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低失真之梦 发表于 2022-10-12 11:28
c4  和 c6  换下。  既然你要重新画板   
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 ,这是我研究发现的。
无缺陷放大器的差 ...

多谢大师,

请问C4和C6换成多大的比较好呢? 像下面FM711的0.1UF吗? C4 C6都换成0.1uf?

恒流源您说的是下图中红色圈中的电路吗?  这部分要替换无缺陷的正极电源的恒流源是吗???

InkedFM711 MK2.jpg

23

主题

9

好友

36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0949
帖子
3665
精华
0
经验
3686 点
金钱
3611 ¥
注册时间
2016-10-10
发表于 2022-10-12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2 13:05
多谢大师,

请问C4和C6换成多大的比较好呢? 像下面FM711的0.1UF吗? C4 C6都换成0.1uf?

对  调换位置即可
恒流源  这种独立的。  普通应用可以无缺陷那样 ,但是对于追求极致的就fm这样。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低失真之梦 发表于 2022-10-12 13:13
对  调换位置即可
恒流源  这种独立的。  普通应用可以无缺陷那样 ,但是对于追求极致的就fm这样。

就是说温补两端的用1UF? 推动管中间的用47UF 是吗??为什么呢??

您再帮我看看,下面这两种恒流源哪个好点,
第1个是无缺陷书中改进过的恒流源,第2个是FM711的恒流源~

还有那个输入差分中间两个正反向1N4148有无必要呢??好多电路里看到过这个,,

Inked11.jpg

Inked22.jpg

23

主题

9

好友

36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0949
帖子
3665
精华
0
经验
3686 点
金钱
3611 ¥
注册时间
2016-10-10
发表于 2022-10-12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2 13:38
就是说温补两端的用1UF? 推动管中间的用47UF 是吗??为什么呢??

您再帮我看看,下面这两种恒流源 ...

推荐fm恒流源
推动级不要包含在退欧里。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1781
精华
0
经验
11074 点
金钱
10668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22-10-12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2 12:58
多谢, 我也觉得调输出中点没啥必要,,最近都不看它,这东西应该挺稳,而且我用了输入耦合,应该没啥 ...

1)没必要,没问题
2)电阻有很大取值范围,1k,2k都行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低失真之梦 发表于 2022-10-12 13:46
推荐fm恒流源
推动级不要包含在退欧里。


按您说的改完了,再帮我看看, 红圈里的有无必要~

1.JPG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jingship 发表于 2022-10-12 14:06
1)没必要,没问题
2)电阻有很大取值范围,1k,2k都行

再帮我看看下面的图,按楼上那位大师的建议,把恒流源改成FM电路的了,

红圈里电阻都降低了,这样是不是输入级、电压放大级、推动级 静态电流都会提高?有没有益处?

1.JPG

23

主题

9

好友

36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0949
帖子
3665
精华
0
经验
3686 点
金钱
3611 ¥
注册时间
2016-10-10
发表于 2022-10-1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2 14:24
按您说的改完了,再帮我看看, 红圈里的有无必要~

要不要已经意义不大了,想简单就不要了。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低失真之梦 发表于 2022-10-12 14:43
要不要已经意义不大了,想简单就不要了。

嗯嗯,我也比较讨厌画蛇添足的行为,哈哈~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1781
精华
0
经验
11074 点
金钱
10668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22-10-1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2 14:29
再帮我看看下面的图,按楼上那位大师的建议,把恒流源改成FM电路的了,

红圈里电阻都降低了,这样是不 ...

我很早以前建议你看书,你又不认同,建议你学下计算,你又觉得麻烦,那就随便用了,观点与角度的东西,反正也是主观认为,讲实话,我不觉得你听得出来,心理作用,我曾发过贴,那些金耳银耳钻石耳全部都集体不出声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8916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1781
精华
0
经验
11074 点
金钱
10668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22-10-1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gship 于 2022-10-12 16:25 编辑

初学者始终想找捷径和凭空想象,但这是不可能的,其实FM分开是什么原因谁也不知道,我觉得是方便布线似乎理由充分些,曾经有些机,用5个1/4 瓦电阻代替一个360殴电阻,很多人认为是调音手段,是否这样要问设计师,但以前我在需要用1瓦电阻时候经常用4个0.25瓦的电阻代替,无它,方便上自动插件机生产,亦方便仓库管理
到始,都是些观点与角度的东西,没所谓的

20

主题

7

好友

48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diy-jlk.flowus.cn

Rank: 4

UID
165922
帖子
502
精华
0
经验
484 点
金钱
437 ¥
注册时间
2010-1-18
发表于 2022-10-12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2 10:53
有道理,,我记得OPA637就是OPA627相同电路去掉反馈电容的版本~

再请教个问题,目前还有个没解决的问 ...

方案5

3级射随输出级的稳定性有一点小技巧

1. 3级尽量使用FT不同的管子
2. 必要时尽量在中间级限制“带宽”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choi518 于 2022-10-12 18:45 编辑
zergxia 发表于 2022-10-12 18:15
方案5

3级射随输出级的稳定性有一点小技巧


多谢大师~~ 一会我吃完饭就试试,哈哈


之前我用的是 2SA1930 2SC5171 -> MJE15032G 15033G -> 2SA1943 2SC5200,可能是MJE15032G 15033G -> 2SA1943 2SC5200这俩都是30M所以有问题啊~!!!!!


大师您感觉推6对ON大管35M的,35M应该好点吧?第一级推动管分别用下面 TO92 TO225 TO220,那种方案好点?

