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60
- 在线时间
- 191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3-20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2

- UID
- 3929
- 帖子
- 257
- 精华
- 2
- 经验
- 460 点
- 金钱
- 104 ¥
- 注册时间
- 2005-4-14
|
<p> 因为个人喜欢问题,不大喜欢装很多机比来比去和把东西插来插去.<br/>通常是一个随身听配一个耳塞或一个耳放配一个耳机.<br/>之前装了个PPA结构的耳放配合CD3000使用.<br/>装好后调整了差不多一年直到最近才觉得差不多OK,<br/>从中学到不少教训,也为装这个新的前级节省了不少的调试时间.</p><p>装了PPA之后因为刚好还有buf634剩下来,之后也观察了段时间的PPA线路.</p><p>再借鉴了网上其他人的一些经验觉得传统的OP+buf潜力还是相当大的.</p><p>之后无意中收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铝机箱.慢慢的一个前后级的构思出来了.<br/>自己装机的最后完成结构和使用材料很大程度是由机箱决定.<br/>没有合适的机箱就不会去动工或想.</p><p>最后装好的前后级形式的OP+BUF声音是在预期中,<br/>634的开环应用声音确实还不错,稳定性也可以,也稍微领会了跟PPA结构的风格上的一点区别.<br/>为提高使用安全性在634的信号输入端最好再接个100K以下的电阻对地.<br/>这样前级断开时634的输出直流可以保持在毫伏级.</p><p>最近天气实在太热,没空调带着最重最热的CD3000有点不好受,打算收个耳塞来度过这个夏天.<br/>根据听音取向和需求,基本是锁定ER4B.<br/>之前的小前级因为制作失误,无法使用单OP.用洞洞版去搭转接板也会很麻烦.</p><p>推ER4B除了5534印象中其他的OP没信心能做的好.加上想弄点新意.<br/>于是决定再重新做个用单OP的,之前的前级只用双OP或用AD8397就可以单独做一个耳放使用.</p><p>这段时间流行起MBL6010 COPY,这东西隔几年就会流行下。<br/>因为这机子身价很高线路简单用得还是跟自己预期一样的OP。<br/>之后在论坛上反复看贴比较。<br/>觉得直接抄板的PCB太多累赘的东西,<br/>还是决定按自己原来的迷你结构用洞洞板搭个一级放大就好。<br/>加一级缓冲声音的变数和调试的难度觉得难度会大很多。</p><p>关于缓冲问题,这里有个帖子说了些。<br/>http://www.hifidiy.net/bbs/dispb ... ID=30105&page=5<br/>自己的装机风格还是喜欢简单直接的东西。</p><p><br/>这是最近出来的一个5010比较完整的图。<br/>仔细看也可以看到CD信号的那一路进来不是平衡输出的话只有中间一级放大,前后都没有缓冲。</p><p> </p><p>在上面这个图出来时就基本决定按照下面的简化来做。<br/>最后其实也就是简化成一个标准的OP放大线路。<br/>实际装机时把调零电位补偿电容这些全部都省略了。</p><p> </p><p>在比较线路时同时也准备着怎么备料。<br/>一开始就决定还是用电池,这也决定了最后是不大会是很厚实的声音(除非用OS电容列阵,声音绝对厚实)<br/>电容是在手上现成有的里挑出来素质和大小都刚好合适的,其他的东西都是按以前装机标准准备。<br/>至于是怎么选择是用这些元件,只能说这是习惯问题。。。其实注重样子多过其声音.</p><p>一开始也考虑是否左右声道供电分开,不过这样跟当初方便原则不符,也没有合适的机箱使用.<br/>很快就否定了.<br/>也考虑左右正负电源各串100欧电阻或两个2N5486隔离,<br/>不过最后还是没实施,觉得电池供电本来就有些受限.<br/>有兴趣的人可以尝试比较下加和不加隔离的区别.<br/></p><p></p><p> </p><p>刚开始找来准备使用的版本,现在这个已经被打入冷宫了。</p><p> </p><p>阵亡前留念下</p><p> </p><p>使用洞洞板比用PCB更符合自己的要求,这个布局是尝试过很多摆位才确定下来。<br/>紧凑又要能把全部元件塞下又要保证不影响到装开关和输入输出座。<br/>洞洞板长度是够了只是宽度差点不够。</p><p> </p><p>背面无跳线和交叉线(那是跳电阻不是跳线- -)。</p><p> </p><p>打一圈小洞挖大洞安装电池盒,这个机箱是属于废物利用,<br/>仅剩一个以前面板开的不好的机箱,在无用面板上再加工。<br/>这是比较麻烦的一环。</p><p> </p><p>基本还算顺利装好,再弄坏就没得搞了。<br/> </p><p>电源部分弄好后就把整机一体化接好。立起来都不倒(这线够硬- -)<br/>这版OP是装好开声听后换下之前准备的那些,不过现在已经被打入冷宫。</p><p> </p><p>装箱后好看了很多。<br/> <br/> </p><p>最后测量输出直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