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ew1510 于 2025-5-19 09:31 编辑
好的方波响应未必出好声音,就像 “好酱油未必炒出好味道”一样道理
酱油的品质再高(类似方波指标优秀),若食材搭配失当、火候把控失误,煮出来菜的味依然可能平庸。
音响指标是多维 “参数清单”:频响、失真率、信噪比等数十项数据,如同炒菜存在原料配比、大厨工艺、咸度值等维度,方波测试只是其中一勺 “调味剂”,单以它评判音响优劣,犹如用 “咸度” 单一标准衡量满汉全席的水准。
有人觉得指标全优的音响 “白开水般平淡”,却对频响曲线扭曲的设备(类似臭豆腐 “气味独特”)爱不释手 ;
需知,指标是音响的客观 “体检数据”,听感是大脑的主观 “味觉神经”。
这就像有人偏爱高油高糖的 “垃圾食品” 的刺激感,有人对实验室级健康餐兴趣寥寥,耳朵的 “偏好密码” 从不被数据完全破译。
指标是冰冷的标尺,听感是温热的味蕾,把方波响应当作 “音响好坏的唯一判官”,恰似用”酱油好坏去评判满汉全席的味道“一样,
毕竟这世界,有一种人独爱 “失真里的烟火气”,正如他钟情臭豆腐 “臭中藏鲜” 的独特韵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