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主题

2

好友

594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贵为穷人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4075
帖子
465
精华
0
经验
594 点
金钱
407 ¥
注册时间
2008-11-19
发表于 2014-10-28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即便是刚入门的烧友对于器材和线材的煲练已是有所听闻,最初似乎感觉有些玄妙,然而随着发烧经验的积累,煲练越来越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课题。已无从考证煲字的运用会否是港台地区发烧界的首创,从此流传开来却也十分的形象贴切,煲练简单而言就是让器材尽快由全新的冷硬生涩进入舒展自如状态的过程,或者亦可称之为磨合。关于喇叭以及功放的煲练自然好理解,而线材也需要煲练么?回答自然是肯定的,线材对于声音的影响已毋庸置疑,有时候相同型号的一根新线刚上机的表现和一根使用已久的老线比较起来差别会相当明显,虽然可以认为每天正常的开机放唱即是一种煲练,但由于平日使用传递的信号强度跟频宽十分有限,其达到煲透的效果会相当漫长,甚至于在很多系统上无论使用多久线材也根本无法完全煲透,这尽管很遗憾,但却是事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3

主题

2

好友

594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贵为穷人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4075
帖子
465
精华
0
经验
594 点
金钱
407 ¥
注册时间
2008-11-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战羽 于 2014-10-28 18:07 编辑

很多人都想知道线材完全煲透之后究竟表现如 何,尽管由于使用条件的千差万别而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就普遍而言一定是宽阔,圆润,松荡和弹韧的,自然不能将整个系统的提振完全命悬一线,前提在于你对于 你音响系统的了解程度以及系统所达到的层次值得你这样去做,而如果调整得当必然呈现锦上添花般的美妙。

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线材提升至最佳的工作状态,无疑需要一种专门的机器进行处理,而这正是煲线机问世的缘由,事实上为了达到这看似简单的目的,设计师还经历了漫长的设计验证和大量的测试调整,直至RED AUDIO煲线机的最终诞生,凝聚了设计师诸多心血,事实上在你听过煲透之后线材的优异表现,便已然能够理解其间的用心良苦,一切辛劳花费都是值得的。

就如同经常采用的粉红噪音和白噪音来煲机的原理近似,煲线机采用专用信号发生器持续输出0-40KHz高能量的音频信号,以每1.5秒全频扫描一次,即在一天24小时内就等于57600次的工作效力,让线材能够获得比正常使用频段更宽,强度更高的信号电流来改善线材内部整体的信号传输能力,形象而言就好像将普通马路拓宽成高速公路一般舒心顺畅,音乐表现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内力暗涌源源不绝,一扫往常欲言又止,力不从心的感觉,以更为深远的方式尽显顺滑流畅,松茸激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主题

3

好友

41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85806
帖子
5217
精华
0
经验
416 点
金钱
410 ¥
注册时间
2013-4-23
发表于 2014-10-2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玩意,值得关注。

78

主题

0

好友

59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一阴一阳之谓道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288
帖子
12127
精华
0
经验
5929 点
金钱
5418 ¥
注册时间
2006-10-12
发表于 2014-10-2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PLMOKNUHV 发表于 2014-10-28 18:32
新玩意,值得关注。

不是什么新玩意,N年前就有了。

73

主题

2

好友

594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贵为穷人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4075
帖子
465
精华
0
经验
594 点
金钱
407 ¥
注册时间
2008-11-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战羽 于 2014-11-6 10:16 编辑

RED AUDIO煲线机以功能实用为主,造型简洁流畅,制工细致规整,机身以钢板为主体结构制成坚实牢固,表面涂覆黑色烤漆,正面一块6mm厚铝板打磨喷砂处理,泛出哑光色泽尽显金属质感,其长381mm*宽260mm*高91mm的大小体积与一般家用合并式功放并无二致,背面版的设置相对简单,依次为整机开关,电源接口,风扇散热窗口和一枚SPECIAL/NORMAI切换开关,正面则集合各式接线端口设置齐备,共计有两组八枚喇叭线接线端子,两组四枚RCA接线端子,一组两枚XLR接线端口,一组两枚电源线接线端口,可以满足电源线,喇叭线,信号线的煲练,通过转接头还可适用于BNC,USB,AES/EBU等各种专业线材,实用功能可谓相当强大。










两点需知

一:关于方向,自然是按照线材表面标识的箭头方向,如果没有标识则需要玩家自行设定一个方向,一般都是根据线材上字样拼读的方向,当然这个没有硬性规定,只是一旦确认好接入方向煲练使用之后,逆向使用声音会显得不自然,而再次复原则又需费些周折。

二;煲练时间,一般RCA信号线,RCA同轴线,BNC及各种通过RCA接口转接的线材煲练参考时间大约48小时;XLR信号线及AES数字线煲练参考时间大约72小时;电源线及喇叭线煲练参考时间为70-96小时。当然各式线材的煲练时间并非硬性指标,玩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勘定,如果线材煲过了时间也没有关系,初始使用的时候会有一些副作用,例如声音发蒙,音场变窄等,然而这却是煲练生效的预演,只要连续正常开机放唱几小时便能恢复到线材煲练之后的最佳水平,而如果煲练时间太短则无法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