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16 18:31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4-6-16 22:23 编辑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音响发烧越来越和乐器的弹奏联系多了,首先是欣赏音乐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而非中外大而全的全线涵盖,所聆听的音乐多在自己的偏好乐种曲目之中,因此这种听音乐和一般的欣赏形式有所不同而更多的是针对教材了,所以有时候是捧着曲谱对照着听。听什么呢?听旋律章节的处理手法和技巧表现。显然,这种聆听和音响发烧听音效、听声场、听层次巳不是一回事了。此外,音响的使用也和乐器的训练相结合的越来越密切而不再是单一的器材聆听了.
久久风雷
发表于 2014-6-16 20:02
曾经玩过的组合雄鹰VCD、斯巴克220功放、自制的用南鲸喇叭做的8寸低音3单元音箱,现在都不知哪里去了:L
jbm86868
发表于 2014-6-17 00:21
感动!!!
ymh1000
发表于 2014-6-17 18:15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16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你的关注,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祝你身体健康,工作 愉 快,接下来我会谈谈现在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欢迎杨老你有空来潮州
jeffv
发表于 2014-6-17 19:13
学习了,很长知识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17 20:52
ymh1000 发表于 2014-6-17 18:15
欢迎杨老你有空来潮州
谢谢.
皮鞋
发表于 2014-6-18 02:30
一部国产音响的沧桑史。感谢楼主的分享。
505393719
发表于 2014-6-19 16:38
杨老师音响界老大不容易啊,佩服。我也55年人之今还是爱好hifi,有时间动动手之乐趣,可眼睛已老花了只能听听音乐。
beyond1989721
发表于 2014-6-19 20:31
好经典的照片
曹伟
发表于 2014-6-20 00:15
敬佩杨老师,9几年那时候确实是音响在国内最最火热的时期,看了杨老师的帖子感触好深,那个年代认认真真做音响的国产品牌真不少啊,可到了现在,认真做音响的国产厂家真不多了。
7719264
发表于 2014-6-20 11:02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3 2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你是老烧了,当年我在“音响世界”上曾写过一篇中裕奥斯DC-80的评介,标题是“来自西子湖畔 ...
我问过中山老曹,曹老师说,贺建华好象去美国了。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20 23:14
我觉得,音响发烧(包括diy制作)如能与音乐结合的紧密,其热情和生命力会更强一些。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20 23:19
ymh1000 发表于 2014-6-17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欢迎杨老你有空来潮州
谢谢。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20 23:20
曹伟 发表于 2014-6-20 0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敬佩杨老师,9几年那时候确实是音响在国内最最火热的时期,看了杨老师的帖子感触好深,那个年代认认真真做音 ...
不敢当,只是一种个人的经历而感概万千罢了。
芦芽山
发表于 2014-6-21 11:41
多么精练的中国音响发展记录,偶然翻到以前用“中华206”和DIY的3DD15准互补功放听的一些老唱片,拍几张给烧友们助兴。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21 13:59
芦芽山 发表于 2014-6-21 1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么精练的中国音响发展记录,偶然翻到以前用“中华206”和DIY的3DD15准互补功放听的一些老唱片,拍几张给烧 ...
基本上,从收藏的唱片曲目风格类型可以推算出收藏人的大致年龄。
碧血天蝎
发表于 2014-6-22 06:32
binjie881
发表于 2014-6-22 07:03
中国音响有你更精彩,感谢杨老师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6-22 08:26
碧血天蝎 发表于 2014-6-22 0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杨老师还真的看到啦。
并回复我的这个贴。
其实:我用天逸AD89推过惠威M1但效果不好。
用300B单端胆机推M1音箱并非绝对不行,而是要看播放哪方面类型的音乐,像民乐、人声、吉它、弦乐、室内轻音乐之类还行,但播放管弦乐作品气势会逊色一些,毕竟只有2X7W的输出功率,而且300B的低频一般情况下其下潜不是很深,中高频的漂逸、迷人才是它的最擅长。
liuguixing666
发表于 2014-6-22 14:03
这些美好的文字和图片。
希望杨老师整理资料写回忆录吧---记录80年代到2000年中国音响工业的辉煌发展和激情岁月,开拓者和热爱者的美梦,条件和认知。展望下新世纪前三,四十年中国音响将是怎样的形势和状况。还有没有热血沸腾的时光?
现在,天津市的音响城没有多少人去逛了,出了一些新品牌没有听说也没有感召力。圈里的朋友玩的还是一些旧机器。
所有以前与音响有关的无线电厂都面目全非了。
杨老师的新书会成为我们爱好者案头的挚爱---抚胸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禁不住心潮起伏,感慨时光飞逝,到底什么是生活的真正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