton音圈环的优点是不仅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音盆控制力,而且可减低音盆的能量损失、可抵受高温和提供更长冲程的音盆动作。DM2/8的高音单元则为28mm(1英寸)的丝膜软球顶,表面涂有特殊涂料,音圈用纯铝线绕制而成,并采用了磁液冷却方式。DM2/8分频器的制作,没有加入以往特别的设计和处理,而是以简单的两路分频采用低失真电介质电容和无压缩电阻器,分频点为2300Hz。音箱箱体是用中密度板制造,内部做了加强处理,同时放入适量的吸声阻尼材料将箱体内的驻波减至最低,更好地消除箱声,得到更加纯净的声音效果。单元至箱体的整个组合使得DM2/8拥有出色的低频以及厚润的人声表现,高频通透顺滑,分析力出众的优点。

在欣赏DM2/8的同时,也将之与Focus(焦点)140做了一番对比,这样对于真实感受DM2/8的演绎效果和了解其特点会显得更加清晰些和容易些。首先特别选用了华人音乐界的Hi-END女王蔡琴的《往事》专辑中的一首经典老歌《被遗忘的时光》,DM2/8与140的解析力同样出色,感觉清唱处非常清晰,没有毛糙,低音的下潜也很适度,蔡琴独特的嗓音十分迷人,但DM2/8似乎将蔡琴的嗓音所处的频率段处理得更为精确,声音醇厚饱满更具磁性吸引力,那种淡淡的忧伤情怀动人心扉。由此感觉DM2/8厚润的中低频段的特点是较为突出的,是一种有别于以往丹拿箱风格的转变,这新的风格也在菲律宾女歌手Jheena Lodwick专辑《Feelings》中的《l’ll Always Love You》里再次得以展现,DM2/8以出色的人声表现的特质将Jheena如履平地、转腔运气、咬字吐音清晰流畅的深厚唱功尽显无遗。再听《麦田之歌》中的《God,When You Breathe Over Our Earth》,各位合唱成员的发声整齐有序且层次分明,长笛、吉他和管风琴的伴奏清晰和谐,圆润厚实的中低频让音乐与歌声更具情感,更能撼动人心,尤其是人声表现尤为突出,而且DM2/8的声音解析力似乎更为出众,丰富的信息量和宽阔的音场营造出更为真实丰满的Osterhaninge教堂的堂音。
由于单元的品质上乘,丹拿的箱子一贯以来对放大器的驾驭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能与其匹配的器材也非等闲之辈。在试听室里,我们采用不同的放大器推动DM2/8,发现它的推动十分容易,甚至十来瓦的胆机也可让它轻松的歌唱。听由意大利钢琴大师波里尼演奏肖邦的著名钢琴作品《A大调波兰舞曲作品四十第一号》,节奏十分明快开扬,旋律澎湃激昂,但若动力不足,便可感觉到波里尼内敛的激情和史坦威钢琴的威力都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再试听了由牛筋四人帮演绎的《Zorbass》,动力足够的话,DM2/8出色的低频更能表现出澎湃有力、下潜深度和瞬变快速的特点,可以营造出庞大的场面与气势,而且丰富的细节还原能力甚至可以让你清晰地听到牛筋的低音深沉度,手指拨弦的弹跳和牛筋佬急促的呼吸声。随后也陆续试听了殷承宗演奏的《怒吼吧黄河》、王静演奏的《阳春白雪》、还有由众多国内知名演奏家共同演绎的《遇见鲍比达》等等,都能鲜明地感觉出放大器的功率越大,DM2/8便越能充分发挥强劲凌厉、动态十足的低频特色,从而越能营造出大气磅礴的场面和宽阔的音场,同时各频段的声音更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和谐自然。

总体说来,与以往丹拿的产品相比,DM2/8的声音风格更趋于真实自然的表达,更注重原汁原味的描绘。这种自然甜声音是笔者最喜欢喜欢的,容易让人陶醉和思于音乐,也是音乐表达的最高境界和最大魅力所在。无沦是重播人声、弦乐或是大型交响乐,DM2/8均没有加入任何的声音修饰,而是将歌者原有的嗓音特点,将乐器真实的音色特点以最直接的方式诠释出来,尤其在人声演绎方面可以说是新的突破,让大家感受到的是一种极富情感和韵味的音乐表达方式。
DM2/8再次体现了丹拿在单元与箱体的制作实力和技术功力,尽显以“质”挂帅的精神。而DM2/8的价格平易近人,如此完美的性价比,绝对值得拥有!

优点
解析力出色,细节丰富,原汁原味的声音表现,厚润的人声表现最为突出
期待
通过搭配功率更大的放大器可展现更佳的低频震撼力和规模感,换上真木皮质感会更好




摘自《家庭影院技术》2007年4月刊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务实的Dynaudio切入点——Dynaudio DM 2/8
文/陈海川

Dynaudio最新踩界之作DM系列,这全新系列初步发表了两个型号,包括DM2/8及DM2/10,其踩界之处在于把Dynaudio Acoustic(Dynaudio在专业界行走所用的名号)专业产品的外型及表面装饰移植过来之同时,却又于03风头一时无俩的Dynaudio成立25周年纪念作Special Twenty-Five(听闻他们快将推出30周年纪念型号)作为蓝本,主要是长冲程兼大口径音圈的低音单元,尤其以DM2/8的规模跟Special Twenty-Five最近似。那岂不是一款外型见“Pro味”,内涵带有Special Twenty-Five影子的喇叭!大家心里定开始盘算这DM2/8的身价多少?答案是大概只及Special Twenty-Five的四分之一(定价$14,000-)。或因如此,有人打趣的说可以将DM2/8视为“平民版”,或更哗众点说成“穷人版” Special Twenty-Five。
全新DM系列的定位虽则落在普及消费层面,但Dynaudio并不采取以现成单元拼拼凑凑的妥协手法,据丹拿亚洲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特别为MD系列研制一系列切合整体设计的专属单元。当然,一他们在单元上从来不假外求,多年来更有为不少Hi-End喇叭厂及万千自作派D.I.Y.玩家供应单元,以此在单元研发及生产单元上的雄厚实力,要为DM系多搞两款专属单元,对其研发部而言,简直是简单任务。等同如日常工作!
以Special Twenty-Five为蓝本,又最贴近其规模的DM2/8,当然亦是二路二单元低音反射式负载的中小型书架喇叭。

不变的坚持
DM2/8采用一枚28mm口径半球体软膜高音,配合纯铝线制音圈,再与音圈/磁隙注入一种特别调制的磁性冷却/缓冲液,能够迅速冷却音圈,减低音圈过热引致效率下降,从而提升承载力,承受更强的讯号(功率)输入时,依然保持线性,失真更低。单元背部设有气流导向间隔,富有特殊阻尼材料,用以消除因震膜背压能量反射回授冲击震膜,造成失真。说到高音震膜,编织物软膜高音单元假如Dynaudio不变坚持,尽管今日市场上有各式各样更轻异常凸出或更高刚度的高音震膜物料(金属或其他矿物)。
Dynaudio那个如半透视疏织物涂上光亮涂料的高音震膜,的确半球体的很,比绝大多数其他品牌的半球体高音震膜更称的上是半球体(并非只类似锥型)。使得即使是同一口径(最常见的是一寸直径)的高音单元,Dynaudio高音的发音面积明显比人家大得多兼更凸出(的确异常凸出),笔者见过不少首次拥有Dynaudio丹拿喇叭的人,因一时间未习惯其异常凸出而触碰到其震膜,幸好不是金属或陶瓷类有记忆或易碎物料,不然肯定即时惨叫!
当然这个安全问题只属次事,最重要的是大家都不得不承认Dynaudio那名副其实的半球体软膜高音,在透明度及穿透力(高频伸展力与能量强度、线性、流畅度与细密度)等之上,在听觉上决不亚于更轻更硬震膜物料的高音,更有不少人就是钟情透明又有力得来流畅且不带硬质的高音特性。

大口径
DM2/8的低音单元虽不算小,但仍未称得上大口径,可是音盆背后的音圈却属大口径之作。在铝铸框架上那大约20cm口径以聚丙烯压模而成的音盆,背后以一将近3寸(75cm)口径音圈撑着,音圈以纯铝线绕在Kapton制音圈管上。这铝线大口径音圈配合Kapton音圈管的设计,不仅具有高效率、散热快及长冲程等优势,能承载并完整地重现脉动或持续的强音讯号,重要的是比例上特大口径75mm(将近3”)的音圈,跟一般同样是6”甚至8”口径音盆大都只配以1.5”-2”口径音圈的单元比较,DM2/8的差不多是他们的130-200%。一圈更大口径的音圈能够覆盖音盆更大面积,更靠近音盆的圆周,并非只靠近圆心部分。当中重大影响是能使音圈推拉音盆的力度来得倍加平均,提高整个音盆/整幅震膜作活塞运动的同步能力,大幅减低音盆出现抖摆现象,确保整个音盆以单一圆心同步运行,最终目的当然就是要更准确的还原讯号。

分音用料
二路分频的DM2/8,分频点设于2.3kHz,滤波滚降斜度为(12dB/octave),而用料更是绝不马虎,例如经筛选的气芯线圈(电感),诱电率低的电容器及零压缩的电阻器。然而输入装置亦是Dynaudio一贯只设一对接线柱作全频输入的不变坚持,这下确实令万千“Dynaudio Fans”免除玩多线或多功放分音的烦恼及花费。大家或会发现,DM2/8背后的接线柱不是近年至常用,但用起来有所限制(即以水晶胶包裹封闭率达九成)的“超安全”设计。而是用回无遮无掩,不管大叉细叉、蕉叉或裸线皆照单全收,更可作多角度(上/下/左/右)接合,无障碍地使用的传统式接线柱。据讲此为对好一部分爱用传统式接线柱的玩家之回应。

成本转移
虽说是Dynaudio的普及产品,但DM2/8的前障板依然出动近1”厚用料(25mm MDF),内部再以重型支撑结构作进一步巩固。说来DM2/8似有单元到分音器以至声箱用料都未见明显将货就价来减省成本,何以售价如此相宜?或许那带着“Por味”的声箱表面处理就是部分真相,即前障板喷上涂料,而其余部分则以仿木纹/本色胶片取代真木皮。关于这个,其重要性可谓人言人殊,纯粹看每个人对视觉/外观的口味及重要程度。至于对声音表现的影响有多少?这个嘛!如有人说听得出个分别来,在下唯有写个“服”字,佩服其勇气可嘉!当然,对于Dynaudio有胆量在家用消费品上弃真木皮,而将省下的成本留给真正对声音有实质帮助的地方,这份务实的态度,笔者由衷的敬佩!

无邪气
讲真话!以我近十年来频密地接触Dynaudio喇叭的经验,DM2/8的声音表现已很难再为我带来惊喜,说有亦肯定言不由衷。与其勉强将DM2/8说成穷人版的Special Twenty-Five,不如务实地将它看成普及层面的一个参考指标。一个二路中小型喇叭对应百来平方尺(两百平方尺以下)空间,能够生出正常平衡度的示范级作品。要知道如平衡度不济,向某一频段倾斜,虽则能带来戏剧性效果,令高音更光亮、中音更有力或低频更丰厚,临某一类人声或乐器更特出,似更靓声。但这个尤如为某一棵或几棵树放弃整个森林,因为失却平衡度的影响很可能是只一种或几种声音特别过隐,但大部分乐器的声音都走了样。当然,如属口味或甚癖好的追求,那无可置啄。如讲求平衡,就起码要像DM2/8般正直无邪气。
无论我以一台Sunfire高级A/V扩音机或Sim Audio i-7两声道合并机推动DM2/8,不管播出在LPCD 45里王菲的《天空》或《如风》,在Xrcd2里林志美的《The Circl Game》或《生命因爱动听》,DM2/8都能够率直地将LPCD 45的清朗细致或Xrcd2的质厚暖润立体地反映。与此同时亦能够将王菲在咬字、用气与转音之间的然声效果,跟林志美朴实的演绎来个清楚对照,决不混淆。当播出Hagen Quartett 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大/中/小提琴三者音色的分野立体又鲜明之余。对于小提琴的生猛演绎、中提琴的沉着、大提琴的优雅动感,DM2/8的重播表现全到达我对Dynaudio喇叭的合理期望之上,全都线条清晰,动态变化爽快。即使遇上对动态对比及瞬变控制力要求不低的发烧录音[多手仔]James Newton Howard & Friends,DM2/8仍能以二路二单元中小型喇叭仔之身,有力而又迅速地反映出这录音这演绎强而不粗不蛮,见活泼的强烈节奏。此外,DM2/8重播的钢琴更上一触键感鲜明,线条感佳,淡定又正路非常。

惊喜不惊喜
听着DM2/8一如所有Dynaudio喇叭,只要稍微听耐一点,即不会再去留意其高/中/低频哪段更突出;更值得留心,因为全频都来得流畅、连贯、平衡,率直又反映快速。如阁下预算有限而Dynaudio这份率直平衡正是你所追求的,DM2/8绝对是一个有“Pro味”!求平衡,求务实;不求戏剧效果(音染),不求奢华的尚佳选择。若是初入门者,这更是个正路不过的切入点,令初入门者可站在一个讲求平衡度的参考点上体验一番后,才去找寻自己的口味,再决定向哪个方向走。无论你现在或准备使用些什么音源/导线/扩音机,敲定喇叭的选择至为重要,有了一对好的/合耳的喇叭才去调配其他部分来校声也未迟!
依然维持原判,DM2/8的声音未有为我带来任何惊喜。但从消费去衡量,从能够换来一把正路的Dynaudio之声去计算,DM2/8可能是最超值的Dynaudio喇叭。


摘自《HI-FI音响》2007年4月刊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易近人的丹拿新品——Dynaudio DM 2/8 书架箱
潘志强

