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得到这个结果,感谢yyf901前辈的指导

2

主题

2

好友

218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137
精华
0
经验
2182 点
金钱
2135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4-3-2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94楼提到了“双峰等高用法”,这个是错误认知,正确认知是箱体参数符合设计参数后,双峰形态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可能是等高的,可能是不等高的)。

分频器设计制作的几个节点:
1,低通电感尺寸对低音影响大,当是 衡擎力 电感方能胜任。衡擎力电感要通过单元的Qms值设计,体积较大,网上买的都不符合要求,需要自己绕制作。这一关不太好过,通常需要自动绕线机才能达标(手绕和手动绕线机生产的线圈紧密度不好控制,电感量与内阻值的对应度会偏离设计较多)。
2,至少低音单元要使用阻抗补偿电路,它是降低失真的关键网络。
3,衰减器能用输入输出阻抗相等的T型网络就不用输入阻抗大于输出阻抗的L型网络,能用L型网络就别用串联单只电阻,道理是传输阻抗越是不匹配,能量反射越严重,声音品质越是被损害等。
4,使用T型和L型衰减器时,每改变衰减量,都要重新计算各阻值,且不可通过软件随意调整单个电阻阻值。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4-3-28 22:47
94楼提到了“双峰等高用法”,这个是错误认知,正确认知是箱体参数符合设计参数后,双峰形态该是什么样就是 ...

94楼提到了所有扬声器“双峰等高用法”最优,确实是错误的。我提到这个等高峰主要是方便验证我测试出的T/S参数在模拟和实测上更直观验证测试的数据准确度。我这个喇叭我还是按WINSD软件推荐的最优容积实作箱体的(24L)。不过软件设计者也不推荐一个喇叭只有一个箱体的说法,可以按输出要求任意设计箱体。

2

主题

2

好友

218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137
精华
0
经验
2182 点
金钱
2135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4-3-29 09:4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箱体的唯一功能是控制低音类型,既低音瞬态,也就是常说的:低音听上去是宽松的?还是紧绷的?
最初的音箱设计者对低音类型无感,当用适合闭箱的单元分别放在Qtc=0.5和Qtc=1.2的箱体上听曲目,才知道:哦~原来宽松的低音原来是这样,紧绷的是那样。

合格音箱设计者当是对低音瞬态有清晰认识的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低音是知道的,当给自己设计音箱时(例如倒相箱),会从BB4、QB3、C4箱体响应中选择一个,然后再在QL=3、7、15中选择一项,若之后的步骤没有大问题的话,最终的音箱低音就是自己期望的那种。

与一个对低音瞬态无感的人说“你喜欢什么样的低音?”,他依旧是无感的。给他制作“松散的”、“紧绷的”、“不紧不松的”音箱让他听,他会说,“我喜欢这个低音”。
“软件设计者也不推荐一个喇叭只有一个箱体”是对低音类型无感之人而言的。

低音当是设计出来的,不应是调来调去找声音,如果一个人认定不调来调去,音箱就出不来“好”声音,说明他自认为自己理解了“软件设计者也不推荐一个喇叭只有一个箱体”这句话,相反,懂音箱的人对这句话的评价是:“说给小白听的”。

DIY音箱群体的主要问题是眼高手低,但自己反而认为自己手不低,一旦自我感觉良好就什么话都听不进了,罪魁祸首是过早使用软件,这里如此,其它论坛如此,B站更是臭气熏天。

确认自己真爱DIY,要从“如果没有电脑该怎么办?”的角度感受DIY的魅力,有毅力这么想的话,心才能冷静下来,DIY之路会越走越远宽,当宽到可以横着走时,就再也不想DIY了,倒不是热情消失了,而是手高眼高、看不上世面上那些喇叭了,很像金灿荣说得“练了一身绝世武功,出来一看,江湖没了”。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ysy 于 2024-3-29 13:11 编辑
yyf901 发表于 2024-3-29 09:42
箱体的唯一功能是控制低音类型,既低音瞬态,也就是常说的:低音听上去是宽松的?还是紧绷的?
最初的音 ...


