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15

主题

0

好友

30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2800
帖子
299
精华
0
经验
307 点
金钱
299 ¥
注册时间
2009-1-4
发表于 2013-2-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17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05721
帖子
284
精华
0
经验
173 点
金钱
173 ¥
注册时间
2012-6-22
发表于 2013-2-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其实现在已可以赶超了 只是你的钱没花到位。
头像被屏蔽

15

主题

0

好友

30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2800
帖子
299
精华
0
经验
307 点
金钱
299 ¥
注册时间
2009-1-4
 楼主| 发表于 2013-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17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05721
帖子
284
精华
0
经验
173 点
金钱
173 ¥
注册时间
2012-6-22
发表于 2013-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ht 于 2013-2-2 16:32 编辑

回复 3# guilizi

    再好的唱盘都无法100%的读取原盘!
    80年代数字录音和激光唱片的诞生给广大乐迷带来了前所未有那么干净的录音,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激光唱片尽管声音很干净,但是声音不如密纹唱片(LP)那么逼真和耐听。之后,科学家们20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改进数码录音和重播效果,数码录音从AAD、ADD到DDD,又到4D,唱片播放从普通的CD发展到HDCD、XRCD和DVD-audio, 该来改去也只能是在数模转换上有限地改进和人为地加一些无中生有的效果,最终都没有跳出PCM(脉冲编码调制)。基于PCM基础上的数码录音和重播无论如何改进都是回避不了录音失去信号时有损失,重播录音时丢信号的致命弱点。DSD录音和重播则是因为有了PCM无法所比100%保真,在录音时拾取了麦克风能捕捉到的信号并以SACD储存信号在重播时100%还原。DSD录音在信噪比和动态范围上远远超过了基于PCM的各种数字录音,是数字录音的革命和改朝换代,同时,它终于实现了音响科学家、音乐家和爱乐者20多年来蒙昧以求的“数码录音,LP音色(实际上,其真实感和美感超过了LP)”。一生鄙视录音的指挥大师切里比达克如果生前有幸听到DSD录音的SACD重播音效,他也许会改变对录音的偏见的。
    只有PC才能100%读取源音(而不会产生错误),也只有数字设备才能回放完整的音源,但目前要想达到此效果,金钱是少不了的。
    看看12年的各地音响展,很多厂商都已经用PC做音源了。但动辄二三十万的价格不是我等PChifi人用的。

   所以我现在只保留SACD的镜像文件,留待以后用。
头像被屏蔽

4

主题

0

好友

62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2987
帖子
691
精华
0
经验
629 点
金钱
628 ¥
注册时间
2006-10-4
发表于 2013-2-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4

主题

0

好友

62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2987
帖子
691
精华
0
经验
629 点
金钱
628 ¥
注册时间
2006-10-4
发表于 2013-2-2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5

主题

0

好友

30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2800
帖子
299
精华
0
经验
307 点
金钱
299 ¥
注册时间
2009-1-4
 楼主| 发表于 2013-2-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5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46929
帖子
617
精华
0
经验
56 点
金钱
55 ¥
注册时间
2009-11-11
发表于 2013-2-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大虾们的讨论

10

主题

3

好友

45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7767
帖子
1850
精华
0
经验
456 点
金钱
447 ¥
注册时间
2007-9-27
发表于 2013-2-3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转盘估计是CD级别的吧,如果你用到SACD或者蓝光就知道,USB转同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目前USB转同轴都只能传输PCM格式的数字信号!其实还有DSD更高级的数字信号估计你没接触过,数据量是44.1K的64倍,就目前的USB传输率来讲根本达不到,PCI还勉强一点!看看USB3.0是否能突破这个瓶颈了!

