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发表于 2013-4-5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有厂家改良后生产过,烧友对其评价极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主题

0

好友

28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16517
帖子
277
精华
0
经验
283 点
金钱
271 ¥
注册时间
2010-7-2
发表于 2013-4-5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啥特色?能介绍一下吗

14

主题

1

好友

56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72255
帖子
1322
精华
0
经验
566 点
金钱
545 ¥
注册时间
2013-3-10
发表于 2013-4-5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M1870 于 2013-4-5 00:33 编辑

很像刚才看到的ha5000

2

主题

1

好友

15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06056
帖子
155
精华
0
经验
152 点
金钱
157 ¥
注册时间
2010-5-29
发表于 2013-4-5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看到准互补了.

14

主题

1

好友

56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72255
帖子
1322
精华
0
经验
566 点
金钱
545 ¥
注册时间
2013-3-10
发表于 2013-4-5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一向很喜欢准互补的输出级
楼主有没有文章链接什么的

18

主题

0

好友

51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14100
帖子
571
精华
0
经验
514 点
金钱
493 ¥
注册时间
2012-7-26
发表于 2013-4-5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4-5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一直烙在的脑海里,有哪么两三年拿着笔随便都可点滴不漏画出原电路来!断断续续的以这个电路为蓝本试做过3台机子了,最大感受是解析力极佳、细节还原非常丰富。
  仔细分析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圈可点,值得借鉴。

0

主题

0

好友

264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8005
帖子
3872
精华
0
经验
2644 点
金钱
2644 ¥
注册时间
2008-10-11
发表于 2013-4-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看不到。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一向很喜欢准互补的输出级
楼主有没有文章链接什么的
LM1870 发表于 2013-4-5 00:42


   原图发表在《无线电与电视》1995年第4期34页,陆全根老师指出了这个电路的两个主要特点:1、两级差放的共模抑制能力;2、准互补结构的输出级。
   电压放大级电路在《音响技术》1996年第2期36页中有此类似电路,作者提到电压放大级电路是根据发表在“the 72nd convention of the audio Eng.Society”上的一款线路改装的。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很超贵,现在做就廉价不得了,连可调电阻也可以不要了。
tsyg99 发表于 2013-4-5 01:30

    看来tsyg99兄对这个电路挺在行的!有没有用过这台国产机呢?它是我当年最想买而又买不起的东东!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4-5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上2张DIY的功放裸照,却传不上!电路是自已设计的,用了原图的共模抑制环技术。

25

主题

11

好友

6414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517186
帖子
19241
精华
0
经验
6414 点
金钱
5884 ¥
注册时间
2012-8-6
发表于 2013-4-5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的电路不少,但不是全都做过,只是怀念多于动手~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2010年DIY 完成的。仿真电路得到的开环频响0---22KHZ,放大量76.5DB,60W满功率输出20KHZ失真0.128%(开环);闭环60W输出时,1KHZ失真测不出(显示0.000%,信噪比100DB),20KHZ失真0.002%,信噪比95DB。功放做好与一台马兰士老HIFI功放对比试听过后,当年这台售价不菲的进口功放便被我一直打入了冷宫准备肢解!
  本来想在这个贴子上些详细制作的,由于第一次发贴,不小心就被版主移到这里来了,唉。。。。

1

主题

0

好友

19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09061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19 点
金钱
19 ¥
注册时间
2011-3-25
发表于 2013-4-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这电路我还没有完全看明白呢。

18

主题

0

好友

51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14100
帖子
571
精华
0
经验
514 点
金钱
493 ¥
注册时间
2012-7-26
发表于 2013-4-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zhang8175


    正负18v供电有60w的功率吗?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8175 于 2013-4-5 19:14 编辑
回复  zhang8175


    正负18v供电有60w的功率吗?
cgb372 发表于 2013-4-5 16:43

    原电路确实只能输出10W左右的功率。我的电路是自己做大量仿真后已改动过的,只保留了原图的JFT输入和共模抑制环。全机用1只260W双31V环牛+4只6800UF电容供电,功放输出60WX2的额定功率时,滤波电容电压不低于+-36V。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2356
帖子
10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原电路来说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在第一级差分输出与第二级差分输入之间采用共模抑制环来作负载了!与普通电路的电阻负载相比较主要有以下2个优点:
  1)极高的电源噪声比。由电源所引入的噪声干扰是一种共模信号,功放电路对共模信号抑制力越强就越能还原音乐中微弱的信号成份!同时对电源的纹波电压要求也会相应降低要求,一般的桥式整流滤波便可轻松满足HIFI功放供电。
  2)高负载阻抗特性。小信号电流从第一级JFT差分管的漏极输出后,由于共模环所呈现阻抗是非常高的(约几百千殴),信号电流将会全部流入第二级的基极。这样第二级差分三极管就工作在电流控制电流的状态,而不是普通电路的电压控制电流。从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来看,电流的线性度绝对不是电压线性度所能比的!

0

主题

1

好友

75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41400
帖子
1162
精华
0
经验
757 点
金钱
757 ¥
注册时间
2009-10-21
发表于 2013-4-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