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主题

3

好友

90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ca191s DIY之家

Rank: 5Rank: 5

UID
159454
帖子
1830
精华
0
经验
906 点
金钱
851 ¥
注册时间
2009-12-29
发表于 2010-8-1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晶体管声的元凶“瞬态互调失真”

  瞬态互调失真(Transient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亦称TIM失真。TIM测量方法则迟至70年代才公开发表。由于瞬态互调失真与负反馈密切相关,所以在讨论瞬态互调失真时就需要先从负反馈说起。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技术领域,简单而实用的控制技术,负反馈本来是属于控制技术中的闭环控制(Close Loop Control)系统的一个环节,但因为应用广泛,所以常常被用作闭环控制的代名词。负反馈实际上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规律,举例来说,当我们驾驶汽车的时候,如果发现汽车偏离得驶路线,我们就会向相反方向扭动方向盘,使汽车驶回正确路线。在这里我们的眼睛就是充当负反馈通道的作用,负责把输出值(汽车得驶方向)回馈给挖掘器(大脑) ,然后控制器将输出值和设定值(正确方向)互相比较(相减),然后根据比较后的误差,发出修正讯号(扭方向盘)去纠正。由此可见,负反馈的作用是将输出值倒相(变为负数),随后将之回馈至输入端,和设定值相减,得出误差讯号,然后控制器就会根据误差大小作出修正。

  在电子放大线路中,由于零件的非线性、对称性、温度的变化,噪音的干扰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信号在被放大的同时,无可避免地被加入各种各样的失真,而负反馈则能有效地降低这些失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放大器在放大一个正弦波讯号时,由于零件的非线性、对称性、温度的变化会使输出有明显失真。通过负反馈,将失真的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减去失真。因为是输出与输入相减,虽然稳定了增益,但是放大量也大幅度减小。如果要使输出讯号被放大到足够的强度,放大器的放大率(增益)便要加大,所幸的是这并非难事,尤其是晶体管机。如果我们将负反馈量加大,使输出讯号降低到和输入讯号电平相同的程度,即完全没有放大,这种放大器线路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虽然讯号没有被放大,但因为放大器一般都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所以缓冲放大器常被用作阻抗匹配之用。

  既然负反馈能有效地降低失真,但为什么又会引起瞬态互调失真呢?原来问题出在时间上,其中又以晶体管机最为严重。和真空管相比,晶体管有坚固耐用,体积小,重量轻放大率高等优点,其缺点是工作特性不稳定,易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失真甚至失控。解决办法之一是采用高达50至60dB左右的深度负反馈。反正晶体管的放大率很高,牺牲一些无所谓,由于采用了大深度的负反馈,大幅度减少了失真,所以晶体管机很容易获得高超的技术规格。不过麻烦也就因此而起,为了减少由深度负反馈所引起的高频寄生振荡,晶体管放大器一般要在前置推动级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入一个小电容,使高频段的相位稍为滞后,称为滞后价或称分补价,可是无论电容如何细小,总需要一定时间来充电,当输入讯号含有速度很高的瞬态脉冲时,小电容来不及充电,也就是说在这一刹那线路是处于没有负反馈状态。由于输入讯号没有和负回输讯号相减,造成讯号过强,这些过强讯号会使放大线路瞬时过载(Overload)。因为晶体管机负反馈量大,讯号过强程度更高,常常达到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结果使输出讯号削波(Clipping)。这就是瞬态互调失真,因为在晶体管线路最多出现,所以也被称为“原子粒”声或晶体管声。

  这种负反馈时间延迟问题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也常常遇到,称为纯延迟(Dead Time)问题,其起因绝大部份是因为感应器(Sensor)安装位置太远。例如在一个恒温热水器中,温度探测被安装在远离发热顺的位置,结果是当探测器感应到水温足够时,在发热器附近的水温早就已经过热了。这样的控制结果必然是水温在过热和过冷之间大幅摆动,称为控制超调(Overshoot)或系统振荡。纯延迟至今仍然是困扰自动控制技术的一大难题,有关解决方法的论文由五十年代至今少说也有上千篇,但始终找不到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

  虽然负反馈出现时间延迟不好对付,但要解决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干脆不让它出现,或即使其出现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破坏,方法有多种,例如只用小量大环路负反馈,这样即命名出现负反馈时间延迟,输入讯号也不至于过强。所减少的负反馈量则由只跨越1个放大级的局部负反馈代替,,局部负反馈路径短,时间快,不易诱发瞬态互调失真。真空管工作稳定,不一定要用大深度负反馈抑制失真,况且其失真多数是人耳爱听的偶次谐波失真所以胆机没有一般所谓的“原子粒”声。至于其他用于线路设计上防范瞬态互调失真的方法,因涉及较多枯燥的理论,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除了在线路设计上防范瞬态互调失真外,发烧友还可以采取另一项措施去减少瞬态互调失真,那就是尽量利用各种屏蔽和滤波措施去减少各种高频干扰讯号进入放大器,虽然这些讯号有许多是属于人耳听不见的射频干扰,但因为其频率很高,极易诱发瞬态互调失真,令输入级过载,使音乐讯号得不到正常的放大。

  负反馈方式的设置对功放性能影响很大。一般功放电路负反馈取自输出端。电流放大级产生的失真靠大环路负反馈来改善。这种反馈方式往往使功放在客观上失真度指标是改善了,而主观听感上却不尽人意。末级产生的失真通过负反馈输入前级,再通过前级放大后对其进行补偿与调整,这种补偿与调整必然是滞后的,势必使系统瞬态响应速度降低,易于诱发瞬态互调(TIM)失真,并使高频信号产生失真与相移,在听感上表现为生硬的“晶体管声”。另外,扬声器产生的反电动势和音箱线感应的射频干扰也通过信号产生“污染”,影响了音质的纯正。