嗯,闭箱设计容易,改变箱体容积就能得到所要的QTC值。倒相箱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相互之间的参数对QTC值的影响。下面我还是上到相管后验证设计的精度!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喇叭根据T/S参数,默认WINSD推荐的是C4响应。相关需要的箱体容积,倒相谐振频率、倒相管尺寸、频响、瞬态如下图:
-3DB频响及单元参数.png
箱体容积和瞬态(延迟).png
推荐倒相管尺寸和倒相箱阻抗曲线.png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堵住倒相孔后验证了闭箱的精度。今天继续验证实测倒相箱的精度。先根据箱体上倒相孔的尺寸用硬纸板卷个纸筒量出内径,长度按模拟软件需要提供实际长度(如下图纸管内径4.7cm,长度6.85cm和软件模拟的直径和长度一致)。将纸管插入箱体
需要倒相管的尺寸.png
简易倒相管.jpg
倒相管长度.jpg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ysy 于 2024-3-29 14:00 编辑

然后进行进行软件模拟阻抗结果和实测阻抗的结果的对比:对比结果实测和模拟结果精度还是很高的。后期对倒相管管扩孔至8.3cm;长度25.3cm直接换上就行了。
倒相箱阻抗测量.jpg
软件模拟阻抗.png
第二谐振点频率和阻抗.jpg
第一谐振点频率和阻抗.jpg

117

主题

1

好友

3398

积分
     

超级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5Rank: 5

UID
9238
帖子
3117
精华
3
经验
3398 点
金钱
2972 ¥
注册时间
2006-5-8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24-3-2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厉害,俺也要多多的学习。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低音阻抗补偿的参数由以下途径取得;由T/S参数取得Re=4.1欧姆,实测上箱后在1Khz时音圈电感为442.9uh。代入在线计算软件得到的结果是5.1欧姆和26uf的串联电路。待找齐元件并入低音再看下阻抗曲线。

RE阻抗.png
低音阻抗补偿.jpg
软件计算阻抗补偿结果.png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ysy 于 2024-3-30 08:59 编辑

电阻电容找了现有的,通过并联串联就可以测试了,补偿后的数据为下一部导入分频器的计算作为依据。测试结果如下:
材料.jpg
补偿测试.jpg
补偿前.png
补偿后.png

43

主题

6

好友

312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79936
帖子
3079
精华
0
经验
3123 点
金钱
3022 ¥
注册时间
2020-6-25
发表于 2024-3-3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司机动作太慢,照这种“认真”进度,感觉还需2年

44

主题

0

好友

970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在论坛只要你脸皮够厚,尴尬的永远是别人。

Rank: 8Rank: 8

UID
280908
帖子
9669
精华
0
经验
9700 点
金钱
9579 ¥
注册时间
2011-1-9
发表于 2024-3-3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基础理论精确指导下可以制出非常精确基础的音箱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ysy 于 2024-3-30 11:39 编辑
capa 发表于 2024-3-30 10:05
老司机动作太慢,照这种“认真”进度,感觉还需2年


难度主要在T/S测试的精度上面。去年秋冬季节开始学习测量,第一体会的是温度变化对T/S参数影响极大,所以一直在等到现在气温25度左右才能继续进行测量。至少到目前这一步验证了软件的强大,后续应该完全在软件的模拟数据做箱也能和实物相符。现在一步步做个记录,主要为了验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发现明显偏差再倒查原因。前四页的内容基本就是T/S数据测试结果不正确的数据。

2

主题

2

好友

218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137
精华
0
经验
2182 点
金钱
2135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4-3-3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粗看TS参数是准的。
分频器模拟是代入实测曲线进行的,由于曲线是真实的,所得元件值是精确的。

