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推荐Eve 5.5寸蜂巢单元

[复制链接] 查看: 147031|回复: 493

1

主题

0

好友

4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817407
帖子
7
精华
0
经验
4 点
金钱
2 ¥
注册时间
2016-7-21
发表于 2022-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不错。

119

主题

1

好友

62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807
帖子
1018
精华
0
经验
621 点
金钱
298 ¥
注册时间
2005-7-2
发表于 2022-1-7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佬 发表于 2022-1-2 15:23
我常说欧/日老龄化+新冠使得无数古董钴磁喇叭流入闲鱼。。。耳机听了几百个录音后选中邻近河北的两对平价完 ...

老烧新年好,记忆中咸鱼上elac椭圆骨瓷喇叭声音也相当不错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佬 于 2022-1-11 10:30 编辑
旅途 发表于 2022-1-7 12:40
老烧新年好,记忆中咸鱼上elac椭圆骨瓷喇叭声音也相当不错


新年好!是的 Elac 闲鱼录音耳机听来很不错,我本来想要的。最后买了百变龙大钴磁阳光盆中高音,跟大号钴磁或现代低音混搭。不同喇叭组合+双功放+耳机听了百遍 恰似你的温柔 口型嗓门发声、抑扬顿挫激情(刻意做作?),对高频这方面的影响和贡献有点感觉能开始微调了。

真实度排名:
50后钴磁 3.5x7串两并7x10(裸听)> EVE 玻纤蜂窝气动7升传输线 > 50后钴磁 3.5x7串7x10(裸听)> micor55 米高串克若特(只差一点,更好听耐听)> Tangband W5-1880 铷磁(可能需要超高来提升响度抑扬顿挫)
双功放分别推 碳纤树脂6.5寸0.56mH一阶低通@1.14k全开,一阶高通4.4uF 对比:百里登铍膜@9k全开-5格 无缝衔接通透保真堪比最优,小猛牌铝镁阳极镀金@9k全开-6格 温柔甜美细节多但音色略有不同,超小钛膜全频@4.5k全开 略微生硬细节略少但灵敏度差不多正好(超廉价的组合)。也试了直通这6.5寸当全频,由鹭歌777声宝无源等响度前级调~7k处高频(这家伙也让声音不那么直白),但还是少了钢丝弦金属音色。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佬 于 2022-1-12 10:56 编辑

可以推荐 Luyulin 发现的马来西亚/揭阳58元 美声高音 配这79-130元 Juecass 658 碳纤树脂炮喇叭。高音通透(据说“全新设计”上限40k),不丝丝刺耳,细节丰富取决于分频电容(我试了普通 Audiophiler MKP、Jantzen Superior ZCap、Silver ZCap)。明显不是传统丝膜科技,听金属钢丝像抹了点油膏,比较软但悦耳有弹性,少了钛高音的尖/硬、铍高音的方锐、猛牌高音的滚圆,“真实度”略扣分(包括相比衔接的碳纤中低音),耐听!(108面板有点大,8欧,高通6.9uF一阶@2.9k全开-6格。百里登铍膜调为 6.9uF一阶@5.8k全开-7格。低通都是 0.56mH一阶@1.14k全开,双功放分别推高低。调试用了 Frequency Sound Generator APP 和音乐包括小提琴/钢琴、羽管键琴、恰似你的温柔。)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已经屌丝到 230元成本 的高黑科技超保真音箱。。。

备份于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 ... amp;authorid=886185

嗯我的4寸玻纤蜂窝盆和6.5寸碳纤树脂盆都延伸比较高几乎“全频”但谐振峰不好听,分频低通也做不直(我从~1k开始一阶低通削峰,再加超高一阶高通调音)。再次感谢楼主分享技巧。

不好意思,没有仪器测试,不过4寸玻纤蜂窝盆耳听 Frequency Sound Generator APP 扫频出来的坡和峰位置基本复合“德国”美高 Mivoc 单元的频响图,尽管标称阻抗不同(图和官方参数见EVE帖214楼)。国内Juecass JC-658 爵卡思碳纤树脂,没有数据,耳听扫频一直上去,加电感低通都上到4k强势10k不很弱,加2阶低通能控制在4k。这喇叭闲鱼很出名,这儿一位坛友推荐的但我搜不到帖子了。

