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0:37

好了,对于这个下潜,开始分析。首先确定下潜这个因素。之前的帖子中已经说明。仅以可闻的低频来说。即只要高于环境噪声值即可算成可闻。当然,这一值在实际的成品情况是否具有意义我们就不说了。这里要说的只是箱体这个特性理念。首先以相对线性的思路来看待,那么下面放上一张图。这个模型用的是SCAN的8545,在一个约20升左右的容积下的结果。分频调谐频率为约40HZ。以及28HZ的棕、绿以及闭箱下的蓝色曲线。这个只是一个以很早以前的高通滤波器概念下的一个低频下限所展示出来的频域曲线。

星星点烟 发表于 2012-9-8 20:42

我自己不放音乐是不会放倒相箱的,一听到相箱头容易晕。我听密封相。密封箱要是低音量不够的话我宁可上更大的低音也绝对不会用小单元低音做倒相来低音。除非是我卖给客人为了钱我才做倒相箱。自己听还是多下点本听密封。

33x 发表于 2012-9-8 20:59

密闭箱的下潜深点, 但要求单元工作比较坚韧~ :lol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1:00

便于分析,上一个相对直观一些的LSPCAD的仿真图。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蓝色虚线带表的是扬声器正面的声输出,红色虚线代表的是导相管输出。黑色为最终的音箱的输出响应。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1:05

那么,从LSPCAD这张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或许很多人一眼就看过去了。都往黑色的最终音箱曲线上看。没错,作为一个高通滤波为概念设计音箱时确实注重的是音箱的最终曲线。这也是一个充分说明其当前的低频情况的一种说明。
那么再深入的去看一看。蓝色虚线是什么样的呢?它代表的是扬声器正面输出的频响。当前他产生了哪些变化?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1:14

好的,说说蓝色虚线的扬声器正面输出的频响,很显然其在低频时输出有一个谷点。而这个谷点刚好同期导相管的调谐频率是一致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谷。要知道扬声器其低频输出时震膜呈相对线性的活塞震动,此时其障板障板表现也并未产生谷点(测试精度问题产生的峰谷除外)。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1:19

好的,我再传一张阻抗图上来看看,用于补助说明。一个扬声器在自由场下其阻抗多为一个向上的阻抗峰。而导相音箱为什么会变成两个?

怎么没人插话了?都玩去了?

bebear 发表于 2012-9-8 21:32

引蛇出洞完了,开始秋后算账讲课了,就一哄而散了,哈。

晨雨 发表于 2012-9-8 21:36

刚刚看到。
我觉得闭箱最低下限频率基本就是喇叭的频率,导向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导向和倒像一定要严谨,有好多初学者,会学习你的内容,一开始就错下去。老手当然然知道你说的啥意思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1:55

再说阻抗,为什么一个中低音扬声器的阻抗不是一条直线?或呈现出现电感那样的一条由低至高频向上走的曲线?好吧,我们来拆分扬声器的阻抗是如何组成。(实际上是老声长谈了,记得好几年前已经多次在坛里有说过)
如下图的阻抗曲线,低频区有一个很高的峰。相信很多大侠都知道,我还是多做一些说明吧。低频这个峰值从何而来?好吧,事实上这个峰产生的原因为音圈在磁路中进行切割磁场而产生的反向电流而引起的。那和它为什么会是峰?而不是越往低频越高的一个曲线?我们来看看扬声器的工作状态,当低频区时扬声器的震动结构在响应频率信号时。因其震动质量及震动结构部的机械阻力的影响。造成其震动的速度离信号响应时间产生了延迟。可以说当一个电压信号移至波形的峰值时,扬声器的音圈受重力及机械阻力的影响还未移到相应值时电压信号已经开始从波峰开始下降。而这个过程中虽然音圈仍然会有震动系统欠阻尼拟的还有一点点行程,但就要随输出电压的下降而震幅下降。而越低频这种情况就要相对越明显些,由于振幅已经相对的被抑制了,那么其随波长的加大越往低频率时音圈的移动速度则相对下降了,此产生的切隔磁场的电流也在下降,这个切隔磁场的特点随频率的增加。此时振频及策动源频率的上升音圈移动速度在达其谐振频率时达到了最高值。此时产生的反向电流也达到了最大值。也就在此时阻抗峰的顶端。而当再往高频时,随着频率的增高,振幅开始下降此时切隔磁场所产生的反向电流就下降了。随着频率的增高,音圈自身电感所产生的感抗又对信号产生了抵抗因素,此时高频则开始呈向上趋势。那么,是什么造成导相箱会有两个峰呢?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1:58

回复 69# 晨雨
嗯。这点确实是,很容易造成别人理解错误。

爬行动物 发表于 2012-9-8 22:03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2:08

回复 72# 爬行动物


    确实。

闲情逸趣 发表于 2012-9-8 22:08

这个帖: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 ... =%C0%CF%CD%C3%D7%D3
更通俗易懂。

闲情逸趣 发表于 2012-9-8 22:11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181565&highlight=%C0%CF%CD%C3%D7%D3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2:13

回复 75# 闲情逸趣
嗯。原本我也想提起这个帖子的,但我想说的重点其实不在这。

闲情逸趣 发表于 2012-9-8 22:16

说说您的重点

闲情逸趣 发表于 2012-9-8 22:28

回复 70# 维卡亚
看看,把峰基本削平了。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2:38

本帖最后由 维卡亚 于 2012-9-8 23:01 编辑

好的。上面的烧友也已经提到了倒相箱的情况。
倒相箱,之所以倒相。这源于亥姆霍兹共振原理。一个具有足够钢性体的开口箱,箱内空气受波动压缩产生的亥姆霍兹共振。这个受压缩的空气其弹性或者说共振变化与其作用力方向相反,可以说当扬声器向内时其整体在谐振频率上呈压缩状态,在导相孔的气压力方向也是向箱体内部。此时周期变化下来,导相管口输出的声级等于被倒了一个相,它同扬声器在此频率时的外部压力变代可以说是一致的。(实际还是不完全一致)。同样,由于振膜是要向内挤,而在这个谐振频率上箱内空气也是向内压缩。而振膜要压缩这个空气,此时空气开始产生抵抗力,也就是弹簧效应,且结构的共振的空气反作用力很强,在此时,扬声器的振幅受空气弹簧效应的作用力大幅下降。也因此出现了上面的扬声器正面输出频响产生了低谷(蓝虚线),因为扬声器的振幅大幅度下降了。而导管则由于共振因素产生了强大的声输出。同时也因为振幅的大幅下降。音圈切隔磁场所产生的电流也在下降,所以阻抗在调谐频率点时跌到了一个低值。此时的阻抗呈双峰特性。那么,接下来就是重点了。调谐频率以下的频率呢?
补充一个振幅曲线

维卡亚 发表于 2012-9-8 22:43

回复 78# 闲情逸趣
具体是消没,还是只消平还是只消了一点。就要看实际应用中调谐的效率了。刚好,在首页中有说过某个情况中有说导相箱开始呈闭箱式变化。也是图中状态的其中一相关因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密闭箱的下潜深还是导相箱的下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