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744
- 在线时间
- 934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3-28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7
  
- UID
- 42062
- 帖子
- 12050
- 精华
- 7
- 经验
- 12744 点
- 金钱
- 11651 ¥
- 注册时间
- 2008-5-2
|
本帖最后由 Gautau 于 2014-4-13 01:49 编辑
Marantz 7是许多老烧,响往的前级扩音机 !原装的M7 有个优点“好听” ,也有缺点,听起来不是那么“真” ! 我这20几年来,反复印证,实验,不敢说对M7 认识,了解多少 !但确实, 累积了一些我自己独家的经验,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故有此文 !说得不对的,各位前辈,老师,后进,都不要客气 —— 拍我砖吧 !
原装的M7 的 ECC83 (或12AX7)都是卧装的。电供很简陋,就是一只晶体二极管,半波整流!灯丝是三只胆穿起来18.9V 直流点灯。原装跟机来的是6只Telefunken 的 ECC83 。
M7 的历史至今有整,四十几年!老实说,那些电阻,电容都到风烛残年的阶段,非更新不可了!我在美国听过完全原装的M7,前后级一开,一会儿后,各种噪音,交流声全都出现,如此抱残守缺,又得到什么呢?这种状况的M7 ,无论高,低音的伸展,声音的质地,也真没啥高明的了!然而我也听过,当地高手处理过的M7 ,那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没有噪音,没有交流声,动态起伏精彩得多!至于音色,就因人而异,M7 带着那种好听的“味道” 算是它自家的特色吧 !
人世间,仿制M7的DIY高手,多得是。 人世间,推出M7 的PCB,套件的JS,更如过江之鲫 !不可胜数。
然而,单要音色可以做到原装M7那么好听,就很少,很少了 !一般JS推出的 M7 不是加了, 原装M7 没有的胆稳压线路,就是晶体稳压线路!然而这些措施(也或许不是) 经常使得M7自然松化的味道,就像把提琴的弦上紧般,取而代之的是比原装M7 ,紧张,绷紧,音场缩小,发音点沉重的缺点,都轻易的暴露出来!我刚开始实验M7也是从线路板开始的,然而,在首次搭棚后(纵使仍不理想)我便从此,头也不回的, 搭棚了 !
早年, 我制作M7 ,都是一只管子给左声道,另一只给右声道,中间则安排了阴藕 !大约5 年前,我试验了一次每只管子,左右共用后,大吃一惊!原来适合在M7第一级的管子,在第二级,是不这么理想的,过去20年,真的是白活,白做了!但总好过两只脚都进入棺材时,仍不知道!从这一天起,我制作的M7 ,管子的安排,就开始左右共用了! M7 的第一级,较有弹性,我试过几种12AX7 (或ECC83)都不错,但小心不好把,质感偏软的管子插在这里不好听的!我自己是用只东芝的12AX7. 效果不错,但我的好友的那只,显然不行!,第二级,便毫无疑问!GE的 三层云母,黑屏5751(甚至灰屏的)都不错 !阴藕就痛苦一点了!J版指导过,M7的阴藕,可以使用 12AT7 ! 遗憾的是,声音漂亮的12AT7 ,都不太便宜 !
我听过失败的DIY例证,总的来讲,一般人,都想一步登天,但现实中,犯错的机会太多了!我从最基本的焊接功夫开始,给大家讲,我仿制M7 的办法与理念!
1. 焊接 !
我见过, 许多JS的广告, 吹说,某国生产的含银锡线,效果有多好,多好!这都是烟雾弹 - 蒙蔽您的双眼的说辞!一个良好的接点,是两个原件,紧密的绑在一起,即使没有上锡,电流都已能流畅的流过这两个元件!而不是用含银锡线让电流通过A元件通过锡线,再流向B元件的。 锡,在此的功能,只是帮助固定元件,不让它们有松脱的机会!
见图 :
焊接的办法, 是让热量平均的在两个原件加热,时机对的时候,把锡线轻放在这两个元件的接脚,锡线,慢慢的溶解,这个接点只要在锡尚未凝固前, 不要摇动它, 它就会把这两个元件的接脚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了 !电线的处理, 同理, 见图二
不必要的接点,永远是声音的大敌!所以,我会争取用零件脚,跳到下个元件,而避免用电线代替!
待续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