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主题

2

好友

9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AUDIOALMA 肇庆「藏峰音响」

Rank: 5Rank: 5

UID
105848
帖子
1442
精华
0
经验
982 点
金钱
879 ¥
注册时间
2009-5-21
发表于 2012-9-21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敬爱的黄生新贴:

       我常說﹕
買音響要用耳朵,要用心聆聽感受,不能用眼睛看對眼了就買
因為有時候眼睛所見與耳朵所聽到的感受可能大相徑庭,不可不慎!

話說
不久前洪弟兄從錦全二手店買了一套yba簽名前後級
後級是左右單聲道各自獨立mono/mono兩部
洪弟兄是名符其實的好奇寶寶
抱回家後迫不及待,趕緊拿螺絲起子來打開箱蓋
欲窺簽名內部的佈局與他的現役yba 1號MONO/MONO有何不同?

結果
眼前所見,令他大失所望
因為他發現簽名後級內部所用的零件反而比1號後級少
譬如﹕1號後級的大電流功率晶體每聲道用12顆
但簽名系列每聲道只用了6顆,足足少了一半的數量
審視完後他馬上打電話向我請教為何如此?
這問題問的很好,請容我花點篇幅來做個解釋:

Yba
所用的鐵殼功率晶體是MOTOROLA公司的全對稱功率晶體
這顆功率晶體上市時間已超過二十年以上
但對一些老設計師而言,它是不可多得的寶物
每顆可提供10A的電流,而且耐壓又高,極適合用來做大功率放大器
通常設計一部每聲道100瓦的放大器只要用上4顆就綽綽有餘

但是
YBA 1號「立體二聲道後級」每聲道用了6顆併聯
YBA 1號MONO/MONO則每聲道用了12顆併聯
然而,簽名系列MONO/MONO單聲道後級與1號後級相同
每聲道卻只用了6顆功率晶體

記憶中
最早喜歡在功率晶體上拚數量表現的是美國THRESHOLD公司
當時的THRESHOLD後級
洋洋洋灑灑每聲道併了拾幾顆到幾拾顆的鐵殼功率品體
其實不用聽聲音,光看這樣的陣丈就能迷死一堆發燒友排隊購買
基於這個賣點的啟示
國產雅×音響後來居上,乾脆直接公然宣稱他們的後級是仿THRESHOLD線路
當然,拜THRESHOLD的福氣,也曾經造成短暫的轟動

那麼
是否功率晶體併聯越多聲音就越好聽呢?
對YBA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反而併聯愈多,聲音的品質愈難掌控
因此,為了忠於原音,以及基於聲音藝術工作者的良知
在YBA最高旗艦的簽名後級上每聲道他只用上六顆功率晶體
因為他本人很清楚,用過多的『數量』是基於商業賣點考量
是為了商業利益,不是真正為聲音的「質量」思考


在我職退之前
當然我們也有做過晶體『數多』這樣的實驗
結果與YBA的理念不謀而合,確實數量用愈多質地愈差
尤其是聲音的『聚焦』愈不精準,還有低頻的層次愈模糊愈不自然
就如同投影機,投影倍數愈大,影像愈模糊不清
還有,如同騎協力單車,愈多人同時騎,愈難同步協調合作


但是
有沒有優點呢?當然有,『數大就是美』
這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進而達到創造佳績的目的
當然,在技術上而言;併聯愈多驅動電流愈大
低頻的控制力及衝擊力也愈大

這很容易
讓人有力大無窮的感覺,但其實這只是一時的錯覺假像
怎麼說呢?放張鼓聲還可以蒙混過關
來張長笛、豎琴、或大提琴之類的獨奏就HOLD不住馬上會露出馬腳

好友
孫超大師不久前寄了一封MAIL給我
在附加檔案裡有幾張他的攝影作品,檔案名稱「颱風過後的荷花依然美麗」
池塘的荷花拍得美極了,與他的陶版畫同樣迷人
我去電跟他請教用什麼廠牌相機及鏡頭拍的?
他是這樣回答我的「好作品不一定要用好相機及好鏡頭,端看您對美學的素養夠不夠」

唉!
真是一語提醒夢中人,聽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
這讓我回憶起當年我曾問YBA
為何簽名後級用的功率晶體反而比1號後級用的數量少
YBA的回答是「不在於數量的多寡,端看你要的是什麼聲音?」

結論
孫大師與YBA兩位重量級人物是我在不同領域的導師
而兩位在藝術的素養與見解方面竟然不謀而合
這讓我更加學會如何謙卑更加敬仰兩位藝術大師的風範與風骨!(全文完)



showimgCAJT402A.jpg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2-9-2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单对管的晶体管功放听感是最好的...

