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制作] 经典文献!!Marantz 7C前级之改装

[复制链接] 查看: 7135|回复: 14

379

主题

1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62
帖子
5784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3389 ¥
注册时间
2004-4-26
发表于 2010-2-2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音响迷正为“RIAA决定前级放大器的一切”在热烈辩论之同时,“烧”字辈的人声称:如果每个RIAA放大器都校正到只有±0.1dB以内的误差,则每部前级放大器都会听起来很生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何不造一部,以最差的零件和最坏的电路架构使它产生TIM、RID、THD,并且参杂着可闻的哼声、嘶声、爆裂声,甚至漂移、压缩的效应也一应俱全,但其RIAA响应却在0.1dB误差之内。这样的一部RIAA放大器听起来怎么样呢?它的声音可能比爱迪生时代的手摇电唱机还难听,这证明每部扩大机是生而不同的,和每个人是生而不同的一样。

  当然没有人会虚耗时间去造一部上述的RIAA放大器,但我们决定去找一对廿年前的前置放大器,保留其中一部份作为参考之比较,而将另一部份以最正确的零件材料和电路技术来重造它,看看以相同的电路构造,对零件的新旧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结果找上了Marantz 7C。

  这项具有研究性质的改装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先将这两部7C的RIAA响应部份调整到完全一样,并且使它们都非常接近RIAA标准,而切线路的基本架构、回授电路和回授量、放大组件电源变压器、底板、开关、输入出接头、电位器、电线,甚至焊锡都完全一样。作为实验的这一部机器只修改原设计人Saul Marantz先生所建议更换的新零件,但零件数值仍然不变。首先是电路内所有讯号通路用的电容器,按照Jung和Marsh两位先生在1980年三月号的Audio杂志上Picking Capacitors一文中所列的规则(编注:本刊56期有该篇的译文,请参照)来挑选,而讯号通路中的所有电阻改用1%误差的金属皮膜电阻,电源供应部分也依照Boak先生所建议的原则(Boak先生的文章即本刊61期 p.180「A40用稳压电路」)来设计的。除此而外,原电路的基本设计特性不予改变,也仍然使用12AX7真空管,工作电压则尽量与原设计相同,免得对相关的零件加过多的电压而生热,或因而必须更换零件值,或使得管子的受命加速缩短(注:近代设计的真空管电路,有的使真空管工作在大功率消耗的情况下)。当时我们曾犹豫是否要遵循“没有电容就是最佳质量的电容”这个金科玉律,而想省去每级的反交连滤波电容,也免得犯上了“报酬递减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的毛病,还好稳压电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虽然被动式RIAA的拥护者皆认为回授将对相位有所影响,但是此处仍乐于使用与原机完全相同的负回授和回授量。所以作为实验的这部机器可以说仅是把Marantz老的电容、电阻更新,并且使用了稳压电源而已。

关于成果测试

  完成修改的工作之后本想要进行盲目式的A/B Test,这是许多人或团体都在进行的工作,他们大量收集数据,并且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把这些统统交给计算机去解答,但得到的结果总是相反的时候比较多。从过去的许多经验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适当的盲目式A/B Test”尚未发展出来。由于其中的某些问题尚未获得解决(像开关箱处理的讯号切换会使声音变质;A/B Test时每段的时间长等等),只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能来判断修改过的与原机之间的区别。读者若熟悉了这项工作之后,也能自己判断并且接受文中特别的字汇之含意。

  我们想探究“除了RIAA的误差之外,前置放大器的差异是可以感觉出来的”这个观念,但由于试听是无法以科学根据来评价,因此我们的致命伤在于无法证明我们的坚持是正确的。所以决定要把这次实验的结果与目前仍保有老7C的音响迷共享。McIntosh的C-22与Marantz机器非常相近,以相同方式来修改的话应当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修改的动机起缘

  多年前在某个音响展览会场中,有幸巧遇Saul Marantz本人和他的首席设计工程师Sid Smith并与他们有一席之谈,据他们表示,Marantz 7C当初设计时即以可连续使用而无需维护为目标,因此每个零件的选择都特意加大,超出每个零件动作时所面临的电压和电流(特别是电容器),结果使得在实用上有降低失真的效果。7C在当时与其它前级比较,音色稍冷些,失真较小,而且也很少出现在维修店,某些7C使用廿余年,只换了管子和电位器。

