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uan 发表于 2014-4-24 19:27

感谢朋友的分享!

大尾鱼 发表于 2014-4-25 14:02

多谢分享!在下将继续密切关注。

lirongxiang 发表于 2014-4-25 20:19

最感兴趣的就是唱放了,搞好唱放再玩前级就更好玩了!

lirongxiang 发表于 2014-4-25 20:30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4 1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C唱放,不适合发烧友搭棚制作,主要是因为搭棚电路容易受干扰,产生噪音。

我刚完成G版设计电路的唱放,每制作一次后越发觉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真心感谢G版无私分享他的电路!真的很好很好听!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5 21:44

本帖最后由 Gautau 于 2014-4-26 05:57 编辑

今天下午在香港XXXXXXXXXXX试音室是听了这款唱头放大器。
整机的噪声很低,把前级音量开到70%,贴近喇叭也听不到太大的交流生。
用mm唱头播放音乐,声音通透自然,高频空气感中频的质感以及低频的下潜和轮廓,远远超越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CD机。

补充内容 (2014-4-25 22:01):
试听时实用的是MC唱头播放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5 21:46

这就是玩LP的乐趣,追求自然淳朴的声音。听了LP之后再去听CD会感觉数码声太假。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5 21:53

我把整机的照片放上来给大家欣赏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5 21:57

lirongxiang 发表于 2014-4-25 2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刚完成G版设计电路的唱放,每制作一次后越发觉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真心感谢G版无私分享他的电路 ...

电子管mm唱放更发烧,建议一定要做胆稳压,否则低频噪声很大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5 22:00

本帖最后由 steve211 于 2014-4-25 22:05 编辑

电器指标:
mc放大倍数3000倍,
mm放大倍数100倍
mm信噪比92dB,
MC信噪比76dB

出猫 发表于 2014-4-25 22:11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4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采用运算放大器做放大。

:handshake感谢分享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6 00:47

出猫 发表于 2014-4-25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分享

很遗憾,今天下午听的LP全部是上世纪80年代的,近期推出的LP唱片灌制水平远不如上世纪的。从唱片的制作水准看现代的录音水平应该说是倒退了。

Gautau 发表于 2014-4-26 06:10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6 0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遗憾,今天下午听的LP全部是上世纪80年代的,近期推出的LP唱片灌制水平远不如上世纪的。从唱片的制作 ...

找些60年代的大 DECCA 傍身吧 . . . . . .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6 11:29

玩黑胶碟感觉和抽雪茄一样,费用昂贵,但是感觉确是其他音源无法代替的。

红山老猫 发表于 2014-4-26 13:19

本帖最后由 红山老猫 于 2014-4-26 13:27 编辑

有关黑胶与CD的区分, 黑胶的顶峰是CD来临人世间之前, 当时的CD真的很差吗? 不见得 ! 当然CD的特色与黑胶的特色是截然不同的, 我从70年代中之后, 目睹黑胶的顶峰,如当年的FR-1MKIIIF 唱头 (或许是人世间用钱可以购得声音最干净的唱头), 各种单支点唱臂包括 Mayware Formula IV, Keith Monk水银唱臂, Grace 的 704, 945S (到今天我还是喜爱得不得了)。更重要的是调校黑胶唱盘的工具, 这几十年以来从粗糙的 Cart-Align (这是件古董,我送了给在武汉的老大, 小钳子)开始, 发展到今天, 人类在数学导论纸上谈兵, 已到吹毛求疵的境界, 一个精密的调校工具起码能用三种调校办法, 如 Doctor Feickert调校工具。 光拥有一流的硬件(唱头, 唱臂, 转盘)而没有把她们推到性能的顶限,而说黑胶怎样好听是毫无意义的。 我较感遗憾的是不良JS, 把性能较次的唱盘,还是高价卖给国内的朋友, 不客气说, 一部廉价的先锋带动盘都足以在音乐性这环拿下无论多么小心调校的(松下 Technics SL1200 或 Kenwood 的 KD500 或600 )直驱唱盘。 我们在黑胶盛行的年代早就知道这个秘密了 ! 眼看这个我们知晓的秘密, 却不为国内黑胶用家重视, 我还能说什么呢 ? 这注定国内黑胶用家还是要再走一大圈路, 直到他们亲自试过, 明瞭在对等的条件下, 带动唱盘的优势了 !

简单地说, CD是很容易取得不错的音效, 而黑胶却是要在调校下, 下很多苦工,方修成正果。 如果在一部一流的黑胶唱盘下, 没细心调校, 分分钟,黑胶亚于CD可不是新闻。 遗憾的, 把黑胶调校到全无破绽的高手却是非常稀少的 !

出猫 发表于 2014-4-26 17:36

红山老猫 发表于 2014-4-26 1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关黑胶与CD的区分, 黑胶的顶峰是CD来临人世间之前, 当时的CD真的很差吗? 不见得 ! 当然CD的特色与黑胶 ...

:L费力搞了 denon DP-3000 的直驱转盘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6 17:49

本帖最后由 steve211 于 2014-4-26 17:51 编辑

   我也是听了几款LP电唱机,感觉还是老款的比较好,看起来笨重,用起来得心应手,避震系统做得很扎实。调教也很方便。MC唱放的输入阻抗一定要选用可调的,否则会因为阻抗不匹配导致声音不正确。一般来讲MC的输入阻抗可以多设几种:22,50,75,100,250,500欧姆
   昨天试听时我把阻抗是定位500欧姆,感觉比较流畅自然。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9 08:24

目前玩LP的人还是很少,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器材的投入成本太高。后续还要购买昂贵的黑胶唱片。

kwok_sir 发表于 2014-4-29 12:04

唱头调校工具不能小, 1. 超距, 2. 循跡角, (1.及2. 对失真很重要) 3.VTA , 4. 徧压, 5. 唱重, 6. 水平, 7. 转速。
清潔唱片減小炒豆声。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9 17:06

kwok_sir 发表于 2014-4-29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唱头调校工具不能小, 1. 超距, 2. 循跡角, (1.及2. 对失真很重要) 3.VTA , 4. 徧压, 5. 唱重, 6. 水平, 7....

LP贵族音响的专利

miqi008 发表于 2014-5-1 18:12

steve211 发表于 2014-4-25 2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把整机的照片放上来给大家欣赏

很精致,有商品机的味道,大概用了多少成本?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MC唱头放大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