用软件模拟箱体情况不同,软件错误、板材、漏气、等温环境是主要变量,软件并不知道物理材料的特性。

Fs=62.9Hz,Qts=0.55,Vas=8.05L,软件给出的Vb=24.72L,则α=Vas/Vb=0.3257
用α=0.3257对照表格,与C4/QL=7的α=0.3453表格最接近,表示软件使用C4/QL=7的基础数据设计音箱;
表格C4/QL=7给出的H=0.7321,α=0.3453,则精确的导向管谐振频率Fb=62.9*0.7321=46.05Hz,软件给出的Fb=45.18Hz;精确的Vb=8.05/0.3453=23.4L,软件给出的是Vb=24.72L;比对数据,能估出软件是用QL=5、6设计箱体,也就是Vb=8.05/0.3257=24.8L,与软件给出的是Vb=24.72L吻合,说明软件至此没有错误;
当管道直径=4.7cm,管道精确长度L=23560*4.7^2/(45.18^2*24.72)-0.85*4.7=6.32cm,与6.85cm接近,没有大问题,但在图中没有看到软件使用的与管道直径相关的数据,看到了管道长度=10.2cm,这里需要复查;

以上内容是箱体容积和管道设计的过程,能鉴别软件是否存在严重错误(例如,lspCAD软件就有严重错误问题)。

导相箱设计比闭箱难度大不少,它不用Qtc值度量箱体的声学容积,而是用实际箱体的H'、α' 值,以及QL' 值去效验,过程需要反复测量,直到找到填充硬物和吸音棉的比例;当效验值符合导相箱设计表格中的设计值(H和α值),表示找到了声学容积Vb值和等温环境,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用Qtc=Qts*(α+1)^0.5
把Qtc值从α中提出来,用于快速大致找到硬物和吸音棉的填充量,当找到H'、α' 值后,再回过头测量Qtc值会比计算值(Qtc=Qts*(α+1)^0.5)小一些,这表明导相管并非工作在绝对的高阻状态,也就是有点空气泄漏(个人认为Qtc的那点差值由导相管的中频泄漏导致)。这一切工作完成后,再计算实际箱体的QL值(QL'),此值通常不等于设计值QL,无论QL'值大于还是小于QL值,它都是此音箱的实际瞬态指标,放音所听到的低频声音类型就是QL'指标。假如作者标注此箱的实测QL=5,若有看到此参数的人说:低音类型趋于松散的,表示这个人是行家。同理,把导相箱设计调整步骤反过来应用就是逆向工程,可以鉴别他人制作音箱水平,以及作者的能力。

总结说,箱体设计要以实测为准,模拟没有多少价值。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ysy 于 2024-3-30 13:57 编辑
yyf901 发表于 2024-3-30 12:42
辛苦了。

粗看TS参数是准的。


我已经放弃使用LSPCAD软件了。现在测量使用的REW,模拟使用WINSD。REW有汉化版的说明,WINSD目前还没有汉化版的操作手册但已经优化很多版本了,用翻译软件还是能大致看懂的,https://www.subwoofer-builder.com/WinISD.htm 有学习资料。WINsd倒相管也有各种设置选项(单管、多管、喇叭口现状、不同直径等),我是选择实物直径为4.7cm无喇叭口的柱形管道,所以对应调谐频率需要6.85cm的长度。你文中提到10.2cm是软件该箱建议推荐倒相管的直径(软件可以自行填入不同的直径数据),下一行灰色显示单管长度需要长度40.99cm。 再帮我审查下目前为止要纠正的地方。

2

主题

2

好友

218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137
精华
0
经验
2182 点
金钱
2135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4-3-30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fysy 发表于 2024-3-30 13:37
我已经放弃使用LSPCAD软件了。现在测量使用的REW,模拟使用WINSD。REW有汉化版的说明,WINSD目前还没有 ...