很多人都知道Dynaudio(丹拿)的产品好,但是一直无缘接近,价格是一方面,“难推”的口碑是另一方面。在这一点上,笔者喜欢的另一品牌ATC也有同样的遭遇。不同的是ATC头脑灵活,动作很快,一系列的“Entry”(入门)音箱降低了售价,提高了灵敏度,在市场上得到了热烈的反响。
丹拿其实近年来也有一些高性能、价格合理的音箱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比如52SE,推出以来一直热卖。确实,在万元的价位上,它的表现是无可置疑的出众!另外,新出的“焦点”系列音箱也是高性价比好音箱中的佼佼者。
但是用家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虽然丹拿有很多性能超群的小书架音箱,但是不少用户希望得到更大尺寸的中低音单元、更宽松的声音和更高的灵敏度。因此,这就促成了丹拿专业监听箱在一些发烧友中间走红。
Dynaudio Acoustic(丹拿声学)是丹拿厂专门用于专业监听箱的品牌,其产品品质优良,是世界上著名的高端录音室用的一流品牌产品。Dynaudio Acoustic(丹拿声学)有过的产品型号很多,涵盖了各种监听环境下的不同尺寸的多种规格产品,从Micyon这样的迷你近场监听箱到M4那样巨型的主监听箱都有,而且有很多是有源音箱;更为值得一提的是Dynaudio Acoustic近年来主推的Air系列数字式有源音箱设计出众,功能超前,是数字录音时代的利器,为很多搞录音的专业人士所推崇!
和民用的丹拿一样,专业用的Dynaudio Acoustic也有很多让人艳慕不已的设计,因此,有一些型号是民用/专业音箱有一一对应的,比如大名鼎鼎的Dynaudio Crafft书架音箱对应Dynaudio Acoustic C2书架音箱,Dynaudio Micyon书架音箱对应Dynaudio Acoustic C1书架音箱。据我的观察,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民用版本的音箱的用料更好些,声音更柔润华丽些,外观也漂亮些;而专业版本的外观朴素,声音更理性直白,承受功率更大,所以我建议还是优先考虑民用版本的。这一点在我对比Dynaudio Crafft和Dynaudio Acoustic C2书架音箱时非常明显。Dynaudio Acoustic C2因为对大功率承受能力要求高,所以在挑选单元和分频器元件上就有所不同。比如都是采用的T330D高音,但C2用的T330D DA高音是要求瞬间能承受2000W输入,而Crafft的T330D在承受功率上只要求到瞬间最高承受1000W,Crafft的声音更温暖动人,我猜就是因单元、分频器等用料有区别。
虽然没有任何资料显示DM2/8和Dynaudio Acoustic有关系,但是明眼人还是看出了一些苗头,特别是一起推出的DM2/10,很快就让人想起Dynaudio Acoustic的BM15!不过,事实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设计!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来看看最新的DM2/8监听书架箱吧。
这是一对外观很传统的中等体积的两分频两单元低音反射式书架箱,从它的设计、技术指标来看,它与现有的丹拿音箱并不冲突,是一个新思路下的产品,即是一款有着较大的中低音单元的、灵敏度较高的、价格不是太贵的丹麦原厂生产的血统正宗的丹拿音箱。唯一问题是其价位与同胞52SE相差不多,其实它们的声音表现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选择上并不难。
从DM/28的命名上可知道它是一对两单元的音箱,2即2路分音,2单元;8即表明了它的中低音单元是8英寸的。
外观上,DM2/8方方正正,中规中矩,表面除了面板外是贴的PVC皮,比其它采用实木贴皮的同胞简朴些,但比Dynaudio Acoustic的黑色喷漆好看。
取下扬声器单元的螺丝,可以看到DM2/8采用了两只不错的驱动单元。虽然都没注明型号(现在丹拿不外卖单元后,很多单元的具体型号都不再注明),但是可以看出DM2/8采用的是丹拿著名的28mm多重涂层的软球顶高音,有防共振后盖,设计类似在音响界早有盛名的D28。中低音单元无具体型号,但其振膜是20cm的一体成型MSP振膜,音圈是75mm规格的,可以推测它是20W75规格的单元。这只单元采用丹拿特有的内磁式设计和一体化的“花篮”状的铸铝盆架,此单元漏磁极小,磁能利用率比普通外磁式单元高很多,而且盆架设计充分考虑了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因素,十分出色。
丹拿旗下的扬声器单元设计超前,素质优良,可谓“丹拿旗下无弱旅”。可以推断这两只单元的性能是很好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它的箱体,制作得很好,采用了很厚的MDF板材,前面板约有25mm厚,箱内还有加强横格,黑色的沥青似的阻尼材料,以及两种不同的吸音材料。DM2/8的分频器很简洁,电容用的是Soien和Bennic,高通部分的是空芯电感,低通部分用的是磁芯电感,用料不错,但没有丹拿的Focus或Contour等系列高级。
DM2/8的频率响应是50Hz~20kHz(±3dB),灵敏度是88dB,与普通的丹拿书架箱相比,频率响应窄一些,预想它的声音会有点特殊。
好了,让我谈谈实际的使用感受和DM2/8的声音表现。使用中我搭配的放大器有KrellFBI、MarK Levinson 383、Accuphase E408、NAD C352和羽商16.6,音源有Meridian588、KerllEvolution505、NAD C542和羽商18.0等。

清晰明朗,动静皆宜
这对箱子还是一贯的丹拿声底,有着很好的分析力和清晰明朗的声底,但是更多了一些温暖宽厚。虽然是8英寸的中低音单元,但是瞬态响应十分出色,与好些其它厂牌的5-6英寸的单元比毫不逊色,而且更多了宽松大气,是一对音质细致的大中型书架箱。
大卫 ·奥依斯特拉赫和奥伯林在PHILIPS录制的那张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片号:philips412 255-2)演绎出色,录音温暖细致,DM2/8把小提琴的音色、细节,钢琴的触键的质感都描写得很逼真,有小箱子的敏锐的细节刻画,又有更宽松的声底,听起来更为像真,清澈而不乏温暖,这样的音箱在准确之余还很耐听。
DM2/8的频响是50Hz~20KHz(±3db),这样的频宽标得很实在,我对比了它和Dynaudio Acoustic C2,C2的中低音是6.5英寸的,但是频响是40Hz~25KHz(±3db),因此有着更好的低频和更扎实的声音密度。不过,DM2/8的的频宽足以应付我们听音乐的需要,包括一些很“暴力”的重金属摇滚和动态很大的鼓乐。
丹拿箱的音响性都很好,音场啊,结像啊,都是出色的,DM2/8在这一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音场的宽度和结像的明显程度甚至好于我的ATC SCM20。
易于搭配,不难驱动
DM2/8的灵敏度是88dB,使用中发现它真的好推,就算是用羽商16.6电子管合并式放大器也能把它推得生龙活虎;NAD C352就不用说了,细腻中不乏大气,比推Dali“皇太子3”还要轻松。
如果是用上Krell FBI这个超级放大器,再加上稳重的脚架,DM2/8可以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而且保持着较低的失真,这是一般书架箱难以比拟的。
和其它丹拿音箱一样,DM2/8有着很高的分析力,有着监听音箱的中性和客观的表现;但又不会冷若冰霜,而是带有一些温暖宽厚,听人声作品也不错。只是和同门的Dynaudio Acoustic C2及Dynaudio Focus110比,声音的高贵细致程度等还有一定的距离。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它的声音还是让我马上联想到了Dynaudio Acoustic BM 系列的产品,但DM2/8更显得温暖细致一些。
DM2/8好声秘诀
DM2/8和其它丹拿音箱一样,需要较长的磨合期,就是说,它的“煲箱”时间较长一点。如果你拿到一对口碑很好的丹拿新箱而初听之下并不是很理想,不要着急下结论说不好,先多用一段时间,再注意一下搭配。我们听音室用的丹拿2信心2号就是越来越好。DM2/8也一样,我想,有必要先它作一个长时间的“煲箱”预备课。
另外,DM2/8是低频反射式设计,背板上有一个较大的倒相孔。和所有的丹拿倒相箱一样,原厂附送了一对海绵塞,可作低音量感调节。在DM2/8上,我个人更喜欢把倒相孔塞上后的声音,低频量感少一些,但声音更紧凑扎实——我是按照我熟悉的“丹拿声”去调整它。其实,不塞海绵的声音也有很多人喜欢,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丹拿的朋友,这也算是一个玩法吧。
DM2/8需要一个重型脚架,而且不能太高,国产的一些架子就行,也不太贵。我试过,把它放在轻飘飘的高脚架上,声音平衡度失调,高音变硬,整体声音紧张,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可以在DM2/8的箱体上压一点杂志,声音更稳定——虽然它的箱体做得也很扎实,但是这不花钱的小窍门值得一试。
线材上,DM2/8不适合诸如超时空,音乐丝带等这种高频量感多、声音明亮的,最好是宽松而不灰暗的,如AQ、VDH、MIT及Atlas cable等一些型号,不用太贵的。
值得期待的新产品
说实话,对于像我这样阅尽丹拿名箱的“粉丝”, DM2/8在声音表现上没有给我太多的意外惊喜,但是当我看到它的价格后不由吓了一跳:这对有些地方比我的ATC SCM20还好的DM2/8,价格定得可以说是偏低。对于这么一对采用优质单元的,有着扎实的箱体的、在丹麦原厂生产而绝非OEM或在中国设厂的,而且声音表现不错的音箱,它的价格值得其它不少同行反思!难怪DM2/8、DM2/10推出后很快走红,在网络上已有人将其封为“穷人的丹拿25周年音箱”。
一定有朋友要问,DM2/8和同门的52SE、Focus110等是不是价位接近会又冲突?其实,DM2/8适合要求灵敏度高、声音宽松、喜欢大口径低音的丹拿入门用家;而其它两箱的声音更细腻、漂亮,全频的密度更好,适合对音色、音质要求更高的用户。
同时推出的还有更大一号的DM2/10,我们也期待早日能够试听。相信随着丹拿产品的细分,会有更多的爱好者了解它,喜欢它。


摘自《高保真音响》2007年5月刊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拿 DM2/10音箱

DM2/10的高音单元为28mm软球顶,磁液冷却方式,采用纯铝音圈;中低音单元为240mm(10英寸)口径,采用模压钢架,一体成型音盆、100mm纯铝音圈及Kapton音圈环。分频器高频部分的电感绕于“空气芯”上,并采用低失真电介质电容和无压缩电阻器。DM2/10音箱的声音解析力丰富,音场感宽阔,动态十足。


技术规格:

高音单元:28mm(1英寸)
低音单元:240mm(10英寸)
灵敏度(2.83V/1m):89dB
IEC持续承受功率:>150W
平均阻抗:4欧
频率响应(+-/3dB):40Hz-20Kg
重量:12.8Kg
尺寸(W/H/L):275×450×345mm

精妙入神  靓声易玩的Dynaudio DM 2/10书架扬声器

      几年前加入音响技术的大家庭时,Hi-Fi房使用的扬声器正是Dynaudio C2,放大器是用几十万元的Mark Levinson和Halcro前後级『侍候』C2,当然是十分靓声,几年间,试测了过百套的放大器。最令我诧异的是,我们有一次用一部科宝的中价胆合并机DU-6i推C2也靓声无伦,Dynaudio C2的兼收并蓄和易夹机的特性使我抵受不了Dynaudio那美绝的音色的诱惑,终於把幽对簇新的C2搬回家中。以价论声,C2在同价位的扬声器中更是超值到令人无话可说。比较上—代而言,新一代的Dynaudio喇叭是抵玩兼易玩得多。昔日富贵的王射堂前燕,今日可以轻易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高端技术下放的Dynaudio DM 2/10
     这几年间,听了无数对Dynaudio(丹拿)的大、中、小扬声器,越高档次越觊声的市场铁律当然是无可更易,但论最抵玩和最受香港发烧友欢迎的丹拿喇叭是那对Dynaudio 25周年纪念版扬声器,这对扬声器推出不久便卖到断市,很多向隅的发烧友至今仍在二手市场高价抢购,这对丹拿25周年纪念版扬声器的出现,至今仍为发烧友和丹拿迷所津津乐道。今天全新的Dynaudio 25周年纪念版扬声器在市场上已成绝响,当年买不到的乐迷至今仍然若有所失。所以当大草兄告诉我丹拿刚出版了两对新产品:DM 2/8和DM 2/10,音色优美,表现出色,DM 2/10更可以视为是25周年纪念版扬声器的平价版本时,我真的是惊喜万分。也等不及代理送货了,自己马上驱车到公司,把那一对DM 2门0拿回家中,趁农历新年把DM 2/10煲好,也正好把这篇试听报告作为送给读者的新年礼物。

承先启后的靓声单元
     把丹拿DM 2/10从包装纸盒拿出来,第一个感觉是重量十足,其体重达到12.8公斤之重。她的体积也不小,高、阔、深分别是450cm、275cm和345cm,是一对中型的书架喇叭。虽是丹拿的平价系列,但质感十足,前障板是25mm中密度纤维板,箱体表面处理得美轮美奂,箱体内部更有坚实的支架加固,排气孔在高音单元的正後方,随喇叭附送一个低音反射孔海绵栓塞以调节低频的质量;背板下方是大型镀金喇叭接线柱,整个构造真是有点丹拿25周年纪念版扬声器的影子。
      丹拿威名远播的是其靓绝人寰的靓声单元。 DM 2/10虽是入门级别,所用的单元也绝不逊色。她的高音是一个使用超轻的铝质音圈做成的线性动态软球顶高音单元。这只2mm磁液冷却丝质振膜半球体高音单元,是承继了丹拿优良的传统,再糅合了崭新的科技衍生出来的最新产品。制造这只单元的核心技术是从制造丹拿顶班高音单元的技术下放而来。丹拿的高音一直坚持使用丝质振膜半球体,因为这种材料音染最小。 DM 2/10的高音单元也使用了与众不同的六角形纯铝线绕制音圈,这样线与线的间隙最小,而且六角形纯铝线绕制的音圈在重量上较铜线材料轻得多,音圈的直径和线圈数目比铜线绕制的音圈增加不少,所以可以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同时也可以得到更线性的运动和增加了单元的可靠性,而在控制失真率和承受功率方面也大大的提高。
    丹拿的中低音单元也是靓声的独门秘技,外型也与别不同。 DM 2/10的中低音是一只24cm铝合金压铸盘架(die-casting Aluminum chassis)的一体化铸模聚丙烯锥盘(one piece moulded polypropylene cone)单元。曾有发烧友问我,丹拿的中低音单元防尘罩上的那一圈独特的凹槽,是不是为要外型美观一些而设?答案当然是‘不’。那一圈凹槽,是安装音圈时插入钢片,目的是确保音圈要百份百安置在磁隙中央。当音圈安装完成後便抽走了这些钢片,凹槽便留了下来,这些凹槽也成为了丹拿中低音单元的独有特征。
    DM 2/10的这个低音单元也采用了丹拿独特的中央内磁路设计,其特点是磁钢在中间,而音圈则在外面。所以丹拿的中低音单元防尘罩特别大,而振膜的面积相对较小。其优点是振膜的分割振动被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丹拿的中低音单元的另一特点是音圈与骨架不用胶水粘合,而是在绕音圈时在骨架内塞一个金属芯。音围绕好後对金属芯加热,使其膨胀,这样音圈便能紧密地箍住骨架。同时因为音圈与骨架是使用相同的物料,它们有同一的膨胀系数,故而音圈可以耐受高温,除了不会脱胶之外,其散热效果也优於其他的中低音单元。这也是丹拿中低频动态庞大也不会散乱的主要原因。

DM 2/10靓声易玩的原因
     从文献上得知,Dynaudio的R&D部门众工程师们也明了到丹拿喇叭靓声但难推的『美』名远播,所以其实从Confidence系列开始,丹拿喇叭难推的缺点已被大大的改善了。从前丹拿喇叭难推的原因是阻抗变化幅度太大,因此丹拿下了极大的工夫,将单元的阻抗变化控制在极小的幅度之内,以减低放大器的工作量,配搭放大器便容易得多了。
     DM 2/10另外一个改进的重点是在散热方面。我们知道,动圈单元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热量,因为当单元大幅度运动时,会产生高热,高热会使到单元的内阻增加而加重了放大器的负荷。DM 2/10使用特殊MDF板所做的前障阪,配合单元的铝合金压铸盘架,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因而也减少了放大器的负担。这个设计也使到整体的承受功率增加,同时音圈也不会因为过热而烧毁,实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上佳设计。
    丹拿新一系列扬声器的分音器设计也有所改良。DM 2/10的分音器除了使用了空气芯电感,低失真电介质电容,零压缩电阻等优质元件之外,分音器的线路板被设置於背板的後下方,这样喇叭端子直接连到线路板上,在电路上达到最短路径的效果,可以降低讯号传输失真,也使到分音器有更佳的散热的效果。丹拿工程师在设计每一对扬声器时,对每一个微小环节也照顾周到,其一丝不荀的作风,实在令人敬佩不已。