  以Marantz的名气,到现在即使未经修改的7C,音色仍然很甜美,尤其在木管乐器和人声部份表现得更是出色,它能表现出非常合理的三度空间感,就像在录音室的现场环境一样的效果,这是于线路中采用了对当时传统回授电路是很大变革的“开路补偿式回授”,或今称的“前授”(feed-Forward)式回授电路,使得电路具有甚广的动态范围。因此,即使以原有的老零件,7C也并非一部现在眼光中的二流货色。

  尽管过去到现在7C是有口皆碑,但是它的性能仍受到零件的限制而难以发挥到极致,它使用陶瓷电容和纸质电容,与现在所谓的计算机级电容相差太多,电阻也是碳素电阻,只有几个电位器是碳膜的。由于当时Zener二极管既不普遍又不便宜,电源高压部份没有稳压,且只用半波整流,滤波也不足。以今天的标准来说,7C虽然仍具有怀旧式的迷人声音之外,无可否认的,在高频的吱吱声和鸣声也是相当扰人的。而低频段大约在70Hz即开始落下而显得劲道不足,这样设计原是要消除当时唱盘的隆声(当时的唱盘性能之差可想而知)。音像方面的表现也不佳,交响乐的弦乐部分听起来像是只有一只大提琴在独奏,而不是许许多多弦乐器的合奏。

关于零件的讨论

  电阻是一种增加阻抗的东西,可比拟做水龙头,可以全关让一滴水都流不出来,也可以全开让水按水管的口径完全流通。电阻以热的形式把能量散耗掉。碳素电阻的构造,是由一些粉状的碳粒置于硬塑料做成的管状外壳内,塑料管两端封以金属帽然后从金属帽引出两条线成为其接线,或者也有把金属帽置于管内的,引出的两条线就像从电阻本体接出的一样。在这种构造之下当有高频电流在电阻上来回流动着的时候,就会产生失真。由于讯号电流无法在电阻内好好的传导,因为金属帽与碳粉之间有阻抗存在,就像碳粉之间的阻抗一样。典型的碳素电阻要比金属皮膜电阻多出20~40dB的杂音,这些杂音发出“嘶”、“沙”的声音,足以把高频率部份的短暂讯号掩盖过。

  另外,碳素电阻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如果它本身原有±10%的误差的话,在经过不断的ON/OFF电流并且产生热之后,其误差可能漂移到±20%之谱,使用这样的零件在某些重要的电路像RIAA放大器,必然会引起声音的误差。

  金属皮膜电阻是以与上述不同的材质、方法和程序制造的,误差都在1%以内,线绕的甚至可精确到±0.01%以内。它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很低,漂移或遭受破坏的可能性也很小,对整个频段内讯号的物理效应也很平衡。

  电容器在工作时两端充满电荷,放电时就好像把水桶倒掀一样,桶子里装水时一定比装蜂蜜流得快,电容器使用的材质里,放电速度Polystyrene比Ceramic快,Polypropylene比Polyester快,其快慢之差有十倍百倍之巨。而当电容器上的能量快泄放殆尽之时,下一个讯号又来临了,这些未放完的电荷与新来的又混在一起,因此在速度慢的电容里,每经过一次讯号变化就要拖一次尾巴。如果从Phono进去到放大器输出要经过十几个这种电容,每个波形的尾迭着下一个波形的头,讯号会变的一团糟,其结果就是音乐内的微小电平部分或细节部份根本就被这一团糟掩盖过,一点也听不出来。音乐好像蒙了一层面纱,又似被压缩了,显得粗枝大叶(缺乏细节),低频生硬难以入耳。

  某些种类的电容器(具有高K值的)有较长的残留时间,有些则与使用的频率或波幅大小有关,在高频率时不适用的电容像Tantalum(钽质)、Aluminum(铝质)、Ceramic(陶瓷质),而像Polyester就比较好,但低频时会有些振铃现象,不好的低频可形容为木讷、迟钝、难以控制、缺乏感情。

