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82
- 在线时间
- 215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6-27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AUDIOALMA 肇庆「藏峰音响」
 
- UID
- 105848
- 帖子
- 1442
- 精华
- 0
- 经验
- 982 点
- 金钱
- 879 ¥
- 注册时间
- 2009-5-21
|
本帖最后由 LKKLLKKL 于 2012-6-5 16:41 编辑
感謝您的提問讓我有機會談談音響架對声音的重要性
設計音響架的緣起
未退休前 每年的Hi-End音響展我都會參展,
每次的展覽都由我及內人一起策劃及調音。
參展對於聲音能調得好的廠商確實有所助益,
效果可以延續一整年或甚至數年之久(曾有位客人看展完後第三年才買),
但對於不用心經營本身又未具專業調音能力的廠商可能是反效果,
我的建議是不要參展,以免讓觀眾看展後反而增加惡劣印象,
因觀眾以耳聽為憑,哪會注意您的空間好不好,
如果我告訴觀眾今年的聲音不好是因為抽到的房間隔局不佳所至,
試問觀眾會信服您的解釋嗎?
或許觀眾家的空間比飯店的空間還差,
那音響買回家後豈不無藥可救,死路一條,誰還敢買音響!
因此每年的音響展,若您發現我的展房是関的未開,
那表示我還在裡面奮鬪,還未調好,
或是見我雖已開門見客,但一臉嚴肅,不苟言笑,
這表示聲音未達到我的基本要求「輕鬆、自然、甜美」的境界,還需繼續努力。
拉拉雜雜扯了一堆,與設計音響架有何關係?
當然有,而且關係極大…
話說
有一年的音響展(已忘了何年只記得在),
我抽到的房間算是屬於較容易調音的長方形空間,
由於音響展曾有過連續數屆都在環亜舉辨的經驗,
環亜的環境對我來說無論抽到何種空間,
我都能駕輕就熟,迅速完成調音工作,
一般來說
大會有二天的時間給廠商搬運及房間裝飾,
如抽到第一天入場則有多餘的一天可以做為調音之用,
但若被安排的入場時間是第二天,
擺設完成加調音經常需忙到隔天凌晨四點是常有之事,
回到家淨身後上床的時間已是清晨五點,
隔天十點大會就開放觀眾入場参觀,
我的睡眠時間只能睡二三個鐘頭,隔天九點以前必須又回到房間,
繼續昨天未完成的調音工作,若在十點開放入場時間前仍調不出好聽的聲音,
我會拒絕開門迎客,躲在房內繼續努力,
甚至到了中午十二點若仍未調出滿意的聲音,坦白說我仍然很不情願開門接客,
但為了怕被別人說閒話,只好免強開門
然後再把自己沉靜下來,慢慢去體會發不出好聲的問題到底出在何處?
找出癥結所在,將之克服。對我來說只要器材本身不要太差,
多給我些時間,可以讓我隨意移動,甚至在重要地點放些調音道具,
目前為止從未有CASE難倒我。
我對聲音的基本要求只要能達到
「輕鬆、自然、甜美、通透」讓人聽起來「神清氣爽」有靈氣,
有「音樂感染力」讓人覺得聽音響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那就夠了。
我不會特別追求沉重的重量感,但適度的重量感是有必要的,
否則即便上述特色都有,但聽起來總會讓人有某種「虛浮不實」的缺陷美。
我參加環亞的音響展曾有二次獲「音響論壇」入選最好聽的房間之一,
但像這次無論怎麼調,声音總是不夠踏實沉穩,這還是第一次碰到,
雖然不至於難聽,但總覺得是某個地方一定出了問題,
我思索二天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很納悶,同樣的擴大機、CD唱盤、喇叭、線材,
唯一不一樣的只有空間及音響架,但空間也是自已熟識的房間呀!
忽然靈光一閃,會不會是音響架不良所造成的苦果?
一想到音響架,
我馬上打電話給一位熟客廖先生,
一個月前我才把一個方方正正,有五層薄薄的隔板,
看起來不甚雅觀的英國TARGET老式音響架,以市價三分之ㄧ的價格賣給他,
我去電請他把音響架借我用幾天等展覽結束後再還他,
對方爽快答應。
於是我飛車前往,火速載回飯店,
馬上拆下一直調不出好聲的音響架(木製可拆式),
換上我一向很討厭的造型,土土的TARGET音響架,
組裝完後馬上開聲,我鬆了一口氣,
我們要的聲音終於找回來了。
LY YOUNG兄,究竟我要的是什麼聲音,
我想您應該很清楚,因您聽過我的聲音,至少有三次以上。
聲音是否調好?從觀眾的表情中可以強烈感受得出;
如果觀眾一入門即帶著愉快的心情,一面聽着音樂,一面打拍子,
一面點頭,一副很陶醉的樣子,久久捨不得離去,
最後離開時還會帶著微笑跟您說:「謝謝!您的音響聲音不錯」。
這表示您成功了,觀眾的讚美就是最大的肯定!
