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主题

5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39
帖子
4948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4505 ¥
注册时间
2009-3-14
发表于 2014-2-1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yh8283221 于 2014-2-19 12:44 编辑

烧友们通常所说的东芝管,其实就是C5200,A1943,准确的说,是2SC5200,2SA1943,但这对“名管”在几年前出现了兄弟:TTC5200,TTA1943,给烧友们带来了很大的疑惑,他们采用相同的To-3PL封装,大致参数相同,TTC5200,TTA1943没有根据放大倍数范围再进行细分,Ic=1A的放大倍数在80到160,和O档的2SC5200,2SA1943相同,差距比较大的参数是Cob ,分别是145和200;
从Ic-Vce曲线来看,似乎是TTC5200,TTA1943要好些,但是Ic-Hfe曲线则显示2SC5200,2SA1943在大电流的时候放大倍数相对更坚挺一些,TTC5200,TTA1943的Ic-Hfe要痿得要早些。
大家对TTC5200,TTA1943和2SC5200,2SA1943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两者相同,是因为日本电子器件型号注册委员会解散了,所以东芝开始独立命名,而不再使用传统的2S开头的命名;又有人说,后生产的TTC5200,TTA1943是缩水产品,品质和参数相对老版有下降;还有一位玩管子比较多的达人,说两者的管芯面积都有区别,TT开头的要比2S开头的要小。总的规律就是:卖2S的就说2S好于TT,而卖TT的,就说两者性能完全相同。这些争论让买管子的烧友比较为难了,首先,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肯定在进步,买新产品性能有保障,且离散型控制更好,但如果新产品是以缩水为目的而产生的,就比较麻烦了。相信我们DIY坛子里面有深藏不漏的高手,帮我们解开这个迷雾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1

主题

10

好友

643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583026
帖子
7519
精华
0
经验
6430 点
金钱
6139 ¥
注册时间
2013-4-11
发表于 2014-2-19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出差别

152

主题

0

好友

36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60947
帖子
1251
精华
0
经验
366 点
金钱
210 ¥
注册时间
2014-2-1
发表于 2014-2-1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卖管或卖板的各说各的好,请坛友评判发言,以辨“真假”

15

主题

0

好友

31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32587
帖子
1869
精华
0
经验
316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0-8-23
发表于 2014-2-1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买主自己在当前的信息面上认为哪个更好。

这就好比,同频等核心数的45nm CPU准备以相同价格上市时,90nm CPU的库存商门会毫不犹豫地把一系列无中生有的屎盆子硬扣到45nm上,比如说“45nm技术不成熟”等等。对此个中纠结,买主自己纠结去吧

2

主题

1

好友

73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09314
帖子
824
精华
0
经验
737 点
金钱
737 ¥
注册时间
2012-7-7
发表于 2014-2-19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在装机时常常把这两种管混用,没看出什么区别,有些资料说参数一样,用起来感觉果然是一样.

200

主题

1

好友

443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3728
帖子
5901
精华
0
经验
4431 点
金钱
4347 ¥
注册时间
2008-5-21
发表于 2014-2-20 16:3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现在的产品质量比15年前差。电脑产品除外

109

主题

15

好友

33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14600
帖子
1673
精华
0
经验
337 点
金钱
283 ¥
注册时间
2013-9-6
发表于 2014-2-2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叔辈的兄弟,名字有差别,但是脱离不聊血缘关系。。。。

85

主题

5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39
帖子
4948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4505 ¥
注册时间
2009-3-1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没有权威结果啊,

85

主题

5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39
帖子
4948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4505 ¥
注册时间
2009-3-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13:1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答案,继续顶!

30

主题

0

好友

95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08862
帖子
1130
精华
0
经验
953 点
金钱
952 ¥
注册时间
2011-3-25
发表于 2014-5-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conan 发表于 2014-2-19 17:46
关键是买主自己在当前的信息面上认为哪个更好。

这就好比,同频等核心数的45nm CPU准备以相同价格上市时 ...

一般它自家的XXX都会“秒杀”别人家的XXX

415

主题

5

好友

57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下次再见

Rank: 5Rank: 5

UID
373611
帖子
5998
精华
0
经验
575 点
金钱
298 ¥
注册时间
2011-8-1
发表于 2018-1-2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xue923 发表于 2017-12-16 16:35
我也纠结这个感觉后者的缩水了,没砸开看看到底是哪种芯片大?

光面的2SK176芯片就小,粉面的2SK176芯片就大。用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区别的样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