  不良的电容器会对讯号引起振铃效应,虽然这个现象可能只维持数豪秒,但却足以把讯号的中低频搞乱了,更主观的说,使得低频好像变多了,音色感觉暖和些的味道。这类的毛病好像音乐内容显得很夸张,每个音节本身并不变强,只是延长了而已,这种听觉现象跟RIAA不正确所引起的效果完全不同。这样的RIAA放大器在实验台上以正弦波测其响应仍是很准确的,没有特别的峰或谷,尽管如此,它发出的声音却被渲染得很「暖和」,好像在中低频(150~300Hz)有波峰的感觉,低频加深而迟钝。

  同样地,不良电容在高频段5K~10K范围内的杂音,很像磁带的嘶声,更正确的描述应当是吱喳声(炸油时的声音或玻璃纸被移动时的声音)。在强劲的弦乐器(像小提琴)之后会残留这样的杂音时,是由于使用陶瓷电容、钽质或铝质电容于讯号通路中之故。许多前级放大器使用这些电容,在正弦波测试时都很好,但实际聆听时,高音会显得「明亮」些,因为这三种电容会造成高频的残像,钽质电容更会因讯号波幅之大小而产生谐波失真。虽然此时RIAA曲线好像很正确,但在听感上高频部份似乎有一个波峰存在。

  电源供应电路虽然对RIAA响应没有直接影响,但是保持一定的工作电压,使得因强讯号引起电压降下的可能性最小对电路性能是有益的。存在于无稳压的电源中因强讯号引起的电压降,虽然只持续数豪秒,但他的效应却如同低频的振铃,中频会模糊,高频产生残像和相移,使音色改变,这是怎么回事呢?以日常生活的一件事来做比喻:当一个人在冲浴,莲蓬头正洒出冷热混合的适当水温,忽然有人按了抽水马桶水箱,使水压瞬时减小(这种现象很普遍),水温一下子变高了,当然很不舒服。如果有个装置使水压不管何时都保持恒定,上述现象就不会出现。上例中抽水马桶的用水就像讯号中的一个强讯号;水压下降就好像电源电压下降;变热的洗澡水就好像电路中产生了不必要的误差和失真;而保持水压恒定的装置正像是电源稳压装置。

  良好的电源稳压装置,会使低频大讯号强劲有力,防止振铃和模糊的感觉,并且保持左右的音像很稳定,在大音量下也不会使音乐层次混乱。最获改善的是中频段会比未稳压时显得更清晰明朗。播放交响乐时,尽管定音鼓、小喇叭齐鸣,你仍可很清晰地听出巴松管正缓缓的奏出。

  基于上述的理由,我们决定把7C中的电阻完全换成1%误差的金皮电阻,以减少杂音并提高准确度;电容也更换成更适用的材质,免除吱喳声、嘶声、爆裂声;增加了电源稳压设备,以消除中频的模糊感。

修改的结果

  当必须更换的零件完成以后,整部7C看起来比较固态化,真是一流的前级放大器,即使称不上是顶级产品,大致也离不远了。陶瓷电容的吱喳声、钽质电容的沙声都跑得无影无踪,所有杂音都很戏剧性的消失了,低频低伸而有劲直迫心胸,振铃现象不再出现,瞬态现象明锐而确实。每更换一种零件,原有的蒙胧感就消失一些,到最后完成时,似乎在听音乐中即能同时想象出录音工程师当时操作控制器的情景,弦乐器的表现既透彻又光彩,特别是其定位感的稳定,当音量忽然变大时左边的小提琴声绝不会跑到右边去。(请试听Borodin的String Quartet in D; Philips唱片编号 802 814 LY)。整部机器变得生动有劲,可与现代的任何顶级机器相比美。

  老7C的表现,对于各种时代各种内容的录音唱片,都表现得相同的调调,在更换许多唱头或甚至把讯源换成FM时,其音色听起来几乎一样,换句话说,经过那些老电阻、电容和未稳压的电源,使得这些迥然不同的音源却发出相同的声音效果。

  这个结果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去解释的问题:对于不同的讯源某机器的声音无法区别,而另一部机器却能分明,这是代表什么含意呢?我们的推断是前者把讯源的精微部份都掩盖了,使得每个声音听起来一样;而后者工作在一个较高的层次,把精微的部分一一解析出来。

  有些人抱持着「只要让讯号通过音程均衡器(Octave-Equalizer),每一部放大器的声音都能调整到一样」的观念,他们这种想法似乎只是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狂热,而忘却了考虑一些更基本的问题,像:假如我有两部前级放大器,一部是廿年前的老机器,杂音很大,另一部是最新的机种,声音棒极了,但是经过均衡器之后声音居然变得一样了,那么均衡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像这样的问题应该够充分了吧!