嗯,10.2*41cm的管道是对的,软件没问题;
箱体模拟没啥用,要实测。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分频器的设计:低音扬声器已经有了上箱后的阻抗曲线;还需要高音扬声器在箱体上的阻抗曲线。现在分别对高音扬声器进行裸测阻抗和上箱后的阻抗曲线,第三张图是原厂提供的高音扬声器参数图。大家可以判断下区别
上箱后阻抗.png
裸测阻抗.png
原厂数据.png

51

主题

13

好友

18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88
帖子
1877
精华
0
经验
1855 点
金钱
1591 ¥
注册时间
2004-9-3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厂数据和实测高音扬声器的现谐振频率非常低,估计这个高音和8寸扬声器做两分频也能胜任!现在根据上箱后的高音、低音扬声器在分频点实际阻抗代入计算软件取得需要的元件,考虑高音扬声器相对声压较高,暂先算个降低3db的衰减器备用,待测试频响曲线时再调整。
低音2.5Khz时阻抗.png
高音2.5Khz时阻抗.png
代入阻抗后分频器计算结果.png
-3db值.png

2

主题

2

好友

218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137
精华
0
经验
2182 点
金钱
2135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4-3-3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4-3-31 18:51 编辑
fysy 发表于 2024-3-30 22:11
原厂数据和实测高音扬声器的现谐振频率非常低,估计这个高音和8寸扬声器做两分频也能胜任!现在根据上箱后 ...


箱体调整后再设计分频器。
软件给出Vb值可作为样箱的物理容积,把单元和正确的导相管装上;
用α=Vas/Vb得到α值,再用Qtc==Qts*(α+1)^0.5把Qtc从α中提出来作为快速调整箱体的参数;
塞住导向管孔,边测量边往箱体里塞硬物和吸音棉,直到同时满足Qms'≈Qms(Qms'是扬声器在箱体上的Qms值)和Qtc值,此时箱体大致接近设计指标;
打开导向孔,测量得到双峰阻抗曲线(要求软件设置描绘曲线的点数不小于1000点/每倍频程):
Snap1.jpg
将阻抗曲线导出为文本文件,便可读取图中标注的参数值;
把这些值代入下图公式得到H'值:
Snap2.jpg

代入下图公式得到α'值:
Snap3.jpg

代入下图公式得到QL'值:
Snap4.jpg

把H'、α'值与设计值H、α对照,让它们近似相等的同时,还要让Qms'与Qms近似相等,当3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表示找到了箱体真值和等温环境;
而QL'的值可能与QL值差距较大,这与单元的EBP值有关,不管它,此QL'的值表达的是音箱的实际瞬态(QL=7表示低音类型是不“紧不松的”,QL=3表示低音趋于“松散的”,QL=15表示低音趋于“紧绷的”),见下图:
Snap5.jpg

然后把麦克风放在相邻单元之间,在消音室或室外远场(测量距离大于0.6米)分别测量单元在箱体上的频响曲线,然后把相邻单元的频响曲线和阻抗曲线载入分频器设计软件,通过软件的帮忙找到交叉频点处的相位差值(θ),由于分频器设计也有套路,内容比较多,这里不细说,只要记住θ不需要非要等于零,只要保证交叉频点左右各一频程带宽内的相位差不大于45度即可,此时,若软件具备沉孔深度差调整功能最好,这样,沉孔深度差与总频响曲线形状就结合起来了。。。。软软件不具备此功能,要用下式计算得到相邻单元的沉孔深度差:相邻单元距离差S(mm)=344000*θ/(360*f);
下图是不同软件的沉孔深度差调节界面:
FINE X-Over
Snap6.jpg

LAB3:
Snap7.jpg


最后,正式箱体的物理容积=Vb-硬物体积,由于在样箱上找到离所有正确参数,制作正式箱体安排好各单元的沉孔深度,箱体制成后,把样箱里的吸音棉塞进正式箱体,稍加调整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1,由于找到了箱体真值(声学体积Vb),所以,只要导向管设计无误,不需要调整导向管;随着对箱体的了解,为落实自己的一些设计理念(想法),调整导向管则另当别论。
2,箱体参数测量的信号强度与获取TS参数的信号强度一样。
3,获取TS参数和箱体调整应在25度左右的环境中进行。

(没复查,可能有错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