具有监听级的音色
      丹拿早在推出Confidence系列的发表会时,他们的行销总监Robert Hagemann在介绍全新的Dynaudio设计理念的同时,已说明了公司的工程师们花了很多心血,使到丹拿摆脱「放大器杀手」的『美』名。我玩的C2对此说法早己作出了证明。为了进一步验证新一代丹拿喇叭易推的优点,我使用一部每声道只有40瓦输出的Melody SP-6来推DM 2/10,讯源是Cayin SCD-50T,喇叭线是Isoclean Focus SC-101。
      我把DM 2/10连续煲了二百多小时後才正式开声。既是丹拿喇叭,当然不用客气,先来一张L,M的《奶妈天碟》——《LA FILLE MAL GARDEE》XRCD24。丹拿喇叭名满天下果然并非浪得虚名,一开首的乐队强奏动态线性而毫无压缩,低频强劲的程度使人难以相信其庞大的能量是出自一只10寸单元。她的低频快而准,在音色甜美、厚润的前提下,将动态、速度和瞬态响应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DM 2/10拥有宽松、厚润的声底的同时,音场宽广、声音甜美,高低两极延伸更是大幅拓展。弦乐群奏时更充份展现了丹拿传统的纯正、高贵、清细,充满活力和动感的音色特质。在高频段方面,DM2/10的分析力出众、明亮、晶莹而又带点新鲜清秀的气息,中高频的音色非常圆润、密度感和质感好到不得了。
      DM 2/10最令人击赏的地方就是她那种全频段的活力和能量感,快速、生动、有著一种鲜活而流畅无比的音乐感,而其醇和而细腻的音色更使人耳目一新。她并没有那种甜润得过於艳丽的浓郁音色,虽是丹拿的平价版本,然而也充份的显示了监听级扬声器的特色,声音中性而耐听,丹拿音箱,确是不同凡响。

声音醇厚迷人
    听丹拿喇叭,最动人的是其中性的音色又带有丝丝贵气,声音醇厚而迷人。试贵气当然是听最近Philips出版,由David Oistrakh夥拍LevOborin演绎贝多芬经典的第五号<春天>(Spring)和第九号(克鲁采)(Kreutzer)小提琴奏呜曲。这张XRCD2也是我的参考小提琴天碟。
       重播弦乐当然也是丹拿喇叭的强项,用DM 2/10听这张世纪演绎,进一步加深了这首乐圣名曲的音乐感染力。这首名曲我听过百次以上,但每一次听都有一个全新的感受o DM 2/10在音色、质感和平衡度都表现出超乎其价位的出色表现。小提琴音色真实而直接,弓与弦的磨擦声、琴体共鸣的木质感非常强烈,琴音充满光泽;而大卫顺滑、细腻的琴音丝丝人扣,各个把位的音色准确而到位:Oborin的钢琴声显得非常乾净利落,铿锵有致,乐感丰富,两首乐曲都蕴含著朝气勃勃的活力,令人听出耳油。最後我再听《蔡琴经典·壹》来测试DM 2/10的人声表现力o DM 2/10在人声的表现上显得尤为突出,由於丹拿喇叭的中频有著特别迷人的音色,人声凝聚相当自然,琴姐那浑厚而温暖的歌声更具韵味,人声和乐器非常协调而和谐,碟内19首名曲令人全情投入,到结尾一首(想你的时候)一曲既完,才恍然惊觉夜之将至,而各首名曲的悠扬余韵依然历历在耳,美乐动人,以此为最。

结语
      丹拿喇叭音色靓绝,动态凑厉和表现全面已是『指定动作』,并无新意。所以DM 2/10表现优异,完全是『份内』的事,在这方面我反而没有太大的惊喜。从前丹拿也出过一些出色的入门级喇叭,然而入门级也秉承丹拿一贯传统本色——声靓但难推到极,曾有纲友说其低音难推到踢都唔郁,丹拿喇叭之难於侍候,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新一代的DM 2/10己把这个缺点彻底改进,不止觊声,其易夹机的特性才是发烧友最大的惊喜,你只需要用一部输出几十瓦的胆机便可以把DM 2/10推得有声有色、贴贴服服了。丹拿喇叭一向是发烧友的梦幻之选。 DM 2/10是价廉易推,真是魅力没法挡,如果你正在选购一对觊声而又不太贵的喇叭,你还可以找出不买丹拿DM 2/10的理由吗?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
           ——评Dynaudio (丹拿)DM 2/10监听音箱           邓冠奇
           
      自从听过Dynaudio (丹拿)DM系列的新产品后,其声音表现除了保持以往一贯清澈通透、中性无染的特点外,声音的走向比以往的产品更加丰厚,而且更容易推动,甚至用一台几十瓦的胆机就能发出不俗的声音,让我印象深刻。上期为大家介绍的DM 2/8扬声器以优异的品质和合理价格受到了本刊编辑部的一致赞同,而这次更有幸听能有机会对更高级别的DM 2/10进行评论,至于音箱的表现如何?与DM 2/8存在什么差异?那么请让笔者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太像25周年纪念版音箱了
       DM 2/10是一对两路两单元的中型书架式扬声器,市场定价介乎于听众系列和焦点系列之间。DM 2/10使用了一只全新的28mm磁液冷却编制纤维半球体高音单元,低音单元却是一只10英寸铝合金铸盆单元,这是丹拿多年来再次推出一款大口径书架音箱,音箱的尺寸是450mm(H)×275mm(W)×345mm(D),每只音箱重达12.8kg。前障板使用25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再加上玫瑰色的箱体做搭配,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箱体内部有坚实的支架加固,倒相孔位于高音单元的正后方,并随箱附带一对海绵塞供用户因应不同的环境对低频进行调节,背板下方使用了镀金接线端子。整对音箱看起来令笔者想起了25周年纪念版音箱,记得当年25周年纪念版音箱刚推出市场时就成为众多丹拿拥趸争相收藏的对象,如今这对音箱已经成为绝版货,只能在二手市场才有机会买到,但可惜的是其价格在二手市场一直以来都局高不下,而且有上升的趋势。
     
从以往高端产品中下放的单元技术
       自从丹拿研发出Esotar T330D、Esotar&sup2;等性能优越的高音单元后,以往用与高端产品中的单元技术下移到丹拿的平价产品中,这只单元使用六角形的铝线绕制音圈,这样线与线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用铝线饶制的音圈重量要比铜轻得多,可提高音圈的运动速度,有利于高频的延伸,还能提高单元的灵敏度,从而减轻放大器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大家有否发现丹拿的所有高音单元都有两根铜引线(发烧友俗称“虾须”),大家知道音圈是用铝线绕制的,但丹拿是如何将这两种不同的物质完美地连接在一起而令传输损耗达到最低呢?关于这个问题请恕笔者无法得知。
      至于这只10寸的低音单元则采用了内磁路设计,其特点是磁缸位于音圈中间。所以该低音单云的防尘罩特别大,但振膜的面积相对而言较小,这样的做法可将振膜的分割运动控制到最小程度,降低单元在运动中的物理失真。

新系列的丹拿  其实并不难推
    大家知道丹拿以往的音箱比较难推,尤其是旧款的Confidence系列和Compound系列,由于这两个系列的产品声音准确,表现全面,受到很多发烧友的青睐,但往往需要动用到输出功率达数百瓦的晶体管后级来驱动,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在于音箱的阻抗在其有效频带内出现明显的“谷”和“峰”,简单地说就是阻抗变化比较大,因此后级必须具备足够大的驱动电流,用于应付音箱地阻抗时的电流所需,而对于以高电压低电流方式传输的胆机则被拒之门外,因此对于放大器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鉴于这个问题,丹拿对随后的产品作过一定的调整,正如前面所说的通过减轻音圈和振膜重量的手段来减轻放大器的负担外。还对音圈的散热问题也作出调整,众所周知,铝的重量除了比铜轻外,其散热效果比铜要好,再配合铝合金压铸盆架,能将单元在高速运动时所产生的热量迅速导走,这样可提高单元承载功率同时还避免因音圈发热而使阻抗增大,还有前面所提及的内磁路设计,这种设计能让磁能的利用率达到90%,同样可以起到减轻放大器负担的功效。至于分频器的设计也有所改进,线路上使用了优质的元件和短路径的设计,并且分频器线路板安装到背板上直接与接线端子相连接,减少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最后,将阻抗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令新一代音箱比以前更加容易驱动。

中性无染的音色表现
     由于DM 2/10是一款平价的音箱,所以在试听时,笔者首先以度高HDV-16DVD机作转盘搭配“点金三号”音频解码器,放大器则选用了天进No.6550电子管功放和天逸AD-3晶体管功放,随后又在海印听过Kell KAV-400xi合并放大器进行推动。软件选取由罗马尼亚钢琴家Radu Lupu弹奏的《舒曼、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Decca 417728-2),由于DM 2/10与DM 2/8 设计同出一辙,所以音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都偏向于中性,并且没有太强烈的个性,她的高频段比较平实端正,毫不夸张,中频厚实并且具有一定的密度,所以钢琴的“颗粒”没有丝毫松散的现象。而不同之处在于低频的表现,由于DM 2/10的低音单元口径比较大,低频部分得到了加强,听感上更宽松自然,钢琴的“下盘”更加扎实,乐队也更具规模感,在大声压时更表现出从容不迫的姿态,相反在中等强度声压聆听时也有极佳的平衡度,唯独低频的反应速度略比DM 2/8稍慢一些。除了搭配天进No.6550和天逸AD-3之外,笔者也曾听过用德国Symphonic Line Vibrato CD机搭配RG 14特别版合并扩音机推动DM 2/10,虽然Symphonic Line与DM 2/10的价格相差很大,但在其驱动下,DM 2/10能发差距高贵华丽而富有气质的迷人音色,而乐器的线条与质感尤为突出,征服大多数发烧友的耳朵,与Krell KAV-400xi厚重、大气而且四平八稳的声音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种能准确反映前端器材声音特点的音箱正好就是监听音箱所拥有的气质。

总结
全新DM系列音箱除了保持丹拿以往中性无染的音色和极高的分析力外,还一改以往难推的特点,能适应现实市面上大部分的放大器。而一直以来笔者觉得丹拿的音箱就如同一张白纸,你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在这张白纸上涂上各种各样你喜欢的颜色,而DM 2/10兼备端正平衡的声音风格,容易推动,而且性价比高,的确值得喜爱音乐的朋友更多的关注。

优点:低频丰厚,有规模感,声音端正平衡,趋向中性无染,使用家能轻松地搭配出自己喜爱的声音。而且容易推动,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放大器。

期待:由于接线端子没有绝缘保护层,所以连接时必须小心




摘自《家庭影院技术》2007年5月刊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拿 焦点140音箱

Focus 140

    Focus 140 是一款采用 1 只 Esotec+ T380 高音与 1 只 Esotec+ 17W-75 低音的两路监听扬声器。
    Dynaudio 在高性能书架扬声器设计上的深厚造诣,全都在 Focus 140 身上得到了彻底的体现。
    其中一个例子便是 Focus 140 精密的分频器设计:为取得真实自然的音乐还原,我们采用了纯铜绕制的空气芯线圈,高级 Solen 电容以及零温度偏差的陶瓷电阻。 Dynaudio 的分频器一直都是一阶滤波(6dB/octave)设计,因为它们具有绝佳的瞬态响应和单元结合性。
    激情带来完美:全新的 Esotec+ 软球顶高音涂有特殊阻尼材料,它使原本就没有失真的高频响应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在磁力超强的钕磁体内,质量极轻的铝线音圈被悬在了起冷却和阻尼作用的磁液中。
    Esotec+ 中/低音单元使用了 75mm 超大直径的铝线音圈,而它又是绕在质地坚硬且温度稳定的 KaptonR 音圈环上的,两者一起构成了 MSP 锥盆振膜的驱动系统。其结果便是一次真实、生动而且保真度极高的聆听享受。
    Focus 140 身上的技术乃直接受益于我们在开发著名的信心和 Contour 系列时所取得的经验,而这两个系列均在扬声器的创新设计和性能表现上树立了新的标准。


技术规格:

灵敏度 (2.83 V/1 m): 86 dB
IEC 长期承载功率: > 200 瓦
阻抗 ( 标称 ): 4 欧
频率响应 (±3 dB): 41 Hz–25 kHz
体积 (W x H x L):203 x 350 x 295 mm
重量: 8.5 kg

可选木皮:枫木、樱桃木、玫瑰木、黑灰

音乐的焦点——丹拿Focus 140书架箱
                林娴
     
         单拿,成立于1977年的丹麦,凭借着Ehrenhoil敏锐的市场触觉和组建的R&D队伍的专业和执着,由一单元OEM客户发展成为高档单元供应商。单拿的扬声器以杰出优质的单元,原创的设计、生产和工艺精美的箱体制作闻名世界,以中性、高承受力、音质准确、动态强横见长。产品种类多元化满足了音乐欣赏、家庭影院、专业录音师和OEM市场各种不同需求,产品销往全世界60多个不同市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及最著名的High-End 音频产品生产厂家之一。
          在近期,丹拿推出的全新发烧级扬声器——Focus系列,定位于 Audience(听众)系列与Contour系列之间,由于按照同级产品中最高的表现标准来设计与制造,更是把最新的单拿音响技术与丹麦美学的优良传统完美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单拿“真实重现”的核心价值。崭新的Focus140登堂入室,优质的演绎技能则在视听室给我们带来超值的享受。
                                             
                                                            精工制作  优雅设计
      二单元二分频结构的Focus140为倒相式设计,采用了由精选高质量组件组成的、带相位校正的一阶分频网络。两只全新的单元运用了单拿工程部门最新研发的延伸演变自单拿旗舰产品的Esotec+专利设计——Esotec+T380高音单元和Esotec+17W—75中低音单元,两者的音腔是相互独立分开的,使高音工作不受干扰。Esotec+软球顶高音单元,配合有效散热的六角形音圈,使得频率曲线平坦和动态响应无偏差。而中低音单元使用坚固的铸铝盆架,单元的音盆全部采用矽酸镁盐聚合物MS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超大型的轻质铝线圈套在极轻极硬的新版 Kapton圈上,与一体化的MSP音盆牢固连接,特别的设计消除了空气流动和谐振的不利影响,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音盆控制力,减低了音盆的能量损失,能抵受高温和提供更长冲程的音盆动作。
       Focus140独特优雅的造型设计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单拿音箱箱体设计的工艺风格,更是融入声学原理:其一,整个箱体由前向后略微变窄,独特之处在于箱体两边的不平衡可以避免箱体内共振,同时,内部还加有沥青阻尼板以减少谐振;再则,前障板的角边成45度角,扬声器的网罩略微离开前障板,这样便有效地降低了不良的声音衍射。
       在观赏了Focus140精良的制作工艺和优雅的工业设计之后,让人不禁怀着雀跃期待和好奇仰慕的心情欣赏其典范级的性能表现。