  据知,均衡器的制造者一方面坚持着「RIAA就是决定前级放大器的一切」的观念,而一方面仍然使用上述所说的劣质电容器,如果说任何放大器只要经过均衡器等化之后声音都会一样,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所制造的均衡器是一种会产生嘶声、吱渣声、沙声、低频振铃、残像、相位移及其它音响垃圾的机器?所以任何放大器一经它就会统统一样。这种论调使得问题出现了

379

主题

1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62
帖子
5784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3389 ¥
注册时间
2004-4-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价钱问题

  这个争执背后的主要元凶只是价钱的问题罢了!许多打着音响专家的旗号,实则不过江湖术士的外行人,以微薄的专业知识,欺蒙那些无知的人们,以为花上数万元去买高质量的放大器是不必要的,只要最少的花费,“把每边50W的收音扩大机加上均衡器,就可以使它与一部超高质量的放大器一样好听”,乍看好像他们的动机是要让用家省钱,实际上简直是花钱找罪受。

  对于RIAA的确度和动态范围,确是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本文开始所述,其中牵涉到成本的问题,金属皮膜电阻比碳质的贵好几倍,而Polypropylene电容较Polyester电容贵3到5倍,稳压电源所加上的电路更是所费不少。不过你若已拥有一部老Marantz 7C或McIntosh C-22,顶多只要再花上四千大洋就可以使它的效果与当今任何Pro顶级的机器比,某些特性方面甚至还会更佳,全面的比较之下,这个修改的工作是值得的。

改装记实

  老7C的全电路图重见于图一,可以拿它为蓝本把零件逐一的更新,真正修改零件的各放大级将重绘于下述的各图中,但只绘出电路架构及零件,开关部份则省略了。

  由于考虑到读者之中可能有人会逐级重造7C,因此下文的讨论将分为唱头放大级、高电平放大级和电源部份,每一单元文章都可以独立用来和老7C对照。特别注意说明的地方会提供很多修改时必须的数据。

唱头放大级

  图二是简化了的唱头放大级(只把原图中的RIAA回路取出,因为只修改了这部份),RIAA回授零件值已修改使得响应更准确,整个讯号通路中的电阻已改成1%的金属皮膜电阻,其值在IEC标准值中皆可找到,除了R73是1/2W以外,其它全是1/4W的品种,原机的设计使每个电阻都有十分充裕的能力,以现在的观点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现在的零件都能允许相当大的动态变化,但是当7C在设计时,所能找到的最佳质量之电阻就是沉积式碳质电阻,它在低电平或高压降的情况下,电流杂音都比复合式碳质电阻低。另外,在相同的阻值下,较大瓦数的电阻杂音也相对的低,所以原机所用的电阻功率都比实际需要大出很多,以今天的零件性能来说,那是不必要的浪费。

  使用高质量的电阻以改善音响质量之事实,在众多音响迷都有先例,而Audio Amateur的文章中也经常谈及。这些是无法以示波器来量度的,再盲目式A/B视听中也曾作过报告,电阻本身就会直接影响到音质,而不管电路的架构如何。因此不管是固定电阻或可变电阻都必要慎选。以我们的经验来说,唯有最高质量的金属皮膜电阻(像美国Corning公司生产的RN55D、RN60D等等),才是最适合音响用的电阻。

  7C中的陶瓷和纸质电容在修改时全部以塑料薄膜型取代,因为目前高质量的电容已逐渐普遍了起来。美国音响界的名工程师Jung(编注:即本文原作者之一)和Marsh两位先生曾建议基本上电路内的电容都可以用Polypropylenes型的,Polystyrene则是电路情况而定(编注olystyrene的容量通常较小)(又注:铁氟龙[Teflon]质的电容也不错,但平常很难买到)。

