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经验] 論A類與管機

[复制链接] 查看: 4338|回复: 15

159

主题

2

好友

9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AUDIOALMA 肇庆「藏峰音响」

Rank: 5Rank: 5

UID
105848
帖子
1442
精华
0
经验
982 点
金钱
879 ¥
注册时间
2009-5-21
发表于 2012-6-1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只是用來傳達我的「理念」與澄清事實
無意引起筆戰,若有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想寫
這篇文章的動機是,因為下篇「調音實例」的主人是位A類嗜好者
他現有的二套系統,後級全是A類
一套是PASS的ALEPH 5 另一套是KRELL的大怪獸A類後級
認識我之後,經我詳細的解釋
他對於A類的崇拜似乎開始有點動搖,想換機的念頭正逐漸萌芽

我告訴他
如果只有A類或管機的聲音才會溫暖好聽
那全世界的音響廠商一定會奉為圭臬,一窩風都只做A類擴大機
其他AB類D類H類擴大機一定乏人問津
沒有廠商願意投入生產行列

記得二十年前,很多初入門者最常問我的一句話是「老板,有賣管機或A類擴大機嗎?(



通常
對於初入門者我都會耐心解釋
首先我會先解釋何謂「A類擴大機?」
簡單說就是把擴大機的工作偏壓電流調大,只要開機隨時處於A類工作狀態
好處先不談
因很多設計優秀的擴大機都做得到,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如     
那壞處呢?很燙,耗電較兇,不環保,零件燙久會氧化變質,聲音也會跟著變
平常開機就很燙
到了夏天更燙,大人或小孩只要一不小心,很容易被燙傷

總之
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AB類的設計及零件搭配得當,同樣能發出好聲
那做A類除了違背環保法則之外,其他一無是處

此外,那A類就一定會好聽嗎?

舉個實例
當年我在                當時A類擴大機受雜誌的鼓吹
確實也風光一陣子
當然我也隨消費者的意識一起加入A類擴大機的熱銷行列

當時
最轟動賣最好的A類擴大機就是MF的A1 A類15瓦擴大機
當時的零售價不及萬元
此機一直是我店中的暢銷機種,雖然賺的利潤不多,但供不應求

直到後期,情況開始改觀,到後來愈賣愈少,愈賣愈心虛
因賣愈多售後服務的機會愈多
最後連廠商都不得不停產,因大燙了,散熱不夠,常有機會燒功率晶體


其實
除了A類散熱及耗電的問題是我所不能容忍之外
主要原因是
我在仔細及很客觀的比較之下,發覺A類擴大機並不如傳說中的美好
這句話如果有人不認同
那我肯定你可能沒聽過好的AB類擴大機,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次
解釋完A類的缺點之後接著我會做個實驗印證
我拿MF的 A1與    綜擴做比較
先讓客人聽A1的聲音,然後再聽      綜擴的聲音,然後問何者佳?
八九成的客人都說     的聲音好很多
好在哪裡;層次、光澤感、通透度、空氣感、活生感,尤其活生感好最多

而A1除了溫暖較引人注目之外其他項目SOSO
但溫暖感   照樣不缺呀!而   一直都只做AB類呀
可見問題不在於線路設計是A類或AB類
而在於音響設計者對聲音know how的掌控及認知

我曾問    對於A類擴大機有何看法?
他竟然很直接的說;就是把能量消耗在散熱片的低效率設計
以上所寫出的是過去所經歷的經驗分享

逝者已去
那遠的不談我們就來談前陣子發生的事實
很多人都知道
K.FENG在未結識我之前用的是某國產A類25瓦綜合擴大機
而且似乎對它很忠誠;情有獨鍾,一用很多年

記得
第一次去他家調音時我花了不少精神來調音
但除了溫暖感之外,我要的「活生感及靈氣感」始終一直欠缺
我告訴K.FENG是否可以考慮換機

我想K.FENG是內行人,他曾在我的試聽室聽到令人感動又鮮活
又令人難以忘懷的聲音竟然是發自平價的器材
返回家後曾讓他挫折一段時間

他當時聽了我的建議決定換機,原本有意換我的綜擴,我予以婉拒
請他直接換    前後級
終於有一天讓他在二手區挖到寶,以40K代價買到    前後級

收到貨當日馬上與他現役的A25相較,A類再度對上AB類
結果呢?還用說嗎?

