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最早期的CD(转帖)

[复制链接] 查看: 8259|回复: 22

697

主题

2

好友

201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8069
帖子
10832
精华
0
经验
2014 点
金钱
1709 ¥
注册时间
2010-3-4
发表于 2012-12-26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jbiao 于 2012-12-26 20:40 编辑

10073103351c556f5100179638.jpg 1007310335dddffbd8d8a17e0a.jpg 10073114010e9cd69649817445.jpg 100731033536e1c29ea20fc1fa.jpg 1007310328227f0805dcd7a380.jpg
最早期的CD,没有使用数字滤波器。经过DA变换之后,在22kHz以上,便会出现22-44-66kHz的镜像频率(以44kHz为中心频率,频宽大约22kHz,因此低端很接近22kHz)。
为了防止镜像频率出现在音频输出端(会是非常强的超声波信号,可以被前级,功放,音箱所放大和播放。并且会与基波(大约20-22kHz)所叠混,产生大量谐波。
故此,最早期的的CD机,在DA转换之后,都使用了滤波特性极其陡峭的高阶低通滤波器,确保20kHz的成份几乎不被衰减(一般衰减小于0.5dB),但却将20kHz以上的频率成份大刀阔斧切除,到21kHz以上的衰减可以做到大约60dB。
在如此窄的频率范围内有如此大的衰减量,这样的高阶滤波器的相位相应非常恶劣,群延时特性非常差。
因此,最早期的CD机一推出,除了个别喜欢尝新鲜并且以流行音乐为主的用户之外,广大的发烧友几乎是众口一词,恶评如潮。
具体评价主要是,高音粗糙兼刺耳,余韵欠奉,音场严重平面化等等。
跟LP一比(除非您之前用的是晶体唱头的LP唱机,呵),几乎凡是听古典的,对最早期的CD机均不屑一顾,抱着极其藐视的态度。
而俺当年,就用上了HITACHI的第一代CD机


01.jpg


后来,记得是YAMAHA率先开始,在DSP和DA转换之间插入数字滤波器,进行2倍超采样
从而将进入DA转换芯片的采样时钟频率提升一倍到88.2kHz,使得第一镜像频率的中心点移动到了88.2kHz,镜像频宽的低端移到大约66kHz。
这样,DA之后的低通滤波器,只要在到达66kHz之前,衰减量做到60dB左右就足够了,无需刚一过20kHz就急急忙忙大刀阔斧一刀切。这样的低通滤波器,相位特性就好的多了


02.jpg


再后来,貌似是PHILIPS还是谁,推出了4倍超采样的数字滤波器,将第一镜像频率的中心点进一步移动到176.4kHz,镜像频宽的低端移动到大约154.3kHz。
这样,DA之后的低通滤波器即使只用最简单的三阶RC滤波器,已经足够把镜像频率抵御在150kHz之外了。
而越是简单的滤波器,其相位特性越简单,越线性化,越容易补偿。俺那个时候就换了一部PHILIPS的CD650,4倍超采样,感觉很牛B。
大约到4倍超采样的时代,CD机才开始被发烧友所接受。

03.jpg

再后来,超采样倍数越来越高,镜像频率越走越远,低通滤波器越来越简单,因为低通滤波器造成的音质劣化问题开始不复存在了。
跟着,1bit机也出现了,CD的音质逐渐被主流发烧友接受,即使是LP高烧的发烧友,起码也会搞一部作为参考用途了。


最近看到有些帖子,包括卖帖,在介绍某些最早期CD机的音质的时候,声称最早期的CD机,音质最有模拟味最难得。
言外之意就是越后期的CD机,模拟味越少数码味越重。发布这样言论者,如果不是因为怀旧怀到走火入魔而导致出了某种盲目复古,新不如旧的近似病态的心理,就是为了王婆卖瓜而故意误导。
很明显,那些七十后(个别十二三岁就悉心发烧技术的神童级的朋友除外)的朋友,对CD机的发展史尤其是其技术演化史不可能像俺那么清楚,八十后的在第一代CD出世的时候他们大部分还不会说话,九十后的还没出生。
误导他们是很容易的。不过俺可以跟大家说,凡有人跟你说,xx是最早期的CD,最有模拟味者,均可简单以“胡扯”二字回复便包保不会错了 。

最早期的CD机,是CD机历史的里程碑产品,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俺也收藏。不过那是基于它的历史地位所带来的收藏价值,而不是因为那些早期CD机有模拟味的一派胡言。
CD音质为要求高的发烧友所接受,已经是差不多1987年以后的事了。

怀旧很自然,不过凡事不能走火入魔。您要非说8MHz的8位处理器加16kB内存的PC比我这四核4GB内存的机器还好;44.056kHz采样,14bit量化的录像机PCM编码器比TASCAM那192kHz采样,24bit量化的数码录音机还好;图154比波音787飞机还好,手摇16mm黑白摄影机拍摄出来的画面比iMAX的还震撼,那俺对您敬而远之。如果是为了多卖几个钱而蓄意误导,那就是人品问题,大家自有公论了。

说到最后,大家可能会问,如果我不知道那些早期机器的型号,我怎么辨认一个机器是否最早期的,或者是采用了高阶的低通滤波器的呢?
其实,凡采用高阶低通滤波器者,皆有迹可循,那就是,在音频输出电路板上,一定会见到一些电感线圈,或者用金属壳密封的厚膜组件,或者其他形式的组件。
凡看到这些东西,那一定是很复杂的,高阶的低通滤波器,那这机器的音质,好极也有限。
总体来说,CD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阶段