如果觀眾一入門,
聽沒幾分鐘即快速離去,那表示您調的聲音平淡無奇,不會讓人留戀,
還有待努力!
或許有人會問,做了音響竟然不知音響架的重要?
我當然知道呀!只是萬萬想不到會重要到讓我調不出好聽的程度,
那我又為何又要把TARGET賣掉呢?因它的造型太古板,配不上我的器材。
我對音響器材的要求,一定要能「賞心悅目」,我無法面對平淡的外型
却能享受美好的声音。
以上所述就是我設計音響架的緣起,為了這個音響架我做了很多實際
試聽的實驗,不同的材質會有不同音質,何者為佳?何者為劣?
會去開發音響架也是情非得已,
因當年能引我注目的「音響架」不多,造型高雅漂亮的都是進口貨,售價不低,
而一些國產廉價品光從物理結構看來就不及格,遑論音質。
因此才決定自己設計心目中的理想「音響架」。
為了了解市售「音響架」品質的優劣,我買了幾個做實驗;
有全木製品、玻璃層板+鋁製脚柱、玻璃層板+電鍍鉄製脚柱、
組裝完成後我一起試聽,我們很認真,很客觀的逐一試聽,
結果令人驚訝!個個音質完全不同,差異甚大,尤其一些外表
金光閃閃光鮮亮麗的「玻璃層板+鋁製脚柱」的音質最劣,
次之是「玻璃層板+電鍍鉄製脚柱」音響架,
這些以玻璃做層板的音響架
都有一個共同缺点,声音又乾又瘦,高頻短促,不夠柔順,
低頻也不夠低沉。這使我想起器材别放在玻璃上,原因何在?
因玻璃的質地堅硬泛音缺乏,
而喇叭發出的声波從四八方擴散,
碰到位於二個喇叭之間的玻璃架强烈反彈
回到耳朶的声音當然不會好聽。
不信的話諸位可做個實驗;拿個玻璃杯置於喇叭前後或器材前面,
把聽過的曲子從新聽一次,您會發覺声音變硬了,
變毛躁了,也變冷了,把杯子拿走則又恢復正常。
我有個案例;
有位客戶看音響展時訂了一台CD唱盤,
展後我親自送貨至府,發現他家己有一套全新曰製音響組合,
放在一個高雅明亮的玻璃音響架上(據說是日製原裝進口),
我請客戶先放一段音樂讓我聽聽,声音一出
果然如我所料;乾乾澀澀的,空間感及樂器的泛音都嚴重不足。
客戶會跟我訂CD唱盤的原因是有朋友告訴他,
訊源很重要,建議他先換CD唱盤。
因此聽完他原有的系統後
馬上換上我帶去的CD唱盤,一開声,
果然好聽很多;較活、較柔、較温潤,
雖然客戶很滿意,但離我的標準差很大,
因此我跟客戶說,還可以更好,但一定要換我設計的音響架。
為了求證結果;在獲得客戶的首肯後,
我飛車回公司載我設計的音響架前來換上,
声音一出,鋼琴及小提琴的木頭味都出來了,
樂器的質感及水份也都有了,不再乾澀無味。
主人是在國小服務的音樂老師,
對音質的要求其實並不高,但看得出耳朶還很敏銳,
他說,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換一個音響架差別會那麼大!
還好,賣他音響的老板是舊識貨款尚未付清,玻璃音響架還可以退貨。
從那天開始我非常厭惡玻璃做的音響架,因這已是N次的印證。
雖然我對玻璃的反射音效非常反感,但有規則必有例外,
在過往經驗裡,也有過靠玻璃大大改善原本無葯可救的試聽室。
案例主人試聽室喇叭的後牆是用一分的夾板,漆上乳白色的油漆,
夾板的後面是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通道,因空間受限,
喇叭只能擺在這道夾板牆的前面,任我如何調整,
声音總是有氣無力,花了二小時的調整仍就改善不多,
最後我坐在沙發上平心靜氣思索問題所在!
忽然靈光乍現!應該是後牆的堅實度不足,雖然心中存疑?
水泥後牆的硬度怎會不足?但還是走到喇叭後面,敲敲後牆,
這一敲真把自已嚇了一跳,怎會是那種簿夾板的反射音呢!