Certoplast 25宽 德国绒布胶带 进京多花了三天,到手立刻贴了一只4寸玻纤蜂窝盆西瓜皮来左右对比。这单元高频上到>10k 但 ~7k 谐振峰失真本来是没法直听的。西瓜皮可以直听了虽然超高频不足,音色比较暗。恰似你的温柔 歌声比较自然真实,原盆比较夸张做作。羽管键琴声也一样。特意关注了几个方面也做了些“科学”实验解惑。微动态貌似新不如旧,但这是因为原盆 4-8k 高频音量大,动态对比就更强烈,奇数谐音失真也会被识别为动态感(更响)。原盆堆上厚厚几层吸音棉试图吸走谐振峰,当然也不行。若要更科学,原盆前面应该摆放一层绒布西瓜皮吸音但不接触盆抑制谐振。手机APP 扫频效果明显,西瓜皮对比原盆 <1k 一样,2k 略低,4-8k 低很多,再高又略低(但我的耳朵已无法量化超高频声压)。整体平坦多了所以/而且这不仅来自于绒布吸音(因为 >8k 并没有消失那么多)。因为太晚暂不能判断损失多少通透度和细节,尽管这些细节来自高频放大和失真,听感是不自然的。明天继续。

我想捞回 >8k 的超高当全频使,呵呵,做了朵花晚上试听再调波导效应。另外,考虑贴在盆背后,超高频就不必穿过绒布层,除了吸音还担心相位被音速放慢影响而不均,虽然大概是杞人忧天!

谢谢!做了两种,一边是郁金香开口更大一点,另一边盆背后够得着的地方贴了7小片绒布,前面贴了空心西瓜小甜圈,最后中间补上钢币直径单层绒布(远点听大概可以去掉,更通透)。两边略有一点点不同。谐振峰与失真基本消除,听得到感觉得到的超高频基本保留,延伸能满足我的老耳朵,钢丝弦吉他小提琴音色不输给加了金属高音的音箱。100元一对直通!可以做成迷你 EVE 传输线。也可以躺平同系列8寸玻纤蜂窝盆成为极简 LXmidi 向大师致敬: 天然物理分频,障板跌落高通加离轴衰减低通。(见图一只喇叭运输时摔折了铁架,拿钳子一点一点掰回来起死回生。。。)

不知道楼主 mogu1986 意识到没有他的黑科技对 diy 可以有多大的贡献。。。现代科技硬盆贴上绒布胶带消除谐振峰,就可以避免使用低通电感伤害音质。覆盖部分高频成为宽频,最多只需要加超高提供空气感。我觉得以往的陷波网络效果没这么好而且迈向分频器。等于突然出现许多领军科技全频喇叭,譬如我正在听的 4寸玻纤蜂窝盆 15升折叠负载传输线 MLTL,音质和两端都非常好,总造价不好意思说。(230)

对于我的玻纤蜂窝盆喇叭,目前听感最佳方案是:盆正面从一半开始贴西瓜皮入侵防尘帽再折成微开郁金香,盆背面从一半朝外贴到边。箱子是最最便宜的6.5寸19x19x38太空舱式喇叭孔对接19立方,两孔略斜挖凿耳朵口供插入一块45长隔板,形成折叠传输线同时锁定上下两部分。

补充内容 (2022-1-24 10:29):
成本120块的太空舱式箱子,图在307楼
HC4-a.jpg
HC4-b.jpg
HC4-c.jpg
HC4-d.jpg
HC4-e.jpg
HC4-f.jpg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备份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 ... amp;authorid=886185

欧美日老龄化加新冠,许多收藏现在都整船流入中国,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买音响古董来 diy(闲鱼满地“钴磁”还都不便宜)。
北京我只见/听过一次羽管键琴演奏,据说还是一位收藏家借的。。。所以只能听音响了。碳纤树脂复合盆加铍高音,或者古董钴磁纸盆。厂箱5寸淘声同轴钛高音略硬,琴弦共鸣很清澈。

最近扫听古董钴磁喇叭,大多是伪配对可不便宜,物美价廉的很快就没了。对比各店已卖掉喇叭,标价上涨至少2成还说不议价(实际成交价不知)。

说到羽管键琴,我拿录音来调试中高频响音色,因为单个音符的音量是固定的(羽管拨弦),响度也追求一致,所以很能暴露频响的凹凸不平。演奏家表演音乐轻重的手段是同时按下多个键,而且(原本)是即兴的所谓装饰音。浑糊、瞬态、弹跳、泛音、微动态等等缺陷也将暴露无遗!

    ab-cd 发表于 2022-1-13 13:01
    调整频响和调整音色是两套不同流程。用那种方法调整音色?改电容电感?