(1)最早期,82-83年。这个时期的机器,数码信号处理技术落后,又盲目追求音频频响指标的完美(频响在20Hz-20000Hz极其平坦),于是使用了高阶滤波器,造成音质数码味严重,发烧友不接受。其实即使是当时那些机器,如果不过份追求频响的平坦,即使在15kHz以上有一定的衰减,22kHz以上泄漏过来一点,也没啥大不了,当年有外国发烧友就按照以上思路自己改装低通滤波器,声音比原厂的机器还强。

(2)83-84年开始出现二倍采样的机器,音质开始进步

(3)85年左右,4倍采样的机器出现,随后8倍的,16倍的陆续出现,高阶低通滤波器作为劣化音质的因素已经不存在了。
一些当年顶级的机器(例如金嗓子DP80/DC81,Luxman,PHILIPS,SONY)等等,以及以先进电脑信号处理技术为代表的美国机器(Krell,Mark Leaveson,Wadia等等)
以分体式为代表的机器开始征服了大部分顶级发烧友(当然还剩一些死硬派LP发烧友)。再往后,1bit等机种开始百花齐放,拒绝CD机的发烧友越来越少了。



再往后,HDCD,SACD,DVD-Audio,.......就到了今天了


04.jpg 06.jpg 07.jpg 08.jpg

43

主题

2

好友

307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615
帖子
15610
精华
0
经验
3079 点
金钱
3072 ¥
注册时间
2007-5-14
发表于 2012-12-2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少了飞利薄的。。。。。。。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1

好友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6937
帖子
167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6 ¥
注册时间
2008-7-3
发表于 2012-12-27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5

主题

5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39
帖子
4948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4505 ¥
注册时间
2009-3-14
发表于 2012-12-2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了解了不少历史,呵呵

21

主题

1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03980
帖子
1502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1032 ¥
注册时间
2010-5-22
发表于 2012-12-2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djbiao


    财主啊, 俺94年才一咬牙在广西梧州白云电器厂邮购小日CD机芯一套拿来玩。

33

主题

6

好友

122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咔咔

Rank: 6Rank: 6

UID
503708
帖子
1737
精华
0
经验
1225 点
金钱
1169 ¥
注册时间
2012-6-13
发表于 2012-12-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了解下历史!

49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351
帖子
892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218 ¥
注册时间
2006-5-13
发表于 2012-12-27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期的小日本cd机是这样的,但是飞利浦从第一代cd的TDA1540就采用了数字滤波器,所以TDA1540的低通滤波器是很简单的,现在从2手市场也可以看到小日本早期cd机没有办法和飞利浦系早期cd机相比较,这也是原因之一。
作者只从小日本cd机来看问题,忘了还是不了解世界上cd机阵营除了小日本系列还有个飞利浦系列。

20

主题

2

好友

63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07520
帖子
993
精华
0
经验
630 点
金钱
615 ¥
注册时间
2012-6-30
发表于 2012-12-2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历史很好

0

主题

0

好友

9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62433
帖子
92
精华
0
经验
92 点
金钱
92 ¥
注册时间
2011-7-8
发表于 2012-12-2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的早期CD一般都有数字滤波器。

9

主题

0

好友

95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威卓

Rank: 5Rank: 5

UID
483573
帖子
1006
精华
0
经验
953 点
金钱
969 ¥
注册时间
2012-3-24
发表于 2012-12-2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jfj1970
梧州什么时候有白云电器厂?
头像被屏蔽

14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8174
帖子
2039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68 ¥
注册时间
2008-3-22
发表于 2012-12-2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85

主题

28

好友

69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PHILIPS CD系统爱好者

Rank: 3Rank: 3

UID
3674
帖子
7763
精华
4
经验
6987 点
金钱
3702 ¥
注册时间
2005-3-29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2-12-2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要介绍的是日系。对于飞机来说一早就开始用数字滤波器了。当然早期的那些飞机并不怎么好。模拟味就是个人云亦云的浮云。

21

主题

1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03980
帖子
1502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1032 ¥
注册时间
2010-5-22
发表于 2012-12-2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fj1970 于 2012-12-27 14:43 编辑

回复 10# 最爱麦景图


    当时电子报广告就是这么写的,我就按这地址汇款买的,有没有这厂子我就不知道了。光头是sf-90,后来板子坏了又花掉100多买了块板现在我只剩下4只ELNA 4700U/25V电容,和一只正在和1521服役的双12V变压器。

0

主题

0

好友

129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7302
帖子
1460
精华
0
经验
1297 点
金钱
1288 ¥
注册时间
2008-12-7
发表于 2012-12-2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文章!感谢楼主!!

60

主题

0

好友

57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230
帖子
587
精华
0
经验
574 点
金钱
121 ¥
注册时间
2004-11-23
发表于 2012-12-2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老的大作转到这里来了,看来摇头党有异议

3

主题

0

好友

6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2355
帖子
716
精华
0
经验
682 点
金钱
631 ¥
注册时间
2007-12-17
发表于 2012-12-2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13

主题

1

好友

72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胆石小生

Rank: 5Rank: 5

UID
35234
帖子
944
精华
0
经验
720 点
金钱
683 ¥
注册时间
2008-2-6
发表于 2012-12-2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补课学习。

0

主题

0

好友

11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97425
帖子
119
精华
0
经验
111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2-5-18
发表于 2012-12-2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94年买的国产爱特CD机,16比特 索尼机芯,音质生硬,后期国产的1比特机还不错。

140

主题

0

好友

612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0154
帖子
6535
精华
0
经验
6122 点
金钱
6370 ¥
注册时间
2007-11-9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12-2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是还有人喜欢搞nos么

10

主题

0

好友

13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2941
帖子
146
精华
0
经验
138 点
金钱
131 ¥
注册时间
2008-9-2
发表于 2012-12-2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历史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