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楼主上面的讲解和回复,并没有特指推挽甲类,就算是甲类工作中上下两管不会出现截止状态,但上管和下管的电流一样会随着信号变化(对啊,这句跟我在12楼说的一样,但并不意味着静态电流也跟住变了)。我再发几张推挽甲类仿真图。
下图是静态电流1A。
  下载 (155.95 KB)

2011-2-11 13:23
下面图是上管、下管、输出三者的电流变化,我就不多解释了。
  下载 (156.6 KB)

2011-2-11 13:24
  下载 (156.9 KB)

2011-2-11 13:24
  下载 (157.36 KB)

2011-2-11 13:24
mzsrz 发表于 2011-2-11 12:06

注:以上括号内红字是我插入的话。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已不能编辑,现对1楼做如下补充(红字为新加入的字句):

    在互补推挽对地放大电路中,以正臂管为例,设在时间点t1、t2、t3、……,经过正臂管的电流对应分别为I1、I2、I3、……,显然它们与静态电流I的关系可表示为I1=I+i1、I2=I+i2、……,所以应用非常基础的数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否对放大管作理想化处理,在任意时刻经过正臂管的电流可以用一个通式表示为:I+i。同理,经过负臂管的电流则表示为:I-i’。这样的关系看似跟叠加原理一致,也可以说与叠加原理毫不相干。
    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处理i和i’,显然这两个都是关于时间的函数,函数形式取决于信号和放大管的特性,而且是分段函数,使得无论静态电流I等于多少,电路处于什么工作状态,都可以这样求算:输出电流=正臂管电流-负臂管电流=(I+i)-(I-i’)=i+i'
    如果对放大管作大尺度地理想化处理,那么当正负臂均不截止时,I+i中的i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跟信号相似,该缓则缓,该陡则陡,该拐则拐……,或者说i与时间的函数形式跟信号与时间的函数形式相同,与信号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而I-i’ 中的i’ 除了具有这些特征之外,还与I+i中的i相等。于是应用那个什么电流定律(即:输出电流=正臂管电流-负臂管电流=(I+i)-(I-i’)=i+i')就可以求出正负臂均不截止时负载在任意时刻的电流为2i。这样的理想化处理可以让我们免去考虑很多因素,清晰明了,适用面广,但与实际情况必然是有差别的,能否接受则由各人决定了。
当电路处在一臂放大导通另一臂截止时,利用i 和i’ 是分段函数的特徵,仍然可以这样求算:输出电流=正臂管电流-负臂管电流=(I+i)-(I-i’)=i+i'
     如果考虑放大管实际存在的线性问题,上述的i与i’ 跟信号则不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也就是 i(i')与时间的函数形式跟信号与时间的函数形式不同,存在线性失真),i和i’ 也不相等,要解决问题也许就需要把放大管小范围的理想化为xx数学模型。

   至于怎么给i 和i’ 分段,我认为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以i 为例,
  当正负臂均不截止时,i=某一式子(此式由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式以及放大管特性决定,最低点趋向于-I,最高点为I(如考虑放大管实际存在的线性问题,最高点也许正如wensan兄弟所说的稍大于I));
  当正臂导通放大,负臂截止时,i=另一式子(此式当然也由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式以及放大管特性决定,最低点趋向于I(或稍大于I),最高点由信号和放大管特性决定);
  当正臂截止时,i=-I(常数)

  
  为避免误导,必须声明,以上是基于本人现有的知识而作出的理解,以我现有的知识不知错在哪里,故发帖求教,信者自误,概不负责。我的理解在大家看来也许是很可笑、很初级、很不科学、很不专业,我则很希望大家来指出根本错误所在。就好比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自然数连加,他们的思路我想大多是按顺序一个个加上去,在大家看来是不是很可笑、很初级、很不科学?我现在就好象是这样的小学生。

9

主题

2

好友

8648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0625
帖子
9930
精华
0
经验
8648 点
金钱
8558 ¥
注册时间
2008-8-12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2-1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正确!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1-2-13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态电流的确可以做到始终不变(几乎),但截图的电路是绝对做不到的。要做到始终不变,目前的超甲类电路就做到了一点,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的
tsyg99 发表于 2011-2-13 01:44

从兄弟你这话可知,对于静态电流,你的观点跟我不一样。我认为静态电流始终不变(包括14楼和16楼图中的电路,其静态电流也始终不变。而你则认为“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静态电流是指没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流经放大管的电流(这是我对静态电流的理解),所以有信号输入时,在信号使得经过放大管的电流发生变化的同时,凭什么也会使“没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流经放大管的电流”(即静态电流)也变了呢?
为了把我的意思说得更清楚,我来做个类比:假设以你在a年b月c日的体重(对应静态电流)为基准,以后的日子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你的体重发生了变化(对应的就是“信号使得经过放大管的电流发生变化”),但是你在a年b月c日那一天的体重并没有变。“各方面原因”会改变你在a年b月c日那一天的体重,说得通么?信号会让那个“没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流经放大管的电流”发生变化——是不是怪怪的?
兄弟(还有mzsrz兄弟)能说说你对静态电流是怎么定义的么?