电阻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我对分频器或陷波器里的电阻效果没有把握(简单实验失败)。还好09年我淘了两台一样的国内“声韵” TA2024 TAmp,不同音量分别推高(串电容)、低(串电感)。当然细节还是挺微妙的,步骤大致如下:

用 Frequency Sound Generator APP 扫频和对比不同频率,寻找低音单元的谐振峰和坡。选择低通电感的 mH@频率,适度一阶削减峰和坡,主要目的是减少谐振失真但不造成高音单元填不满的大凹。(定制了几对不同 mH 空芯红漆线电感供组合 .2 .25 .3 .36mH。)

高音单元因为本来就有低频衰减,和高通电容的合并效果需要试验,当然也要考虑单元材质素质失真等等,选择(初始)高通电容的 uF@频率(与上面低通频率不同!)。(手头许多廉价和多年前收藏的发烧电容元件。)

用双功放分别推高、低单元,灵敏度低的一方电位器全开,另一方做衰减,APP 扫频对比直到频响大致符合耳朵对平坦曲线的响度感知(两端不平,耳朵对 2-4k 最灵敏,可以听“参考级”设备练耳)。

听音乐音色。加大电容会提升高频量/丰满度/存在感(加大电感会减少高频量,但手头没那么多只所以较少调电感)。高通电容是和功放电位器相辅相成的,减少电容但调高音量会维持高频但提升超高频(听泛音高而多的乐器譬如小提琴羽管键琴钢丝吉他)。如果高、低单元灵敏度足够接近(~90dB),可以微调电容全开双功放,以后听音乐就可以单功放了(虽然并接高低还是可能互相影响的)。

我不焊接做分频板。。。临时“搭棚”就用喇叭接线柱、香蕉头、电工接线帽、螺丝、鳄鱼夹子线等等(买多少都不够)。

其实每一步都在心算这个那个(容感和频率的关系是倒线性的),公式是我简化了的:

一阶公式简单(误差 < 1%,常见公式不好记)
高通分频点khz ~ (160/阻抗欧)/电容uF
低通分频点 hz ~ (160*阻抗欧)/电感mH
(可见无论高通低通,大阻抗通得宽多,小阻抗通得窄少)

补充内容 (2022-2-14 20:53):
“声韵” TA2024 更名 “魅声MainSound”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佬 于 2022-1-24 10:29 编辑
香山佬 发表于 2021-12-25 17:44
276楼排行榜6.5寸第三位,Juecass 碳纤树脂复合盆 Paradigm Studio 升级铍高音,除了(材质)声音比较硬, ...


。。。声音过硬,否则排第一了哈,穷人的魔域?自从 mogu1986 分享了“德国汽车绒布胶带”处理硬盆谐振峰,我就在尝试不同的绒布贴法,对比不同的高音/分频/音调。。。结果如下。

睿凡6.5寸十来升低音炮,单元换成爵卡斯 Juecass JC-658 “亮晶晶” 碳纤树脂复合盆(~80-120一只闲鱼),绒布从半径的一半贴到防尘帽外并翻折成波导玫瑰,防尘帽上贴3小片形成雪花*(两者不能接触否则破声),消除谐振峰和其失真。0.3mH 7股电感(使低音更松)串 0.3mH 丹麦Jantzen 小电感(整体更通透),一阶低通从 ~1.1k 陷波,频响平直从低音到高音 7.5k,>8k 衰减。这已经完全足够重现/欣赏表演的所有,所有细节,就少了点钢丝弦金属味儿,像在舞台边上听现场表演。手机APP扫频和听小提琴、羽管键琴调超高音色泛音需要喇叭正轴对准耳朵并与耳廓形成30°角(模拟等边三角形皇帝位),耳朵需要频繁休息。铍高音已经无用武之地,虽然声音很棒但还是与“三明治”略有不同/不如,最终用的是8块钱的钛膜小小全频串 1uF 电容,一阶高通从 20k 衰减,除了音色泛音最主要的作用是扩大指向性(否则是个问题)。双 TAmp 下面全开,上面超高音减去10格,这已经是超低失真的全频域大动态监听音箱。然而,下面 TAmp 换成闲鱼老樊的“胆机声” 4766 再柔化一点,更好听了。

