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plus
发表于 2014-6-4 18:54
FU81 发表于 2014-6-4 1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建议下管用五极管才堪称完美,路版试验一下如何?就拿ef86吧
五极管要接成三极管线性才比较漂亮,不然放大量虽然很大,但失真不会好看。当然还有个补偿办法就是使用超低Vg2
FU81
发表于 2014-6-4 18:57
路遥plus 发表于 2014-6-4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五极管要接成三极管线性才比较漂亮,不然放大量虽然很大,但失真不会好看。当然还有个补偿办法就是使用超 ...
失真问题可以利用超三来解决,就是加一级阴极跟随然后反馈到G2
路遥plus
发表于 2014-6-4 18:58
kenny 发表于 2014-6-4 1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未必啊。Gyrator的本质原理和Mu随并不不同。
我上管用DMOS负偏,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指标。
用耗尽型场管,使用方法类同电子管。
Gyrator是不同于MU随,但各有特色。Gyrator在低频段比MU随优秀。
路遥plus
发表于 2014-6-4 19:00
FU81 发表于 2014-6-4 1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失真问题可以利用超三来解决,就是加一级阴极跟随然后反馈到G2
这个表面是不错的结构,但其实调试并不好弄。
FU81
发表于 2014-6-4 19:03
路遥plus 发表于 2014-6-4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耗尽型场管,使用方法类同电子管。
Gyrator是不同于MU随,但各有特色。Gyrator在低频段比MU随优秀。
就是省去一个自举电阻,然后加入一个退偶电容,看着总比Mu舒服!
Gautau
发表于 2014-6-4 19:11
FU81 发表于 2014-6-4 1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剩下该如何操刀?
6N3很好吗?
那便拆去 C1 试试。
FU81
发表于 2014-6-4 19:16
Gautau 发表于 2014-6-4 19: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N3很好吗?
那便拆去 C1 试试。
看看:
Gautau
发表于 2014-6-4 19:30
FU81 发表于 2014-6-4 19: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看:
这是个人不用6N3的原因 . . . 先天不足!
zl911
发表于 2014-6-4 19:33
FU81 发表于 2014-6-4 1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朱老!仿真结果显示K兄的理论是正确的,我尝试采用您的建议发现thd很高,很是麻烦
请认真观察下管eb=250-300v,100k负载线-2v时的情形。别匆忙结论。
FU81
发表于 2014-6-4 19:38
zl911 发表于 2014-6-4 19: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认真观察下管eb=250-300v,100k负载线-2v时的情形。别匆忙结论。
这个100K我是这样认为的,即属于下管的阳极负载也属于上管的阴极负载,如果上下2管Q点保持相同的话,那么100K才起到恒流的作用,否则模拟模拟结果解释不通。
BossXPOX
发表于 2014-6-4 19:45
几个坛友爱玩仿真,,,81兄弟对我的制作测试表示怀疑,这可以理解,但问起是否实做没有见到回复,也不好多问...
仿真软件已经安装好了,电路能玩,一软件也该能玩,我也玩玩仿真,,, 2个月时间给坛友一个答复..... 也是激励自己学习向上的动力嘛!
再次感谢坛友的关心,支持....
FU81
发表于 2014-6-4 19:50
BossXPOX 发表于 2014-6-4 1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个坛友爱玩仿真,,,81兄弟对我的制作测试表示怀疑,这可以理解,但问起是否实做没有见到回复,也不好多问...
...
我还没有您老胆大呀!我要做好充足的功课才能玩前级,否则死在哪里都不知道:lol
zl911
发表于 2014-6-4 19:57
FU81 发表于 2014-6-4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100K我是这样认为的,即属于下管的阳极负载也属于上管的阴极负载,如果上下2管Q点保持相同的话,那 ...
好好看看书。仿真不是万能的。什么q点一定要相同?下管的交流负载仅仅是100k吗?凭什么上管的工作点一定等同下管。正因为下管的负载是恆流源,那么上管的偏置高于下管是很正常的。100k是条斜线,恆流源近乎平行,输出电压你说能一样吗?虽然阴随只有0.9的放大率。
FU81
发表于 2014-6-4 20:00
zl911 发表于 2014-6-4 1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好看看书。仿真不是万能的。什么q点一定要相同?下管的交流负载仅仅是100k吗?凭什么上管的工作点一定等 ...
多谢您老点播,:handshake愚昧就是无知啊:@
zl911
发表于 2014-6-4 20:05
FU81 发表于 2014-6-4 20: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您老点播,愚昧就是无知啊
兄弟切勿自嘲。分析还是从原理上入手靠谱。
FU81
发表于 2014-6-4 20:06
超人胆 发表于 2014-5-21 1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的人多,是好事啊,不错了。
回贴少,1一没做过,2一没到火侯。
完全赞同
FU81
发表于 2014-6-4 20:09
ktyip8 发表于 2014-5-22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FU81兄弟,这么说,如果两级管子用6F1呢?前管五极部分做放大,三极部分做模拟电感,后管三极部分做C ...
但是要考虑直流负反馈了,不然很难控制失真
FU81
发表于 2014-6-4 20:56
本帖最后由 FU81 于 2014-6-4 22:40 编辑
我计划很久了,没有胆量开搞,不是模拟哦!
天马飞云
发表于 2014-6-4 22:02
本帖最后由 天马飞云 于 2014-6-4 22:05 编辑
楼上二位不要再争吵了,否则帖子会被暂时关闭,相关会员按照版规予以处罚。
zl911
发表于 2014-6-4 23:19
如果单论阴随输出特性,g版这个电路是优于所谓的u随。毕竟阴极负载是专门的恆流源,交流阻抗比纯电阻大多了且不存在u随偶次失真互抵的问题。凡事均有利弊,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两种类型的设计没什么高低可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