過沒幾天
在MY/AV二手區就見K.FENG在賣他的那台A25綜合擴大機
直到今天
KEFENG換來換氣還是在用他的    前後級
再次印證A類或AB類跟聲音無關
還是那句老話「黑白貓理論」;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才是好貓(





談完
A類擴大機
我們接著來談管機,過去在台中電子街經營「
經常也會碰到客人問我「管機好或晶體機好?」
每次聽完這句話
我通常會很直接地反問客人「你認為外國人好還是本國人好?」

然後
緊接著再問他「我現在說話的聲音是晶體機聲還是管機聲?」
當我問完這兩句話
客人總是笑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
我向客人解釋;管機也有調得很好聽的產品,也有聲音很爛的產品
並非只要用管子做放大就是「好聲」的保證


如同外國人也有好人也有壞人,本國人也有好人也有壞人
管機或晶體機只是用來達到音樂訊號放大的手段之一
所以只能算是方法並非是結果

就像
我現在講話的聲音,無論好不好聽,有沒低沉,有沒有磁性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就是屬於我自己原來的聲音
絕不會是屬於管機的說話聲或是晶體機的說話聲

所以
好器材的基本條件至少應該做到忠於原音「傳神又傳真」
如何才能達到終極目標「重現原因」
不在於使用何種方式;晶體或管子
端視於設計者調音的功力及對音樂的認知及對聲音需具有敏銳的辨識能力



              過去
曾有機會問過    本人對於管機的看法
他說「管機就像你吃了沾蜂蜜的糖果」

坦白說
這句話我無法完全認同
因過去經營音響店時我也曾聽過很多優秀很忠於原音的管機
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想   欲表達的或許是說管機較有音染較不夠中性的嫌疑

其實
我個人一開始也是管機的愛好者,不過我個人較偏愛前管後晶的玩法
因管機後級在低頻的衝擊力上有它的天限
我的第一台管機前級
是我從日本秋葉原電器街買回來自己DIY的LUX管機KIT

而且
我在     音響店時,起先也都是以賣管機為主力產品
因當時所碰到好的晶體機實在很少
普遍的晶體機都是偏瘦偏乾少溫暖也沒什麼三D空間感

爾後
會遠離管機的原因是晶體機後來愈來愈進步越做越好
加上賣管機的售後服務較多較麻煩
還有就是不環保,很燙,燙久了管子會老化,需換管等等,很不方便

最後
因緣際會下接觸到           更讓我決定耍更換跑道
因我發覺所有管機的優點
都可以在          找得到
此外        AMP絕對不燙,冬天溫溫的,夏天也是溫溫的,絕不燙手
就如同我的平價AMP[也一樣
絕不用擔心耗電及溫度的問題

之前
有很多人拿同價位管機來跟我                         綜擴PK
個個都是灰頭灰臉的回去
高雄WESO及ERWIN SU兩位網兄之前也都是管機的愛用者
之後換了我          綜擴
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管機,除了有管味之外其他都不如我的綜擴





     到底
我收藏    前後級有何不同,請看前級的內照圖
機內用了很多RIFA的高級電容
還有,電源部份用了大電流的方形橋式整流
我這台還有唱頭放大線路

這台
是     剛出道時的產品,當時為了打響知名度
補品好料不計成本
結果上市後才發現周遭的產品都是用料及聲音平平
不必大費周章花心血用好料增加成本即可輕易勝出
因此就縮手不再用同樣的補料

以致
後來的     產品最多只用WIMW及ROE電容
與我相同用料的3號前級
全球可能不超過10部
之前曾有意出售,但內人反對
她說再過幾年要搬回宜蘭定居養老,要用它來當床頭音響

至於聲音呢?內人與我都承認比2號的韻味好很多


         

所以
     常說東方人喜歡用眼睛買音響
如果要好看
最好機內多設計一些觸控電路或保護電路
塞得滿滿的鐵定會更有看頭

但試想
我們養一個小孩比較好調教,還是養一堆小孩比較好調教?