排第一呗。
两用炮JC658碳纤树脂绒布玫瑰宽频钛超高.jpg
负载传输线HC4玻纤蜂窝绒布玫瑰全频.jpg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佬 于 2022-1-25 17:10 编辑

Sound Quality (SQ) 音质是什么?世上没有完美的音响,就会出现许多用来描述“它”和评价“它”的词汇成语,个别代表一种不同的“音质”,而且区分得相当微妙。这张表是我的一个归纳,中英对照:

清晰: 透明、通透、不混/无谐振、低噪/无杂音 clarity: transparency, openness/unveiled-highs, no resonant boxy-sound/fuzzy-notes, black-background/no-extraneous-sound
瞬态: 速度、力度、不糊 transcient response: fast, pluck/punch, unsmeared
动态: 微动态线性/抑扬顿挫保真、大动态不压缩 dynamics: microdynamics linearity/articulation (soft-loud-slow-fast-variations), macrodynamics uncompressed-range
质感: 解析力、丰满度、纹络感 sound: resolving power, fullness, texture
频响: 均衡、平坦、宽指向性 frequency-response: balanced, flat, wide-directionality (not beaming)
衔接: 无缝/一致性、整体感/自然 integration: seamless/consistency, organic/natural
中频: 顺滑/纤细、甜美、密度/厚度 midrange: smoothness/fineness/ungrained, sweetness/rounded (not hard-edged), density/weight (not thin)
高频: 细节、平滑、音色、泛音 high: detailed, evenness, accurate voice/instrument tonality, air
低频: 下潜、强度、弹跳、宽润 low-end: extension/depth, power/enveloping-robustness, lively bounce, supple fullness (not dry)
音场: 尖准、结像、稳定、宽深、空间感 soundstage: pin-point localization, realistic imaging, solidity/stability, width-depth, sense of space
仿真: 栩栩如生存在感、发烧/身在其中舞台感、本真/现场前排临场感 presentation: palpable realism, audiophile/surrounded-on-stage, purist/front-row-audience
音乐: 即兴表演激情升华感、音乐语言活泼对话感、感染力 musicality: passionate/spontaneous live-performance (not practice), cross-dialogue among musicians/parts, emotionally moving

