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主题

0

好友

108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62896
帖子
1039
精华
0
经验
1086 点
金钱
1049 ¥
注册时间
2010-11-19
发表于 2011-10-6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辣匠 于 2011-10-6 14:23 编辑

最近折腾一些小板子,手工布线,总感觉零件PCB的空间不够。于是打算筛掉一些多余的零件下去,便相中了喇叭保护电路中检测重点直流的两个电容(看能不能去掉一个)。
这里借虫虫小林的一张图看一下(C2和C4):

关于这两个电容的作用,虫虫这样描述的:“信号输入滤波电容用两个220U对接串联实际参数为110U。前面加3.3K电阻,保证在有效值为4V的交流电在20HZ以上时不会保护。这样一来便可以保证300欧高阻耳机在输出50MW功率以下时不会被保护。不然声音开大之后会被认为是直流进行保护的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439295
后来我查网络,看到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在电路中确有将两个电解电容负极接负极,而将两个正极引出使用的情况,这是因为它是使用在交流电路中(在有直流和交流共存的电路中,不能保证一个极的电位始终高于另一极),这样,当这个电容处于反向电压下时,将产生严重的漏电电流,这时本该使用无极性电容,但是无极性电容价格贵且体积大,于是有人就使用两个电解电容“反向串联”,它的工作状态是,当有交流电时,其中一个处于反向状态,由于它的严重漏电,它两端的压降就很小,几乎全部电压都落在那个正向的电容上,而当交流电的另外半个周期,两个电容的状态就会互换,所以,这两个电容就当一个使用。”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502772
这里有第三种说法:“两相同的电解电容反向串联代无极性可以,容量不变。电解的介质损耗很大,要接到大幅降低电压后的交流电路中方可。否则,不是烧,就是炸!”

根据以上说法,能不能得出几个结论:
1、直流检测电路必须用无极电容?
2、直流检测端加载在两个电容上的电压为4v左右?
3、容量为原来的一半或者不变?
4、电解电容反向漏电流很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做了很粗放一个实验,用锂电池(充满的差不多4.2v)串接电解测漏电流,测了大约20-30个,有以下现象:
1、一般有点品相的电容双向漏电流都没有超过50μA;
2、年份久的,反向漏电流要大于正向,但也没有超过1mA;
3、鼓包的电容(主板拆的),漏电流双向都差不多500mA了,且几秒钟后电容发烫(这些个电容我用电容表也测不出容量来,但是用万用表判断有一定容量);
4、耐压高的电容漏电流要小些,但是不明显

因此,我觉得我的喇叭保护电路有改一改的可能,我想把那两个反接的电解改为一个电解,容量为110μ就可以了。
不知老鸟们觉得如何,上来指导一下,我还处在半晕的状态。

62

主题

7

好友

315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9478
帖子
3506
精华
0
经验
3158 点
金钱
2972 ¥
注册时间
2010-5-9
发表于 2011-10-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一个也能正常工作,因为这电容两端的电压基本是0,谁的功放天天直流输出啊 呵呵

135

主题

6

好友

3846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6
帖子
3379
精华
12
经验
3846 点
金钱
2486 ¥
注册时间
2004-3-26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11-10-6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容两端电压被后面的两只三极管BE结钳位在小于等于0.7V,正向和反向的电压都不会超过1V的,即使反向这个电容也不会炸的,最多是漏电流增大。


如果只用单只电容,假设电容反向漏电取最大值1mA(电容使用时间久可能达到这个数量级),R2是3.3K,那么R2上的压降会有3.3V,也即功放输出直流0.7+3.3=4V才保护。不算合格。

15

主题

0

好友

108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62896
帖子
1039
精华
0
经验
1086 点
金钱
1049 ¥
注册时间
2010-11-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ocky_z

在保护动作前,Q2应该是没有导通的,应该没有钳位一说。就算嵌位在0.7v,反向漏电流未必也会到1mA。
没有实验,所以我很纠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