                                                        登堂入室  优质演绎
      为了响应Focus140“发烧级”的定位,特地找来了《雨果发烧碟10》来配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出自具有发烧女声之称的黄红英之口,音色柔润而音域广阔的嗓音、轻柔悠扬的旋律,在Esotec+单元的独特设计的作用下,音乐背景更加清晰通透,人声更加自然逼真且富有感情,充分展现了黄红英纯美而娓娓动听的歌声。歌声和旋律洋溢四周,将你轻轻包围,浸润心灵的同时,也引领你步入超凡入胜的聆听境界,似乎感受到深夜的幽静、清风的低吟和月光的轻吻,久久沉浸其中……
      再来的一首是选自《黄河》中由殷承宗与圣•彼得交响乐团共同演绎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使Focus140高超的音响技术得以发挥。Esotec+单元充分发挥自身的精细结构和先进技术的优点,各个乐器鲜明独立、错落有致的大动态演奏,在有效消除谐振影响和平衡频率曲线的作用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同时却又能突显强而有力的钢琴声,一键一键的直往心里钻。整首乐曲由高音单元诠释出激昂澎湃的心情,由中低音单元演绎出磅礴恢弘的气势,使对锦绣中华的赞美和民族英勇不屈、气吞山河的气概得以抒发。
          最后欣赏的是一首英文老歌《加州旅馆》,由摇滚乐团Eagles演绎。这是一首独具风格和内涵,诡异莫名的歌词曾引起很大关注与争议的歌曲。选择这首歌的理由,除了它是独特而高品质的试听音乐外,它也是本人最喜欢的一首英文歌。唱者时而嘶哑低沉,时而高亢绵长的声音,加上已成经典的吉他旋律,以及怀旧的慢摇滚风格、感人的悲世情怀,使得此歌神秘而成最爱,而音乐背景中那特殊而极富节奏的鼓点,也使得此歌一直被音响友人作为试听音箱的代表歌曲。这首《加州旅馆》如今在Focus140的演奏下,歌曲散发的神秘色彩更加浓郁,迷幻的旋律异常清晰透彻,神秘的鼓点更是如同敲打在心间般清脆动人,声音无可比拟的还原,让人如痴如醉,不管曲子本身的含义,每个人结合自身生活的经历都可以得到各自不同的感官享受,这也是《加州旅馆》的魅力所在,是它无限的生命力的源泉,是它成为艺术品的必然。
          单拿以“质”挂帅的创作精神在Focus140中表露无遗,而Focus140不但展现出单拿以往产品的质朴音准、重播出色的共通点,而且有赖于工程师们精益求精、不懈努力的创新精神,采用最先进的技术,Focus140得以将各类音乐的真谛更充分、更完美,毫无保留的诠释出来,给人们带来更超值的听觉享受。我们在试听室采用不同功率的放大器推动,Focus140都有十分开扬与洒脱的表现,单拿音箱“大食”之特性已很好的得以解决。当然功率越大的放大器则越能表现出庞大的场面与气势,在中胜XLH SL-11XS、M2000全平衡600W×2前后级极品级放大器的推动下,Focus140更是大气磅礴,挥洒、动静自如,完全不是小小书架箱的感觉,而是大型落地箱之气势,让人对Focus140之高明设计更添美好印象。

                                                             后 记
          单拿Focus系列的定位是面向高级AV、HIFI的扬声器,包括四款型号,分别是Focus220三单元2.5分频落地式扬声器、Focus110二单元二分频书架扬声器、Focus200C防磁中置扬声器和本文所介绍的Focus140。Focus系列无论用于传统的双声道还是复杂的多声道系统都能挥洒自如,与单拿任何一款超低音音响配合都天衣无缝,如果其组成一套价值非凡、具有卓越性价比的发烧级家庭影院套装,给发烧友带来的肯定是不断的惊喜和贵族式的视听享受。



摘自《家庭影院技术》2005年11月号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力之作——Dynaudio 公司Focus 140书架式音箱
                潘志强
      世界著名的音响公司Dynaudio(丹拿)不仅是顶尖的扬声器单体制造商,也是一流的成品音箱制造厂。Dynaudio的单体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技术超前,设计独到,因而在全球拥有众多的追随者,许多Hi-End名厂也以使用Dynaudio单元为卖点。数年前Dynaudio公司宣布停止外售单元及DIY套件,一时令无数Fans扼腕叹息。实际上,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Eggleston、Wilson Audio、WEGG 3等Hi-End名箱上发现Dynaudio单元的倩影,但这些产品皆为质优价昂的精品,一般爱好者难以亲近。
     那么,Dynaudio原厂音箱就是最好的选择了。事实上,Dynaudio厂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高级扬声器单元的开发研究。由于新技术的运用,厂方一些普及型音箱也有很优秀的表现,如最新一代入门级的Audience(听众)系列。
     Focus(焦点)系列是2005年Dynaudio厂未了丰富产品线而新投产的产品,定位于Audience系列和Contour系列之间。新产品有新气象,Focus系列的单元、箱体都是全新设计,具有出众的性能和较好的性价比。2006年第3期《高保真音响》中我们测评了焦点系列的小弟弟Focus 110,它出众的表现让笔者十分吃惊,而它内外用料之优良也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
此次试用的是更高一级的Focus 140,笔者有信心相信它的表现会更出众。
        Focus 140采用了28mm软球顶高音和170mm大音圈中低音单元作二路分音低音反射式设计。这个搭配十分经典,也是性能出众的保证。事实上,丹拿厂的许多经典型号也是这种搭配,如“信心一号”、1.3SE、52SE、Contour 1.3MKⅡ、Crafft等等,只是各款所采用的单元型号与分频器设计不同。
        今年年初我在试听Focus 110时曾仔细观察过它所采用的新款单元及分频器用料,感觉丹拿厂是下了许多功夫来设计制造Focus系列的。
         Focus 110采用的是新设计的高低音单元,均未标注型号。据介绍110采用的是Esotec+D280高音,而Focus 140的高音也和它一样,只有更高级的Focus 220采用的是Esotec+T380高音。但是开箱之后笔者发现此乃误传,因为Focus 140所采用的高音单元和Focus 110的并不一样。140的高音采用的是特殊的钕铁硼磁体,而110的高音采用的是传统的铁氧体。钕铁硼的性能优异,磁通密度极高,但高温性能差,而且长时间会有退磁之虞。丹拿厂一向对原材料要求甚高,记得在19981年笔者采访丹拿厂方人员便得知,丹拿对外购的磁体都会仔细测量,磁通量分布不均的都不会采用。因此,外购磁体达不到厂方要求,只有自行制造上磁。而对于钕铁硼磁体,丹拿也经过特殊加工以保证其长时间的性能稳定,并且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这一点和Vivid Audio如出一辙,此乃英雄所见略同。
        丹拿的高音单元性能及其优异,笔者认为丹拿厂是高音制造的王者,其性能之优异不仅压倒其它软球顶制造厂商,它自然流畅、细腻从容、光彩四射的表现也让许多带式金属球顶、双折环甚至带式之类的设计自叹不如。Focus系列上采用的并非丹拿的极品单元,但其优异的性能和出众的音色仍让人叹服。
        中低音单元是丹拿惯用的硅酸镁盐聚合物音盆(MSP)振膜、超大的75mm音圈和短冲程设计。丹拿的中低音单元都为内磁式设计,有着完美的对称磁路,但效率稍低。笔者是大音圈设计的推崇者,钟爱的Dynaudio、ATC、Technology等多为大音圈设计,这其中Dynaudio最为彻底,相信大家见了丹拿名作Esotec 15W75XL、Esotec 20W100等单元时都会被那个“不成比例”的超大音圈所震撼。大音圈设计带来的好处众多,它能更好地控制振膜的运动,承受更大的功率而不失真,能还原、释放出更多的细节……当然,大音圈的设计、制造难度更高,成本也更高,不过,您要是听过了优秀的大音圈单元,一定会爱上它的;注意,是优秀的,比如Dynaudio、ATC、Audio Technology 这一类的。
         我还非常佩服丹拿的另一个设计:短冲程设计的中低音单元。Dynaudio单元的瞬态响应十分优异,这也是Dynaudio单元设计要点之一,堪称表率。短冲程带来的是说动就动,说停就停的良好瞬态响应,单元的声音清晰,干净而不是单薄或肥肿缓慢。令人不解的是虽然是短冲程设计,但丹拿单元的低频响应很好,低频量感又比Eton之类的“高速”单元丰满。这一点,可以从丹拿大有学问的振膜形状上去寻找答案,这里不多说了,以往本刊多有介绍。
    Focus 140的单元素质优异,从做工上也看得出。Esotec+17W75类型的中低音单元采用的是一体化的“花篮式”盆架,强度很高,而且充分考虑到了振膜背面的声波扩散。这些超前的设计,是丹拿多年前就开始研究的。
        箱体做得十分扎实,只是可惜单元的安装没有采用预埋螺母的做法。箱体内壁贴有其它厂家大力宣传的“Bitumen昂贵吸音材料”——就是类似干沥青似的阻尼物,上面压有花纹,10年前笔者使用的Audience 5小音箱就采用了。箱体还有两种吸音物,黑色的密孔海绵和白色的长纤维吸音棉,塞得满满的。箱内接线很好,是较粗的无氧铜音响线,与ATC的SCM 10、SCM 20相比豪华得多,包括分频器用料。你看,这么巨大的高纯铜绕制的空芯电感,这么多高级Solen电容和零温度漂移的陶瓷电阻,只是用在一队中等偏低档次的Focus系列音箱上!
试听Focus 140音箱十分愉快,这对小音箱性能强悍,它表现出了比ATC SCM 20或SCM 10更深潜的低频和更加生龙活虎繁荣音乐舞台,而且和ATC相比,“极易驱动”!下面说说我的几点感受。
         首先,Focus 140有着宽阔的频响和庞大的动态,突破一般小音箱的表现。
        丹拿音箱都有“小音箱,大音压,大动态”的美誉,而且在大音压下并不吃力,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相信是一对中小型书架箱所为。
        “小音箱大动态”也是现代Hi-Fi音箱所追求的,但现在这一点被有的人夸大了。见到不少文章都称赞Dali“皇太子”、ProAC Tabltte之类的音箱也是“小音箱大动态”——这个标准偏低啊!在我看来,下限起码应该是ATC SCM10、Dynaudio Micro之类的。好的书架箱很多,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这意味着它们有较大的功率承载能力和大音压下的低失真。毫无疑问,ATC和Dynaudio都是个中强手。Focus 140的中低音单元比Focus 110又大一圈,箱体也更大,因而在重播大动态交响乐时更从容。
        我在Focus 140和ATC SCM10两对箱子上重播了RCA名盘《狂想曲》、Philips的杰基耶夫指挥的《春之祭》和Decca的梅塔版的《图兰朵》,SCM 10有着浑厚的声底和稳定的音场,但是爆不起来——当然和功放有关。可换上Focus 140以后,不仅调低电位器便有了充沛的能量、生龙活虎的动态,密实的弦乐,而且人声演唱也宽松不发紧。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在Focus 140上重播真是非常过瘾,乐队的层次、各种乐器的音色、录音空间的细节都表现得很好;而齐奏时的动态更令人大吃一惊;同事也认为它的动态和气势超越普通的书架箱,甚至直逼落地箱。我认为一些品质平庸的落地箱在低频、动态上的还原还不如Focus 140。
           其次,Focus 140虽是新箱,但是声音比较松弛,高中低频的平衡度相当好。虽然没有实地比较,但笔者觉得它与印象中老的上级产品Contour 1.3MKⅡ相去不远,某些地方甚至更好。丹拿的高音都比较通透开扬,鲜艳活泼,有着良好的延伸和逼真的质感,Focus 140也如此。它的高频明显比ATC好得多,无论是音色,细节还原、泛音再现、质感与光泽等都要好许多,而且并不会明亮刺耳——当然,和我刊的丹拿“信心二号”相比,它的音色还是略显明亮,欠了点委婉和润泽,毕竟信心系列的高音是极品级的。
    面对ATC这种中频特优异的音箱,Focus 140的中频略欠厚度和磁性,但是要和其它音箱比,则是相当恰当的。有时我都觉得ATC的中频太过于突出了,高频暗,低频不深,似乎高低频都是从中频延伸过去的。新款ATC采用了新高音、音色明亮了一些,但令人倾心的“ATC”味也少了许多。Focus 140的中频是相当不错的监听风格,不多不少,细节清晰、质感鲜明,只是没有ATC那种温暖昏黄的音色和又厚又润的质感。不过大多数音箱都是这样的。
          Focus 140的低频出众,下潜、量感、线条、强跳力都不错,有丰沛的低频,听流行乐或交响乐都很舒服。我试播了平克•弗洛依德的《墙上的另一块砖》,王菲的《感情生活》和许巍的《青鸟》,发现Focus 140不仅还原古典音乐忠实逼真,听流行音乐也激动人心。140的吉他还原比ATC好得多,无论是音色还是细节、质感;ATC播出的吉他太柔美甜润了,不太真实,而且缺乏力度。
          丹拿优秀的两路分频书架箱我听过很多,Focus 140的此番表现也未让人失望!
          至于丹拿音箱一贯优异的音场表现,细节还原等,Focus 140上也不缺。总体而言,它真是一对实力出众的中小型书架式音箱,综合得分相当高。
          在试听Focus 140时,我一直很想用它来越级挑战上一级的“老产品”Contour 1.3MKⅡ,但可惜没有机会。和熟悉的经典名箱1.3SE相比,1.3SE的声音更纯净、丰厚也更耐听;但Focus 140仍是后生可畏。
          说实话,用ATC和丹拿相比并不太恰当,因为ATC的个性太强了,具有一定自己的音色,在听某类音乐时特别好,而Dynaudio呢?算是个综合实力强劲的全能选手,但个别方面不如ATC。听Dynaudio音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它重播出来的只有音乐,没有音响。此种“真水无香”的特质也是众多Dynaudio Fans所欣赏的。有机会您不妨听听Focus 140就会明白的。



摘自《高保真音响》2006年4月刊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Hi-Fi房中见大惊喜! 丹拿Dynaudio 焦点Focus 140

  今日的我超越昨日的我且消费更低’这情况在数码产品上屡见不鲜’消费者亦早已习惯,长远计消费者亦能从中获益。但着实没有想像过这现像竟然在扬声器界巨人Dynaudi0身上出现’然而事实却摆在眼前,他们的确慷慨地将一些新近成功改发’表现更佳的技术’放在仅较入门系列Audience高一级的Focus系列身上。或就是这个原因,在Focus 140身上所听到[Dyna高音]强而透明的穿透力,[Dyna低音]的鲜明线条与紧凑,着实此我预期中要好得多。

  Focus系列是Dynaudio家族中的全新成员(并非像 Contour系列般在多年前建立又多年来不断改良)’现有四个型号’座地的220/书架仔的140及1 1 0/中置200C。当然还可根据需要’再配上Dynaudi0的有源超低音喇叭’例如SUB 250/SUB 300等组成环绕声系统。

    今回在Focus四款全新产品中’笔者先拣出140作试音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两单元的书架喇叭仔向来是市场上的热门货色’其二是有外地传媒称赞140的平衡度非常出众’两极的伸展能力出奇地强而有力。

  特色尽在细节中

  若要问全新的140以至整个Focus系特色何在,可以讲在外观上无甚特别就是其特色所在’亦可以讲不重花巧装饰’真功夫都花在实效的细节上。所以一般人一眼看去或会说:[不就是那个熟口熟面的[Dyna低音』’高音亦是那个模样’声箱看来也普通不过‘』正如刚才所说’真功夫都在实效的细节中。

  最显而易见又实效的一笔’肯定系先後在旗舰EVi- dence系’Confidence系及Contour系身上施用的前阔後窄声箱设计。简单的一笔即可有效处理箱内撞声及驻波的影响,加上阔度仅仅阔过低音单元的前障板,45度角斜切的板边’亦令音场拓展得更宽阔’绕射的干扰更低。另一在细节上的特色在中/低音单元上,Dynaudi0的拥趸或观察力强者定会发现’140的中/低音单元是大口径音圈的货色。那中/低音单元上的MSP音盆的造型’可谓 Dynaudi0产品一大特色,亦是其标记,更令市场上一些产品争相模仿(但只有其形而未见其实)。在质轻而高刚性的MSP(Magnesium—Silicate—polymer/镁丶矽酸盐聚合物)音盆背後’辅以达到75mm口径的纯铝线圈’取其质轻而散热怏的优点’再配合强力的双重磁钢驱动。

  Dynaudio那MSP音盆中/低音单元的最大特色’主要是其大口径音圈较一般小口径音圈更能使到音盆的活动保持在单一轴心上进行,消除音盆在长冲程或高速活塞运动时出现抖摆或偏离轴心等现像而引致的相位偏差及失真。当然还得配合纳铝音圈与既高刚性亦能平衡温度的 Kapton音圈筒’使到工作产生的高温得以消散’确保单元的工作线性。

