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468998
帖子
11935
精华
3
经验
12741 点
金钱
9960 ¥
注册时间
2012-2-2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2-2-29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此文整理并发表于2006年,仅代表个人观点。
           
                                          文化差异决定了国产音响亟待努力
                                                         ———珠海原创公司杜粤、张弛谈国产音响与进口音响的差异
                                                                                                       杨维中/整理
    杜∶国产Hi-Fi在某些方面确实和国外有差距,这倒不是否定自己。但我们现在的产品一定要走多元化的路子,美国人喜欢什么,那就给他什么,欧洲人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中国人也一样。
    当然,指标好的东西不一定声音好,但你的技术必须先达到要求。技术达到要求了,声音就可以改一改,如果你连指标都没有达到,那改什么也没用。原创参加了2006年的美国CES展,他们的好多器材评论员和编辑听声音的感受,基本都能反映器材的实质性。
    他们会首先对你的东西感兴趣,然后希望能给他机会来评测。如果你的东西都无人问津,那硬塞给别人就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起码你的东西要受人关注。人家不要你一分钱,他就是感兴趣,愿意花这个时间功夫,他觉得值得,所以说价值观念不一样。他们很客观,往往会先拿一个比你便宜的东西来比,如果便宜的不行,就又拿一个价位相当的来比,要是价钱差不多但你的声音比它好,他会再拿一个比你贵的来比,如果你不比它差,他就不用再评了。
    张∶产品便宜但必须是好东西才行。产品第一要好,第二价格合理,大众便可以接受。也就是说产品价低不代表质也低,就像汽车制造一样,如果你价低质量也低,那就一点意义也没有,只有价低质高,性价比的优势才能突现出来,也才会被别人所认识。像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民族音响工业,最终也要走这条路子。
    人们对一个品牌需要有个认识过程,而这个认识过程的前提是首先要使用它,你不使用它那怎么认识?总不能只靠看广告来认识吧。广告说的再好,我没用过怎么知道你好不好?国产Hi-Fi你要站在一个特定环境下去看他便宜还是不便宜。一个国内卖2000元的东西,在国外可能卖2000美金,但从全球来看中国仍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国内市场而只重视国外市场,人家老外现在都削尖脑袋往中国市场钻。
    目前,一方面国内家庭影院产品市场正大幅下滑,而另一方面很多国外音响巨头又要拼命钻进来。为什么?这说明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如何去做和拿什么去做的问题。中国市场真的很大,所以我从来不认为包括Hi-Fi在内的音响行业是什么夕阳工业。因为音响、音乐属于精神食粮和精神追求,尽管由于中国正处于发展期而国人还没有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从而在精神上的要求不会分担太多财力和物力。但我相信中国早晚有一天,会有不少人愿意投资去购买这个东西。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报告,说的是小资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家里必须要有音响”。
    中国的音响市场需要大家来培养,要让消费者正确认识什么叫好音响?如果高高在上同时又标上一个非常高的价格,那普及程度就会很差。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有音响,只不过不一定都是我们所说的Hi-Fi而已,但家庭影院不是音响吗?卫星组合不是音响吗?收录机不是音响吗?都是。
    国产音响和进口音响的比较,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就像当初美国不认同日本汽车一样,因为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汽车制造大国和强国。关于国产音响,可以以白电来作引伸,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也崇拜进口品牌,但为什么这些年愿意买海尔、格力、格兰仕了呢?因为品质搞上去了,不像以往一用就坏。其次,国货价格确实很便宜,因此老百姓有什么理由不买这些质优价廉的东西呢。而且既使是那些去买进口货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因为国产货不好才去买的进口货。
    我们的一些人老是在埋怨中国消费者难侍候、不理解国产音响、崇洋媚外。但问题恰恰在于,我们是不是做了让消费者看得顺眼而质量好且又买得起的产品。我们要让同胞买得起、用得起既使花几倍价格也未必更好的产品。也即好的产品、好的价格、好的服务,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   
    在目前中国的市场上,具备了这样素质的产品,我相信它就能被接受,企业也才会走得越长远。现在,音响的先入为主现象十分突出。平心而论,音响本身并不是中国所发明,我们发烧友喜欢听的大部分古典音乐,也都不是中国的东西。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都是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如果说,国产音响在表现中国二胡、古筝、琵琶的时候,你觉得它不如德国音响重播的好,那我们就干脆别说自己的声音好了。
    我们对自己民族音乐的理解能力,一定不比外民族差,我相信大部分国产Hi-Fi厂家的产品,在表现民乐时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反过来说,我们在表现外民族音乐的时候,如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未必完美。因为那不是你的音乐,那是人家的民族音乐,他们的时代背景及所表达的内涵,我们都要有一个理解过程。这就像老外诠释我们的《梁祝》和《二泉映月》一样,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所以我们也要给他们一个渐进的机会。
    音响作为个性化产品,每一款都融入了设计师、调音师对声音的理解,国外也是一样,所以Hi-Fi有别于其它产品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它从来就不是产品而是作品。如果说意大利的小提琴工匠,他们制作出来一把小提琴是作品,那Hi-Fi音响设计师在开发推出一款产品时,它也是作品。它也是设计师对音乐的一种理解,因为它是个性化的,既然是个性化的,那它就必然有其特点,从而也就不是能被人人所都接受的。
    杜∶国产音响不是说不能放好西方古典音乐。关键是很多老外认为中国音响在重放中国民乐和中国歌曲时,似乎很好听,而播放他们的英文歌曲和西洋乐器时,就没有中国音乐好听。这倒也是,因为地域文化确实是有差异的,包括最后的校音,你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调校,都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一般来讲,如果你对西方音乐文化的那种乐感,以及它的那种声音质感和美感了解不深刻,那你就没法达到人家那种境界。为什么?就因为你是外来人和外来文化,所以具有根本的不同。如果说我们对声音的理解以及对声音的调校,能够符合他们的基本要求,那中国人的东西同样也能够进入他们的市场,一样也能被他们所接受。
    所以说,不是我们的消费者崇洋,而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听惯了古典音乐。而中国人调校出来的声音跟进口品牌存在文化差异,但你说中国人就做不出来那种声音吗?不可能,关键在于理解深度,你理解了也就融入进去了,你不理解也就永远融入不进去,区别就在于这是文化的不同,理解的不同。有人或许不解,但实际上是我们一些厂家做出来的产品,在声音调校时基本上用的参考音乐都是蔡琴或者民乐,所以我们对声音的理解还存在着局限性。
    一个最容易拿来作比较的例子是饮食文化,我们整天吃的是什么?是中国菜,老外则吃得是简单的西餐。如果老外到中国来吃中国菜,他一定会觉得很好吃,津津有味,但中国人改吃西餐便会受不了,这就是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张∶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我们在这方面所下的功夫可谓全球第一。音乐也是这样,古典音乐本身是人家老外的最擅长,我们听的几乎一切古典音乐都是他们的。音响最早也是他们发明的,所谓Hi-Fi发烧理念也是从他们那最先弄出来的,在这些方面他们是强大的,就像中国的饮食文化一样。所以拿他们的音响来播放西方古典音乐会很好听,这很正常,就跟老外到中国来说中国菜最好吃一样。因为中国菜无论是从种类、材料、做法、理念上,都是最强大的而博大精深无以伦比的。
    杜∶所以反过来说,中国的音乐文化就没有西方来得博大精深。单从乐器制造上来讲,别人动不动就是全音域的,而中国有几个?因此想让中国人一步登天对西方音乐的理解上升到一定层次,是不可能的。我们还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你不去走这个过程,那你就永远达不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