2SB716 2SD756 -> MJE15032G 15033G -> MJL4281A MJL4302A

MJE340G MJE350G -> MJE15032G 15033G -> MJL4281A MJL4302A

2SA1930 2SC5171 -> MJE15032G 15033G -> MJL4281A MJL4302A

23

主题

9

好友

36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0949
帖子
3665
精华
0
经验
3686 点
金钱
3611 ¥
注册时间
2016-10-10
发表于 2022-10-1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2 18:37
多谢大师~~ 一会我吃完饭就试试,哈哈

三级达林顿,一般是输出是一对大功率管,为了压榨出最大输出电流所采用的手段,如果是多对功率管,无需三级达林顿了,只要驱动级电流足即可。这样电路也跟稳定些。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choi518 于 2022-10-13 10:14 编辑

仿真对比了一下输入级和放大级恒流源
输入信号1V 50HZ正弦波,电源偏执+-49V振幅1V 50HZ正弦波。


1. 对比无缺陷书里的下面两个恒流源电路
v1
V1无滤波电路.JPG
v2
V2无滤波电路.JPG

v1 v2两种电路输入级恒流对比

v1
V1输入 无滤波.JPG
v2
V2输入 无滤波.JPG

v1 v2两种电路放大级恒流对比

v1
V1放大 无滤波.JPG
v2
V2放大 无滤波.JPG

结论,书里的这两种恒流源效果相似,v1是输入差分横流效果更好,v2是电压放大级恒流效果更好。


2. 对比电压放大级前面供电有无有源稳压

V2有滤波电路.JPG

V2无滤波电路.JPG

两种电路输入级恒流对比

V2输入 有滤波.JPG

V2输入 无滤波.JPG

两种电路放大级恒流对比

V2放大 有滤波.JPG



结论,只有降低电压的副作用,对输入级和放大级恒流毫无用处!


3. 再看看用FM的恒流
电路
FM恒流电路.JPG
输入级
FM输入.JPG
放大级
FM放大.JPG

结论,这个恒流电路不能这么抄,应该是有问题的电路!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choi518 于 2022-10-13 10:32 编辑
zergxia 发表于 2022-10-12 18:15
方案5

3级射随输出级的稳定性有一点小技巧


大师我昨天试了一下 MJE340G MJE350G -> MJE15032G 15033G -> MJL4281A MJL4302A,

静态电流小于2ma没问题,大于2ma开始自激,,
昨晚还换了6对大管折腾到10点多,今天晚上把前面输入级电压放大级管子都换了,然后再好好试试,
我打算电压放大 C2240 > 2SD756 > 然后电流放大MJE340G MJE350G -> MJE15032G 15033G -> MJL4281A MJL4302A
不行就在15032 15034上加电容再试试~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低失真之梦 发表于 2022-10-12 20:12
三级达林顿,一般是输出是一对大功率管,为了压榨出最大输出电流所采用的手段,如果是多对功率管,无需三 ...

嗯嗯,您说的也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需要改进的越来越少,瞎折腾~哈哈

81

主题

3

好友

151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Rank: 6Rank: 6

UID
897598
帖子
1406
精华
0
经验
1513 点
金钱
1312 ¥
注册时间
2021-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choi518 于 2022-10-13 11:04 编辑
jingship 发表于 2022-10-12 16:13
我很早以前建议你看书,你又不认同,建议你学下计算,你又觉得麻烦,那就随便用了,观点与角度的东西,反 ...


嗯嗯,您说的都对~

早上仔细仿真了一下,我发现给无缺陷电路加的稳压电路是最没用的,这东西去掉了,还是原汁原味的比较好,
打算多加点退耦电容,一样稳是吧?

再帮我看一下下面电路,我打算制板了~
- 去掉了有源滤波稳压电路,三极管的二极管的都去掉了,也不高电压放大级独立供电了,
- 把温补管电容,还有推动级中间电阻并联的电容,都换成了10uf,这个每个人意见不一样,,,所以折中了,或者这东西根本不影响音质?

1.JPG

25

主题

1

好友

134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77024
帖子
1318
精华
0
经验
1341 点
金钱
1277 ¥
注册时间
2014-3-28
发表于 2022-10-13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3 10:52
嗯嗯,您说的都对~

早上仔细仿真了一下,我发现给无缺陷电路加的稳压电路是最没用的,这东西去掉了 ...

建议您做板加入 :有源滤波稳压电路,三极管的二极管的 ....
到時可以在PCB用跳线绕过 , 因为更改容易,效果也可能有分别.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1781
精华
0
经验
11074 点
金钱
10668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22-10-1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mchoi518 发表于 2022-10-13 10:52
嗯嗯,您说的都对~

早上仔细仿真了一下,我发现给无缺陷电路加的稳压电路是最没用的,这东西去掉了 ...

首先,在细节上不要相信仿真,很简单,你仿真一下,将一个10k电阻串上一个1k电阻,阻,接入一个11V电压,其中1K电阻两端电压肯定是1V,但实际上可能是0.91伏,相差近10%,因为电阻有5%误差,就这么简单的电路还是线性零件,你觉得对于一个晶体管,能准确?不是讲仿真软件不行,而是不可能有这么准确的零件模型
至于什么稳压,加稳压肯定比不稳压好,但直接加肯压会损失效率,分段供电又会做成复杂化,取舍问题,设计是一种取舍,不考虑其他,但加零件,会做成排板复杂化,带来很多不可预计影响,故要考虑自己能力做出一些取舍,没有完美的设计,只有合适或讲对自己最优的设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