1

主题

0

好友

50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4089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504 点
金钱
490 ¥
注册时间
2008-1-15
发表于 2011-2-13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16# mzsrz
这次为何不用14楼的图仿真呢?
另外16楼的图里,虽然看不到完整的线路图,从看到的情况想,即使元件有离散性,静态时也不应该有-0.7伏的输出.不会是故意设定的吧.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其他同样是纯理论的帖,居然火得不得了,我这帖子却如此冷清,心里很不平衡,再加上心中这个疙瘩至今仍未解决,所以自己来顶一下,看看能不能火起来。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这个静态参数是不会变化的,我赞成楼主的观点。动态都是基于这个参数在变化,或上臂增加,下臂减小,或下臂增加,上臂减小。输出呢,等于上下笔增加减小的量的绝对值之和。
所以甲类才可以用1A 的偏置,得大最大2A的甲类输出。
其实小电流的纯甲,有种甲乙类的感觉,因为他终究会接近截止。
理想中得偏置,正半周,不论上臂如何增大,下臂电流不变;负半周,不论下臂电流如何增大,上臂电流不变。就是说,正负半周,不向负载输出电流的对臂,静态电流恒定。
这个静态就美了。能对喇叭的反电动势,提供很好的阻尼。
不知道扯得对不对,纯属个人理解,欢迎拍砖。
夜如风 发表于 2011-8-2 11:18

“理想中得偏置,正半周,不论上臂如何增大,下臂电流不变;负半周,不论下臂电流如何增大,上臂电流不变。就是说,正负半周,不向负载输出电流的对臂,静态电流恒定。”——信号同时加在上、下臂放大管的控制脚(三极管控制脚为B,场效应管为G),根据放大管工作原理,只要管子不出现截止或饱和,似乎不可能有这样的“理想”偏置。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坛友“老兔有点懒”的意见,静态电流用I0表示,不容易引起误解。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凡是有关线材之类的帖子,总有一大堆掌握了电子理论的人或反或挺,热闹非凡,致使这类帖子火得不得了。来我这帖子指导的怎么就只有寥寥几个呢?再次让我心里极度不平衡。也不用说的太高深,只说说我这思路是否有错?错在哪里?为什么?就可以了。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想骂人了!
看看坛友们在反线、挺线的争吵中表现的多牛啊——什么这个你不懂,那个你无知;什么内行外行;什么专业业余的……,互相奚落对方抬高自己。
怎么在这么基础的帖子里全都成哑巴了?!都不愿意来表个态。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9-3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11-9-30 20:27 编辑
真想骂人了!
看看坛友们在反线、挺线的争吵中表现的多牛啊——什么这个你不懂,那个你无知;什么内行外 ...
屎坑石 发表于 2011-9-30 19:02

骂也不管用。
你这帖子天生就不具备争吵的话题,注定盖不了高楼。

3

主题

0

好友

24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eescut

Rank: 2

UID
468448
帖子
63
精华
0
经验
24 点
金钱
24 ¥
注册时间
2012-1-31
发表于 2012-4-27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屎坑石
基础理论的东西比较枯燥,还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所以关注的人少。
讨论基础理论的东西对指导DIY非常有意义,希望大家都能平心静气讨论,不要搞人生攻击。
我是支持楼主那样分析。
甲类 乙类是单个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推挽是电路结构,这是2个维度的东西。

3

主题

0

好友

110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1516
帖子
1141
精华
0
经验
1105 点
金钱
1094 ¥
注册时间
2009-6-13
发表于 2012-4-2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坑屎朋友.我记得去年就批过你关于甲类功放的原理哈...

现在有进步喔.我都看不懂这些函数有啥作用.不过甲类乙类.mzsrz 这位朋友是比较了解的.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屎坑石 于 2012-4-28 15:36 编辑
这位坑屎朋友.我记得去年就批过你关于甲类功放的原理哈...

现在有进步喔(哪里哪里……,我对甲类的理解,本来就是基于本帖思路的,本帖可以说是补充说明,算是保持原样,跟“有进步”沾不上边).我都看不懂这些函数有啥作用(告诉你吧,说到函数目的是为了说明我对晶体管对地推挽放大工作过程及其工作状态理解的思路,便于理清相关的数量关系。没想到你竟然看不懂,由此可见,你现在都没有进步,对甲类依然是原来的错误理解,还好意思说“批……”,真为你汗颜啊。).不过甲类乙类.mzsrz 这位朋友是比较了解的(mzsrz 这位朋友的理论基础无疑相当扎实,但是按照他在这帖子里所说到的静态电流的观点,你觉得正确么?).
大神1981 发表于 2012-4-27 23:57


呵呵,这位大神朋友,你所谓的“批”是不是指这帖子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 ... p;extra=&page=2的38楼和48楼等楼层呢?那是09年的事了,不是去年。没想到到现在你竟然没有一点进步啊,对甲类依然是原来的错误理解。再看看你的诸多回帖的语气用词,很不谦虚,却又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屎坑石 于 2012-4-28 22:02 编辑
这位坑屎朋友.我记得去年就批过你关于甲类功放的原理哈...

现在有进步喔.我都看不懂这些函数有啥作用.不过甲类乙类.mzsrz 这位朋友是比较了解的.
大神1981 发表于 2012-4-27 23:57

这位大神朋友,来说说我这思路是否有错?错在哪里?为什么?
你不会像你在别的帖子那样用“我又没有义务……”来拒绝吧?你既不愿意赐教,却又总是对别人(不单我)的言论指手画脚,真不知这是出于什么心态?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来,让大家看看大神的嘴脸。

9

主题

0

好友

42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19905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420 点
金钱
620 ¥
注册时间
2011-10-22
发表于 2012-7-1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