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惠威M1套件分频器升级尝试

[复制链接] 查看: 19798|回复: 93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经东 发表于 2023-1-6 23:45
这就是功率分频的难处,我最近发现了一种电脑分频的方法,楼主可以尝试一下,详细内容在我的帖子。

好的,认真学习一下,谢谢!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6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swm 发表于 2023-1-6 23:38
还是把高音电感落地,改回通常二阶或三阶容易调整相位。

我现在折腾的这个电路确实不好调整。
大侠可否指点一下,分频器相位对齐的一些电路
感谢!

1

主题

0

好友

50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4089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504 点
金钱
490 ¥
注册时间
2008-1-15
发表于 2023-1-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楼主的最后电路,模拟一下。高频似乎低了。再看图,喇叭已经有衰减电阻3。66欧和1.49欧。前面又有个12欧的电阻(和电感并连),再衰减一次高音。两次衰减高音,所以高音就低了很多。另外低音是8欧的(按测试数据取7欧来计算更好),高音也应该用衰减网络调整到7欧。
电路.jpg

1

主题

0

好友

50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4089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504 点
金钱
490 ¥
注册时间
2008-1-15
发表于 2023-1-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0几年时,也有人玩这个组合(具体型号不知道,反正是F5和铝带高音),声音不什么理想。

146

主题

4

好友

6088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在线

Rank: 8Rank: 8

UID
664195
帖子
11207
精华
0
经验
6088 点
金钱
5688 ¥
注册时间
2014-2-18
发表于 2023-1-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jianfengnt 发表于 2022-12-30 11:15
一般厂家生产出的喇叭都是一等品自己做箱子打广告打口碑,二等品做套件,三等品做散件,玩套件就别指望超过 ...

一款喇叭要生产多种等级,需要开发多道流水线,制造成本只会增加没有效益。。
产品离散率在同一型号需要测试鉴别,也会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所以也不适合厂家做法。。其实喇叭生产成本并不高。

如果套件玩不出原厂品质,更加会把口碑玩坏。。玩家从来不会怀疑自己的技术水平,只会认为产品品质问题。。

其实实质就是产品销售渠道以及售后的附加成本。。好比一台电脑,买品牌会贵很多,而自己按照同型号硬件组装。会便宜很多,其实性能差异很小。

比较成品和配件的市场流通能力,配件更容易灵活交换流通,因为配件可以组装成品,而成品不容易拆散配件销售(会折价)。

73

主题

3

好友

293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6559
帖子
3105
精华
0
经验
2933 点
金钱
2608 ¥
注册时间
2006-12-28
发表于 2023-1-1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xugs001 发表于 2023-1-6 23:53
我现在折腾的这个电路确实不好调整。
大侠可否指点一下,分频器相位对齐的一些电路
感谢!

分频点处太挤了,若相位准确此处估计是一个大山峰。高音电感落地,可以把高频峰轻易拉下来,比一味减小电容增加电阻好处多。改变两路的电感电容数值就可使相位曲线大幅移动。

2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693
帖子
66
精华
0
经验
70 点
金钱
64 ¥
注册时间
2022-3-26
发表于 2023-1-1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经东 于 2023-1-10 22:20 编辑

楼主这电路很有可能是错误的,用lspcad6和lspcad5高级模式模拟都不正常。应该是简易模式有bug,低音的陷波器一般是串联在旁路上的。 捕获.JPG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果 发表于 2023-1-9 11:02
按楼主的最后电路,模拟一下。高频似乎低了。再看图,喇叭已经有衰减电阻3。66欧和1.49欧。前面又有个12欧 ...

谢谢你的回复。
12欧的电阻和电感并联是一个谐振陷波器,作用是把高音上扬的曲线往下压一压。这个电路实际的直流电阻很小,12欧的电阻是用于调Q值的,对于高音的衰减并不厉害。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swm 发表于 2023-1-10 20:08
分频点处太挤了,若相位准确此处估计是一个大山峰。高音电感落地,可以把高频峰轻易拉下来,比一味减小电 ...

谢谢高手指导!
这个区域相位就是很复杂,电路仿真模拟的情况和声音实测情况都不一样,实测出来是个大凹陷,确实很难处理。很头疼……
关于相位曲线移动的方法,我再试试。
非常感谢!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swm 发表于 2023-1-10 20:08
分频点处太挤了,若相位准确此处估计是一个大山峰。高音电感落地,可以把高频峰轻易拉下来,比一味减小电 ...

这两个单元衔接的难处在于,RT1C-A的低频下限太高,F5N中低音喇叭接不上。为了让F5N的中音区能够够着RT1C-A,,就不能按照常规参数进行阻抗补偿(这样中音部分凹陷太厉害),需要刻意地让中音扬声器的阻抗上升一段,以保留较多的中高音,这样才能够着高音的下限。所带来的问题是,分频点处相位很乱。
我也不知该怎么取舍

2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693
帖子
66
精华
0
经验
70 点
金钱
64 ¥
注册时间
2022-3-26
发表于 2023-1-1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经东 发表于 2023-1-10 22:19
楼主这电路很有可能是错误的,用lspcad6和lspcad5高级模式模拟都不正常。应该是简易模式有bug,低音的陷波 ...

