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39
- 在线时间
- 862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2-12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2
 
- UID
- 135523
- 帖子
- 3204
- 精华
- 2
- 经验
- 8239 点
- 金钱
- 2519 ¥
- 注册时间
- 2009-9-27
|
男主角丁元英,唯一的嗜好是听音乐,一面墙的正版CD,价值40多万的音响,配置如下:
音箱:西湖特制书架箱(双低音和高音,八个接线柱)
CD机:MBL顶级转盘+解码
前级:DENSEN(两台)
后级:DENSEN(八台)
线材:全套天仙配
据说是电子分音的玩法
据说10年前就有这种玩法,从机器说就是1台CD机带2套一台前级两台后级的系统,从音箱上说就是把两对音箱做到一个箱体里。一般音箱都是从分频点分配波段,然后搭配相适应的功放,然后再通过不同线材微调。而这种双系统的推法首先是解决了前级驱动力和后级推动力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大马拉小车,然后是通过降低或提高一组系统里的低频震幅来调节整套系统的声音平衡,在满足低频和高频的基础上,中频过渡自然。这种音箱可以根据不同器材有几十种玩法,但是一般来说一台普通的合并机是推不动的,只能推响。
如果用一个一转二的转换接头从CD机分出2组信号,用2台合并机推1对常规音箱,一台机器推高频,一台机器推低频,然后调节高低频的震幅,虽然不如双组的过渡平滑,起码比合并推法要好,但是和双组推法的原理一样。调节高低频的震幅其本质也是滤波,但和选通滤波的效果不一样,没有信号损失,最大限度减少了突起和凹陷,声音坚实饱满就不用说了,因为前级驱动和后级推动太大了,这里主要是说过渡自然。
听说导演是广州的,也是发烧友,就是这种玩法,他那套系统是2台电源,2台前级,4台后级,都是斯巴克,1台天龙CD机,推一对8接线柱的书架箱,用9条电源线,6付信号线,4付喇叭线,一台后级推一层,分4层推动,两层为一组,用的全部是38度5的线材。其实拍摄的时候38度5的线材都在,只是人家已经赞助了,必须要用人家的牌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