您的音响在这么多维度里能得几分?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23:45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朋友的一句话(他曾经不惜成本把 7升 EVE 做成艺术品)“能够15寸就不要12”,我去闲鱼蹭听当然就中了毒,解药花了500大元。听音环境没有改善肯定放不下80升160升乘二云云。。。权宜之计拆下床脚 6.5寸单元把 15 屁股插喇叭孔里正好,成为桌面 微15 当手机外放边听边看视频,爽死了!不过离墙一尺障板无背箱都没有,低音短路走了。于是给它们披上白幽灵斗篷唤回低音,不震撼但很深很清晰自然。这15寸宽频延伸到 4.4k,上接无价宝 Naturelle 回归自然裸着呗(只披一层吸音棉,串一丝银电容 Jantzen Silver ZCap 从8k一阶高通)。
IMG_20220126_233429.jpg
IMG_20220128_220840.jpg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21:45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前因为 ax1189 的启发开了本帖,212/214楼说了个想法,把“爱浪”旗舰4寸和8寸玻纤蜂窝盆并成一个极简 “LXmidi”,高音障板跌落、躺平低音离轴衰减,无分频胜分频?最近又有了突破,mogu1986 分享如何“西瓜皮”式给硬盆贴德国汽车绒布胶带,消除谐振峰与其失真。4寸盆背面、正面甜圈儿、翻起玫瑰波导之后,无失真平直到9khz以上,看美高 Mivoc 相似4寸频响图可能上到17khz。买了两只放雨伞的铁桶,串接起来我听不出不是一只喇叭!(串接电流相同,8寸8欧电压和功率是4寸4欧的两倍,而并连电压相同,8寸电流和功率是4寸4欧的一半,V=I*R)低音清晰有余但密闭13升无震铁桶,量远不足(Mivoc 8寸 Vas 27升)。今天除夕,赶着把传输线搭出来试听一下,也算完愿了吧。首先拿三个开孔器都切不动2豪铁皮,还好桶底是三个点焊上的可以用小工具切断(火花不少算是过年,北京严禁烟花)。开孔器用在椴木夹板没问题,插上尊宝音箱的倒相管试听低音很大很大。。。150hz珠峰!意料之中,废物利用完成极简传输线,三管直径约为6/12/18厘米(管道截面面积1:3:5)试试呗。150hz剩个小小丘,低音震撼无疑,有点混大概来自两根纸壳管道振动,等节后换硬管子。串接玻纤蜂窝盆、铁桶低音传输线、绒布玫瑰高音去谐振峰失真,极简无分频器 LXmidi,实验达到目的,大家新年快乐!(希望某一日 ax1189 也能看到它)
IMG_20220131_202008.jpg
IMG_20220131_203220.jpg
IMG_20220131_202501.jpg
IMG_20220131_202740.jpg
IMG_20220131_202928.jpg
IMG_20220131_203102.jpg
IMG_20220131_203328.jpg
IMG_20220131_203507.jpg
IMG_20220131_201854.jpg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2-5 13:0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终于有机会混搭 克若特 6寸粉磁皮边方框 并连其前身 奥高 P-610S 钴磁大艺术箱,柏韵 Pureaudio 300B 单端(曙光大管配一只古董小信号管)4欧输出。中高音温润甜美靓丽,轻易听出小提琴换弓与上下弓之不同,这非常了不起。之前坛友 holts 买了钴磁和粉磁做比较,听录音粉磁更清晰延伸更好不少,我本来想把奥高音箱换上克若特(差价大于十倍呵呵,克若特网店录音有这么做)让钴磁上小障板或露背箱。。。大概北京太冷喇叭太紧没能卸下(两月前可以)只能裸听克若特作为高频主力。可以分辨,男中音在奥高变男中低音,在克若特(无箱)变男中高音,混搭反真。对比低音下潜,奥高倒相口比奥高盆要低,跟克若特盆却差不多低(裸听没有音量),所以克若特还是值得装箱的,看低频能多多少更低多少。粉磁克若特少的是中频美声,这是钴磁奥高存在的理由(灵敏度98dB是粉磁的两倍声压)。可惜 holts 没这么玩。克若特大直径粉磁5寸的中音很好(我拿来混搭了米高钢琴漆5寸),可能可以配合这6寸粉磁达到与奥高差不太多的效果。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2-5 13:30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alcor66 奥克双6 混搭 Alnico Orgue 奥高钴磁 P-610S,Correct 克若特粉磁
IMG_20220205_132250.jpg
IMG_20220205_132033.jpg
IMG_20220205_131941.jpg
IMG_20220205_131904.jpg
IMG_20220205_131703.jpg

11

主题

0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10676
帖子
931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920 ¥
注册时间
2021-6-26
发表于 2022-2-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佬 发表于 2022-2-5 13:04
春节终于有机会混搭 克若特 6寸粉磁皮边方框 并连其前身 奥高 P-610S 钴磁大艺术箱,柏韵 Pureaudio 300B  ...

不了解本楼层所用喇叭特性,不置评(准确地讲不胡说)。
不同特性的喇叭进行对比需要公平的评价手段。不同特性的喇叭幅频特性很难一致,会造成很大听感差别。如果只在分频后指定频域内使用,这种方法粗用是可行的。如果是先选择喇叭然后再分频,这种方法就有可能错杀好喇叭。
300B 单端推裸喇叭,太难为"老人家"了。
用300B单端推,只推中高音要看喇叭的效率,如果包括低音下潜有点难吧?
功率分频适合桌面箱子,难以深耕啊。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ab-cd 发表于 2022-2-5 15:11
不了解本楼层所用喇叭特性,不置评(准确地讲不胡说)。
不同特性的喇叭进行对比需要公平的评价手段。不同 ...

