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BBE”的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11150|回复: 13

2

主题

0

好友

4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19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46 点
金钱
-10 ¥
注册时间
2004-4-9
发表于 2004-4-9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BBE”器件的说明资料介绍,“BBE”电路是在美国申请了专利保护的一个名气很大的专用于改善音响放音质量的东西。在“BBE”集成电路IC芯片里面,它除了设计有两路可通过外接直流电平独立对高音、低音进行提升控制的电路外,最大的特点是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比较独特的外接相位补偿网络,能够使经过它输出的正弦波信号相对于输入正弦波信号的相位变化与众多常见的RC幅频补偿网络导致的相位变化特性相反。当人们把“BBE”电路加进功放电路之中时,可以使功放输出的喇叭驱动信号与信号源提供的原始信号在相位上保持一致,据称这样做可以减小重放声音失真。然而事实上,当人们从距离喇叭3.4米的地方来聆听喇叭发出的声音时,到达耳朵的100Hz声音比喇叭发出的100Hz声音在相位上落后了一个周期360°。以后声音频率每增加100Hz,到达耳朵的声音比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相位上又多落后一个周期的相位差。如果人们从距离喇叭1.7米的地方来聆听喇叭发出的声音,到达耳朵的200Hz声音比喇叭发出的200Hz声音在相位上落后了一个周期360°。以后声音频率每增加200Hz,到达耳朵的声音比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相位上又多落后一个周期的相位差。因此,即使喇叭发出的声音与相对于原始信号在20Hz ~ 20KHz的声频范围内有±360°的相位改变,与重放声音从喇叭发出传播到聆听者耳朵的过程所产生的相位差比较起来也微不足道。其实,人们只要将自己的头部正对着发出声音的喇叭前后移动一个手指的宽度距离,1KHz ~ 10KHz的声音到达耳朵时,相位就会相应地改变9°~ 90°。这表明人耳对声音的相位改变并不敏感。当然,左右声道喇叭发出的声音应保持同样的相位变化关系,否则立体声的还原位置将会受到破坏。能够对相位进行校正补偿的“BBE”电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人们实际听音的客观事实有所作为。人们期望借助它来提高音响设备的声音重放质量,只能是天方夜谈中的故事。正确的使用方式,应该是将“BBE”电路加进磁带录放音电路中去减少转录信号与母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从而尽可能地减小声频信号相位滞后或超前对后期合成制作的声音节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威望 +3 收起 理由
wzy728 + 30 + 3

查看全部评分

27

主题

0

好友

62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95
帖子
724
精华
1
经验
626 点
金钱
230 ¥
注册时间
2004-3-27
发表于 2004-4-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抄,继续贴。)

109

主题

1

好友

8012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论坛版主

Rank: 8Rank: 8

UID
6
帖子
6498
精华
17
经验
8012 点
金钱
1636 ¥
注册时间
2004-3-16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04-4-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

2

主题

0

好友

4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19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46 点
金钱
-10 ¥
注册时间
2004-4-9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曾在YAMAHA公司做过音响设计的美国工程师才把高音提升功能完成出来。

那位曾在YAMAHA公司做过音响设计的美国工程师才把高音提升功能完成出来。Packard Bell公司原本也希望能借助“BBE”电路来提高自己的产品水平。但非常遗憾!“BBE”电路对重放声音并未产生听觉上可以感到变得较好的作用影响。Packard Bell公司只能暂时利用一下“BBE”电路的名气来推销自己的产品。由于采用“BBE”器件来实现高音提升功能,Packard Bell公司在96年推出的第二代多媒体电脑产品上多投入了300万美元的制造成本!此后,Packard Bell公司放弃了“BBE”器件,接受了我给他们改进的设计电路。该电路不但仍然用原来只有5只引脚的双联超薄型电位器实现了高音提升功能,而且比原先的电路少用了几只阻容元件。于是,Packard Bell公司在97年推出的第三代多媒体电脑产品上节省了300万美元的制造成本。现在,Packard Bell公司已经被NEC公司收购,过去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但前车之见,对别人永远是一个教训。毕竟中国的普通大众还比较清贫,中国的企业界也没有那么财大气粗。我们作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要去步别人已经付出重大代价的后尘。

    程稳平

2

主题

0

好友

4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19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46 点
金钱
-10 ¥
注册时间
2004-4-9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错误的设计思路将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大家知道,错误的设计思路将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有这么一个实际例子,首先把音响直接安装在计算机显示器上,使电脑成为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美国Packard Bell计算机公司,在95年推出的多媒体电脑上所配的立体声音响,仅仅是用2×1W的TEA2025B小功放IC制作的简易型功率放大电路。由于他们的所长是在计算机设计方面,第一次推出的多媒体音响产品,音调控制只能对高音进行衰减,整体感觉很难令人叫好。于是,他们把日本YAMAHA公司从事音响设计的一位美国工程师请来为其解决高音不良的缺陷。其实,导致高音不能提升的原因仅仅是作高音调节用的双联电位器使用了超薄型结构,二只电位器有一端已在内部连接成一只引脚。但这位高薪聘请的美国工程师对它竞束手无策。为了改变高音不好的被动局面,Packard Bell公司特地选用了名气很大的“BBE”集成电路来实现高音提升控制功能。在增加了这枚价格高达一点几个美元的“BBE”电路芯片后

