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分离甲类耳放应该说是耳放DIY的最高境界,分立元件不同于集成电路,需要前期精密的设计和元件配对,后期复杂的调试,不少朋友对于这种放大器都有点头疼。其实电路设计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电路做成一台高品质的耳机放大器。国内的电子书籍讲理论是头头是道,实践绝对是垃圾到家,这里推荐大家看一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晶体管电路设计》非常实用。
辽宁大学耳机爱好者联盟在一年之前推出了一款便携式耳放作为试水之作,反响还不错,运放搭配合适很容易出好声。今年在多方帮助下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我们辽宁大学耳机爱好者联盟第一款全分立元件甲类耳机放大器,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通过本文能激发大家DIY此类耳放的兴趣,同时能更好的识别市面常见耳放的线路,对症下药的进行磨改。
目前市面上使用分立元件的耳放其实不少,但多数都不是全分立元件的,这倒不是成本的原因,采用运放输入,能有效简化线路,利于批量化生产。全分立元件的优势和缺陷同样明显,和使用运放输入的相比,不容易出好声,不过如果调教得宜那么效果也不是使用运放比得了的。运放的优势是晶体管配对性非常好,体积小,测试数值较高,不过由于在一个小硅片上做出全部电路,因此存在耐压低,元器件数值有限制,电路不能随意调节等问题。
耳机放大器可以简单地分解成输入级 电压放大级和输出级三部分。输入级是整机的咽喉,对于整机性能有重要影响,不少耳放都采用运放担任输入放大以简化线路。分立元件耳放一般是采用差分输入其中包括单差分和全对称双差分两种,具体根据使用元件不同又可以分为BJT和FET两种。欧洲机器使用单差分比较多,日本机器则喜欢全对称双差分。这两种线路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使用得当都能做出高品质机器。从DIY的角度讲,我更倾向单差分,因为双差分线路需要异极性配对,成本高一些。为了提高整机性能,一般输入级都使用了恒流源和共基共射(沃尔曼)线路,一个比较典型的线路如下 高文线路
这里借用别人一张图,对图片原作者表示感谢。这个线路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单差分带恒流源和沃尔曼电路,使用美国NS出品的DIP8封装的2N5565孪生FET作为输入管,下部一对MPSA42构成的镜像电流恒流源,上部一对MPSA42与2N5565共同构成的共基共射电路。关于第一级工作电流的选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现代功放普遍采用2ma左右,由于JFET是电压控型元件,而且输入阻抗很高,因此提高工作电流对于噪音影响比较小,如果是使用BJT作为输入管建议电流取在2ma以下。
电压放大级的作用是对输入级传送来的信号进行放大,以便于更好的驱动输出管,这里面就涉及到级间匹配和输出功率的问题了。根据理论设计,在采用±15V供电的情况下,如果忽略一切损耗,那么在32Ω阻抗的负载上可以输出3.512W(计算公式为V2=P*2*R),我们假定这款耳放在32Ω阻抗的耳机上输出1W的功率,此时需要输出管能够持续输出0.177A的电流,假设末级管的β值为60(根据不同的管子有不同的β值,可根据个人需要调整)则电压放大级晶体管需要输出2.95ma以上才足以驱动输出管,这里工作电流取4.5ma。电压放大级的晶体管β值都比较高,这里我采用β值为200的2N5551(可替换为MPSA42)那么输入级只需要提供0.0148ma的输出电流即可。当然这些都是理论设计,实际取值可以稍微大一些,这里采用第一级2.25ma ,第二级4.5ma,第三级100ma即可满足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晶体管最大集电极损耗不同,而且晶体管需要留出较高的功率余量,因此根据不同输出管,末级电流也可以做出不同调整。电路设计方面,高文比较喜欢采用差分线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差分。英国的音乐传真则比较喜欢单端放大并采用恒流源负载,典型代表就是XA50,具体线路如下
输出级的设计,就要简单得多,采用三极管可调节偏置,由于耳放输出功率不大,因此不必进行热补偿,输出管的选择很多,常见的2SA1930/2SC5171就很不错,全塑封的TO-220封装不必担心绝缘的问题。散热的话直接用机壳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可以减小PCB面积。
我们设计的线路如下,采用Altium Design设计的,需要的朋友可以提供原文件
板子采用2mm FR4板材 2oz铜箔(即铜箔厚度70μm) 镀金处理
这是焊接了一个声道的图片
在PCB设计上,我比较倾向全独立模块化设计,电位器 耳机插座 电源全部独立,这样设计不仅利于DIY中元件重复利用,而且调试比较方便。毕竟ALPS 27型电位器也不算便宜,而且电源板上的电容和稳压芯片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以后实验不同线路的耳放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变压器最好选择进口产品,我是用的是TALEMA 50W 18V*2,效果很好。不少国内耳放喜欢用密封TALEMA变压器,我觉得没有必要,一方面环牛使用次级绕组进行散热,密封之后散热不好,另一方面价格也比较高,倒不如在环牛之外加一个屏蔽罩。 机箱采用HIFIDIY的耳放机箱,和常见的E3 E4机箱不是一个级别的,做工精湛。
机器昨天已经开声,正在后续调整中,持续更新,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