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19
- 在线时间
- 452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8-23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8
  
- UID
- 150
- 帖子
- 4216
- 精华
- 8
- 经验
- 4319 点
- 金钱
- 2400 ¥
- 注册时间
- 2004-3-25
|
首先把上述问题的结论明确一下。替换是否可行?----不可以。
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来看看铜箔电感与普通电感。
铜箔电感与普通电感相比,优点是显而易见、不容质疑的。
最重要的两个参数--表面积/截面比、内阻,铜箔电感都大幅度占优。其唯一缺点就是价格不菲和制作难度高。当然diy难度就更高了。首先需要厚度宽度适当,且纯度优良的无氧铜铜箔(diy条件很难获得),然后需要低厚度优质绝缘薄膜双面封压,严格防氧化,否则一旦漏气则会发生表面氧化,可谓前功尽弃了(这一点diy更难做到)。这也是优质铜箔电感价格惊人的最直接原因。
再来看一个重要的问题--分布电容:
其一,粗看貌似铜箔电感的匝间分布电容比普通电感大很多,但实际整个电感的分布电容对比,并非如此。因为结构使然,铜箔电感和普通电感的电容分布方式不一样。即使在不考虑内阻差异的前提下,普通电感的分布电容也不见得比铜箔电感低。废话少说,画一个简图,大家对比一下就应该能理解了。
-
-
其二,电感内阻越低,分布电容影响越微小(内阻过大,实际上比分布电容过大的危害更大,因为内阻大的弊端,不仅是电阻值影响低通滚降处隆起的峰这一结果本身,而且会严重扩大分布电容的影响)。换句话说,降低电感分布电容影响的最有力手段,恰恰不是在考虑分布电容本身大小,而是降低内阻更为直接有效!
正因如此,粗电感串电阻不能用细线径电感替换。
铜箔电感总分布电容并不比普通电感高,且因其内阻更低,实际分布电容影响要比普通电感大为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