奥高P-610S和克若特DG-601A皆龚小明先生设计,模仿大通P-610而作,时间大概相隔十年。我的奥高可能比较接近“原始”钴磁P-610声音甜美灵敏度高,但两端延伸明显不足。相比,克若特粉磁更发烧“现代”,两端延伸和瞬态清晰度都很好,但不温润甜美高密度(新喇叭,不知煲后如何)。所以混搭是有可能互补的,当然试听为准。

300B 单端 8W 强项是小编制、室内乐、人声,要大编制交响乐级别音量可以换大箱子或加炮。我听爆棚/摇滚的机会并不多。关键是,串或并混搭 “奥克66”、“米克55”、“LXmidi” 、“50后钴磁” 都是直通并没有功率分频/陷波网络伤害透明度速度力度灵敏度易推性,当然也节省了发烧元件的天价成本。

11

主题

0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10676
帖子
931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920 ¥
注册时间
2021-6-26
发表于 2022-2-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佬 发表于 2022-2-7 00:48
奥高P-610S和克若特DG-601A皆龚小明先生设计,模仿大通P-610而作,时间大概相隔十年。我的奥高可能比较接 ...

听小编制、室内乐、人声,用300B单端(8W) 直通推喇叭是好主意。
针对主要听室内乐、人声,对喇叭的要求就会降低,以满足室内乐、人声需要表达的频域、声音还原的真实度为主要,对瞬态反应、高低频域的延伸这些要求是次要。
喇叭靠振膜推动空气发声,理想振膜本身不发生任何振动,与音圈完全同步,这种理想振膜现实不存在。
由于喇叭振膜除了与音圈同步发声外,振膜的不同位置与音源不同的频率发生谐振(谐振频率主要是向上伸延)这些谐振频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频带(由于梳状滤波效应,这个频带可能有峰或者谷)。这种现象可以认为是额外产生了很多小喇叭参加发声。表面看频域拓展了,但由于梳状滤波效应和喇叭振膜不是一个平面,这些小喇叭位置不同相位有差异,所叠加的波形产生了失真。这种失真不可忍受的程度视不同的喇叭振膜而有差异。而喇叭振膜发声低失真部份是活塞运动的这一频段(活塞运动这一理论依据一时忘了在那一本书里面,如找到以后补充)。
不同材料的喇叭振膜只能侧重于某一方面性能而对其他性能妥协。
不管怎么样的喇叭振膜都要求自身有害振动能迅速衰减。从这点出发,传统的纸盘振膜并非一无是处,高科技的硬振膜并非容易驾驭(硬振膜容易产生宽阔的高频伸延,切去有害高频伸延传统功率分频器有点吃力)。对喇叭振膜材料的了解有助于根据自身需求趋利避害地选择喇叭。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ab-cd 发表于 2022-2-7 09:04
听小编制、室内乐、人声,用300B单端(8W) 直通推喇叭是好主意。
针对主要听室内乐、人声,对喇叭的要求就 ...

吉他独奏(拨弦速度、崩弦力度)对瞬态响应要求极高,小提琴对高频延伸要求极高,室内乐对相位一致音场定位还原要求极高,人声对微动态线性抑扬顿挫要求极高,木管铜管乐器对音色准确度要求极高,钢琴左手音阶要求低频清晰不混糊不单是一个音(倒相管空气谐振频率)还要有足够力量。。。相比这些细节纤毫毕现,失真无从躲藏的近距离“真实”声音,大编制交响乐的远距离声音其实让各个声部“平均化”滥竽充数反而要求不那么高(譬如瞬态、音色、定位、透明),当然除了更大音量动态不压缩、频率之间不干扰互调失真(而已呵呵)。

既然我的听音环境不允许动态线性又不压缩还原百来人交响乐团的 fortissimo 最强音量,我也不相信谁家里允许,拿单端胆机推高灵敏度喇叭直通无分频器,低频是否足够听就要看具体功放喇叭箱体的搭配了。举例:此8W 300B推F120A巨无霸“音研” Fonkensteen 低音稳准狠大到需要驯服;3W 6P14推EVE传输线管风琴相当震撼,交响乐均衡舒服。300B推奥高P-610S两端差强人意,之所以混搭克若特粉磁DG-601A。

11

主题

0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10676
帖子
931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920 ¥
注册时间
2021-6-26
发表于 2022-2-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佬 发表于 2022-2-7 10:44
吉他独奏(拨弦速度、崩弦力度)对瞬态响应要求极高,小提琴对高频延伸要求极高,室内乐对相位一致音场定 ...