2

主题

0

好友

4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19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46 点
金钱
-10 ¥
注册时间
2004-4-9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其产品技术资料上也已经看到,启用“等响度补偿”功能只是在原有的高低音调

我们从其产品技术资料上也已经看到,启用“等响度补偿”功能只是在原有的高低音调提升量基础上再增加2dB的提升量。显然,这2dB的提升量只是在技术指标上有象征性的数量变化而已,对于实际的听音感受则完全等同于虚设。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使用上述带“等响度补偿”控制功能的直流音调IC时,都没有将此功能认真地拿来应用。其实,如果真需要进行所谓的“等响度补偿”的话,我们只要使用同轴双连电位器对直流音调控制IC的音量控制与高低音提升功能进行反方向的同步调节,就可以达到高低音的提升量随着总音量的减小自动进行增加的要求,而且只要在控制高低音的那一联电位器上串入适当的电阻,就可以保证总音量由最大减到最小时,输出的频幅响应曲线由平坦状况连续变化到高低音两端提升到最大值。实验证明,进行这种“等响度补偿”的感觉效果同样不佳。要知道,人们使用的音源信号强度不可能做到符合统一标准响度要求的使用条件,音量调节必须先要使重放声音的响度适合听音要求,然后才能让音量调节可以具有自动提升高低音的控制功能。而根据此思路设计的高低音与音量控制进行联动调节的电路,也就不再与“等响度补偿”有任何关系而成为纯粹的人为制造某种特定音响效果的电路了。

                                             程稳平

2

主题

0

好友

4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19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46 点
金钱
-10 ¥
注册时间
2004-4-9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迄今为止,使用得最普及的音调控制电路,就是相对于

迄今为止,使用得最普及的音调控制电路,就是相对于1KHz中音频率分别对高低音频率进行提升或衰减的经典音调控制电路。按照实现的具体方式,可将其分为无源衰减式、有源反馈式与专门的直流音调控制IC三种方式。总的来说,这三种方式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音调控制效果。而作为在原理上已属于误解的“等响度补偿”控制电路,实际上仍是让高低音的提升与总音量的改变进行联动控制,以便在人们调节改变输出音量大小之时,能够随着总音量的减小自动将高低音成份相对于1KHz中音进行提升。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常用带中点抽头的电位器来作音量控制调节装置,从而使音量减小时高音成份反而得以增加。但此种方式有其致命缺点,就是音量调节电位器的动触头转过中点位置再继续减小音量时,高音成份仍然将跟着大幅度减小。尤其对于低音成份的连动提升要求,虽然可以通过一个低通网路把低音成份并联到带中点抽头的音量控制电位器中点抽头之上,使音量减小时高低音成份都同时自动得到相对增强,但由于引入的低通网路会产生相位移动而导致最后相加合成的音频信号幅度在200Hz~500Hz之间呈现大起大落,重放出来的低音听起来明显发散,实际感受并不良好。故此,人们并没有在实际的音响产品上推广采用这种经典的“等响度补偿”控制电路。而由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与荷兰非利普公司分别生产的LM1036与TDA1524直流音调控制IC,虽然都称已将“等响度补偿”控制功能做在了芯片内部,但实际的使用对比结果表明:上述直流音调控制IC的“等响度补偿”功能启用效果与不启用状况几乎听不出有显而易见的差别感受!

1

主题

0

好友

9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9468
帖子
133
精华
0
经验
94 点
金钱
92 ¥
注册时间
2013-5-9
发表于 2013-11-30 19:2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贴没人顶?!

1

主题

0

好友

9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8013
帖子
111
精华
0
经验
98 点
金钱
106 ¥
注册时间
2009-4-20
发表于 2013-11-3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你在挖坟啊。

25

主题

11

好友

6414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517186
帖子
19241
精华
0
经验
6414 点
金钱
5884 ¥
注册时间
2012-8-6
发表于 2013-11-3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抄完就贴 发表于 2004-4-9 12:25
我们从其产品技术资料上也已经看到,启用“等响度补偿”功能只是在原有的高低音调提升量基础上再增加2dB的提 ...

思路不错~
好像帖子还没贴完~

25

主题

11

好友

6414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517186
帖子
19241
精华
0
经验
6414 点
金钱
5884 ¥
注册时间
2012-8-6
发表于 2013-11-3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带随身听 发表于 2013-11-30 19:21
这么好的贴没人顶?!

挖坟的兄弟,这是hifi网,BBE是味精~

1

主题

0

好友

9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9468
帖子
133
精华
0
经验
94 点
金钱
92 ¥
注册时间
2013-5-9
发表于 2013-12-1 19:5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学维修 发表于 2013-11-30 22:40
挖坟的兄弟,这是hifi网,BBE是味精~

不谈味精什么的!这个我懂!只想音响入门者多了解基础知识!这样的贴即使是转的也有一定意义,君不兄论坛里现在有多少音响基础知识?

25

主题

11

好友

6414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517186
帖子
19241
精华
0
经验
6414 点
金钱
5884 ¥
注册时间
2012-8-6
发表于 2013-12-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带随身听 发表于 2013-12-1 19:52
不谈味精什么的!这个我懂!只想音响入门者多了解基础知识!这样的贴即使是转的也有一定意义,君不兄论坛 ...

基础的以前帖子有,只是帖子浩如烟海,难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