  新高音现身

  老实讲,眼看的确看不出个分别来,Focus系之中的220/1 40/220C所采用的高音单元,是Dynaudi0的最新研究成果[Esotec+』技术下的产物。

  Esotec+(Plus)在今日Dynaudi0家族中的地位’仅次於用在旗舰Evidence系与下一级Confidence系等身上之Esotar2。据讲其质素已大幅超越旧有的Esotec,这表示高一级的Contour的高音单元的级数反而未及下一级的 Focus!没法子,正如文章一开始所讲的’科技的确不断进步,迟出世的可以先享用新技术成果,因此从无到有全新的Focus可以抢先采用Esotec+高音。现有的Contour或稍後亦会跟进’但理论上必需作出其他改动,不能像 Focus般毫无顾虑地说用即用。

  丝膜高音的坚持

  当人家不断尝试许多不同物料(不同的金属或矿物)的高音单元震膜之同时’DynaUdi0依然坚持采用丝膜。经过多年虽然累积了深厚经验,但至今依然投放大量资源’花许多时间去研究改良丝膜的结构与表面的涂料’做到质轻丶声音通透丶能量穿透力强而线性。平心而论’笔者在Evi- dence系或Confidence系产品身上听到的高音,其穿透力与线性表现,耳朵听起来,那些更前卫的金属或矿物膜高音着实占不了什麽便宜。现在施用於140身上的最新高音Esotec+,其穿透力与透明感之高’老实讲如不给我一对用Esotar2高音的喇叭’例如差不多规模的C1来个同场A/B比较’真的不敢断言顶级的Esotar2胜过最新的Esotec+多少。若然大家有机会遇上Focus 220/1 40/200C,定要走近睇清楚Esotec+高音震膜的结构如何薄如透明及那浸光亮的特殊涂层。就是这软膜加上背後由金属液悬挂及控制阻尼的超轻铝线圈,再配合强大驱动力的铍磁’产生出超乎我所想像的穿透高音。

  一丝不苟

  以单元研制技术扬名天下的 Dvnaudi0当然亦深明在成品喇叭身上’单元跟分音器有着不可分割的互相影响,所以即使在这个比入门系高一级的系列身上,Dynaudi0。依然不得不落足材料去支援去展现其新单元的优势。分音器上的靓料包括纳铜气芯线圈,高规格的Solen电容,零温度积聚的陶瓷电阻’一切都为着喇叭有高效益,高精准度的换能(电一>机械一>空气震荡产生声音)效果。

  细房中的大喇叭

  或由於Esotec+高音能量与穿透力都厉害的关系’Focus 140的低音亦甚雄壮。在本社(140平方呎)细Hi-Fi房中’140的低音能量,加上背向低音反射孔设计的关系,令我听到无论是交响曲中的大鼓或定音鼓丶低音提琴羣奏,抑或爵士乐与流行曲录音里的脚鼓丶电低音及牛筋(低音提琴弹拨),在量感或能量上都充沛得叫人闭上眼睛後,不敢确信是只一对书架喇叭仔的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听不到那刻意[谷』低音出来的效果’而是跟高音/中音等平衡地对应。整个音场的伸展都有大喇叭风范,听王置浩二L IVE(日本版) Track 12开首几下脚鼓令大面积空气被抽动,Track 6摇滚的冲刺力与动态能量填满整个房间,当响起Track1 1[向悲哀说再见』’音乐丶主音及现场观众合唱所激发起的现场空间回荡感,确实壮丽,确实自然传币申。总言之由能量到音场的深阔伸展,都不是一般书架喇叭的想像。

  过份的表现

  得见140的音场之深阔表现’很大程度上要多得Denon  PMA2000AE合并机(今期有另文介绍)的协助。尽管重播出要求更高的 Argerich/Abbado/Mahler Cham- ber orchestra玩《贝三钢协》或 Abbado指挥柏林爱乐玩《马勒第一交响曲》两款现场音乐会录音’140所表现出的音场深阔与音场内里结像,定位,层次的精巧度’着实令笔者喜出望外’想不到万多元一对的DynaudiO书架喇叭如今发展到能有此水准。不讳言!虽然同门’而高级得多的C2/C4都有极高水准表现,但亦未能制造如此惊喜,正因为以消费去衡量C2/C4有高水准表现实属应份,而现在140则是过份(超过其应份)的表现。

  一动一静之间

  然而更叫笔者欣赏的,甚至动容的’肯定是140在动与静丶强与弱之间的对比。就在工整得无与伦比的柏林爱乐演奏《马勒第一交响曲》,首乐章南开始那段由极弱逐渐转强的弦乐’透明纳净得如在渗出灵气。但乐曲转趋激荡或甚大合奏大爆棚时’又显出强而有劲,或上冲或跌宕的生猛动戚。整体表现就像要表现静态时,空气的流动亦被牵着拖慢’当显出动感时如目见各乐器的声音此起彼落向前猛冲猛扑似的。完全系旋律丶节奏丶音符的动感演译。

  很DynaudiO本色

  若问何谓Dynaudi0本色,笔者认为就是高度反映不同配器的变化’即由喇叭线打上至音源之间各个环节的变更都能够明确反映。这个’大家对Dynaudi0理应毫不怀疑。或许只是并未想过已发展到这级消费的产品都有此高水准反照能力。笔者实试过,接上天龙PMA 2000AE的140可谓生猛有力’换上MF A3.5後即变得温润饱满。亦试过接上Audi0 Note SPx11喇叭线的140灵气骤增,改用Lexus LX铜线後相对地热情的140应该较容易讨人欢心,亦可以话令140由高到低都同时间平衡地升温。在140身上施用银线与铜线的差别’可以简单地用冷静与热情之别来归纳。即使140脚下的脚架有变’Foun- dation Designerll或TAOC SST,都可以明确地听到前者更显140的醇和乾净,後者则更见刺激过瘾的H i- F i味。

  理性选择

  若然在只得百多不到二百平方呎的房间中,硬要塞进一对座地大喇叭去难为自己又浪费资源的话’倒不如使用一对140。既能幻化出大喇叭风范,亦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去让你玩出对胃口的声音,定必此强迫自己忍受斗室塞大喇叭的过载,又或反自然地将大喇叭的频率与能量裁成喇叭仔,这等或会影响心理卫生的非常(但常见)手段快乐得多。总言之’除非你限定摆喇叭的位置[逼使』喇叭背贴後墙(那实属无奈,在下深表同情)  ’不然百多平方呎的房间与140这配搭必有惊喜!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原来就是这样的——听Dynaudio Focus140书架箱
                                    陈澍翰
      大至整个乐队的排布,小到每一件乐器的的位置,焦点140都十分清楚地呈现出来,并据此构建出一个宽阔深远的声场。声场的前缘在聆听位置与两个音箱之间、后缘在两个音箱之后相当远之处,而宽度则超出两个音箱两侧约两米处,声音的离箱感非常好,音箱仿似消失了一般……

        当我拥有自己第一套音响系统、走进音乐与音响交织成的美妙世界后,很快就知道Dynaudio(丹拿)这个卓越的公司与品牌,它生产的音箱以准确真实地再现声音而闻名。很多发烧友在走过遍尝各种音色的兜转之路后,最终回归探究音乐本真之途。这时,丹拿的音箱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终极目标之一,Dvnaudio Focus140(丹拿焦点140)书架箱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丹拿,致力于原音重播的公司
       约30年前,在丹麦的Skanderborg,有一群热爱音乐、造诣顿高的工程师,为了克服音箱在重播音乐时所产生的音染、失真、相位转移、瞬态反应迟缓、声音传播错误,成立了致力于原音重播的Dynaudio公司。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取得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创造了全新一代的丹拿音箱。丹拿音箱重播音乐具有;隹确而无音染、清晰细致、不压缩动态范围等优秀特性,使它成为了全世界声音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

       由于丹拿音箱所具有的优秀持性,使得它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认真挑剔的录音工程师的注意,并被用于多间著名录音公司的录音室中,就连要求极高的英国广播公司(BBC Radio&Music)也选用丹拿音箱作为旗下现代录音室和广播室的参考监听音箱。丹拿在十年前开始进军汽车音响领域,瑞典的Volvo(富豪,又译作沃尔沃)C70旅行车出厂时就配有丹拿的单元,而且丹拿也推出了近十款两路和三路套装单元供汽车音响发烧友作改装之用。但是丹拿的专业技术和历史沉淀更多地体现在家用音箱上,无论是顶级的Evidence Master(大证据)!还是价格相对低廉的IP17,每一款家用音箱都有着创新的技木、精密的设计、细致的工艺、准确的重播等丹拿引以自豪的特性。

丹拿焦点140,发烧友的选择     
      焦点系列是丹拿家用音箱广受欢迎的一个系列,而焦点140则又是这个系列中最受欢迎、性价比较高的一个型号。高音单元是丹拿非常著名而成熟的Esoter+软球顶高音单元,其核心是重量非常轻的铝质音圈,在磁液中悬浮,并由强劲的磁钢来驱动;高音单元的振膜由幼细纤维制成半球状,并经独特配方的涂液处理,干燥后有着相对高的透明度,看上去象大眼睛一般,相对于许多品牌的高音单元而言显得较为晶莹明亮。我觉得焦点140好象要用这双大眼睛聚准焦点,认真仔细地察看音乐中的一切,大概这就是焦点这个系列名称的来历吧(说笑而己)。其实在丹拿各个系列的音箱中,高音单元的大致外观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当然设计结构、选用材枓会有所区别,加上配合不同的分音器,分析力自然就会有所区别了。焦点140高音单元的工作频率高达25kHz,  已大大地超出大部分人20kHz的听觉上限频率,足可将在音乐中包括空气感等各种微小细节,毫无遗漏地完全解析出来。

       焦点140所采用的也是丹拿典型中低音单元,它的音盆由丹拿自行研制的MSP材料(主要成份是硅酸镁)制成,有着很好的刚性,并由重量极轻的铝质大口径音圈和强力大磁钢来驱动。由于音圈的直径较大,因此音盆上的防尘盖直径也较大,这是丹拿中低音单元的典型外观特征。采用这种结构的中低音单元,具有较好的扩散性,对于提高低音定位和轮廓刻画的准确性很有帮助。

       焦点140采用了由精密元件组成的一阶分音器,同样也凝聚了丹拿的成熟技术,它使中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所发出的声音衔接准确自然,并能大大地减少相位失真,定位更为准确,声场更为稳定,大大提高了重播音乐时的表现能力和现场感。焦点140的箱体前宽后窄,能有效地减少箱体内的驻波和谐震,最大限度地消除音箱的音染,并使声音更为干净,将更真更纯纳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

聚焦细节,呈现真实     
       在了解Dvnaudio Focus140书架箱的特点后,我于《视听前线》的试音室内对它进行了试听,与之进行搭配的器材是MUSICAL FIDELITY A5 CD合并式播放机和MERIDIAN G51合并式放大器。

        播放互动**的《红月亮》(编号:MC-9011)中在录音室录制的《月光少女》时,位于女子合唱队之后的三角钢琴声显得厚暖温润,从容不迫,纯净而蕴含着贵气的声音一下子就能将聆听者的心抓住;三角钢琴的距离牙口形体比例十分恰当,三角钢琴声的轻微而相对短促回响,揭示了录音室空间的大小与声学特性;如果用一般的音箱重播此曲,这种回响往往会被人为地修饰而稍稍延长。相比之下,可能有些发烧友会说焦点140播出来的钢琴声余韵不够,因而认为不悦耳。实际上,录音室往往都会采取一定的消声措施,因此其残响时间一般很短,但不至于完全没有。  焦点140在这里呈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在录音室录下的三角钢琴发出的真实声音。重播此曲时,三角钢琴余韵如果显得较足、声音显得较为丰满悦耳的话,反而说明整套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表现为音染的偏差了。而播放《贝多芬:C大调三重奏协奏曲》(编号:EMI7243 5 55516 2)时,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余韵就十分正常,声音变得悦耳动听了,  因为这是一个在音乐厅录制的现场录音,而音乐厅一定是有着适当的残响的,焦点140在这里再次将音乐厅中各种乐器的真实声音呈现出来。难怪丹拿常常自豪地说:音乐原来就是这样的!

       播放《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苏提爵士指挥伦顿爱乐管弦乐团;编号:DECCA 410 150-2)中的、序曲,时,大至整个乐队的排布,小到每一件乐器的的位置,焦点140都十分清楚地呈现出来,并据此构建出一个宽阔深远的声场。声场的前缘在聆听位置与两个音箱之间、后缘在两个音箱之后相当远之处,而宽度则超出两个音箱两侧约两米处,声音的离箱感非常好,音箱仿似消失了一般,在乐曲中部及尾部小提琴齐奏时尤为明显。小提琴细致悦耳的高频泛音带着松香的芬芳,如云似烟地布满了整个试音室,那种空气感令人深深陶醉。以往用一般的音箱播放此曲是难有这种体验的,现在具有超高的分析力丹拿音箱为我们带来了。

用焦点140听本真的音乐
       具有明显监听特征的丹拿焦点140,重播音乐准确细致、中性透明、音染极低,而且价格较为相宜、性能较为全面,相对也易于推动、拒绝讨好耳朵的音染诱惑,仔细聆听焦点140演绎的音乐吧,本真的音乐、丰富的细节会令你更加深入到音乐之中,享受更多,领悟更多。

技术规格
阻抗:4Ω
频率响应:32Hz-25kHz
体积(HWD):350×203×295mm
灵敏度:86dB
最大功率:250W
重量:8.5kg


摘自《视听前线》2007年3月刊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拿 听众52SE音箱

产品介绍: 听众52SE是丹拿先进的高性能书架式扬声器设计传统的最新产物。以过去一款在国际上屡获Best Buy奖项(包括著
名的What HiFi大奖)的成功型号为基础,崭新的听众52SE为该体积和价格带里的书架式扬声器树立了新的音乐还原标准.

    52SE内的多项改进,都是经过了丹麦产品研发小组的深入校声和仔细筛选后做出的,以便让它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
“Special Edition(特别版)”。


- 高音
    采用为全新的Contour S 系列所开发的Esotec高音单元,具有双磁体系统、经过优化的背音腔几何形状,以及崭新
的多涂层纤维软球顶铝音圈高音单元。另外还有一个来自前Contour系列的黑灰色铝制安装板。

- 中/低音
    来自Contour 1.3 Mk II经典的17W75 MSP锥盆强力单元,配备75mm铝音圈和黑灰色铝制盆架。

- 分频器
    为配合新的高、低音单元嵌入听众52箱体内,分频器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包含有空气芯电感线圈、低介电损耗电容
,以及安装于坚固电路板上的零压缩电阻。

- 接线端子
    高品质、镀金的隔离式接线端子,安装于前Contour系列所采用的实心接线板上。

- 箱体
    听众52 SE配有天然樱桃和枫木皮饰面,以及一个专门为SE版所设计的可拆卸式黑色网罩。它的背面板上还有一块标
有“Audience 52 SE”的特制铝板。Audience 52 SE技术规格
二路二单元低音反射式系统
高音单元:(28mm)Esotec软模高音
低音单元:(17cm)17W75 MSP音盆单元
阻抗:4Ω
分频点:2.7KHz
频率响应:45Hz-26KHz(+/-3dB)
声箱容积:10公升
体积:204润330高256深(mm)
重量:7.2Kg

DYnaudiO Audience 52SE扬声器
转载香港>214期陈海川文

      Dynaudio Audience 52SE通过这Audience 52SE可以听见林志美好像就在我面前以投入得[咬眯]的姿态唱着CircleGame,营造出那份全无隔膜直人心坎的真挚感觉。确实意想不到,这个只属入门系列更仅是万多圆的书架式喇叭仔,竟然也能有如斯传神重播。夸张点讲,单系播出这首林志美版CircleGame所释放出的动人感染力,想必足以叫正要搜购书架喇叭仔的即时投降兼付钞!