所以好零件要用到「對」的地方才有效
知道如何調音才是藝術與技術的最佳呈現

通常一台前級只要兩個穩壓IC
加幾個濾波電容即OK了

大陣仗的電源供應可確保聲音的密度與收放自如的控制力
這才叫錢要花在刀口上,好零件用到對的地方才是重點


          c3fadd24efbd4d1110f982de45b2a42b.jpg

51

主题

1

好友

174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18164
帖子
5484
精华
0
经验
1742 点
金钱
1783 ¥
注册时间
2010-7-8
发表于 2012-6-20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长,没心情看

3

主题

0

好友

110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1516
帖子
1141
精华
0
经验
1105 点
金钱
1094 ¥
注册时间
2009-6-13
发表于 2012-6-20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印證A類或AB類跟聲音無關
還是那句老話「黑白貓理論」;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才是好貓.

正解,前些时间去听各种最高端的器材,非常有意思。

看了宝华+CLASSE旗舰搭配,大名琴的意大利的订制品功率放大器。

尊宝的红黄大障板,无一例外所有厂家(除了金嗓子A60加天朗西敏诗外)没有一款A类的放大器。

可惜条件有限没有听到瑞士高文以及瑞士FM 这两个都是以天价功放著名的乙类功放厂家的机器。

非常遗憾。

而再看看国内DIY的发烧友仍然不知疲倦地以做一些性能很差的所谓A类的功放。

真是无聊之极,可能 B类功放要设计好真的很困难吧。

6

主题

3

好友

847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08015
帖子
860
精华
0
经验
847 点
金钱
843 ¥
注册时间
2011-3-2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6-20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A类的看法,我只有小部份认同,A类、AB类并非是石机全部末级偏置方式。A类也并不一定优于AB类,这要看电路设计和调音功力。同等的电路设计和调音功力,A类应当优于AB类。

0

主题

1

好友

28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801
帖子
268
精华
0
经验
283 点
金钱
226 ¥
注册时间
2006-10-24
发表于 2012-6-2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知论真经,妙语惠众生。

0

主题

0

好友

6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新人DIY

Rank: 3Rank: 3

UID
407108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63 点
金钱
63 ¥
注册时间
2011-10-1
发表于 2012-6-2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半,功力不到看不明

0

主题

5

好友

145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71996
帖子
1457
精华
0
经验
1459 点
金钱
1450 ¥
注册时间
2012-2-15
发表于 2012-6-2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说的a类,其实很多时候是以最末级的工作状态来判断

但是影响声音的罪魁祸首,很多的已经藏身于末级之前

一味的认为只要末级调到了a类的工作状态出来的声音就ok

那是多么的一厢情愿啊

很多标榜a类的制作声音远非想象的那么美好

应该给烧友一些启示

到底diy的重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

6

主题

0

好友

23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41680
帖子
327
精华
0
经验
235 点
金钱
232 ¥
注册时间
2009-10-22
发表于 2012-6-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liao.c


    综合调声

6

主题

3

好友

847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08015
帖子
860
精华
0
经验
847 点
金钱
843 ¥
注册时间
2011-3-2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6-2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胆机一直都没能热爱起来,还是一心一意的玩石机

4

主题

3

好友

31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105
帖子
326
精华
0
经验
311 点
金钱
235 ¥
注册时间
2007-1-8
发表于 2012-6-2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會先解釋何謂「A類擴大機?」
簡單說就是把擴大機的工作偏壓電流調大,只要開機隨時處於A類工作狀態”
对于楼主对A类扩大机的解释很不认同。
个人理解A类扩大机应该每一级都应该工作在A类,而绝非简单的工作偏压电流调大。