  为了避免以上缺点,可以采用了前级电压反馈以及用电容将前级与末级隔离。由于这只电容位于信号通道上,为保证音质纯正,选用了金属化聚丙烯电容。这样,末级就变成了无负反馈的0dB后级放大器(纯电流放大器),因此,本级的前级放大取为高增益放大器。许多方法都在实践中,现在还没有一个普遍好用的办法解决“晶体管声”。

7

主题

0

好友

34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3708
帖子
345
精华
0
经验
346 点
金钱
334 ¥
注册时间
2010-2-14
发表于 2010-8-15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理论,至小在现时还未过时,各种技术在制作放大器中也是有效的.
补充一点,喇叭反电势是诱发TIM的主因。

0

主题

0

好友

7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7601
帖子
6
精华
0
经验
7 点
金钱
7 ¥
注册时间
2007-9-23
发表于 2013-6-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那么多,这篇是最易懂的关于负反馈文章 感谢分享:)

74

主题

2

好友

63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06229
帖子
2226
精华
0
经验
637 点
金钱
601 ¥
注册时间
2011-9-30
发表于 2013-6-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容易理解,学习
头像被屏蔽

12

主题

0

好友

7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35117
帖子
769
精华
0
经验
739 点
金钱
744 ¥
注册时间
2010-8-30
发表于 2013-6-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9

主题

1

好友

480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57141
帖子
4834
精华
0
经验
4808 点
金钱
4603 ¥
注册时间
2011-6-27
发表于 2013-6-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oren 于 2013-6-3 22:06 编辑

当整机频响太好时,大环负反馈会才产生高频正反馈,发生啸叫。但一般机器到后级时,频响已经跌下来了,反馈中的高频差不多没有了,所以也不容易有高频正反馈啸叫的。
胆机圆润是因为没有高频。石机欠圆润是因为高频不够好,如果石机频率高而且好(有点难度),也是没有颗粒声的,也很圆润的,而且有了比胆机更好的分辨率。

2

主题

2

好友

67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7652
帖子
1007
精华
0
经验
672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07-9-24
发表于 2013-6-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抄来的

34

主题

7

好友

181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32639
帖子
1594
精华
0
经验
1812 点
金钱
1566 ¥
注册时间
2012-10-2
发表于 2013-6-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做了一台无大环路负反馈的功放后,深深感受前所未有的通透和层次感,那些采用大环路负反馈的功放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1

主题

11

好友

179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9947
帖子
1639
精华
1
经验
1796 点
金钱
1646 ¥
注册时间
2007-3-11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13-6-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的老文章。


不过晶体管声已经是历史了,是早期不良的电路设计造成的,现在对付瞬态响应失真办法还是很多的。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6-4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1-10-2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無帰還A級25W.rar (93.11 KB, 下载次数: 162)

312

主题

2

好友

49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09
帖子
4641
精华
0
经验
4980 点
金钱
4328 ¥
注册时间
2004-7-28
发表于 2021-10-22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在线路设计上防范瞬态互调失真外,发烧友还可以采取另一项措施去减少瞬态互调失真,那就是尽量利用各种屏蔽和滤波措施去减少各种高频干扰讯号进入放大器,虽然这些讯号有许多是属于人耳听不见的射频干扰,但因为其频率很高,极易诱发瞬态互调失真,令输入级过载,使音乐讯号得不到正常的放大。

  负反馈方式的设置对功放性能影响很大。一般功放电路负反馈取自输出端。电流放大级产生的失真靠大环路负反馈来改善。这种反馈方式往往使功放在客观上失真度指标是改善了,而主观听感上却不尽人意。末级产生的失真通过负反馈输入前级,再通过前级放大后对其进行补偿与调整,这种补偿与调整必然是滞后的,势必使系统瞬态响应速度降低,易于诱发瞬态互调(TIM)失真,并使高频信号产生失真与相移,在听感上表现为生硬的“晶体管声”。另外,扬声器产生的反电动势和音箱线感应的射频干扰也通过信号产生“污染”,影响了音质的纯正。

这段才是精华,小白初烧会忽略,也没好的解决方法

119

主题

1

好友

480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57141
帖子
4834
精华
0
经验
4808 点
金钱
4603 ¥
注册时间
2011-6-27
发表于 2021-10-2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闭环仅在前级内,不包括大管,大管用多管并联,以克服输出阻抗低缺点。

242

主题

35

好友

9304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什么都懂一点的杂家

Rank: 8Rank: 8

UID
15608
帖子
10678
精华
0
经验
9304 点
金钱
8562 ¥
注册时间
2006-12-6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21-10-22 10:3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做过无环路负反馈的功放 但声音的接受度明显呈现两极分化 有人爱死 有人恨死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1-10-2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先锋可能是最早使用电流模式放大和无反馈的。1980年就开始了。
07-02-25-20160214_1516242.jpg
exclusive_m5_sm.jpg
XF-0DB.jpg
pioneer_exclusive_m5_sm.jpg
MA---9S2.jpg

1

主题

0

好友

10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68309
帖子
109
精华
0
经验
109 点
金钱
107 ¥
注册时间
2019-10-24
发表于 2024-12-1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