      这年多以来,我在杂志社那两个试音室中玩过的DynaudioConfideneContour喇叭足有五、六款之外,当中的C4亦已成为大Hi Fi房监听喇叭好一段日子。而上一回经我亲手撰写试音报告的,就是Dynaudio量产型号中的顶级书架喇叭C1,如今再要试其入门系列Audience的书架喇叭,其苦差程度应比上一回早已听饱了C2,C4後才试C1更甚,因如今更是Confidence与Contour等珠玉在前,理应无甚惊喜。但世事往往出人意表,52SE单靠一把叫人怦然心动的觊人声与立体极的嘴形,就足以使笔者对其另眼相看,不敢因其入门系列的身份而看扁它,更认为所有正准备选购这价位这Size的,都要试一试 52SE的真挚感染力後再作决定。

    虽然它份属Audience系列的一份子但身份特殊,这从其型号上在52後加上SE二字亦已反映。SE“SpecialEdition”即原有Audience 52的特别优化/强化版是也。Audience52为($8,700),52SE则要($13,200),所以52SE特别觊声绝非偶然,完全系Dynaudio刻意经营,但怎也估不到Dynaudio对其特别待遇竟到达如此超水准境界。

     建基於入门级系列之上,若问Dynaudio可否做到完全超班,答案系当然可以,用不着说到旗舰系列Evidence,只要睇睇Confidence或Contour系列就足以证明。但在入门级系列身上只应投放适度的技术,使之达到入门级水准, 与Contour系列有明显距离就是,否则分级制即失效。至於52SE的特别水准,着实可视为介乎Audience与Contour之间一个表现更趋近Contour的级数。或因为Dynaudio没预算再搞多一个系列,所以只特地抽出Audience的一款型号搞个特别版,算是在Audi—ence与Contour之间为有要求而又乐意付出多一点点的人士提供多一点点有限选择。

特别版的分别

    要了解52SE特别之处,当然要跟其原型52对照对照,主要分别有以下几项:

一)频率响应由52的(52Hz—24KHz)扩阔至52SE的(45Hz-26KHz)  。
二)分音器用料引入Contour级的空气芯线圈,等效串联电阻极低的电容以及无压缩电阻,全镶在一硬净的电路板上。
三)前障板由52的(19mm)加厚至52SE的(25mm)。
四)重量由52的(6.9Kg)增至52SE的(7.2Kg)。
五)至重大的分别,就是用上较Audience高一级的Con—tour用单元,包括全新开发而原先用在ContourS型号上的Esotec高音单元,采用双重磁体驱动,(28mm)口径半球体软震膜提供特别高强的能量负载及精确的活塞运动。更於半球体软震膜表面加上复合式涂层,使高音单元更轻易生出畅顺又清晰,无峯亦无谷的线性响应特性,不致发生[吉]耳现像。此外纯铝线绕音圈与高效能散热及冷却设计可使输出倍增,大大提升效率。从图中更可见该Esotec高音单元被镶在一特厚的铝板上,继而再结合反谐震的前障板,有助高频更尽情发挥。中/低音单元方面,
动用Contour 1.3MK2,,的17W75,音盆口径达17cm,用料为镁及矽酸盐聚合物一;欠成形的高刚性M S P(Magnesium—silicate—polymer)音盆,背後结合特强驱动力的磁体及直径达(3)度纯铝音圈绕在Kapton支撑简上,更全镶在一超硬净的铝铸支架(basket)上,使音盆有着怏而准的活塞动作。可肯定笔者听到52SE那敏锐,乾净又精准细致的表现,很大程度就是由此而来。关於大口径音圈的优势,於(211期)Confidence 1(C1)一文中,笔者已详细解释过。简单来说,就是比起那些较小口径音圈更能使到音盆的活塞运动保持在单一轴心上进行,消除音盆在大幅度或高速活塞运动时出现抖摆及偏离轴心等现像而引致的相位偏差及失真。
六)输入/喇叭接线柱的设计,同样引入Contour系列的模式及高质素用料,并直
驳到分音器上,路程更短、焊口更少,进一步减低讯号损耗及失真。
七)若要单凭外表去分别52与52SE,最快捷的方法莫过於认着在背板上那面特有并印明Audience 52SE的[铝质]名牌。

音质表现

     一直以来,笔者都认同推出特别版是一个聪明而又甚有玩昧的手法,尤其在这类最大路的二路书架喇叭之上,制作一款以更发烧为原则的版本,很能够刺激起本来沿用52或玩其他同类形二路书架叭人士的升级意欲,对更发烧的追求。而Audi—ence 52SE实在做得到,整体音色非常生动细致,尤其人声的确很诱人,定能惹起发烧友的购买欲。

     就在音源(MFTri—VistaSACD机)与导线(AudioNoteLexus讯号线与喇叭线)都不变的情况下,笔者先後出动过三款价位不同、特性各异的合并机去驱动52SE,效果都叫人非常满意,分别有(Burmester Rondo/MF Tri—Vista 300/MFA32)。尽管配上人们定性为纯理性派的Burmester,即理性派的Dynaudio遇上同是理性派的Burmester,52SE的声音仍没有任何冷感,而配合MFA3.2则可为其加多一点暖润与人情昧。重播出《当林志美遇上鲍此达》裏的TheCircleGame时,人声之细致与口形结像之立体,叫笔者简直如眼见林志美就在面前以投入得『咬咪』的姿态唱着,音色纯真得很,营造出一份全无隔膜直人心坎的真挚感觉,完全是一种由心出发的感动,跟那些味精或蜜饯式音染人声完全扯不上关系,所持的却是细密分析力之下纯真自然的音色。虽然笔者现时无需一对二路书架喇叭仔,但听着52SE播出林志美唱TheCircleGame当其时,的确有立即想拥有一对52SE的冲动。不因为它是Dynaudio或什么,只为那动人极演译的美妙重播!

     有说凡事不要去得太尽见好应收,但听H卜Fi则不然,听见靓声就要再追,再找张靓人声录音听听,藤田惠美《Camomile》SACD版。在Red iS theRose裏可以立体地听见藤田那质戚细密又滑溜的嗓子,伴奏的结他声亦自然而立体地表现出线条与跳弹力,生动传神得不大似听着音响重播。接着的Today完全是流水行云的人声示范,畅快、细腻、动人的觊人声,真个单系听人声表现都已经可判定52SE值回票价。再来多一首《江河水》,在那许多短音变化之间释放出来的情绪,完全叫人人心人肺的悲凉,叫人心情直堕谷底!笔者最欣赏的是其擦弦声细致立体,在高清晰度中完全不觉有夸张的HiFi昧,纯真自然的重播。

      要将Audience 52SE玩出理性但不冷感的声音,配BurmesterRondo肯定合衬,若要多一点人情昧,配MFA3.2这搭子绝对超值。不过对於够颠、够豪气又够发烧的,配Tri-Vista 300在一般平民百姓的百多二百尺客/饭厅中演出,就已经肯定系一套H卜End组合,已经将理性与感性兼收并蓄。

     虽说52SE的地位与表现理应在Audience与Contour之间,但实际上我所听到的,是其声音特性更似走在Con·fidence的理性与Contour的热情之间。因此,在下认为52SE是一款身份破格,人声纯真得叫你难以想像(必得亲耳听听)又绝对物有所值的喇叭。

新丹拿,新印象,新体验——丹拿Audience(听众)52SE特别版音箱 


      去年底,丹拿推出了一款音箱,也就是Audience(听众)系列52书架式音箱的特别版(Special Edition)。我原本以为这款音箱只是对听众52音箱进行了一些细节改良或改进,提高部分用料品质而推出的一款以吸引更多眼球的市场化产品,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丹拿的优秀制品太多了,它的C2、C1、信心5号,还有25周年纪念版等都足以让我们可以品玩受用多时,并乐此不疲,谁还有更多精力顾及52SE这款小小的平价音箱?但实际试听52SE,却让我有些震撼与欣喜,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音箱,具有非常和谐与平衡的音乐表现能力,在理性中更具人性化的声音描绘及浪漫色彩,是丹拿新风格的具体写照,体现出丹拿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

Audience(听众)52SE特别版音箱的定位
      丹拿是北欧音响的代表,自1977年于丹麦成立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注重技术,注重单元设计,注重声音表现,令丹拿从成立开始,一直处于旺盛的增长期。

      在目前丹拿的新产品系列中,Audience(听众)系列又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这是丹拿最低端的一个系列,其上有高端的Evidence系列、Confidence(信心)系列,还有中坚的Contour系列,Audience(听众)系列则是名副其实的小弟,也是最不能吸引顶级发烧友注目的一个系列,但物美价廉,却使它们颇受欢迎,这一系列则包括有42、52、52SE、62、72等音箱,还有环绕、中置及Sub20-A、30-A两款有源超重低音音箱,与丹拿其他系列一样,可作Hi-Fi、AV两用。而52SE,听众系列目前唯一的一款Special Edition产品(另一特别版落地式72SE音箱将会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则是由丹拿产品研发小组深入校声与仔细单元筛选而开发出的,目标就是要在该价位带树立新的音乐还原标准。那么它实际的结果如何?

惊艳,细品听众52SE音箱
      对于丹拿,许多发烧友都爱恨交加,纯净、透明、准确的声音,大的动态与低的失真,功率承受能力超强的优点让人印象深刻,出色的单元品质也令人对其充满信心,但推动不易,难于搭配也使一些发烧友望而却步,而更多的发烧友则会不停地更换放大器,还有线材,以调校出自己喜爱的音色。对于丹拿,发烧友的心态是复杂的,敬崇者有之,嗜好者有之,苦恼者有之。
   
      听众52SE又是何种表现?在几次不同搭配、环境下对听众52SE的试听,这款小小的书架箱竟让我有一种喜悦的感觉。它的声音醇和、细腻、平衡,特别是中频,饱满而结实,不再是过去那种清清亮亮的单薄与冷艳风格,音乐也因此而流畅与充实起来。同时,丹拿特有的纯净音色与纤细入微的表现也保留下来,于是,无论是严肃端正的古典音乐,还是活泼动感的流行曲目,都有恰如其分的表现。而强大的动态与敏锐的反映则令这款小小的音箱有超众的能量,强弱对比鲜明,对细节的反应敏捷,Hi-Fi的特性尽现其中。

      出色的单元是可靠的品质保障早在丹麦成立之初,创始人Wilfried Ehrenholz就提出:要生产优质的音箱,只有自行开发喇叭单元。此说已被验证是音箱制造的真理。而无庸置疑的丹拿单元品质则是音箱的可靠保证。

      针对52SE,我们看到了让人惊喜的单元应用情景,它的高音采用了Contour  S系列所采用的Esotec高音单元,这是一款采用双磁体,多层纤维球顶振膜,铝音圈的新型单元。低音单元则直接采用了丹拿经典的17W75单元,这款知名单元与Contour1.3MKⅡ所用一致,它采用了灰色铝制盆架,75mm铝音圈,还有MSP锥盆振膜,仅观其外观,就会发现它的不同寻常。

      难怪不少发烧友戏称52SE为新Contour 1.3,事实上,52SE的超值性、综合素质从单元使用上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评丹拿Dynaudio Audience 52SE喇叭



作者:陈国荣    转贴自:《新音响》

    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第九号《合唱》交响曲气势澎湃,演出时需出动一个百多人的管弦乐团,一个混声合唱团加上四位 独唱。这首交响曲的重要性,多少反映在演奏它的场合上。每年的新春时刻,日本都会把这首曲子搬进音乐厅;许多国家在 元首就职音乐会上都少不了这首曲子而历史在风云变化的转折点上,也有这首曲子的踪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指挥家福特万格勒在1951年,指挥拜鲁特音乐节庆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演出,这次的演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拜鲁特音乐节重新开幕典礼上的重头大戏,不管是纪念意义或是诠释价值,都是前所未见的高峰,几十年来也未见有哪位后辈指挥家能够 真正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1月13日在柏林音乐大会堂(Konzerthaus)举行了一场音乐会,正式把贝多芬《合唱》交响曲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单,这是单一音乐作品首次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性名演还有伯恩斯坦于1989年所做的演出,这次是为了纪念柏林墙倒塌而举行的。音乐会原本敲定由带领柏林爱乐、称霸欧洲数十年的帝王指挥卡拉扬上场,结果卡拉扬等不到这一刻,早几个月蒙主宠召去了。最后请出了同样让欧洲人为之风靡倾倒的重量级美国指挥--一当时已算是老大师的伯恩斯坦披挂上阵。让伯恩斯坦上台是不难,不过他的两个身份(一是美国籍身份,一是犹太人血统)却很容易让人产生闲话与争议。伯恩斯坦倒也挺聪明的,他干脆 借着这个机会搞了一次管弦乐团外交,以国际化的组合,来稀释这些种族上的疑虑,也暗示了战后的尽释前嫌、握手言欢。
    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与合唱团为主干,加上德勒斯登国立管弦乐团、列宁格勒基洛夫戏院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巴黎管弦乐团、柏林广播合唱团、德勒斯登爱乐儿童合唱团组成的庞大阵容前所未见。演出时间在1989年的圣诞夜,六十岁以后的伯恩斯坦指挥时舞台魅力不再,他摇身变成慈祥的长者,收起激情,缓缓地诉说着情感。第三乐章的慢板他试着要挖掘每个乐句最深沉的意境,因此极尽管弦乐饱满气势之能力。最后乐章他将原来歌词中的“快乐颂”(Ode an Die Freude)改成“自由颂”(Ode an Die Freiheit),以庆祝这历史性的一刻。这是一张深具历史意义的音乐文献,伯恩斯坦恭逢其会,为全人类演绎自由万岁之声,也成为他晚年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
    由于是现场录音,很多时候都能听到乐团中的骚动杂音,甚至有指挥尽兴时的哼唱声,听起来临场氛围强烈。对于指挥家来说,要想诠释《合唱 交响曲》必须拥有绝对超强的能力,才有办法控制大型乐团与合唱团之间的合作,同时必须兼具掌握力度、速度、节奏、乐队各声合的技艺,以及对各种曲式、和声、配器的深入了解,分析音乐桥段与高潮的起承转合,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高深的人文修养和巨大的现场魅力。因此面对这部来自天上的音乐作品,全世界的指挥家不到一定的境界,不敢妄想指挥这部作品;古典音乐作曲 家在下笔之时,望着眼前耸立的颠峰巨岭,也只能望谱兴叹。

难以跨越的颠峰
    对乐手而言,这部高难度的作品同样是相当严峻的考验。这首曲子在演出前由于不少段落演奏或演唱起来都不容易,甚至有人因此要求贝多芬修改,以降低表现上的难度,但是贝多芬绝对不更动任何一个音符。1824年5月7日《合唱》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举行首演,贝多芬亲自指挥,当整部作品演奏完毕,现场爆出疯狂的欢呼、掌声,听众的脸上是激动的泪水。背对群众的贝多芬听不到这一切,他静静地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乐团女声乐手扶着贝多芬转身,他才亲眼见到如此澎湃激动的场面:欢声雷动持续不已,近乎疯狂的场面,一再激动的沸腾!此时此刻的贝多芬泪流满面……
    对音响重播来说,《合唱》何尝不是难以跨越的颠峰。因为场面庞大,乐手众多,音乐的强弱起伏很大,录音本身就是个大问题.笔者认为音效最好的仍是1972年萧提爵士与芝加哥加交响乐团合作的Decca版本。播放这首曲子功放一定要够力,300B等单端直热胆机只能听听旋律,很难应付管弦乐团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喇叭则要承受功率有余裕,低音的平衡度要稳定,分析力要清晰,音场规模感要撑得开,大音量下不紊不乱,这才能模拟出一部分现场的威力。
    过去没有落地式的大音箱我很少听这首曲子,自找麻烦罢了。笔者不喜欢只听其中几分钟的片段,《合唱》交响曲不从头听完实在对不起贝多芬,偏偏很多落地箱播放这首曲子时乱成一团,还不容易下咽呢。意外,真是意外!丹拿这对只卖一万多元的小书架箱,在四十平米左右的空间中,居然可以放心且大声的播完《合唱》,而且最后让人兴奋得忍不住。

