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4460
- 在线时间
- 2781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8-4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0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如果拥有金耳朵,只能花更多金钱 ¥ $去折腾.
 
- UID
- 261072
- 帖子
- 28905
- 精华
- 0
- 经验
- 24460 点
- 金钱
- 22950 ¥
- 注册时间
- 2010-11-14
|

楼主 |
发表于 2018-9-1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当年也希望有一些特别的电路能引发我做机的冲动 但希望总是落空 传统功放大多数人认为已经到了天花板 能进步的空间不大了 我认为虽然进步的空间不大 但不代表没有进步的空间了 我认为传统功放的短板有一下几样:
1.偏置方式 采用传统的固定偏置 避免不了大电流输出时其中一边功率管的截止 大多数认为问题不大 我认为问题不大不代表无问题 所以我为偏置这个问题 花了不少心思 最近已经有成果
2.反馈方式 大环路负反馈的使用带来不少好处 但也有一些弊端 所以有人提出了开环的方式 但开环后 传统的电流放大级是失真 推力 控制力都是不如人意 继续采用传统的电路是没有出路的
3.音量控制方式 传统的电位器分压来控制音量 这种方式被大量采用 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有问题 其实问题很大
4.功率器件的性能限制和思维的墨守成规 电流放大级所需的功率管 长期被人冠以音频专用 但音频专用就一定是好的吗 这一类功率管的性能其实已经多年没有进步了 都在原地踏步 为了实现大功率 大推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并管 并管后又由于参数差异 驱动困难 容易造成声音粗 不耐听 但在工业领域 大功率的场效应却在不断进化 高耐压 高跨导 大电流的场效应管随处可见 却被大多数人认为不是音频专用而无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很另类 也很变态 而且可以说疯狂 但我不是信口雌黄 我一直在不断探索 但我的研究成果不会轻易分享 因为这是我无数个夜晚努力的结果 随便拿来分享 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而且 被人用了 大多数人连一句谢谢的不会留下
1-4点在坛里已有不少臆想自己是世界顶尖的设计师的,都发表过这类"豪言壮语"了。只有理念还不够,应该去实施。真正的"突破"是比别人的东西做得简洁合理,而且性能上做得比别人的优胜。
感觉你是一位实干家,但是你常宣称的"突破"的确让人云里雾里的 。
再说说你最后的观点。不愿意分享是你的权利。但是我觉得世界顶尖的音响牌子无一例外地分享电路设计(最保守的牌子也有电路结构图)。你的就没有这些基本的东西,我直觉是怕"见光死"。在玩音响中不乏这类玩家,我选择无视!
可能语气重了,请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