  就像电阻分成好几个等级,电容器也分等级的,在薄膜型的电容当中,其质量次序的分类是Polyester、Polycarbonate、Polypropylene/Polystyrene,就像电阻的碳素、碳膜、金属皮膜之等级。在本放大器的修改中,建议还是采用Polypropylene(P.P.)于大容量,Polystyrene(P.S.)于小容量,在特殊的地方(很大容量时)则与高质量的电解电容合用,效果非常好。在图二中小容量的用PS,大容量的用PP,于图中都有注释,C62和C64是高质量的电解电容并联5μF和0.47μF  P.P.质电容,成为很高质量、宽频带的傍路电容(见图三)。

  输出电容C66的容量并不算大,因为它要驱动的是一个高阻抗的负载,小值就够用也较经济(原机亦同)。

  RIAA网络内的组件有必要讨论一下:图四是原机的RIAA网络之值。这个部份的零件,电阻改成金属皮膜型,电容为PS型,而且各零件值也稍作修正以使得其吻合RIAA响应曲线。更改后的值是图二中所示的,电容量可依傍注的值并联取得。以纯理论的观点来看,这些值还不是最标准的,不过已经相当接近,不过R15之值必须比理论值稍大些,因为整个电路的开路增益不很充足之故。所以图二中RIAA的值或许得视其它需要(例如接用MC唱头放大器或换真空管时)而调整其增益。

  因此,如果你希望RIAA响应的误差保持在±0.25dB以内的话,可以用一个标准反RIAA电路(参看本刊59期 p.150)来测试它,调整图中零件使从低频到高频都能符合。图二中的值可以当作是一个起点,如果你的主要工作在于获得一个十分准确的RIAA响应,可反复进行微调。

  RIAA响应不良是许多管式前级的通病,常因开路增益不足而起,而主要是图二中的R15最好反复的修正它,直到最适当为止。修改后的RIAA于1KHz时之增益为40dB,比原机小了1.5dB,因为零件值已更换成更准确之故。

高电平级

  修改了之后的高电平级见于图五,高低音滤波电路皆已省略,比较图一和图五可发现图五变得非常简洁,或许音响迷乐意不使用音控功能。零件更换原则与唱头级相同,C9原值为0.22,图五中增为5u+0.47u(P.P.),这个改善可以使低频延伸得更低,尤其在配用输入阻抗稍低的后级放大器时,可以不对低频起衰减作用(例如Hafler的DH-200它的Zi只有22K,但仍可匹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把它加大道10u(用无极性者),不过这个容量的PP电容可能价钱颇高,这完全视个人的需求和价值判断来决定。不过像C62、C64和C92的PP电容都只需100V的耐压,相信在体积和价格上都节省了不少。

  在这电路中的几个电位器,R22 R24等如果不慎选的话,也可能会成为杂音源,主要是转动时的接触杂音和双连间阻值的平衡问题。以我们的意见,最好是选用多段式密封型的品种,不但杂音小,阻值的平衡度也很高,目前Alps和Noble都有生产这种高级电位器,唯一的大问题是价钱和零售的问题,最好的一种可能要折合新台币1.500元一个。可以选用中等质量的(因不常转动),如果这个功能并没有必要的话,R54可以省略,C91 C49两者共接在一起,R53可不接。

379

主题

1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62
帖子
5784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3389 ¥
注册时间
2004-4-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压电源稳压电路

  电源部分的修改可说是整个工作中最大的一件事,其中作了很多个电路实验,简单的从把原机的半波改为全波,到各种Zener的电路直到图六所示的为止。每一次改进都使音质有不同的改善,因此很可能进一步使用比图六更好的线路时,音质会再改进也说不定。但是对一个用途广泛的线路,我们希望它的装置工作愈简单愈好,就像它本身的性能一样。图六这样的电路不但易装、易改(改成不同电压),而且可以串接使用,使稳定度更佳。

