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7
- 在线时间
- 3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2-12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512732
- 帖子
- 27
- 精华
- 0
- 经验
- 87 点
- 金钱
- 37 ¥
- 注册时间
- 2012-7-21
|
从1999年开始,对音响有了爱好,对丹拿有了好感,于是把标题定为《十年音响路,十年丹拿情》。忙里偷闲,把十年来是怎么走过来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作为小结。
一、为什么对音响有了爱好?
一个人,总是有爱好的。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打麻将----------。我觉得:玩音响,是一项健康的活动,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家庭,有利于朋友。买音响、买CD,要花钱,但比赌博好,比泡妞好。发烧友坐在一起,听听音乐,喝喝茶,比喝酒健康,比打麻将健康。只要是玩音响,家里的太太肯定支持。所以,爱好音响,是一件好事。
二、为什么对丹拿有好感?
理由有三点。
一是牌子比较老,不象有的音箱,几年下来就被别人并购了、被市场淘汰了。虽然有的朋友不喜欢丹拿,但没有人能否定丹拿品牌的稳定性。在市场经济中,如果没有两下子,你熬不了30年这样长的时间。这就是丹拿核心价值的所在。(怎么好像是帮丹拿做广告,丹拿可没有奖金发给我。作为丹拿的拥趸,我也乐意丹拿奖励我,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是比较全面。高、中、低,样样都有一点。不象有的音箱,集中突出某一频段。
三是在音响市场上,有比较高的知名度。一听到玩丹拿,就知道“烧度”不轻。
再说说对丹拿的不满。丹拿一家公司代理垄断了。垄断,就造成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垄断,就造成一言堂,没有竞争对手,他们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垄断,就造就高额利润,使很多发烧友望洋兴叹。要上丹拿,可以买二手的,也可以直接到外国拿。
三、为什么买二手音响。
十年来,我都是买二手音响。我觉得:买二手音响,投入少,变现亏损少。同时,可以经常更换器材,领略不同器材的特点。
但买二手器材,是有风险的。一定要找信誉好的二手商。
四、各时期的器材搭配
(一)1998年至1999年初期间:
CD:天龙2800L
功放:路遥990前后级
音箱:英国TDL3。
(二)1999年至2000年期间:
CD:天龙2800L
功放:路遥990前后级。
音箱:丹拿1.3MKII
(三)2001年至2003年期间:
CD:加利303
功放:NAD S300
音箱:丹拿1.3MKII。
(四)2004年至2005年期间:
CD:加利303
功放:上海科颂V8I。
音箱:丹拿1.3MKII
(五)2006年期间;
CD:SONY SCD1
功放:马克38+科颂V8I
音箱:丹拿1.3MKII
(六)2007年期间:
CD:马克39
功放:马克38+马克335
音箱:丹拿1.8MKII
(七)2008年期间:
CD:马兰士11S2
功放:马克320S+马克336
音箱:丹拿C2
(八)2009年期间:
CD:金嗓子700
功放:金嗓子2810+金嗓子7100
音箱:丹拿老款至尊
五、不同器材搭配丹拿音箱的感觉
(一)超值感:最高是路遥前后级,次之是NAD S300,最差是马克。
(二)惊喜感:想不到是路遥990前后级。宽松又有分析力。搭丹拿没错。现在很多器材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但价格却是它的十倍以上。
(三)失落感:想不到竟然是马克。网上有不少马克搭丹拿的案例。通过实践,我认为马克不适合搭丹拿。马克的声音四平八稳。但它最致命的不足是没有高潮、没有快的瞬变。在声音接近最高潮时,接近最紧张时,它就软下来了,阳萎了,使人非常不爽。马克真的老了。(首先声明:马克32、33,我没有用过。旗舰水平应该比较高)。
(四)舒服感:想不到是日本的金嗓子。很多人觉得用比较厚实的器材搭丹拿,起到中和的作用,比较理想。我觉得:中和,会损害丹拿的优点,不如不选择丹拿;要搭好丹拿,就要强强联合,把丹拿的优点全盘发挥出来。金嗓子,分析力高而声音又圆润,很配丹拿。有人觉得金嗓子推动力不行。这是不准确的。你看看金嗓子7100:8Ώ125W,4Ώ250W,2Ώ500W,1Ώ1000W,真正的大电流,推动力强。很多器材都不敢标出这样的指标。(好像又在给金嗓子做广告。)
六、不同线材搭配丹拿的感觉
(一)不适合用银线。用银线的话,丹拿的高频有点过了,把低频收死了。
(二)不适合用硬和粗的铜线。否则,会损害丹拿的通透感、细致感。丹拿应该搭配纯铜、多股、软线的线材。如超时空0.8,金嗓子的信号线,蛇王的电源线,OCOS喇叭线。纯铜、多股、软线的线材,集肤效应小,出来的声音宽松、细腻、有泛音,最接近乐器的声音,有味道,很舒服。相反,线径粗、线芯硬的铜线,集肤效应大,出来的声音硬朗、粗壮、紧张,不耐听,不真实,没感情。
(三)不适合用渡金、渡银、合金线。这些线材会损害丹拿的中性,而且不真实,不耐听。
七、调节声音的体会
(一)入墙的电源线,最好要用多股(如200股)的软电源线,越粗越好(如35平方)。它比单支或几股的、直径大的硬电源线,要好很多倍。声音有质的区别。道理如前所述。
(二)最好用单层器材架。用单层架,互相没有干扰,比多层器材架要好30%以上。器材架+脚钉垫,出来的声音要比直接插在地面,温暖一点。就看你的爱好。
(三)换上高档的保险丝,可以提升30%。投入少,见效快。但要注意:保险丝是有方向的。方向不同,声音差别很大。
(四)低音单元要12寸以上。低频的质感、量感、真实感要比多个6寸、8寸并联好很多。出来的低频有厚度、下潜、宽松、真实。不紧张,很舒服。
(五)要用三分频的音箱。质感、层次要比2分频好50%。
(六)要大箱,不要书架箱。听完大箱后,你不会再去听书架箱。
(七)要拉电源专线。前用35平方的多股软电源线,保证电流不压缩,后用好一点的多股软线,接入墙插,调整音色。有时候声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器材的问题,而是电源没有做好。电源不好,再高档的器材也发挥不了水平。我觉得:把电源做好,是一条最省钱、最有效的办法。
但如果用35平方的多股软电源线直接入墙插,出来的声言反而粗糙。原因:一是铜线的纯度不高;二是电流过猛了。
(八)插座不要用水泥封死。否则声音没有活力。
(九)电源相位非常重要。电源相位正确与否,声音相差50%。
(十)有条件的话,单声道功放更好。这合并功放无法比拟的。单声道功放,控制力好很多,声音稳定很多,场面大很多,质感好很多。合并功放就显得“鸡声”很多。
(十一)最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听音乐。这当然是废话了。
(十二)要用好的电源插座、插头。出来的声音提升20%。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经验 +50 |
威望 +10 |
魅力 +6 |
贡献值 +5 |
收起
理由
|
战羽
| + 50 |
+ 10 |
+ 6 |
+ 5 |
感谢分享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