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19:59
在随后的几年里,只要去广州我都会抽空到佛山八达厂去看看陈兆良,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情结。从上面的照片对照下面两张,可以看到陈兆良从年轻到中年的年龄过渡变化.....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07
国产器材我从威马A-9360开始玩的,好像是在95年吧
音生音世 发表于 2012-3-23 23:2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你说的威马A-9360就是广东南海凌骏公司,兄弟两个,两个品牌(一个叫“威马”,一个叫“ONE”),见下面介绍-------
1998年在ONE老总丁伟志家里玩(哥哥叫丁伟雄),听他的一套音响器材,记得当时已经是凌晨1点!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16
音乐是不分地域的,在江门新会欣赏地方粤剧,听起来蛮有味道的!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21
八达开发第一台CD机时,我正好遇见了它的工程样机...,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26
1998年和柴尔的林杰观看珠海航空展,领略了战斗机超低空飞行从人头上掠过时的超低频,那才是真正的撼人心扉,相比之下的15寸喇叭有源超低音箱,简直是小儿科!;P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29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4 20:33 编辑
国产器材我从威马A-9360开始玩的,好像是在95年吧
音生音世 发表于 2012-3-23 23:2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ONE如今已不存在了,具体演变过程大致如下∶当年ONE在正走红的1995年-1998年之际,企业内部上层有了变动,所以派生出副牌“威马”,就象先驱派生出“科泰”一样。其间,丁伟志曾在2002年试图重新再起,并启用了一个新品牌,产品以家庭影院系统为主,但由于当时市场已处于严重滑波,大势所趋,终未遂。至此,丁伟志不再复出。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32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4 21:47 编辑
2000-2003年和小叶搭挡“楚天音乐台.视听空间”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半。我被破例可以节目前喝一瓶啤酒(倒不是馋洒,而是平常话不多,但喝一点酒就来劲了)。图为在电台现场讲解雅士(BOM,又称“轰天炮”)的一台胆前级功放,现场开盖,现场直播,现场回答,互动交流!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42
座落在广东南海九江沙口的二手音响城是前几年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买过一些东西。我想也许只有我才会干出这种事∶花350元买一台日本乐声的收音头,再花200元买一个旧日立吸尘器(为应付老伴),然后拎着这些像宝一样的东西赶到广州机场乘850元一张票的飞机回武汉!
注∶南海九江沙口二手音响城近两年不太景气,价高品种少,一部分商家现搬往广州陶街!
天朗Mini
发表于 2012-3-24 20:45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47
杨老,得顶!
天朗Mini 发表于 2012-3-24 20:4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handshake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49
2003年在广东南海与最终的“百灵”(国内最早生产甲类晶体管放大器)合影,此时的“百灵”已不做Hi-Fi了,专做廉价AV!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50
原百灵创始人关明芬(中),左为阿理金伟杰大侠,右为东方之声冯永坚! (摄于2004年广东番禺洛溪新村)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0:59
杭州“中裕奥斯”的CD解码器当年备受好评,设计师霍建华后出走“中裕奥斯”入深圳三诺,遂去向不明!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1:02
迄今唯一的一次出国-------从广西北海进入越南芒街,而且仅仅只呆了一天 (摄于从南宁国产音响大展返珠海途中,左为原创杜总)!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1:04
搞笑的“何氏”两兄弟!图二为阿庭(何玉庭)
:lol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1:06
这是我的挚友张汉中通过信箱发来的短信,软件发烧友,拉了几十年的小提琴,最近添了孙女忙得不可开交。其实,我俩住的地方很近,只隔着一个街坊,却只能网上交流,感概万千。
<<朋友之间的唠磕 >>
维中,你好!我经常登陆你们的网站,作为知已恭喜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说实话,我们已是近花甲之年的人了,人生的经历不算少(不论哪方面的),晚年的爱好总是要有的,发烧能够淘冶性格,打球也能强身健体。不过爱好乐器,我恐怕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不管水平如何小提琴始终是我的至爱,就像你酷好扬琴一样。
对于你们的DIY胆机,我只有感性的认识,很先想看看听听,可惜小外孙几乎占距了我全部的时间,一切安排随时可能打乱。老伴太辛苦,再不搭把手就太说不过去了,个中滋味真乃是一言难尽。一把年纪了,还要当当保姆,幸好有点运动基础,反应算是够快。不知几年过后如何,但愿不要老年痴呆。侯"大师"的死,是不是在提醒我们这些"老三届",真的是要好好爱护自己了。
没有写字板,汉语拼音打字真是很慢,只是享受发送邮件的过程;朋友之间,无话不谈。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1:08
中国音响行业里还是有从专业音乐人转化而来的,像北京羽商公司的于建兵便是其中之一(原武警文工团专业二胡),1999年曾为写他录和李小沛的唱片<<龙迹>>作过一次专访,喜欢他的人文和幽默,至今常有联系!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1:11
和二胡演奏家宋飞聊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中为雨果唱片公司易有伍),很欣赏她的率真,她的录音我一直保存着,哪天得空一定整理出来,不要紧的,美的音乐是不会过时的!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1:14
在广州的几年中,曾利用工作之便在海印向香港玩LP高手骆达生学到不少玩机的讲究和窍门,另一个认识的玩LP高手是陶街的秦逸,唱针的夹角、水平、唱头与唱臂的比重....,秘芨手法一套一套的!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4 21:17
一行服一行,行行出状元,强中更有强中手!
:victory: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