15

主题

1

好友

207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新兴穷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81
帖子
3766
精华
0
经验
2077 点
金钱
2968 ¥
注册时间
2007-6-15
发表于 2013-2-4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PC HIFI 了,或者跟很多人比我滴属于他们滴垃圾级别,但我满足了起码比我手头上滴CD好得多了,所谓正版CD伤不起,还是KUGOU资源来得快

57

主题

0

好友

32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82428
帖子
427
精华
0
经验
321 点
金钱
303 ¥
注册时间
2012-3-20
发表于 2013-2-4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迈克.张


    大哥,usb3.0应该可以吧?和usb2.0不是一个档次的,usb3.0是5Gbps的,神马浮云信号都应该是输的过的吧  或者实在不行用两个usb传输...

1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08165
帖子
98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96 ¥
注册时间
2012-7-3
发表于 2013-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用的什么CD转盘?

135

主题

0

好友

49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在线

Rank: 4

UID
220348
帖子
1695
精华
0
经验
499 点
金钱
427 ¥
注册时间
2010-7-15
发表于 2013-2-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觉得PCHIFI不如Cd的路过

115

主题

16

好友

3160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54
帖子
2190
精华
9
经验
3160 点
金钱
2136 ¥
注册时间
2004-5-24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3-2-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PCHIFI不一定非要走USB这条路,所以楼主的观点相对绝对了点。业界最顶级的音频工作站,也是插的PCI和PCIE的卡。

115

主题

16

好友

3160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54
帖子
2190
精华
9
经验
3160 点
金钱
2136 ¥
注册时间
2004-5-24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3-2-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dhbdz2010


    问题你听的CD唱片又都是从电脑出来的,这看起来总是一个矛盾体。其实最主要是人的心理因素。

点评

这个说得不错。  发表于 2013-10-12 00:43

135

主题

0

好友

49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在线

Rank: 4

UID
220348
帖子
1695
精华
0
经验
499 点
金钱
427 ¥
注册时间
2010-7-15
发表于 2013-2-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絕不是心理因素。CD機聲音總是有味一點。。但PCHIFI也不錯。。
現在的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在聽PCHIFI。。以前說換線有區別。包括換線 換電源插頭  我不信 換過之後 才明白是真的。
當然說什麼火電和水電區別。我就不知道了

115

主题

16

好友

3160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54
帖子
2190
精华
9
经验
3160 点
金钱
2136 ¥
注册时间
2004-5-24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3-2-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谓的有味一点,也是你的CD机自己加上的味,这个味可能刚好合适你,但是是不是合适别人就不一定了。
因为你CD碟上的信号也是来源于电脑。

28

主题

3

好友

173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IFILU

Rank: 6Rank: 6

UID
61596
帖子
2240
精华
0
经验
1737 点
金钱
1740 ¥
注册时间
2008-11-5
发表于 2013-2-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PCHIFI方便,丰富的音源知识可查获,较人性化,要求就是有点耐性和文化眼力,,,,

CD方便,烧钱买经验,不环保,却有收藏封面的内心喜悦,有传说中升值潜力,适合知识老化,不再动脑的人群,,,,如老空伙,不懂电脑,人云亦云的虚荣消费。

10

主题

3

好友

45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7767
帖子
1850
精华
0
经验
456 点
金钱
447 ¥
注册时间
2007-9-27
发表于 2013-2-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dhbdz2010


    问题你听的CD唱片又都是从电脑出来的,这看起来总是一个矛盾体。其实最主要是人 ...
gxhj 发表于 2013-2-7 14:31

我是这样理解的,单反相机把大自然的色彩都拍下来了,但是即使最顶级的显示器都是有色域限制的。不可能把自然界所有的色彩都体现出来。CD也是如此,虽然电脑把声音录制进去了,但是电脑自身不见得能完全的重放出来,录跟放并不对等!

0

主题

0

好友

11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485995
帖子
10
精华
0
经验
11 点
金钱
11 ¥
注册时间
2012-4-2
发表于 2013-2-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迈克.张 有道理。录音、拍照通常由大公司来做,他们的设备可以非常好,但回放声音、图像的往往是普通用户,设备不及厂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