对于动态重现,喇叭受结构制约难以做到线性动态。家庭听音动态重现无法做到现场一致只能尽量靠近。每个人器材不同表现不同,又没有标准的测试碟进行测试对比,讨论很困难,只能自已同自已比较,效果也只能自已知道,无法用文字去细说。
交响乐团演奏讲究和谐统一,齐奏时不突出某件乐器,这时分辩乐器组的分布也是考验器材的。
曾看见过用2a3单端推全频箱(巨型音箱)在消音室大声压播放的贴子

5

主题

6

好友

25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6185
帖子
2554
精华
0
经验
2572 点
金钱
2533 ¥
注册时间
2020-9-10
 楼主| 发表于 2022-2-8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佬 于 2022-2-8 13:09 编辑
ab-cd 发表于 2022-2-7 11:51
对于动态重现,喇叭受结构制约难以做到线性动态。家庭听音动态重现无法做到现场一致只能尽量靠近。每个人 ...


哈我找到一段解说,来自乐于分享的OTL功放大师 Atma-sphere (Ralph)。这完全符合我的听感,(相同价位)古董钴磁(好人氏、百变龙、DEW 德钢)对比现代铷/钕磁(Tangband W5-1880),钴磁的动态线性(体现于抑扬顿挫的保真活泼自然)超越钕磁(相对含蓄稳重缺少活力)。我面前的廉价现代喇叭中,米高“鼓纸”、爵卡斯JC-658碳纤树脂“亮晶晶”、美声138“大屁股” 最动态线性,而爵卡斯JC-628“砂纸”、睿凡“铝瓷”频响更好但最不动态线性。

以下来自论坛(谷歌翻译) https://whatsbestforum.com/threa ... udio-systems.33166/
钕是用于扬声器的最强大的永磁体。当电流施加到音圈时,它也最容易下垂。结果,驱动器设计师花了一段时间才弄清楚如何从钕磁铁中获得良好的响应。在光谱的另一端,AlNiCo 是最不强大的磁铁,但有两个优点 - 它可以更好地集中在音圈间隙中并且具有最小的下垂,这就是为什么它是首选磁铁的原因。

场线圈基本上没有下垂,因为它们由电源供电,并且磁场可以很好地集中在音圈间隙中。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像 ESL 一样快(并非巧合,它们的作案方式也使用电源)。

扬声器行业并没有因为永磁体更好而放弃 FC 操作,而是因为 PM 更便宜,就像音频中发生的许多其他事情一样。换一种说法,如果您想通过盒装驱动器获得最佳性能,那么该驱动器的励磁线圈版本将是最佳性能。

我经常想知道场线圈磁平面会是什么样子......
Atma-Sphere http://www.atma-sphere.com

Neodymium is the most powerful permanent magnet used for loudspeakers. It also sags the most when current is applied to the voice coil. It took driver designers a while to sort out how to get decent response from neodymium magnets as a result.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AlNiCo is the lest powerful magnet but has two advantages- it can be better focused in the voice coil gap and has the least sag, which is why its the preferred magnet.

Field coils essentially have no sag at all since they are powered by a power supply and the magnetic field can be nicely focused in the voice coil gap. That is why they are fast like ESLs (which no coincidence also use a power supply for their MO).

The speaker industry didn't move away from FC operation because permanent magnets were better, it did it because PMs are cheaper, like so many other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in audio. Put another way if you want the best performance you can get with a driver in a box, a field coil version of that driver will be the best performance.

I've often wondered what a field coil magnetic planar would be like...
Atma-Sphere http://www.atma-sphere.com

11

主题

0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10676
帖子
931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920 ¥
注册时间
2021-6-26
发表于 2022-2-8 14:06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只针对喇叭磁体讨论的话,我对励磁方式有保留。因为去年曾看上一对二手的中音励磁喇叭。翻找资料充电,最后主要是个人不看好励磁方式,之后放弃。 励磁有优秀的一面,也有太高的电源要求和性能的可变性、不稳定性。 所有方式都会有优缺点,看玩家的选择、耐性和容忍度。

11

主题

0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10676
帖子
931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920 ¥
注册时间
2021-6-26
发表于 2022-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佬 发表于 2022-2-8 12:54
哈我找到一段解说,来自乐于分享的OTL功放大师 Atma-sphere (Ralph)。这完全符合我的听感,(相同价位 ...

洋人:"当电流施加到音圈时,它也最容易下垂","但有两个优点 - 它可以更好地集中在音圈间隙中并且具有最小的下垂","场线圈基本上没有下垂"。
老兄是翻释专家怎不亲自操刀,让洋人反复念叨"下垂",今人分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