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NLDEE 发表于 2015-2-23 17:06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3 12:48
看你的分析,我知道你是看懂了我想表达的意思的。起码你懂电路吧。
我现在在意的地方就是,你说的那句, ...

整流滤波电路如果不加负债,为什么电压会虚高?理论会达到交流值的1.4倍,一旦加上负债就会下降。那下降的部分哪去了?显然是被负债吸收了。 那负债是恒定吸收那么多吗? 不是,这由电容特性决定。充电快的电容,电容吸收多,负债吸收少,不同频率,不同电容,又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你又说了,最终电压不是在跟随器范围内吗? 不错,最终是这样,但中途呢?在中途过程,可能对于跟随器就是亏空的,输出就是失真的。虽然最终测量结果不失真,但很多个瞬间会由失真过来,因为这些瞬间的失真躲不过人耳,所以你听到是不同的音色。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3 23:32

jvne 发表于 2015-2-24 01:18

楼主新年好,感觉是不是把电容和三极管的性能过于理想化了?

getpassw 发表于 2015-2-24 05:34

楼主弄错方向,电压电流等数据和听感音色是两回事,滤波对声音有很大影响

LRIROG 发表于 2015-2-24 11:15

本帖最后由 LRIROG 于 2015-2-24 11:23 编辑

denis8525所说到的都是静态分析,而忽略了功放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假如功放功放靠自身反馈很快速,也难抑制文波对声音的影响,除非你把频带做到很窄,就好像工业的驱动电路。

陈宏锋 发表于 2015-2-24 12:30

LRIROG 发表于 2015-2-24 12:52

关于功放设计,要与电源功率·功放输出功率适当配合来做个弹簧效应才是上策,要想好听舒服就要花点心思但度就要适量,前提还是同连接音箱一起调整,才达到与这对音箱最佳匹配了。

无章的自由 发表于 2015-2-24 12:57

LRIROG 发表于 2015-2-24 12:52
关于功放设计,要与电源功率·功放输出功率适当配合来做个弹簧效应才是上策,要想好听舒服就要花点心思但度 ...

说道点子上了。:victory:

音响是套系统。并非是调整某个元件后就能一鸣惊人!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4:41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4:49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4:56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5:02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5:03

二大爷 发表于 2015-2-24 16:25

不评论谁对谁错,谈一点个人思考,信号电压相当于一调制信号,控制着末级电流放大官的内阻,使流过其的电流忽大忽小的变化,以甲类机来讲,静态时中点电压为0,也可理解为上下两管的电流互相抵消,从而扬声器线圈中无电流,动态情况下,上下两管中的电流此消彼长,从而扬声器中有电流通过。电流从何而来,某一瞬间是火牛,某一瞬间是水塘,从而火牛与电容对声音都是有关的。

二大爷 发表于 2015-2-24 16:38

本帖最后由 二大爷 于 2015-2-24 16:48 编辑

另外再说一些电容对声音正相关的原因,本人拆解过一些大容量电解,里面的电极铝箔是铆接在接线片上的,有时压合不是哪么紧密,此时电解液会渗透到其缝隙里,使结合部亦产生氧化铝从而使电解C内阻增加,大厂产品压合工艺好或干脆是点焊的,这恐怕也是名厂产品音质好的一个原因吧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6:43

simon62 发表于 2015-2-24 17:02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4:56
我分析的,是某一个瞬间的静态。而这个瞬间,前面也有人问过我到底是多长时间。我也根据不同的要求严格度 ...

你想下你的什么模型在什么理想況狀下,電源紋波是幾mV是什么頻率的再吹牛吧。

simon62 发表于 2015-2-24 17:07

地星有一種生物,自已都聽不到自已發出的真實聲音,這種生物叫人類,然後有部份人類一天到晚在搞什么還原保真聽真實聲音。

二大爷 发表于 2015-2-24 17:23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6:43
两点,
第一,信号不是控制末级管的内阻。三极管虽然常用,但是是比较特殊的元器件,详情解释就很理论 ...

有时我们需适当抛开一些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知老弟以为然否。

denis5825 发表于 2015-2-24 17:37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末级供电的滤波电容,是不是一定会有影响?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大家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