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37
- 在线时间
- 48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1-23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570416
- 帖子
- 282
- 精华
- 0
- 经验
- 337 点
- 金钱
- 241 ¥
- 注册时间
- 2013-3-4
|
本帖最后由 monkeybcd 于 2015-4-23 20:58 编辑
功放电路中的R26、C12、R29和C13是超前补偿网络。我这么给你说明:本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入端是应该同相位的,但实际上在频率比较高时,如12kHz以上的频率,高频率信号在输出的相位比输入端的相位会有所落后,加了这两处的超前补偿网络,可以使高频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基本一致,也就是把落后的相位超上来。其实相位超前补偿网络在我国的功放电路中用得非常多,例如我又给出的这个图的C1和C2都是起超前补偿作用的。这里C1的作用在有关书籍介绍得较少,在高保真功放电路中,这里的C1最大只要用到0.1u即可,比较差的民用功放把这个电容用得很大,实际上是因为电路太次,相位滞后太多,才把这个电容用得很大,使得高音的细节很差。我现在给出的这个图中C1的超前补偿作用的效果不及前述电路中的R26、C12、R29和C13的好。naim 135 140功放的最大亮点就在于这种超前补偿网络用得好。
我在几年前,仪表设备很多,如示波器和毫安表、微安表、高阻抗毫伏表、信号发生器,齐全时,研究过前面的电路中的R26、R27、C12、R28、R29和C13等的取值,十分复杂。为什么?这个取值还要联系VT7的滞后C7、VT8的滞后C8的电容量,如果C7和C8用得小(如果VT7、VT8的质量很好的话),那么电路的R26、C12、R29和C13的值可以相应减小,但要补偿得恰当好处,起码要调节10次以上,专调这四个元件的值。所以我不建议大家仿制naim 135 140功放,就是这个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