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87
- 在线时间
- 1435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3-27
-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4
 贵宾
当前离线
PHILIPS CD系统爱好者
 
- UID
- 3674
- 帖子
- 7763
- 精华
- 4
- 经验
- 6987 点
- 金钱
- 3702 ¥
- 注册时间
- 2005-3-29
|

楼主 |
发表于 2014-6-1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hainanxing 发表于 2014-5-31 23:59 
楼主这一大段话说得真好! “科学”不能替代感知!
这个,我在群聊天的时候曾经数次提到过。
本人并不歧视科学,我们需要科学。
我也觉得,世界上那些顶尖的科学家,科学仪器,肯定可以测量到我们关于“换条电源线,或者弄个不同的脚钉有没有声音的变化”这些现象,可以解释清楚。即使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
但是!我们,我们这些P民不是那些科学家,不具备那些科学仪器。我们不是科学的代表,相反,我们只是科学的皮毛!
基于这个对“自己”的认识,我们才不会掉到“我解释不了=科学解释不了”的怪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宽容的心态去接受各种已知,未知。
也正是因为如此,正是因为自己所了解,说掌握的技术,的科学知识,仅仅是沧海一栗,是皮毛。肤浅得很。
根本不足以论断有,无。也以此,我们应该保持自知,自谦,有胸怀。
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现实就是自己的听感,听到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没有什么可耻可喜的地方。如果自己听到没有,别人听到有,交流中产生了不同,我们应该抱着谦虚的心态去求问,学习:你是如何听到有的?当然,前提是你希望自己也听到。
诚然,我们网上交流听感,从自己听到,到自己运用语言文字说出来,再到别人看到语言文字,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最后回复到自己听感比较,这是一个传达效率很低,失真率很高的过程。因此求教,学习最好,最保真的手段应该是见面交流。仅仅凭借文字,要达到共鸣学习,需要很高的理解能力。
比如此前有前辈说,什么叫解释力?原话大意就是:主音明显,泛音也出得来,这才叫解释力。
如何去理解这个说法?如何将这个说法跟自己听到的感觉结合比较?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很简单,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否则我们论坛交流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鸡同鸭讲的争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