  高压稳压部份采用了NS的LM317T三端稳压IC为心脏,浮接在由三个75V/5W Zener堆栈起来工作在12mA电流的预稳电源上,R3供应这个电流值,总输出电压约是240V。Zener用到5W等级是因为可以减少其动态内阻,和消除热效应。输出电流的大小在15mA以上,由IC1供给,IC1的输入先由一只高耐压晶体管予以缓冲,吸收输入未稳电压中的变动成分。由于IC1本身的电源电压绝对不能超过40V,D1的作用在提供它一个稳定的电压,D1的边际效应还把IC1的涟波去除率提高了数千倍(相当于一个预稳压电路的功能)。虽然该电路的基本理论是相当简单的,但是某些因素必须确实注意,以保证电路的安全工作,如果想要它正常的工作,则下文中的说明要确实遵照才好。

  首先是本电路之负载取用的电流大约是10~15mA之间(原机的总负载电流是12mA),如果使用在其它负载很小的情况下,要接一个泄放电阻于输出和地之间。如果负载高过15mA时,Q1要加上散热片帮助散热。整流部分由原先的半波整流改为全波整流,并且使用100u/450V的滤波电容来平滑,未稳电压大约是350V,换句话说稳压电路本身的压降有100V左右,此时R1流过的电流为2~3mA,如果工作电压有所改变时,R1的阻值要适当增减,以保持流过的电流仍是2~3mA,使D1 Q1有足够的偏流。D2是1N4007作为嵌位用,千万不要把它省略,或改用太低电压的二极管。D2同样地是嵌位的作用以保护IC1,也不可省略。

  以10mA负载电流的情况来说,在1KHz以下的频率其输出阻抗少于20mΩ,高频率时阻抗会升高些,这是由于LM317本身的特性使然。输出端的大型闪光灯用电解电容600u/360V(C3),并联一个4.7u/250V(C6)(最好是PP质)可以使得电路的输出阻抗在高频时能降低些。C3+C4的作用在降低LM317的ADJ端子之阻抗,以傍路Zener的杂音,由于C3的值很大,在开机的瞬间能吸收涌浪电流,并使得输出电压要6~7秒钟以后才达到定值,以保护放大电路中的零件不受冲击。如果要把C3 C5的容量加大试试,一定要先关掉电源,把线确实接牢后再开机,千万别在开机当中把外接电容并上去,免得损毁稳压电路。C3和C5在外型上都比较大些,固定的工作就要多费点心机。C3的选用,只要是计算机用等级以上即可,容量只要200u以上其吸收杂音之功能即能圆满达成。另外的小零件可以使用5或6只脚的小支架找个适当的地方固定。

  R2的作用在限制Q1的电流,起着保护Q1的作用,它的耐功率是2W。Q1可用MJE3439(Vceo=350V)或铁壳的MJ413(Vceo=400V),不管用哪一个都要附加数吋平方的散热面积,如采用MJE3439,则机箱内壁就可以安装了。

  把稳压输出定为240V是有好几个理由的:(1)与原机电压差不大,所以工作点的偏移几乎没有。(2)这个电压值使电路内的组件工作起来不会很吃力,就像7C原先设计时把持的观念一样。(3)这个电压值使得电路中所用的交连电容容易买到,体积也不会太大(因为它是可以使用250V耐压等级的品种,更高一级的耐压是350V),价钱也较合于音响迷的预算。

  我们也知道新近设计的管式放大器电源电压都用得很高,并且采用很复杂的稳压电路,但是我们不想跟着这样做,因为别种设计(就像本文所述的)不见得就会差,何况低一点的电压可以使零件寿命延长很久,像老7C就是一例,而经过这次修改之后,相信在零件寿命方面能更长久。

    以高压稳压供应电路的输出端为基点,每一声道的三个高压点都接一条线到此。过敏的读者或许会用两个稳压电路分别供给每一声道,虽然浪费些,但这也无妨,不过在修改的这部机器中未曾这样试过。因为本电路的设计其输出电流已经非常充分,稳压效率也非常好,比起未稳压的电源供应情况,其改善性能的程度(包括电压稳定度和电源内阻)已非常大。事实上,在本次修改中,我们建议应先从电源部分着手,你当可发现光是电源修改后的效果相差多大了。