2 5周年最后贺礼
    丹拿的观念与众不同,别人庆生都是推出特别昂贵的产品,希望从消费者口袋中再掏出一些钱。丹拿却认为旗舰产品的研发旷日费时,它代表的是Dynaudio新科技的总结,而这 些新技术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普及产品的水平,所以不需要为了过生日又去搞一些大家买不起的产品。相反的,丹拿感谢顾客 大回馈,首先推出了Contour系列的25周年限量纪念版喇叭,这对音箱最近刚获得美国TAS发烧天书的最佳推荐,光是二 颗Esotar2高音成本就得二万多元,你说这对音箱是不是“让利大特价”?接下来的Contourl.3SE价格又下滑了一些,到最新Audience系列的52SE,售价只有一万出头,这三对音箱是 Dynaudio的庆生贺礼,随便选择哪一对都算是赚到了。
    52SE是从Audience52改良而来,这对二音路低音反射式设计的小书架箱最早又是根据著名的Model 50衍生而来,使用直径6.5寸有75mm铝音圈的低音单元,加上一只28mm的软凸盆高音组成。本文标示的是Audience52的规格,52SE有 哪些更动还不清楚。事实上我们试听的这对52SE是全世界第一对首版,连背面的标签都没贴上去呢,丹拿赶在欧洲放暑假之前完成这对样板,送到中国参加广州音展,所以有关52SE的一些焦点,都是丹拿行销经理Robert告知的。
    这对书架箱换用新一代Contour系列使用的高音单元,这个高音是以EsotarD280为基础,加上塑料的导流后腔而成。与原来使用的D260单元比较,极高频延伸从24kHz扩展到27kHz,失真率也更低。低音也升级换用曾在Contourl.3MKII上面建功的单元,音盆支架以铝合金铸造,振膜的材料配方略有不同,此外低音的振膜悬边比Contour1.3MKII使用者更薄更轻,反应更灵敏,但使用寿命却是以前的二倍以上时间。
    既然很多地方都与Contourl.3MKII相似,干脆直接买Contourl.3SE就好了,何必再留连52SE?不,二者还是有一些差异,52SE虽然加厚了MDF前障板,木箱的强度还是少一点,容积则从11.8升减为10升,表面的木皮处理也更简单。
    Contourl.3SE有着与25周年限量纪念版喇叭相似的木皮,低音单元为双层钕磁结构,高音单元则为钕磁铁与普通磁铁双重结构,各种特性都更进一步,当然价钱也有提升。不过你要说52SE是缩小版的Contourl.3SE也未尝不可,它们的声音走向非常类似,而最高价值价格比是52SE的制胜武器。
搭配建议
    这对小音箱可以唱得很大声,甚至讨好耳朵的魅力犹胜信心系列的C1,但最好还是摆在20平米以下的空间使用,更能获得低音的力度与规模感。让52SE离开背墙与侧墙至少一米,录音空间细节就能交代得很清楚.Telarc那张《曼西尼选集》(CD-80183)第一首《粉红豹》,左边叮当声与铜管呼应唱出风趣的旋律,在喇叭后面清晰可见音乐厅的堂音回响,乐器都像涂上一层金光似的闪闪发亮,喇叭这种隐形的能力人见人爱。规格上52SE相当好推,阻抗变化不大.想很过瘾的播完《合唱》交响曲,大 功率的功放还是需要的,最好是低负反馈.有良好控制力的产品,可以让52SE加上涡轮增压。试听时搭配的二部后级都是大力士,德国Accustic Art的AmpⅡ后级音质较为细腻委婉、个性偏向柔美温和,大音量时有很稳定的场面与气定神闲的从容。Bryston7BSST后级动态较强悍.冲击力猛烈,高音坚实有力,中音肌肉壮硕,低音则虎虎生风,让这对喇叭都多了几寸。

     笔者以斯巴克与Melody的胆合并机搭配过,中音多了几分柔软,高音也比较圆滑,不过丹拿最厉害的透明度略有影响;而且大动态时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用来欣赏人声与爵士乐倒是不错,低音相当有弹性,音质细腻度则有提升空间。 很多人都说丹拿的书架箱比落地箱更容易使用,笔者认为52SE要比高级型号更容易讨好。最近听过价格高过数倍的C1,第一印象觉得C1的高音反而没有52SE光彩亮丽,低音也比较紧密结实,大鼓敲击的轰动效果也不如52SE过瘾。仔细分析;其实C1的声音更为精确中性,分析力、音质、透明度、频宽等各方面都在52SE之上,但52SE却以稍微妥协的方式赢取更多欢心。
    这也是为什么52SE能兴奋演出《合唱》的原因了。52SE的二只单元靠得很近,对音场营造与音像凝聚极有帮助,背面的低音反射孔提供了丰富的低音效果,而不是很厚重的MDF木箱又赋予适当共鸣衬托,所以这对喇叭的中音到低音这一段很有肉感,高音清亮干净,明晰的线条中带着一丝甜味,丹拿的传统魅力一点没少。由于极高频延伸比旧版进步很多,只要推动的扩大机质素不差,播放《流浪者之歌》时小提琴的哀怨曼妙足以回肠荡 气,分析力与空气感描绘在同价位喇叭中少有敌手。
    丹拿音箱清瘦吗?52SE一定不同意。听听看罗时丰《唱歌的人》第二集中从腹腔丹田发出的浑厚歌声直捣人心,低音贝斯强而 有力的拨奏震动空气,甚至是《合唱》中百人合唱团高亢嘹亮的高喊,52SE都有超越体 积的表现。请别误会52SE是万能的,它的极低频延伸有限,它的最大音压也非无止尽,如果能加上一只超低音,贝多芬就会笑得开心一些。在家中使用播放任何音乐,甚至是节奏强烈的黑人饶舌歌,52SE都面不改色,来者不拒的快乐唱出来(当然我不建议用丹拿播这种音乐,大浪费了!)。
    贝多芬《合唱》终乐章采用德国诗人席勒的作品《快乐 颂》,歌词写道:啊!朋友,我们不要那种声音。唱吧,让我们更愉快地歌 唱。更欢乐地歌唱。所有刚刚开始发烧的朋友们,只要有了丹拿52SE喇叭,我们也可以欢乐,欢乐的歌唱吧。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猛活泼 朝气蓬勃的 Dynaudio Audience 52SE

原有基础  再进几步
      原来,  52SE是Dynaudio在52的原有基础上,再进不只一步,而是两步、三步,务求发掘出52这个小声箱的最高水准。两者外貌虽然一样,不过除此以外,它们可以说是两对完全不同的喇叭。

      52用的是MDF箱铺胶皮,52SE却是用HDF高密度纤维板,比一般喇叭用的MDF板密度更高,再包上真木皮,内里涂以沥青作damping。单是声箱,已经比原版超了两班。发烧友当然明白声箱材料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了喇叭声音的特性。而HDF压缩板当然比MDF更为好声  (但成本更为昂贵)。

      28mm的软半球型磁液高音单元和17cm的低音单元镶在一块19mm厚的HDF面板上。单元和52原有的也只是外表相同,其实并不一样,而是采用更高级的品种。不但是单元,连分音器都是根据音箱的特性重新设计的,这是Audience系列唯一用上贵价单元的型号。两个单元靠得比较近,以减少谐振。背後有一对镀金插子。

      它的效率有86dB,频应由52Hz至22kHz,阻抗是4欧姆,尺寸204x330x256mm(WxHxL)。以上特性当然有参考价值,不过发烧友都明白,Specification和靓声并不一定成正比例的。参考过数字後,还是要听声才可定夺好坏。

万元箱仔  五点要求
       Dynaudio一向给人清爽、爆得起、快速、分析力高等等印象,可是很多人也说,Dynaudio『大食』。经过多年的改进,Dynaudio仍保留上述优点,而声音更愈来愈有音乐味。它早已脱离了大食的『恶习』,只是对放大器的质素——而非瓦数——有较高要求。一些比较大众化的型号更可说是易推,包括这款52SE。好,试音为上!我把一对Dynaudio S25从喇叭架上移走,放上52ES。哗!怎么这样『的式』?虽然开箱时已看到它是小两个码的喇叭仔,但看惯了S25在架上的样子,一把52ES换上,前者体积几乎是後者的两倍!一时之间实在看不惯。我有点担心它是否比25周年相差太远?幸好,它一开声给我的印象是,不俗!声音有著Dynaudio的传统清爽特性,只是有点紧。当然了,Dynaudio可以不『煲』吗?就耐心让它先煲一段时间,再去探究它的实力吧。

      在煲机过程中,我在想:如果我要买一对万元级的喇叭仔,我会要求些甚么?我想到的有以下数点:
    1.不难夹机,即不大食;
    2.虽然是喇叭仔,要有中型喇叭的气势;
    3.影、音皆宜,不会出恶声:
    4.外型漂亮,衬得起家具;
    5.系出名门,较有信心。
      最後一点已达到了,Dynaudio当然系出名门,绝对是金漆招牌!

意料之中   仍感意外
       前後煲了接近四个星期,虽仍未至熟透,总算可以对它有一个较公平的评价。
       首先,  86dB的52SE并不大食,我分别用每边24瓦的Duntonic DU-6i和每边100瓦的LuxmanL-505f合并机来服侍它,都完全不觉吃力。

      其次,喇叭仔的隐形强项尽现於52SE,甚么叫箱声?你不要问它,箱声与它无缘。它的音场生动广阔,喇叭被淹没在音乐中,形同消失了。第一点要求顺利过关。

      52SE仍是Dynaudio传统的清爽、快速一类,线条清晰,位置感一流。低频是意料之内又有些意外。所谓意料之内,是听过不少现代喇叭仔,低频都有超乎体积的表现;而意外的是,52SE的bass,在你有齐心理准备之下,仍然使你惊讶。它的低频不靠肥、大取悦听众,而是实净的,份量也恰到好处,不容易产生booming。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从前也用过一对Dyna仔,boom到七彩。这当然和当时器材的配搭有关,但我亦相信是52SE对低频有更高控制力的原故。

音场深阔 系威系势
      我初见它小巧玲珑,於是小心翼翼放<第一鼓>试试它的能耐。开始时用较小的音量,发觉它好像应付自如,於是放胆渐渐加大,直到正常音压,52SE竟也『系威系势』。阎师傅手起棍落的一下,很多同类型喇叭只会发出烧炮仗的声音,而52SE的大鼓的震撼力却一点不弱,仍然使人动容,欠的只是最低一浸超低余韵。除非你一向听惯大喇叭,否则完全不会觉得它有甚么欠缺。众鼓手齐敲鼓边也快上快落,整齐中听得出不同的发声位置。气势比起大喇叭自是有所不及,但比例适中,有如在音乐厅坐在较後座位,听起来完全从容不迫。

      打鼓能过关,没有拍边,再听其他类型音乐自然没有甚么顾忌了。第二点要求也超标完成。接下来听了几张小提琴碟,包括Perlman的Carmen Fantasy,Daniel Gaede的  The Tube Only Violin等。Perlman的浓,Gaede的清,52SE都分辨得相当清楚。琴身的共鸣,弦线与弓的磨擦,虽未致纤毫毕现,但细节的交待,己足以令人感到非常满意。

      再播Red Priest的Nightmare in Venice,高音牧童笛高耸入云,完全没有廉价喇叭仔的通病:刺耳;低音笛也纯厚有木味;大、小提琴size都恰到好处;harpsichord清澈如水,古意盎然。乐师的位置感更是一流的,你很容易就听出那扇形的排列。

      播大型古典如朗朗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那座钢琴的声音粒粒通透,舞台也表现得很真实,深阔也撑得很开;只是声音的厚度略逊。不过,对如此小型的声箱而言,52SE亦可谓不负众望了。

人声强项  爵士一流
      人声的口型是它的强项。你很容易便可在52SE调校出准确的嘴型,邓丽君或者陈洁丽当然不在话下,就是Pavarotti,也不会出现血盘大口。

      听Peters Drury Trio的新碟,Backbeat,钢琴、鼓击、歌声铿锵清脆,表现出这队爵士三重奏的朝气勃勃,令人听得手舞足蹈。我以为52SE播这些轻爵士或BossaNova之类音乐,是最能表现出它的爽朗轻快的优点。

     最後,试播DVD。虽然我以听音乐为主,但亦有一套聊备一格的小型5.1声道设备。把前面左右声道换上52SE,音效竟然连升三级!播『卧虎藏龙』中一段打斗场面,那些刀剑碰撞声,比平时真实数倍。其中一幕一把剑被削断,飞到左边喇叭五尺以外!播『雷霆救兵』,子弹横飞的场面,惊心动魄。爆炸声也比平时听开的效果刺激多了,使我不禁有点心动,几乎又中招!幸好衡量过自己看电影的频率太低了,还是集中火力搞好二声道为上。

      这样的效果,完全符合了我的第三点要求。而第四点,52SE靓不靓仔?大多数发烧友不会放在考虑条件里。不过,发烧友的另一半却不是这样想。很多发烧友都是因为器材外型过不了『波士』一关而不能入门的。以它的体积不会占太多位置,相信最容易取悦发烧友的太座。 加上它的手工相当讲究,外型上我完全收货。

DynaSE信心之选
      52和52SE最适宜地方不大,但要求又不满足於一般AV喇叭的发烧友。它摆位容易,声音离箱,立体感惊人,播甚么音乐都不会令人失望,起码有一定水准,古典、爵士、流行都掂。几乎忘了提,它的Rock也是非常过瘾的,因为它的速度快,punch强劲。还有,它极易配机。当然了,要出靓声,扩音机也不能太弱。

      我用约一万元的DuntonicDU-6i升级版已足以令它使出浑身解数,非常满意。52虽然在同价中表现不俗,但始终因成本所限,在单元和音箱材料上,不得不作出妥协。而52SE在经过改良後,up-grade何止一班?Dynaudio每出特别版,必定不会是噱头而已,而且以效果和价钱比例计,十分抵买。Contourl.3和25周年特别版等都是成功样版,52SE亦不例外。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丹拿Audience(听众)52SE特别版音箱



    去年底,丹拿推出了一款音箱,也就是Audience(听众)系列52书架式音箱的特别版(Special Edition)。我原本以为这款音箱只是对听众52音箱进行了一些细节改良或改进,提高部分用料品质而推出的一款以吸引更多眼球的市场化产品,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丹拿的优秀制品太多了,它的C2、C1、信心5号,还有25周年纪念版等都足以让我们可以品玩受用多时,并乐此不疲,谁还有更多精力顾及52SE这款小小的平价音箱?但实际试听52SE,却让我有些震撼与欣喜,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音箱,具有非常和谐与平衡的音乐表现能力,在理性中更具人性化的声音描绘及浪漫色彩,是丹拿新风格的具体写照,体现出丹拿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



Audience(听众)52SE特别版音箱的定位



    丹拿是北欧音响的代表,自1977年于丹麦成立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注重技术,注重单元设计,注重声音表现,令丹拿从成立开始,一直处于旺盛的增长期。
在目前丹拿的新产品系列中,Audience(听众)系列又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这是丹拿最低端的一个系列,其上有高端的Evidence系列、Confidence(信心)系列,还有中坚的Contour系列,Audience(听众)系列则是名副其实的小弟,也是最不能吸引顶级发烧友注目的一个系列,但物美价廉,却使它们颇受欢迎,这一系列则包括有42、52、52SE、62、72等音箱,还有环绕、中置及Sub20-A、30-A两款有源超重低音音箱,与丹拿其他系列一样,可作Hi-Fi、AV两用。
而52SE,听众系列目前唯一的一款Special Edition产品(另一特别版落地式72SE音箱将会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则是由丹拿产品研发小组深入校声与仔细单元筛选而开发出的,目标就是要在该价位带树立新的音乐还原标准。那么它实际的结果如何?