159

主题

2

好友

9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AUDIOALMA 肇庆「藏峰音响」

Rank: 5Rank: 5

UID
105848
帖子
1442
精华
0
经验
982 点
金钱
879 ¥
注册时间
2009-5-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多谢我敬爱的黄宇睿先生!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8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17764
帖子
115
精华
0
经验
81 点
金钱
80 ¥
注册时间
2012-8-8
发表于 2012-9-21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1

主题

0

好友

181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49223
帖子
3600
精华
0
经验
1812 点
金钱
1762 ¥
注册时间
2010-10-11
发表于 2012-9-2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PASS是多管并联的......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2-9-2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看情况吧,不能一语断定少就好,或者多就好。看功率来决定
喜欢搞功放 发表于 2012-9-21 18:19


我认为功率倒是其次,家用对功率的要求不高,重要的是功放的阻尼特性,因此最终决定的因素还是扬声器系统的搭配选择。

33

主题

17

好友

158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69406
帖子
1853
精华
0
经验
1584 点
金钱
1568 ¥
注册时间
2010-12-7
发表于 2012-9-2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次神说对了, 我同意的~

63

主题

3

好友

6229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7083
帖子
10196
精华
0
经验
6229 点
金钱
6137 ¥
注册时间
2008-3-1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2-9-2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功率倒是其次,家用对功率的要求不高,重要的是功放的阻尼特性,因此最终决定的因素还是扬声器系 ...
欧蒙泰 发表于 2012-9-21 18:22



很认同。

697

主题

2

好友

201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8069
帖子
10832
精华
0
经验
2014 点
金钱
1709 ¥
注册时间
2010-3-4
发表于 2012-9-2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功放是双管设计的
我把它拆了
留起来备用

50

主题

0

好友

247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166
帖子
4305
精华
1
经验
2476 点
金钱
2393 ¥
注册时间
2007-4-2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12-9-21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玩的都不超过两对,看来我走的路是对的

25

主题

11

好友

6414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517186
帖子
19241
精华
0
经验
6414 点
金钱
5884 ¥
注册时间
2012-8-6
发表于 2012-9-2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喜欢最多两对并管的,听歌而已,K歌除外,认同上面的

43

主题

0

好友

39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870
帖子
1238
精华
0
经验
396 点
金钱
437 ¥
注册时间
2008-3-7
发表于 2012-9-21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对管考验的是配对与较音水平,管子的质量与一致性超重要。
没大师级的水平就玩玩单对管好了,可以大幅降低难度。

29

主题

8

好友

368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瞎烧、便宜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87425
帖子
9473
精华
0
经验
3687 点
金钱
3658 ¥
注册时间
2012-4-7
发表于 2012-9-2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功率倒是其次,家用对功率的要求不高,重要的是功放的阻尼特性,因此最终决定的因素还是扬声器系 ...
欧蒙泰 发表于 2012-9-21 18:22



    这个认同啊!!!
头像被屏蔽

125

主题

1

好友

7975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0023
帖子
11043
精华
1
经验
7975 点
金钱
7864 ¥
注册时间
2008-4-11
发表于 2012-9-2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13

主题

37

好友

3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1157
帖子
44374
精华
0
经验
3819 点
金钱
2320 ¥
注册时间
2008-12-27
发表于 2012-9-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洞悉

77

主题

2

好友

179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0675
帖子
5891
精华
0
经验
1794 点
金钱
1656 ¥
注册时间
2007-3-23
发表于 2012-9-2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片面,也有点偏激。多并管还是有很多有点优点的,至少我是没见过那个厂家顶级机器是单管的。

20

主题

0

好友

52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20317
帖子
1263
精华
0
经验
524 点
金钱
500 ¥
注册时间
2012-8-18
发表于 2012-9-2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用大电流高耐压的场效应N型管,每声道就一对,够了

11

主题

0

好友

2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收音修理

Rank: 4

UID
360204
帖子
199
精华
0
经验
210 点
金钱
210 ¥
注册时间
2011-7-3
发表于 2012-9-2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正规厂机最多并多少?

2

主题

0

好友

40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5648
帖子
898
精华
0
经验
404 点
金钱
888 ¥
注册时间
2008-11-28
发表于 2012-9-2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

15

主题

0

好友

191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当前离线

UID
452856
帖子
2767
精华
0
经验
1911 点
金钱
1901 ¥
注册时间
2011-12-12
发表于 2012-9-2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甲壳虫-77 于 2012-9-23 11:58 编辑
我敬爱的黄生新贴:

       我常說﹕
買音響要用耳朵,要用心聆聽感受,不能用眼睛看對眼了就買
因為有 ...
LKKLLKKL 发表于 2012-9-21 17:57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