灯丝电压稳压电路

  电源部分另一个修改的地方是灯丝电源,把原有的直流供压方式再加上稳压装置,只用一个TO-220包装的三端稳压和少数零件就够了(见图七)。全机的六个真空管灯丝,以串并联的方式来供压,需要18.9V/600mA的直流源。原电路中多余的直流电压降在三段RC滤波电路上的R101~R103及指示灯上,大约有10V的压降,已足以驱动一只稳压IC。原来的R101和R102被改成并连,作为输入涌浪电流限制之用,而C101的三个电容全部并联,成为一个4.000u/30V的滤波电容,在图七中接于IC输入及输出端的0.1电容作为稳定之用,以防高频振荡产生。

  由于需要18.9V的直流稳压输出,而三端式固定电压稳压IC中并没有这个规格,因此要想个办法来变通,选用最普遍的三端稳压IC LM340-15,其输出电压是15V,从它的GND端与地间串一只Zener,可使输电压提高,照算这Zener的电压应是18.9-15=3.9V,可从1N4732(4.7V,1W)中去挑选,使得输出正好是18.9V。因为IC的静态电流(大约是5mA)流过4.7V的Zener时,Zener上的真正电压一定不及4.7V,所以试几个看看必能选上合用的。

  以这基本的电路架构,当你手头上有其它低于18V的三端稳压时,也可以便通使用,像高压电路中使用的LM317T,只要适当的调整其分压电阻值,即可得到准确的18.9V输出(参考本刊61期p.137的应用电路)。IC是固定在电源附近的机箱上,用云母片绝缘并涂上散热油。

  IC固定之后并且让六个管子的灯丝都通电,等热稳定后再确实检查灯丝电压是否准确,相差太多时可再细调。稳定的灯丝电压使得真空管的增益不受电源电压变动的影响,在换管子作为比较时,这个因素引起的增益变动就可以消除。再者,不用稳压的话,开机时涌浪电流太大,会加速缩短灯丝的寿命。

输出静音电路

  从灯丝电源未经稳压前的地方(电压约24V)可以用来供给一个静音电路使用,利用延时电路驱动一个继电器,免得开机瞬间之涌浪电压(编注:任何一部前置放大器不管是什么组件或是什么电路结构,都会有开机的涌浪电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进入后级放大器,造成不良的影响。静音电路示于图八,由简单的延时电路构成,电源接通之后某段时间继电器才会动作,未动作前两输出端都是接地的,图一之输出端经由5u及475Ω电阻接地,使5u交连电容有一个低阻抗的充电回路。经过R1 C1的时间延迟之后D1产生崩溃作用,电流流过R2使Q1动作并吸引继电器,把原先接地了的输出端跳开,讯号得以输出至后级。本电路之特色在于讯号并不经继电器之开关接点,所以继电器的质量不会影响传送讯号的质量。

  电源关掉之时,由于静音电路之电源(在图七中)的C3容量不大,而且只是半波整流,K1会很快的再OFF时跳开,再度使交连电容的放电回路成低阻抗状态而消除瞬时电压。也可附加一个手动开关于Q1的C极,只要将它开路即可强制静音。

  像这样的静音电路实际上可以使用在任何前置放大器上,只要放大器能供应出24~30V的直流即可

杂项修改工作

  在修改工作进行之中,除了对零件的质量和电源供应电路之性能的研究改进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很重要的工作,使得这次的改装工作更完全。

  在电子电路部份的换装工作完成之后,整部机器试听了好几个星期,其中把各开关接点也做了处理,我们使用一种叫做"Cramolin"的接点清洁/保护剂,对每个开关、输入出接座、真空管作等等,都用它来清洁。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对电子零件的接点作润滑、清洁和保护的液体,非常好用(原是军用物品,最近才被音响迷发掘出来)。就像使用唱片清洁/保护液一样不可或缺的附件,它能把金属上的氧化物去除,使讯号电流的流通更顺畅。事实上任何非焬接的接点都应该用它来清洁,从唱头壳接点到喇叭线端都课用它来处理。在这次修改中Cramolin使因值改变了不少,这对一部有廿多年岁史的老机器处理之后的效果,如果这些开关、插座管座都使用较高级的新品时,相信效果会再好些。

