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分立后级] 一款低TIM的全对称放大器-LEACH4.5

[复制链接] 查看: 1309|回复: 25

130

主题

0

好友

263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47
帖子
2510
精华
0
经验
2635 点
金钱
2072 ¥
注册时间
2005-9-29
发表于 2025-8-25 12:0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筑明 发表于 2025-8-25 11:53
据作者说,开环带宽是25K,应该大于20K的音乐带宽。

这放大电路是VFB结构,增益带宽积GBW等于常数。不知道这电路测量或者仿真的实际带宽是多少,估计一下1Mhz吧,增益带宽积就是20MHZ,开环增益就是20M/20K=1000。所以有楼上的说是忽悠人的

2

主题

0

好友

70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196
帖子
647
精华
0
经验
703 点
金钱
193 ¥
注册时间
2004-11-20
发表于 2025-8-2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补偿有点意思,不是把Vbe倍增器的三级管放在散热器上,而是把分压的四个二级管放在散热器上。

122

主题

13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4430
帖子
13825
精华
2
经验
11483 点
金钱
10494 ¥
注册时间
2008-1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乐于助人 DIY大赛亚军

发表于 2025-8-2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1510 于 2025-8-25 20:52 编辑

一、瞬态互调失真(TIM)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负反馈的“滞后性”与瞬态信号的“快速性”不匹配。
2、放大器转换速率(SR)不足。
3、相位裕量不足与增益带宽积限制。
4、输入级无法快速响应 10kHz 以上的瞬态信号,带宽不足,输入级采用的晶体管高频开关速度不足。

二、TIM解决思路:
1、优化负反馈设计,采用局部负反馈、超前补偿。
2、提升转换速率,选高速器件、优化输出级、减少寄生电容
3、优化频率特性,保证足够相位裕量、匹配增益带宽积
4、改进放大器线路结构。

三、逐一对比该线路在解决TIM方法:
1、该线路中局部负反馈、超前补偿、负反馈设计等措施在80年代后已经广泛采用,创新点不足。
2、铁帽子三极管是80年代前古老工艺,速度有限,米勒电容大,第一级放大电流小,不能提高转换速率。
3、从相位、带宽测试结果看,结果并不理想,未达到优化频率特性的效果。
4、线路总体结构与80年代上下全对称放大器线路类似,环路负反馈还带下地电容,线路原理没有特色。
5、未见到TIM测试结果,其它测试项目相位、THD、IMD一般般。上述测试仅是所有测试项目之一,并不能说明该放大器音质、品质。

四、对大美丽国专家泊来品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外来和尚念经未必灵。
大美丽大学的PCB布局设计水平,远差于不少国内DIY高手。


1

主题

0

好友

7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138093
帖子
6
精华
0
经验
7 点
金钱
5 ¥
注册时间
2025-8-21
发表于 2025-8-2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一特普通的全对称电路,三级达林顿而已。

1

主题

0

好友

7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138093
帖子
6
精华
0
经验
7 点
金钱
5 ¥
注册时间
2025-8-21
发表于 2025-8-2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dbw啊 发表于 2025-8-25 17:31
就是一特普通的全对称电路,三级达林顿而已。

唯一有特点的是C8的存在,不知道取值大小,意味着超高频不纳入大环负反馈,超高频在大环路负反馈中倒是容易引发TIM失真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引发震荡的部分。但不纳入大环路,其自身的失真也足以污染全频带的信号,所以,我不认为是有价值的设计。

超高频部分的超低失真设计,电路图之外很大程度受制作的影响,而且最后成品要靠实测性能来说话。

52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800669
帖子
13680
精华
0
经验
13678 点
金钱
13557 ¥
注册时间
2015-9-21
发表于 2025-8-2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这款功放真的很牛,美国的功放就是不一样。更高的速率还有1000V/us。
而我们能买到3DD15正品就已经顶级了,还谈什么瞬态失真呢?

现在元件流通性很强了,要玩到顶级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8-27 11:12 , Processed in 0.179587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