37

主题

0

好友

351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Silenton Shutupov Speechlesski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8600
帖子
3631
精华
0
经验
3516 点
金钱
3434 ¥
注册时间
2010-9-9
发表于 2012-6-2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洁有条理的表达(作者是梁中锷?):
工作類別-A類?AB類?B類?
請記住負載的重要性,因擴大機諸多特性皆與負載有關。前級擴大機都是A類,道理很簡單,它的負載(後級)是高阻抗,只要設定一點點電流就能讓它工作在A類。但是後級擴大機的負載是低阻抗的喇叭,電流要設定的很高才能讓它工作在A類。但A類工作雖然失真低,熱度及耗電卻非常高,單聲道A類100W後級的靜態功率消耗高達270W。
晶體後級以AB類為主流,但在設計上採主動式偏壓,讓偏流隨著輸入訊號變動,這樣就比較接近A類的低失真,而且沒有A類的高熱及功率消耗。同樣是50W輸出,有人認為A類擴大機比AB類擴大機夠力。不是沒道理,因A類工作時,電流/耗損都高,故元件選用特別考慮周到。但AB類擴大機設計得當,特別是大電流,音質也絕不遜於A類。因為A類並非萬靈丹,它解決了某些問題,但也引發其它問題,特別是因高熱極易造成功率晶體特性大幅變動,例如hFE值降低、漏電流昇高。


附送:
B類擴大機就非常少見
在電子學上,效率甚高的B類放大是不適合音頻擴大機使用。由於輸出級在無訊號時工作於截流點,完全沒有偏流,故絕對不發熱,也絕對不振盪,但交越失真就不能避免。按理,音頻擴大機是不會採B類設計,但音響市場上曾經出現過,而且還人人說好聽。
此產品是英國製造,Naim的Nait綜合擴大機,設計者為了消除因交越失真引發的刺耳高頻,只得將正常高頻大量衰減---1KHz就開始衰減,犧牲高頻細節換取永不發燙。此綜合機也內置散熱片,但純為增加重量用。 很多滿腦子只有A類的人,聽到這台英國機器也都讚美好聲,但卻不知它是工作於B類。
头像被屏蔽

125

主题

1

好友

7975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0023
帖子
11043
精华
1
经验
7975 点
金钱
7864 ¥
注册时间
2008-4-11
发表于 2012-6-2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1

主题

1

好友

42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77180
帖子
2041
精华
0
经验
423 点
金钱
409 ¥
注册时间
2010-12-29
发表于 2012-6-23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KSA50不算是纯甲吧?

159

主题

2

好友

98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AUDIOALMA 肇庆「藏峰音响」

Rank: 5Rank: 5

UID
105848
帖子
1442
精华
0
经验
982 点
金钱
879 ¥
注册时间
2009-5-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fac6b4bb9a858c8191a92f315f349338.jpg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2-9-2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YY的,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功力不够,看不明白写的什么。个人觉得A类电路性能是现今为止最优的,只可惜能耗太大,阻碍了它的发展,很多国家甚至通不过检测认证.

63

主题

3

好友

6229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7083
帖子
10196
精华
0
经验
6229 点
金钱
6137 ¥
注册时间
2008-3-1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2-9-2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本帖最后由 农民头出身 于 2012-9-22 00:15 编辑

先不听声音,理论来讲甲类是最理想的,理论来讲名机来来去去就是差分等等之类,都在那几个线路框架上用欧姆定律根据管子参数等重新计算工作点,设定电阻阻值,电容容量诸如此类…可说来轻巧,给我一个直刻套件为何做不出原机效果?材料?管子不配对?反正能赖就赖吧,我就是不承认我只是焊接工。。。怎么说平时Diy我都是用搞科研的严谨,大师级的标准,高手级的经验去做,假若你想知哪里学的?上网问功课啊,背下来就行了,工程师会看图纸会用欧母定律我也懂,但我肯定搞电子设计的绝没有我的金工水平好,我做机箱也一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