不是水泥牆的堅實的反射音呢!
主人還很天真的問我,「這對声音有影響嗎?」
我說,「不但有影響而且非常大!」主人說,「那怎麽辨?」
我要求主人找一些扁平堅硬且稍有重量感的東西讓我放到後牆,
主人想想後問我,「玻璃可以嗎?」
我說,「試試看,就死馬當活馬醫,有,總比沒有好!」
於是,主人跑到四樓從他的書櫥拆下二片大玻璃,
與我一起搬到夾板牆的前面,擺位後重新開声,大家鬆了口氣,
美妙的音樂終於從喇叭流瀉出來了!
為何這案列中的玻璃對音質反而是加分而不是減分,
我的看法是因這道夾板牆的後面是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通道,
声音往後擴散時碰到玻璃迅速回到耳朶本該聽到的是冷冷的直接音
但因部份的声波穿過簿夾板跑到樓下去了,反而成了自然的緩衝音,
若沒這二片大玻璃做快速反射,声音則很輕易穿過一分的夾板流失,
讓能量消失歹盡,(因沒有水泥牆反彈營造一些強勁声波),當然會有氣無力,
如果您的試聽室是水泥牆,您又在牆前放玻璃,出來的声音一定會太冲。
但有時碰到一些声音較悶,高頻不夠開放自然的空間,又一直找不到原因所在?
在後牆擺幾片小玻璃或玻璃杯反而有加分的效果,但需找到最佳地点擺放才有效。
總而言之,我對玻璃音響架或墊物一向是「深惡痛絕」。
不是我成見太深,而是屢試屢敗;
有一次客戶要我送一台CD唱盤去他家試聽,事先言明「滿意再買!」
貨到後,客戶叫我把CD唱盤放到德國K牌管機前級上,這台前級有個漂亮的貓眼指示燈,
機身側板好像是木質鋼琴烤漆,上蓋是咖啡色玻璃,主人要我把CD唱盤放上去,
坦白說,當時我心冷了半截,心想「完了!完了!又碰到累世寃親債主了,成交難料!」
本想要求主人不要讓我的CD唱盤放在玻璃上開声,但第一次見面不熟,
怕主人誤會我的「邪見」,只好硬着皮祈求善薩保佑破個例,讓這次不要發出惡声,
結果呢?當然天不從人願!眼看主人就要下逐客令.
我急忙放軟身段,帶着祈求的眼光懇求主人再讓我試一次!
並請求主人允許我把CD唱盤放置於K牌管機旁,
為何一開始主人未叫我置於K牌管機前級旁;
因他的木製矮櫃寬度不夠,我到達時只見K牌管機前級及旁邊的D/A轉換器。
我拿下CD唱盤後放到他的D/A轉換器下面,重新開聲,
哈哈!原本該有的低頻厚度及中頻肉声都出來了,高頻的延伸也更自然甜美。
主人是位耳力極佳的年青人,把器材放在玻璃上,
與直接置於木質櫃上的差別會有這麼大,讓他大開耳界,簡直難於置信。
後來這位網兄的K牌管機前級也被我當天順便帶去比較的前級換掉,
他也曾在討論區發表過真情感言。
這些實實在在的例證,您們說,「叫我如何不恨玻璃入骨!」。
有懷疑的網兄,可找片玻璃置於器材下再從新聽一次保證優劣立見!
那麽壓克力是否比玻璃好声?答案是「YES!」,誰然二者同樣是透明
的材質,但壓克力有彈性不容易折斷,玻璃則反之。
全部用壓克力做音響架,我有試過,音質不錯;密度高,通透、滑膩,
樂器的光澤特別迷人,唯一的缺点是需使用15-20m/m厚度的壓克力,
才能充分發揮上述優点,製造成本太高,不良率太大,品質不易掌控,
加上稍嫌冷峻的色系(市面易購色澤皆是白色或玻璃色)讓我却步!
有一年在展覽,入房參觀,
除了讚美我的音架響造型高雅,另告訴我用壓克力做的音架響声音很好,
我答說,「用壓克力做是有些優点,但成本高及造型不易設計!」。
我不敢說我的音架響音質有多美,但用過的人都承認「賞心悅目」,
受之無愧。名音響玩家;士林曹醫師也是用我的音架響,
dcba網兄也是買我的音架響架認識的,
至於機器全用壓克力做,或只面板用壓克力餘用鋁合金,
我的經驗是後者為佳,德國ASR就是用壓克力做面板,
用鋁合金做散熱片,這樣的設計基本上會有柔中帶勁的效果
當然還需要精緻的電路及元件配合,自然水到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