  当所有更新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另外进行了一件比较试验,那就是换用几种不同厂牌的12AX7真空管,以仪器测试的结果,在高电平输出时原机的失真是0.07%(用英制RCA真空管),于换用Amperex(英制)真空管时降到0.01%(两者都是3V输出),另外试了一种Valvo(西德制)的12AX7时,听觉上的临场感变得非常好。使用Amperex时,Phono级的S/N比增加了不少,这是颇为意外的(指电阻、电容和电源都修改了之后,S/N比境还有提高的可能)。

  在本次修改中没有换的是开关、插座,并不是为了技术上的原因,只是认为像这样的机器之操作功能与外观仍值得保留。相信有人对这些附件再换以高一级的质量时,效果必会再好些。

结语

  在这篇漫长的文章中讨论如何改进一部老旧的前级放大器,我们也曾自问:目的何在呢?答案是这样的:零件质量会大大的影响到音质,给予设计电路一个正确的观念──不管使用真空管、晶体管或IC作为主动组件、被动组件都可以成之或覆之。我们曾听说有些很「正确」设计的扩大机却响出很糟糕的声音,换句话说,「正确」的特性规格却得到「差劲」的音质,这原因通常是电阻、电容、电源电路(放大组件也一样)在瞬态工作时「表现不当」。我们也常听说真空管、晶体管、IC构成的前级放大器,其音质迥然不同,但是相信在经过像本文所述的改良之后,声音会变得都非常接近。

  常听说放大组件不同时,其音色的差异是如何如何,却很少听说被动组件不同时差异又是如何?所谓的真空管较「甜」,晶体管声较「硬」,原因是这两者不但电路的架构相异,被动组件的挑选也不见得合乎理想(大部分是考虑成本的因素」。

  在换用接近理论上最佳的零件之后(Polypropylene电容、1%金皮电阻和宽带带的稳压电路),放大器的声音可以和它的测试结果一样好;引用稳压电路可以使电路的特性不受电源变动之影响,这些都是近代音响放大器应该遵行的,有了这个根本之后再来谈音色的差异,相信这才是有意义的事。

音响技术第68期AUG. 1981 marantz 7C前级之改装˙WALT JUNG CHUCK HOLLANDER原著 庄仲 译述

7

主题

0

好友

97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1514
帖子
1007
精华
0
经验
973 点
金钱
965 ¥
注册时间
2007-4-11
发表于 2010-2-22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多谢楼主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66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Kills the cat

UID
169023
帖子
637
精华
0
经验
660 点
金钱
650 ¥
注册时间
2010-1-28
发表于 2010-2-2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6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56752
帖子
211
精华
0
经验
168 点
金钱
168 ¥
注册时间
2009-12-19
发表于 2010-2-2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有没有7C的电路图,能不能发上来

379

主题

1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62
帖子
5784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3389 ¥
注册时间
2004-4-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7的图比较常见了,这个主要是最原始的改马7的资料,所以比较难得

379

主题

1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62
帖子
5784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3389 ¥
注册时间
2004-4-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5# 胆也漂泊


谢谢老兄支持!

24

主题

0

好友

122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794
帖子
1135
精华
0
经验
1227 点
金钱
975 ¥
注册时间
2006-8-27
发表于 2010-2-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图上多个电容?

0

主题

0

好友

23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3732
帖子
462
精华
0
经验
236 点
金钱
196 ¥
注册时间
2008-11-17
发表于 2010-2-2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中。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43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7058
帖子
15836
精华
0
经验
3433 点
金钱
3423 ¥
注册时间
2008-3-10
发表于 2010-2-23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62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6971
帖子
805
精华
0
经验
620 点
金钱
620 ¥
注册时间
2008-7-4
发表于 2010-2-24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一下。

16

主题

0

好友

37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5318
帖子
739
精华
0
经验
376 点
金钱
370 ¥
注册时间
2010-2-22
发表于 2010-2-24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我以做了二次老是做不好,

379

主题

1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62
帖子
5784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3389 ¥
注册时间
2004-4-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爱KT88


呵呵,可以看看 红山老猫 版主的文章,非常详细了

15

主题

2

好友

32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STAX

Rank: 4

UID
148987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328 点
金钱
294 ¥
注册时间
2009-11-20
发表于 2010-5-5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7C的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