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741
- 在线时间
- 452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11-9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3
 
- UID
- 468998
- 帖子
- 11935
- 精华
- 3
- 经验
- 12741 点
- 金钱
- 9960 ¥
- 注册时间
- 2012-2-2
|
国际知名科学杂志《自然》曾经登载过一项研究成果,认为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会变得聪明。前几天它又刊登文章,对原来的观点予以否定,认为多听音乐的人不一定会变聪明。
我觉得,对《自然》杂志上的那些观点不必较真,两种观点都是“科学试验”的结果,都是用数据说话,我们信谁呢?如果完全听信它前面的观点,那么一些恨不得让孩子一夜之间“聪明”起来的人就会没完没了地听音乐。如果完全听信后面那种观点,一些人就会忽略对孩子的美育教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多听音乐不会变蠢,经常听一听没有坏处,只是大人不要过于功利。
人们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焦虑,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应对措施。比如注射鸡血、喝发霉的茶叶水(红茶菌),每天早晨喝500CC白开水,倒退行走,经常倒立,练功,等等。他们试图用一些反常的行为缓解正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这没有什么效果,但也说不上有害。
当孩子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为了让他们将来更有竞争力,所以就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比如听音乐、弹钢琴,胎教。这些方法与其说是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不如说是解决家长的心病和竞争焦虑症。
曾经有一种说法,说奶牛听了音乐之后会产更多的奶。于是挤奶工在挤牛奶的时候就放音乐,久而久之,奶牛在听音乐的时候,挤奶工果然觉得奶多起来了。这究竟是挤奶工的条件反射,还是奶牛的条件反射,我们不得而知。
孩子听音乐之后,心情会变得好起来,脑子比较清楚,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你一定要用科学数据来说明,那么就可能出现相反的数据。我只听说搞科学试验把人弄疯的,没有听说听音乐听疯的。更何况,对聪明的评判,也有不同的标准,拒绝科学的古人老子、庄子很聪明,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也很聪明。
音乐听多了,从智慧的角度,或许会变得很聪明;从世俗的角度看,音乐中那种纯粹审美的、非功利的因素,恰恰会阻碍他们在争名夺利的世俗社会中成功的可能,因而变得“愚蠢”起来。科学在制造“神话”,但破解这个“神话”的依然是科学,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果试图让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而提高智力不是科学诉求,而是一种心理诉求,那么正面的和负面的证据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大家也不要见风就是雨,说什么音乐教育神话破产了。
可以这么说,真正的音乐,与其他各种真正的文学艺术形式一样,恰恰是“科学”思维和工具理性的死对头。那种试图将任何一个领域都计量化、都数字化、都“科学化”,以便尽快地、更有效地将它当作某个产业来开发的思维,那种将儿童审美教育当成产业的人,最终是要破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