我重新检查了,没有错,是我放大器接错,见笑了。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经东 发表于 2023-1-10 22:19
楼主这电路很有可能是错误的,用lspcad6和lspcad5高级模式模拟都不正常。应该是简易模式有bug,低音的陷波 ...

谢谢提醒!
我用简易模式模仿出来确实和实测有差异,我再用高级模式重新搭建线路,试一试。

1

主题

0

好友

50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4089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504 点
金钱
490 ¥
注册时间
2008-1-15
发表于 2023-1-1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xugs001 发表于 2023-1-10 22:24
谢谢你的回复。
12欧的电阻和电感并联是一个谐振陷波器,作用是把高音上扬的曲线往下压一压。这个电路实 ...

你的理解应该是不太正确。对高频来说,这电感已经是蛮大了。比如,8kHz时,感抗已经有25欧,和12欧电阻并联后也有近11欧的阻抗。而后面的负载只有4.8欧(喇叭和衰减电阻)。什么能说对高音的衰减并不厉害呢。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果 发表于 2023-1-11 23:13
你的理解应该是不太正确。对高频来说,这电感已经是蛮大了。比如,8kHz时,感抗已经有25欧,和12欧电阻并 ...

这个参数我实测过,高频没有出现过渡衰减。
惠威的这只带式高音,在高频段有一些过度上翘,所以用这个电路压一压高频。
总体来说,目前这个电路不合理,曲线看起来平直,但是不好听,我正在调试。
尽可能把串联谐振陷波电路,改用并联RLC陷波电路,可能听感会好一点。
目前还在摸索调试中
音箱合成频响曲线(修正高音1.8微法).png

1

主题

0

好友

50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4089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504 点
金钱
490 ¥
注册时间
2008-1-15
发表于 2023-1-12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xugs001 发表于 2023-1-11 23:36
这个参数我实测过,高频没有出现过渡衰减。
惠威的这只带式高音,在高频段有一些过度上翘,所以用这个电 ...

从你测试的数据看,高音的灵敏度比低音多10dB左右。网上其它地方获得的数据看,高音的灵敏度比低音多8dB。相差不大,在误差范围内。使用时给高音衰减10dB左右就可以了。
但从你给出的高音分频器图纸数据,经过模拟后的结果如下,高音衰超过20dB。你可以用手动验算,结果也差不多。但你的合成图就不是,应该查一下是不是哪里设置不合理。
高音.jpg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果 发表于 2023-1-12 09:40
从你测试的数据看,高音的灵敏度比低音多10dB左右。网上其它地方获得的数据看,高音的灵敏度比低音多8dB ...

高音部分的参数是LspCAD软件模拟出来的数据,我还真没有算过(主要是不会算)
上图贴出来的频响曲线是实测的曲线,不是模拟曲线。从实测曲线看,高音部分衰减并不严重,应该是处于合理区间。

70

主题

0

好友

146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4
帖子
1319
精华
0
经验
1465 点
金钱
614 ¥
注册时间
2005-5-16
发表于 2023-1-12 20:5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威绝对是把测试合格的喇叭做成品箱,m1与D3.1成品箱我都有。和一位业内专业的大佬交流过,他设计好喇叭后找厂家代工,测试不合格喇叭直接消毁,怕代工厂流入市场后有人仿制他的成品箱。合格喇叭装成音箱出售。对于惠威来说成品箱用测试合格喇叭,不合格喇叭肯定不会消毁出售给散户了。这也就是我们买到的惠威喇叭参数与厂家严重不符的原因

70

主题

0

好友

146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4
帖子
1319
精华
0
经验
1465 点
金钱
614 ¥
注册时间
2005-5-16
发表于 2023-1-12 20:5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向惠威厂家批量定制喇叭,按照合同要求品控就不会有问题。你们看惠威的几款高端箱声音不错的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论坛各位高手的指点,尽可能将主干路的陷波电路改成并联RLC电路,目前这个电路比以前设计的电路增益高了5dB,这个电路应该会更好听一些。
高音电路中最后一段串联电感只有0.04mH,我想对音质影响应该不大吧。
欢迎大家拍砖。
总频率响应和输入阻抗.png
脉冲响应和单一相位响应.png
低音网络的分频器参数.png
高音网络的分频器参数.png
低音和高音网络的增益曲线.png

5

主题

1

好友

2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49237
帖子
225
精华
0
经验
225 点
金钱
215 ¥
注册时间
2022-2-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重新测量了惠威M1单元的测试数据,在测试时采用远场测量模式,麦克风距离高音喇叭1米,以高音喇叭的距离参数为准;测量低音喇叭的数据时,距离数据不做修改,用高音喇叭的数据,这样更接近真实听音情况。
经过软件合成模拟,这次测量的数据(包括相位数据)都比较准确,在分频点附近的实测波形和模拟波形非常接近。
大家感兴趣,可以拿着个喇叭数据做分频器模拟练习。
RT1C-A  直流电阻Re=4.7欧,电感0.01mH
F5N       直流电阻Re=6.4欧,电感0.398mH

惠威M1喇叭单元测试数据(NEW).zip

21.63 KB, 下载次数: 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