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3
- 在线时间
- 150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7-9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diy-jlk.flowus.cn

- UID
- 165922
- 帖子
- 511
- 精华
- 0
- 经验
- 493 点
- 金钱
- 446 ¥
- 注册时间
- 2010-1-18
|
上图是一张典型的共阴放大级加P-K分割负载倒相级组成的前级电路。
P-K分割负载式倒相的上下两路输出信号实质上并不不对称,因为下面那个负载电阻构成本级50%负反馈,上路信号可以看成是共阴极放大输出,下路信号可以看成是阴极输出器输出,上下两路的内阻差别极大,两路输出信号不可能做到高度对称,至少频响曲线有较大差别。
另外由于分割负载式倒相级的50%本级负反馈,且放大后的信号电压被上下两个等值负载电阻分割为两路,这就造成倒相级的总电压增益为负值。欲输出两路对称的 10V P-P 倒相信号则倒相级的输入驱动信号要大于 10V P-P
后来为了消除分割负载式倒相级的50%本级负反馈,增强两路倒相信号的对称性,同时使倒相级摆脱负增益,就有了自举电路,也就是所谓的负反馈消除电路。
上图中倒相管的输入信号参考点由共地变成了阴极,消除了下路负载电阻的负反馈。倒相级的驱动信号取自前面电压放大级的阳极电阻R1,由 C1 C2 把R1上的信号电压耦合至倒相级。上面的恒流源R2原本是一只电阻,这只电阻的作用是为了隔离自举后的驱动信号与共地之间的联系。
从原理上分析这只隔离电阻R2的阻值应该是越大越好,但实际上R2不可能大到哪里去,因为这只电阻在起隔离作用的同时还影响着压放管工作点的设置及压放级的动态范围,所以在老资料中R2一般都取的折中值。
我想请教的问题就是,既然这个隔离电阻的阻值越大越好,那可不可以换成恒流源呢?恒流源对直流的阻抗极小但对交流信号的阻抗等效于无穷大。如果把R2换成恒流源,既可以最大化R2的隔离作用,又可以减少R2对压放级动态范围的影响。
这样做可行吗?请朋友们帮忙分析下,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