惊艳,细品听众52SE音箱



    对于丹拿,许多发烧友都爱恨交加,纯净、透明、准确的声音,大的动态与低的失真,功率承受能力超强的优点让人印象深刻,出色的单元品质也令人对其充满信心,但推动不易,难于搭配也使一些发烧友望而却步,而更多的发烧友则会不停地更换放大器,还有线材,以调校出自己喜爱的音色。对于丹拿,发烧友的心态是复杂的,敬崇者有之,嗜好者有之,苦恼者有之。



    听众52SE又是何种表现?在几次不同搭配、环境下对听众52SE的试听,这款小小的书架箱竟让我有一种喜悦的感觉。它的声音醇和、细腻、平衡,特别是中频,饱满而结实,不再是过去那种清清亮亮的单薄与冷艳风格,音乐也因此而流畅与充实起来。同时,丹拿特有的纯净音色与纤细入微的表现也保留下来,于是,无论是严肃端正的古典音乐,还是活泼动感的流行曲目,都有恰如其分的表现。而强大的动态与敏锐的反映则令这款小小的音箱有超众的能量,强弱对比鲜明,对细节的反应敏捷,Hi-Fi的特性尽现其中。












    出色的单元是可靠的品质保障早在丹麦成立之初,创始人Wilfried Ehrenholz就提出:要生产优质的音箱,只有自行开发喇叭单元。此说已被验证是音箱制造的真理。而无庸置疑的丹拿单元品质则是音箱的可靠保证。



    针对52SE,我们看到了让人惊喜的单元应用情景,它的高音采用了Contour  S系列所采用的Esotec高音单元,这是一款采用双磁体,多层纤维球顶振膜,铝音圈的新型单元。低音单元则直接采用了丹拿经典的17W75单元,这款知名单元与Contour1.3MKⅡ所用一致,它采用了灰色铝制盆架,75mm铝音圈,还有MSP锥盆振膜,仅观其外观,就会发现它的不同寻常。



    难怪不少发烧友戏称52SE为新Contour 1.3,事实上,52SE的超值性、综合素质从单元使用上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以音质为重点的精密设计



    说实在的,听众52SE这款与52造型完全相同的音箱,在造型并不那么华采,比不上Contour系列的端庄秀美,更无法与亭亭玉立的Confidence(信心)系列媲美,由于成本因素,它显得过于平实而缺少逸彩,但仔细观察则不难看出,它是相当端正而稳重的。



    特别是在针对声音的设计上,52SE更是不遗余力。首先,52SE的低音单元有部分叠压于高音单元盆架上,除了使高、低音单元发声点靠近,增强点声源效果,也因低音单元的前置而细微的调整了低频的相位,令声音更和谐。



    同时,可以发现,52SE的箱体板材厚度极高,面板部分即厚达30mm,十分结实,在箱体内部,52SE还填充有大量的海绵及吸音棉,同时在箱体侧板与背板的内部,还贴有泥青板,以进一步降低箱体的谐振。



    而分频器则位于箱体底部,安装十分牢固,其上,有空气芯电感、多只Solen电容及一只用于阻抗补偿功能的Bennic电容、低损耗水泥电阻,不难发现,这只分频器的设计精良,造价不菲。而它则直接左右着音箱的声音表现。






    52SE特别版音箱与52音箱有什么区别?除了单元,在厂家提供的参数指标上也能发现不少问题。它们灵敏度相同(86dB),分频点相同(2700HZ),内部容积相同(10L),但在频响上,52为52HZ-23kHZ(+/-3dB),52SE则为45HZ-26kHZ(+/-3dB),高低频均有较显著的延续,不要小看这些变化,对听感影响可是十分明显的。而重量则从6.9kg增至7.2kg,这则可能是因为单元重量变化之故。



理智、人性的新丹拿之声



    实际使用52SE之时,有不少新发现:52SE并不那么难推,那么难于控制,而是个性随和,易出好声,用Krell KAV400xi合并式放大器推动,动态出色,声音细腻而清晰,用雅骏A5推动,声音饱满而醇和,而使用马兰士PM14SA推动则有文雅、纯净而厚实的声音表现……



    值得称赞的是,52SE在不同放大器的推动下,都有相当端正与清晰,平衡感出色的表现,声音稳定,整个频段都流畅而自然,生冷与干涩或力不从心的感觉基本不会出现,于是,音乐的表现丰富、丰满起来。同时,必须强调的是,虽然她推动容易,但与丹拿其他音箱相似的是,越高档、越大功率的放大器越容易令52SE好声。用音乐传真的KW500合并式放大器推动,低频结实,场面宏大,真有不输于落地式音箱的气势,而胆机则不太适合52SE。



    对于丹拿听众52SE,通过颇长一段时间的试听,我有了“新丹拿,新感觉,新体验”的评价。它是一股轻风,吹去了Hi-End音响上笼罩的沉沉暮气。在不失理性的同时,带着强烈的人性化色彩,让音响轻松自然,悦耳耐听,从而也为人喜爱起来,这就是52SE给我的最深印象。

0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378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07-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拿 轮廓 contour S3.4音箱
CONTOUR S1.4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88 dB
功   率:300W

阻   抗: 4 Ohm

重   量: 33kg
体   积:( W x H x L in mm) 190 x 1220 x 340

Dynaudio Contour环绕声扬声器组合

朋友到我家(他们并非音响发烧友),看见书房放满了《HiFi音响》,他们会喜欢随手拿起一两本翻阅一下,大家猜一猜,他们的目光注意力会集中在那里……?原来是每篇文章结尾部份,器材价钱!看见后,他们大多数会哗哗大叫!这对喇叭卖8万、这套前后级卖30万!谁人负担得起呀!在钟一心中,他们真的算是少见多怪吧。 Hi End世界之中,绝大部份都是用[钱]去堆砌而成,无钱不行,这是事实,世界上只有好味道而又价钱合理的午餐,绝对找不到有什么是[免费]的哩!

        时至今日,[音响器材]再不是发烧友独享的东西,由于近年家庭影院热潮翼起,[器材]就不断的移迁到一般的家庭之中。此等家庭,以往可能就只得一台多功能的微型音响组合而已,今天,为迎接A/V热潮来临,一部合并式环绕声扩音机、一部DVD机、一整套5.1扬声器组合,仿佛是少不了的家庭[必须品]!

        放眼Hi End音响市场,贵价的5.1扬声器组合几乎每间大规模扬声器厂部已推出,另一边厢,相信是市场趋势,甚至是供求因素使然,多间大牌子厂家亦相继推出一些中价或中下价产品供应市场。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将价就货,水准一定不会太高吧!钟一不敢说每个品牌都能够[有良心]地提供又廉价又靓声的产品:但相对由于这些厂家本着一定的技术基础,加上以大量生产形式,自然成本便会下降:再者,老品牌的声誉,并非一朝一夕可赚回来,用自己名字推出一些衰声劣质产品,没可能吧!
   
        本月试听的这套[中价]5.1声道扬声器组合,绝对是一个最佳例证,Dynaudio凭藉多年的扬声器和单元研制经验,在世界音响市场,无论是家庭式民用,又或是专业录音室使用,都同样享有崇高评价,无人不悉的Con.sequence[至尊](上年我在汕头的一位发烧友家欣赏过,名器即是名器,只要后级推动力足够,声音生猛,权威性十足)是Dynaudio早年名扬四海之作

难推问题

        是的,Dynaudio这个名字,发烧友经常都跟[难推]两个字联想在一起。一般的Audience、Contour、Confidence等系列如是(灵敏度是2.83V/Im为85~89dB),至于新的旗舰系列Evidence Master、Evidence Temptation(2.83V/1m是90dB)亦分别不大,用高质素的大力后级推动,是玩Dynaudio其中之必然选择:当接到主编伺森通知,这套Dynaudio的Contour五声道加SUB 300组合会交给我测试,内心不其然泛起又惊又喜之感:惊,是难推得生猛靓声,两星期前在广州市一家大型音响店内,就听过Dynaudio的最新旗舰作,它[大食]的个性仍然存在,要出动超级功放去服侍,才能产生理想效果;喜,是对Dynaudio出品充满信心,能量感充裕,又具气势和爆炸力的特质,是该厂之一贯强项,连早前推出的书架式25周年特别版亦不例外:因此,将这些特性放在著重气势还原和迫真活生气氛的A/V系统中,相信会是合适不过。

用2-ch听音乐

        这是钟一试听这套Contour组合时,首先想了解到的效果。今次试听的组合配搭,可算是极品林立,拣选了每声道输出200W(8Ω)、70W(4Ω)的Classe CA-5200五声道后级和同厂SSP-300环绕声处理器;前置声道:Contour S3.4,这是Dynaudio在03年5月推出的全新型号,笔者亦是首次接触,系列中还有一对较大的叫S5.4(试音报告刊于第203期)和较小的叫Sl.4:达对S3.4的木箱扎实度属一级,木皮打磨得更是美仑美奂,把它放在家中客厅,气派十足;仍然使用Dynaudio厂贵价系列的外观设计,扬声器的前面部份加上一块长长的金围障板,两只17cm的中低音和一只28mm高音单元正正装嵌在其中:然而,该两只MSP振膜中低音单元,当然就是Oynaudio的咱家产品,据报导,它的中频尤其饱满结实,紧密度非凡;至於排列在最下方的那只细小球形高音,是级数仅次於Esotar2的Esotec。在S3.4的背后,开了一个相当大的低音反射孔,因此用家在摆位时记紧多加留意

钟一开始就不想以一整套方式去评论Contour之音效,皆因一套称得上靓声又理想之中价环绕声喇叭组合,除了睇电影声音要够连贯性,又要够爆之外,当然还要肩负起不睇电影,只听2-ch纯音乐时之重播职责,这时候,用家的要求肯定又会有所改变,口昧可能再不是什么爆过天崩地裂,而是要有纯兼美的音色……。

         在本刊大试音室内,S3.4的整体效果令我满意,由最初选用2.1声道重播一大堆不同类型音乐,到后来,索性关掉SUB 300超低音,只用一对S3.4播唱,最初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感到S3.4音场扩散和定位结像之营造能力非常强,效果直迫最靓声设计的书架式喇叭仔;听The  Weavers“Reunion at Carnegie Hall l963”,一曲Goodnight,Irene,针点式的结像叫人吓了一跳!到大合唱Goodni9ht,Irene……,整个Carnegie Hall的深、阔、高度,在试音室不断不断的向外扩散着,高频段之空气感十分浓烈(新一代Esotar高音同样水准超卓)。钟一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扬声器的正面前障板越狭长,声音扩散和定位结像就越理想,不论座地抑或是书架式都是一样。S3.4重播弦乐录音效果亦极具吸引力,播唱多张靓声弦乐,音色仍然维持着Dynaudio一贯的理性与冷静,没有过于浓烈,没有难以分化的效果,总之就是浓淡适中。一张钟一听到耳热能详,又喜欢到极点的小提琴录音“The Devils Trill,David Oistrakh拉奏的小提琴音色柔韧温纯,表情十足,透过S3.4重播,加入了点点刚性和激情,效果是另有一番滋昧。

Contour欣赏[英雄]

        简直就是过瘾到极!将SUB 300重新启动,SSP-300选择了dts 5.1环绕声编码,一次过欣赏一整套Contour的效果,重播的一段仍然是雨中李连杰、甄子丹两位大侠决战;刚才花了颇多篇幅去独立介绍的S3.4,欣赏5.1效果时仍然是水准超卓,将一连串刺激又紧凑的配乐效果,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交代了,至于中置扬声器Contour SC,声箱体积虽仍略嫌细小(490x230x260),但能够释放出来的迫真、密度足、又有力感的人声对白,与声箱比例似乎又不甚符合。能够在这个大面积环境中,提供足够的声压,肯定处于一般的家庭布局之中,只会更是应付自如。另外,一对Contour SR后置扬声器,同样是细小如一件玩具般,但进工却是精致到极点,它就像只用上一只中低音单元的缩水版S3.4,资料显示,它的设计是为挂在墙壁上,又或者放在一些不甚理想的角落位置,仍然提供宏阔的扩散和高传真之声音效果。

[英雄]中一幕檐前雨滴,是试听环绕声效的最佳试碟,SR细小的声箱,在这阔度、深度比普通家庭聆听空间要大得多的环境中,一点一滴,既清晰、又迫真无伦的雨滴声效还原,这些声效绝对不会被其他的环境声或前/中置扬声器所产生的声音掩盖,把音量掣扭大,一切还是依足比例地将声音放大,完全不会有互相干扰问题。到两位英雄正式对战,刺激的刀剑声、拳脚交加的肉搏声、呼喝声等,都有绝对出色的效果,那份包围感和融合性,Contour组合处理得十分恰当:还有一点锺一希望强调的,就是当这套Contour组合处于极大声压下重播,它产生的[声浪],是不太埋身的。数月前在试听McIntosh+Klipsch环绕声系统时,亦曾清楚的感受到[不埋身]睇A/V的感觉。诚然,Contour组合虽及不上Klipsch的高速感和完全轰轰烈烈的爆炸性,低频量感亦稍有不如,相信其中原因会是声箱体积不同所致,不过Contour的传真度和细节特多的效果,却令钟一留有极深刻印象。

        之后,继续播放过多出声音水准极高的电影DVD,Contour的表现统统都令人满意。有人说:玩多声道扬声器组合的好处,就是对个别喇叭质素的要求可以降低一些,因为多只喇叭同时发声,这么多的单元,各自分担了音压,失真亦会减低……。如此“Lo End”的言论,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在一套完整又理想的环绕声扬声器组合中,任何环节都是那么重要,那一部份设计不善,会出现[捱]不住的感觉,自然声音便会随即出现压缩,之后更会失真拆声,钟一初学玩A/V时,用的扬声器系统体积以为是越细小越好,尤其后置部份,怎料到扭大一点音量,即时出现拆声情况,认真无瘾!

用力水充裕后级服侍

        还是必须的,虽然这次试听已感受到新的Contour系列,是比以往较容易推动,再不会是一只只懂得食Power的怪兽,不过,灵敏度偏低仍然是需要正视的。出动越大力水的后级去推动,欣赏刺激气氛的电影,会提供更佳的低频量感之余,声音的迫真度,人声对白的血肉感情等,都同时会有莫大稗益。一整套同牌子的[西装]上阵欣赏5.1环绕声效,是最稳阵,而且更是保证夹声。经长时间接触的Dynaudio Contour环绕声组合,给我印象十分良好,值得推荐给一些影/音同时希望兼收并蓄的发烧友们。

摘自《HiFi音响》230期

908

主题

13

好友

885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耶和华,你是我的神

Rank: 8Rank: 8

UID
6865
帖子
15128
精华
1
经验
8850 点
金钱
5434 ¥
注册时间
2005-12-20
发表于 2008-1-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累死了

3

主题

2

好友

196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2550
帖子
2151
精华
0
经验
1967 点
金钱
1953 ¥
注册时间
2007-5-13
发表于 2008-1-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DANAUDIO的广告什么时候跑这来做了。

23

主题

0

好友

13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5556
帖子
2359
精华
0
经验
1313 点
金钱
1283 ¥
注册时间
2007-8-6
发表于 2008-1-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范围的CAV

42

主题

18

好友

30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083
帖子
3419
精华
4
经验
3070 点
金钱
1422 ¥
注册时间
2006-6-12
发表于 2008-1-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丹拿啊!

6

主题

0

好友

204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482
帖子
2762
精华
0
经验
2046 点
金钱
2040 ¥
注册时间
2007-10-27
发表于 2008-1-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全是单拿白开水啊!?没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